渔家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竹篱清茶
这人啊,都是命啊!”
方老汉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何氏眼眶泛红,到底忍住了没有落泪,低头看到颜竹君关切的神情,何氏一把把她抱起来,紧紧锁在怀里。
“娘,你为什么难过是心疼外祖父外祖母我们可以去看他们的……”颜竹君轻声安慰道。
方老汉附和道:“文娘,你要是真担心就回去看看,其实依我看何美娘也算是善终了,要知道她可是偷盗了婆家的财产偷跑的,
第91章 买石磨,中秋月饼
“爹,你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哪里可以弄到石磨,我想要石磨……”颜竹君的人影已经消失在颜正茂的视线之中,声音却还在他耳边荡漾。
颜正茂回过神来,大骂道:“你这倒霉孩子!还能不能让你老子消停消停……”
“爷爷,我爹中气十足,看来一点也不累。”颜竹君用那双脏兮兮的小手环着颜璐的脖子,天真无邪地说道。
颜璐:“……你要石磨做什么我们家又没种粮食,买了石磨也是浪费。”
“谁说的,我种了豆子,等豆子收获了就需要石磨了。”颜竹君煞有介事地说道。
颜璐知道她种了大豆,只是却不甚明白,“大豆收了我们就吃豆饭,剥大豆也不需要石磨的。”
“可是我需要,爷爷就给我准备一个石磨吧!大不了就从我以后的嫁妆里面扣。”颜竹君扭动着小身子,缠得颜璐实在没办法,只得答应她。
八月初的时候,颜家的石磨送过来了,这石磨外面一般买不到现成的,有需要的时候就去石匠那里预定,做石磨的料子也要自己出,是以比较费时费力,也算是贵重物品,一副就要一贯钱。
何氏如今对颜璐和颜正茂无条件顺着颜竹君已经没脾气了,看到这石磨只是发愁应该安置在何处,闹了半天只能在井水边上收拾出一个空地安置,还得在上面搭上草棚子遮挡。
这般折腾着时间过得极快,一晃眼中秋节就在眼前了。
“娘,我们中秋节要做月饼吗”颜竹君难得一早没去菜地,而是跑来厨房骚扰何氏。
何氏如今已经练得宠辱不惊,对于颜竹君偶尔冒出来的跳脱念头也是能忽悠就忽悠,不能忽悠就放任自流,“你想吃月饼”
何氏皱起秀气的眉头,这月饼可不便宜,尤其是在中秋节前,一斤月饼的价钱可以割一斤羊肉了。
颜竹君乖巧地点头,“娘,大哥中秋节会回来,我们吃月饼吧。”
颜竹君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以前家里没条件,她又不曾出门,对这个朝代的月饼没概念,前几天跟着颜正茂去了一趟府城,路过点心铺子正好被她撞见了,那香气把她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从那天回来她就一直心心念念着想要尝一口,今天实在忍住不跟何氏开口了。
何氏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转身找颜正茂商量去了,“当家的,刚刚三丫头说要中秋要吃月饼,你怎么说”
颜正茂正在编鱼篓,手上的动作一顿,莞尔道:“这丫头估计是那天跟我去府城的时候闻着味惦记上了,没事,她想吃就给她买一点就是了。”
“你就宠着她!一斤月饼多贵啊!能买上一斤羊肉呢!还不如割上一斤羊肉或者两斤猪肉,大家还能开开荤。”何氏有些肉疼,又有些意动,双手不自觉地紧握在胸。
颜正茂轻笑道:“一年就这么一次,贵点就贵点,正好景泰也要回来,一家人好好吃上一顿,也让那丫头解解馋,我们家现在条件好了,那丫头也没提出什么过分要求,这第一次开口还是为了吃的,你好意思拒绝”
“我……”何氏一阵语塞,她还真拒绝不了,这才跑来找颜正茂商量。
“今年中秋方叔跟铁头也会过来我们家一起过,这可是我们干儿子第一次在我们家里过中秋,你不买点月饼也说不过去,再说了,方叔前些天跟爹商量了,要去东阳湖里抓螃蟹,这个时节螃蟹正是肥美,到时候你再蒸点螃蟹,给爹打点酒,够他高兴好几天了。”
颜正茂这话算是彻底说动何氏了。
“那行,就买上两斤月饼,给爹和方叔打两斤酒,我再做点别的吃食,把正然他们两口子也叫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第92章 中秋的螃蟹,收成
是夜,一轮皎洁的圆月高高挂在天上,月华倾撒,天空中似乎就只有这轮明月。
何氏和陈茵将饭桌摆到庭院中,庭院里难得还挂上了灯笼,温馨而又明亮,这些灯笼都是颜正茂自己糊的,不花钱,就是粗糙了一些,不过无人在意。
“来喽,香喷喷的蒸螃蟹,爹,方叔,你们赶紧趁热吃看看,味道一定好。”陈茵笑嘻嘻地端上何氏蒸的螃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颜璐拿了一只放到方老汉的碗里,笑道:“这是文娘的拿手菜,以前家里没有条件她都能把螃蟹做得香气扑鼻,这次食材齐全,味道肯定更好。”
“爹说得极是,我刚刚在厨房闻着味都不想出来了!”陈茵出自桃花村,他们村都是靠桃树过活,不常接触这些鱼虾蟹,她自己弄不来,做出来也不好吃,是以非常佩服何氏这手艺。
正好何氏端着其他菜上桌,听了陈茵这话笑眯了眼,捂着嘴轻笑了两声,谦虚道:“还是你带过来的桃花酒香,我往这螃蟹里加了桃花酒,其他的可是什么都没加,就是葱姜蒜放了一些去腥而已。”
“大嫂说得简单,我可做不出来。”陈茵回道。
此时颜璐几人已经上手吃了,众人一直先开螃蟹,吃得认真而又专注,一桌子人里面也就颜景瑜最另类,小家伙不会吃螃蟹,闻着香味馋得不行,只能瞪着眼睛干着急,将整只螃蟹拿起来吸汁。
颜竹君余光瞥到颜景瑜,一脸无奈,直接上手帮他剥螃蟹,小家伙立马乐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赏月吃月饼,喝酒配螃蟹,好不快哉。
第二天颜景泰又上学院去了,临走之前颜正茂给他收拾了一筐螃蟹,让他送给学院的先生,颜竹君觉得何氏弄的蒸螃蟹美味,建议何氏直接把一部分螃蟹做好了让颜景泰带上。
何氏没多想,单纯以为学院开火不方便,便爽快地弄上二十几只,导致颜正茂父子两人离开的时候身上大包小包,都快赶上搬家了。
他们一走,颜家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处暑一过,很快迎来了白露,天气开始转凉了。
何氏担心颜竹君他们着凉,近来不许颜竹君一大早往菜地跑,只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才能去菜园子,颜竹君倒也听话,闲着无事便同颜景瑜玩耍一番,或者早早进了书房练字,如今她的三字经已经念完了,字也认全了,就是手上没力,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不好看。
颜璐不想他们浪费笔墨,是以一直让他们拿着毛笔蘸水在木板上练习,写一个字,颜璐看一次。
对于颜竹君接下来的教育,颜璐倾向于让她开始学习女德女戒女训,为此颜竹君又闹了一场。
“爷爷,为什么哥哥他们不用学习女德女戒女训,我就要学习这不公平!”颜竹君为了跟颜璐平视甚至站到了椅子上。
颜璐脸色一凝,吹胡子瞪眼地喝道:“赶紧下来!就冲你这样还非得让你学学什么是女德,哪有一点点女孩子家家该有的样子跟你二姐学学,她就是你的典范。”
颜竹君小脸一歪,撇嘴道:“爷爷还说呢!以前我二姐多好呀,现在的二姐看起来一板一眼的,一点都不可爱,我才不要变成她那样呢!我不管,我讨厌这些,我要跟着景瑜学《论语》、《孟子》那些,我不要读女德女训。”
“你又不能考科举,学什么论语孟子!”颜璐被颜竹君给缠得脑壳疼,又说不过她,跟她讲大道理她又不一定听得懂,生生把自己憋气死了。
“难道一定要考科举才能学吗我好奇想学为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学,就要学……”颜竹君就差在地上撒泼打滚
第93章 亩产问题,恶劣的天气
何氏到底懂一些,压下心中的震撼,接过颜正茂的话,“我听我爹说过,大豆的亩产是两百斤左右,三丫头就种了一分半的地便得了五十斤,若是换算成亩产,那可就是三百多斤;至于花生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但从这收上来的数量看也是不少了。”
颜璐诧异至极,经过这么一对比他越发笃定颜竹君在农耕之事上的天赋,高兴地一把抱起颜竹君,哈哈大笑道:“想我颜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也就到了我这一代出了意外,现在你这丫头难不成是想继承祖宗的衣钵”
“爷爷,当农民也挺好的,民以食为天嘛!要是没有农民,哪来的粮食”颜竹君歪着头反问道。
颜璐一愣,旋即笑得更欢了,“对对对,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那你现在跟爷爷说说,收获了这么多豆子跟花生,你打算怎么处理”
颜璐粗略估计了一把,这些东西要是全都卖了也能换上一贯多的铜板,一个五岁的女孩子能挣下一贯多也不错了。
颜竹君不知颜璐的打算,从他怀里遛下来,正儿八经地说道:“今年收获的这些不能动,我要留作种子,明年等我扩大种植面积,收获了再说。”
因为颜竹君这话,还真没人敢打她那大豆花生的注意。
接下里几天大家以为颜竹君总算要消停消停了,没想到她竟是马不停蹄地继续往菜地里种了一大片的大头菜,不仅之前那三分地全都被种满了,颜竹君还把何氏的菜地给霸占了一大半。
正好入秋了,何氏的菜地该收的收了,空了一大片,便随着颜竹君的心意折腾。
霜降一过,天气日渐寒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年的冬天气候似乎不是很好,从霜降之后就开始下雨,冷冰冰的雨水滴在脸上直沁心底,令人寒毛竖立。
更糟糕的是,这雨下个不停,村子里的路都没法走了,颜竹君他们也不敢出门去,出去一趟总能弄一身泥巴回来。
每到这个时候,何氏总会万分庆幸当初花了银钱把院子铺上青石板,不管外头雨水怎么下,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看着心情分外舒畅。
这样的天气颜正然夫妻俩出不去,干脆带上粮食到颜竹君家中凑热闹。
“大嫂,这眼看着立冬就要到了,书院那边应该也快休假了吧!”陈茵在厨房里帮何氏烧火,闲着无事便问起颜景泰的事情来。
何氏轻笑一声,一脸无奈,“哪有那么快我听正茂说,书院一般到了腊月十五才停课,现在天气冷了,我们就想着干脆让他到腊月十五再回来,没得路上这么折腾,回来没两天又要回去。”
“嫂子,你可真心大,要是我可舍不得,孩子回来一趟还能吃点好的,在学院里也不知道吃得怎么样!”陈茵不赞同地嘀咕道。
“没事,他们学院吃的比我们家里的要好,一天吃三顿饭,荤素都有,我们家里可没这条件。”
对上陈茵惊讶的眼神,何氏解释道:“景泰现在一年的束脩是三贯钱,他不过是个还没秀才功名的学子罢了就这般贵,你以为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学院提供的这些食宿。
就是绣庄那边,如今我们也是直接让竹玉那丫头住在那里,省的来回折腾,绣庄给的伙食也不错,不比家里差,就是每个月少了一百文钱。”
经过何氏这么一解释,陈茵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对了,我悄悄问问你,你也别怪嫂子多
第94章 最后一笔钱财,放弃河道
他们这次一出门就是连着六七天,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全都瘦了一大圈,尤其是颜璐和方老汉,两人一回来直接去了厨房,挤在灶口取暖喘息。
何氏跟进来,看到这情形吓得不行,慌忙扭头询问颜正茂,“这……爹跟方叔这是怎么了”
颜正茂拉着何氏出了厨房,身子抖了两下,道:“天气有冷又冻,还一直下雨,这次我们出去这么长时间,爹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方叔还好一些,就是年纪大了,以前落下的一些老毛病发了,怕冷得很,看样子今年我们是不会再出去捕鱼了,你先给大家弄些热水,等我们好好洗个澡,吃顿饭再跟你详说。”
何氏闻言哪里还敢耽搁,立马抄家伙烧水做饭,为了让大家伙好好泡个热水澡还特地冒着雨往返菜地提了好几桶水。
等颜璐几人洗漱完毕,饭菜也做好了。
何氏心疼他们这般受罪,特地让陈茵杀了一只鸡,放上些野姜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做成热腾腾又驱寒的鸡汤。
几人分着喝了一大锅鸡汤总算是缓过劲儿来。
吃过饭后,颜璐和方老汉不是搓着自己的膝盖,颜正茂兄弟两则拿出一个散发着淡淡海腥味的布包,拆开了里面全是铜板和银子,其他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布包上,或欣喜或激动。
“爷爷,你们这次是发财了吗”颜竹君人小说话没忌讳,是以直接上手摸了起来,颜正茂他们这次带回来的钱财明显比上回要多上许多。
“去去去,一边玩儿去,怎么哪里都有你这么爱凑热闹!”颜正茂笑骂着把颜竹君抱开,跟颜正然一起细细点数铜板,一贯一贯地串起来。
大家听着那铜板的响声,心里异常安心。
“好了,我们数清楚了,铜板总的五十九贯又八百六十七文,银子总的有二十四两。合起来就是九十八两银子余六百六十七文,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分二十四两又五百六十六文。”颜正茂拿着账本报出一串数字,再在账本上记上一笔。
方老汉满足地轻叹道:“这收入可真不错,今年交赋税也不用像去年那样捉襟见肘了,余下的银钱还能用来建房子,已经不错了。”
方老汉如今手头上大概有一百五十两左右,之前买两亩地用了二十四两,还剩下近一百三十两银子,他只要拿出五六十两就能建上好几间青砖瓦房了,足够他和方铁两人住上二三十年,这就够了,剩下的银子能存起来,以后给方铁找一门好亲事。
颜璐见方老汉知足的样子,满意地轻轻颔首,叹息道:“可惜那个地方以后只怕是不能再去了。”
颜竹君正因为家中有这么多银子而欢欣不已,听了颜璐的话整个人都懵了,“爷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唉,我们这次去捕鱼本来没打算待这么多天的,没想到竟然有人会上那儿去,当时我们就是为了躲那些人,下了渔网也不敢收,一直往河道深处走,在另一头躲了一天才敢偷偷回来查看情况,幸好他们没拿了我们的渔网。”颜璐说起这个事情还是有些后怕。
何氏慌了一下,询问地看向颜正茂。
颜正茂蹙眉道:“那些人看着不像是我们广信府的,至少不是我们这一带的,也不知道他们到我们这里做什么,那河道似乎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这五天里他们已经从那河道过了三趟,行为
第95章 方家建房,北风那个吹
方老汉寻思了一会儿,叹息道:“只不过这样一来,以后捕鱼只怕更难了。”
大家现在都学会了拉帮结派,若是突然一个人多捕了一些鱼出售大家肯定会群起攻之,那鱼市以后只怕也成了是非之地,还好鱼市有人管着不会出什么大乱子,要不还真不好说。
“那也是没办法的,我们也不可能一直依赖那块地方,这些天要是天气好些我们就出去转转,看看哪里比较适合捕鱼的,若是天气一直这么恶劣就等年后再说吧,反正今年的收成够我们吃上好几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