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此獠只是残魂,我们耗下去,必将不战自溃!”
闻仲大喝,提振士气,但下一刻连带着胯下的墨麒麟一起被震飞出去,一口老血直接喷出。
“太师!”
黄飞虎目眦欲裂,挺枪来救,也步其后尘,若不是五色神牛给力,恐怕更加凄惨。
领头的两将被拍飞,剩下的更加不堪一击,唯有无力地看着蚩尤残魂举拳轰在王府大门上。
嘭!
伴随着洪钟大吕般的巨响,大门四分五裂,王府内侍女仆从扑倒在地,纷纷晕厥,一片狼藉。
“保护殿下!”
闻仲和黄飞虎强撑身体,飞扑进去,一路追到后院,就见蚩尤残魂已然停步,与一人对峙。
“妹妹”
黄飞虎一怔,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与蚩尤残魂对峙的,赫然是黄飞燕。
她明明是保护寿王率先撤走,即便没有,也该找个地方躲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黄飞燕也想知道怎么回事。
顾承将那卷兵书交予,她就像是失了魂,傻愣愣地听了话,还真的拿兵书来对敌。
直到面对那高达三丈的巨人,立于对方的阴影下,黄飞燕才如梦初醒,两股战战起来。
可很快她就不怕了,因为她突然发现,蚩尤残魂不仅停下了脚步,竟然也在颤栗。
它对于手中所谓的兵书,似乎有股畏惧,不敢越雷池一步,双方变成了遥遥对峙。
黄飞燕本来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丫头,这一刻眼珠一转,突然实验性地踏前一步。
蚩尤残魂仿佛受到了无形的冲击,呼应似的后退一步。
“哈!”
黄飞燕乐了,单手叉腰,满满的挑衅。
“不好!”
闻仲和黄飞虎勃然变色,这种关头应该拖延时间,等待九黎洞天被破,蚩尤残魂自然翻不起风浪,她居然还挑衅,当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的
“吼!”
果不其然,蚩尤残魂恼羞成怒,蓦然发出震天怒吼,浑雄磅礴的声浪冲霄而起,声可裂云,连空气都翻滚沸腾,漫溢的力量让人人自危,仿佛天灾降临。
它身后的九根骨刃同时射出,目标直指黄飞燕手中的兵书,将其看成前所未有的大敌。
黄飞燕退无可退,干脆横下心来,把兵书一展。
霎那间,上面的字大放光华,离开竹简,化作无数兵将,刀枪林立,旌旗云盖,在阳光下犹如望不到边的瀚海,苍凉磅礴的军威充塞四方。
“冲杀!”
仿佛有一声令下,这些将士虚影摆开军阵,向着蚩尤残魂迎上,披荆斩棘,力克九刃。
这一幕着实震撼人心,不是神通修为的争锋,而是沙场较量,兵家精髓。
闻仲黄飞虎等每个将领,都如痴如醉地望着这场战斗。
他们亦是沙场百战之将,通过经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行军之法,可与兵书所展示的比较,简陋得可笑。
“此法可力压蚩尤之魂,倘若运用到我大商的军队中……”
当这个念头闪过脑海,两人对于创造此兵法之人钦佩得五体投地,同时目光火热起来。
真的是寿王殿下吗
从理智上来看,能创造出如此兵法的,非皓首老将不可,但这部兵法超出这个时代太多,反而不能用常规来思考,再者寿王殿下昏睡七载,又能醒来,焉知不是因
第九章 竹篮打水(求订阅!)
“把礼物备好,连带八百战奴,择良辰吉日,一同送入黄府。”
微子启红光满面,喜气洋洋,挥舞着手掌,亲自监督自己的大婚事宜。
身为长子,在宫内自有眼线,帝乙与四臣的交谈确实十分秘密,没有外泄,但对于黄氏嫁女的安排,已经第一时间被微子启得知,简直欣喜若狂。
因为他知道,帝乙已经做出了选择。
以黄家在军中的地位,如果帝乙不将大位传给他,那么现在让他娶黄氏的女儿,就是逼日后寿王登基,杀死这位哥哥。
帝乙不可能考虑不到这点,那么显而易见,这是要让他登基继位的最好证明。
苦侯七年,终于功成!
“恭喜王兄!恭喜王兄!”
而得知这个消息的微子衍,也第一时间赶来,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连连拱手。
微子启知道这弟弟心里恐怕指不定怎么羡慕嫉妒恨呢,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享受,大手一挥:“好说,王弟既然有心,就多挑选些异奴,作为孤的彩礼吧!”
微子衍脸颊微微一抽,赶忙道:“是!是!一定挑选五百异奴,让王兄争足了面子!”
这个年代贵族的嫁娶,最为关键的彩礼和嫁妆,正是奴隶。
同样是奴隶制,商朝时期的奴隶与传统意义上的奴隶还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奴隶是奴隶主买来充当牛马,干活卖力,搬砖扛大石的,商朝的奴隶则除了劳作,还大量用来做人殉和人牲。
人殉顾名思义,就是活人陪葬,这个传统一直贯穿数千年,只是夏商周人殉的数目最多。
而人牲则是用活人当祭品,供奉给天地,取之于天,还之于天。
后世在殷商古墓中发现许多黑种人和白种人头骨,正是因为这类奴隶由于相貌肤色异于常人,是殉葬祭祀的上品,也被称为异奴。
微子启和微子衍争斗多年,当然知道这位弟弟豢养了不少异奴,此次名为陪嫁,其实是要从他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至于待他登基之后,就随意分封微子衍一块偏远的封地,打发了事。
“寿王受死!”
正在美滋滋的构思着未来,一道震耳欲聋的苍老吼声传遍小半个都城,微子启脸色微变,护卫第一时间将他团团保护起来,向着发声处看去。
“怎么回事”
“报,东夷大祭司刺杀寿王殿下,太师和武成王正与其交战!”
“竟有此事”
微子启和凑过来的微子衍面面相觑,只觉得不可思议。
大商与东夷连年交锋,虽然难得大胜,但双方实力对比摆在那里,东夷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也就是依仗骑术、地利和巫法,顽强支撑罢了。
因此东夷人在大商都城内放肆,还是头一遭,寿王是有多倒霉,碰上这种不顾一切的自杀式袭击
不过这一刻,微子衍目光一闪,提议道:“王兄不去看看吗”
听得那地动山摇的声音,微子启眼中露出惧意,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你是让孤以身涉险”
微子衍道:“王兄将为国之储君,替父王分忧,碰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出面的。”
微子启迟疑了一下,终究摇了摇头:“有闻太师和武成王在场,孤帮不上什么忙,还是不去添乱了。”
微子启为人沉稳,知道距离太子之位只有半步之遥,现在不是横生枝节的时候,反正他也没有寿王的万夫不当之勇,干脆做了乖宝宝,安安稳稳的继位便成。
微子衍心中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再也没了希望,远远听着寿王府激战的声音,倒
第十章 儒家教育(求订阅!)
当微子启火急火燎地冲入王宫,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帝乙咽气了。
他本就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东夷大祭司的袭击,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帝乙也不是暴毙的,他见到了大祭司的尸体,从闻仲和黄飞虎的口中,得知了全过程,然后在比干和商容的见证下,定下了太子。
传位寿王殷受德。
身为帝王,个人情感的偏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大局。
原本他属意微子启,也是因为寿王七年昏迷,不理朝政,完全因为嫡子礼法,于国无益。
如今得知东夷人要鱼死网破,只为了不让占卜中被大商所灭的未来发生,再看到兵家之道,自然再无二话,传位于寿王。
整个过程快到极致,却又在文武官员的见证下,合乎礼法,顺理成章。
“不!不!”
于是乎,确定消息的微子启只感到晴天霹雳,失魂落魄地瘫倒在台阶下,许久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而随后赶到的微子衍也是面容巨变,却努力沉住气,入宫准备巴结新王。
哪怕卑躬屈膝,至少要得一片富饶的封地,确保下半生的奢华。
顾承根本懒得理会他们。
至始至终,这两位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他的目光早已落在四方,那八百诸侯之上。
帝乙不算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帝王,却也是中规中矩,连他都明白诸侯势大,威胁大商,可见如今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堪称一触即发。
没有中央集权,皇朝的力量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大商虽然名为天下之主,其实讲白了,就是最大最强的诸侯,其后的八百诸侯表面臣服,实则虎视眈眈,对九鼎都有觊觎。
因此除了大商直接掌控的都城及附近千里之地,其他诸侯的国土中,实质性的好处捞不到多少,掣肘倒是方方面面,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
顾承要整合人界之力,首要是削弱诸侯势力,尤其是四大诸侯。
当然,天下大事向来要师出有名。
寻常时刻并无往来,好在新帝登基,八百诸侯都要面圣,四大诸侯也会齐至都城。
机会来了。
……
……
帝乙龙驭宾天,后事操办,再加上新帝登基,准备过程整整数月。
各方诸侯听闻帝乙驾崩,继承大位的竟是昏睡七年的寿王,纷纷震动,却也不敢怠慢,一时间各地随处可见长长的奴仆队伍,将华贵的马车拱卫在中央,往沬邑而去。
八百诸侯啊!
或许不是每个诸侯都有强大的实力,有些诸侯的势力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个县村,但这种大事是必须到场的,且必须展现出身为威风。
于是乎,奴隶的数目和质量就成了关键。
顾承立于宫城墙头,看似欣赏风景,实则俯瞰苍茫大地,各方长长的车队尽收眼底。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奴隶算作士兵吗
答案是,不算,但实际很难区分。
商朝正式的军队成分,士兵为平民,不是奴隶,但军队都是临时征集的,难免良莠不齐,因此真正发生大战,有战斗力的奴隶肯定会拿起武器,身体相对强健,平日里就有训练的奴隶,就被称为战奴。
偏偏奴隶完全属于上层贵族的私有品,诸侯的兵力是有所限制的,奴隶数目却不限,只要你能养得起,对于贵族而言,努力是保证权力的关键,可对于皇权而言,实在是祸害。
所以原本的命运轨迹中,纣王要解放奴隶,不是仁慈,仅仅是为了统治。
这和隋炀帝杨广很像,做的事情都是有利于江山社稷的,可惜步子迈得大了。
任何一项制度是否进步,没有绝对的标准,而要跟一定的历史环境相结合。
在贵族世袭制尚未没落,学术下移尚未发生的时代,贸然排斥贵族,解放奴隶,并非进步,反为祸阶。
触动底层阶级的利益,还能派兵镇压,触动上层利益,那必然被推翻。
因此要一步步来。
第十一章 我爱学习(求订阅!)
驿站。
伯邑考长身玉立,平静等待。
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是表明其世子身份,故有此名。
他未满十岁,已是丰神如玉,俊朗非凡,小小年纪跟在姬昌身边耳濡目染,绝非等闲。
如若按照原本的命运轨迹发展,这位世子在姬昌被纣王囚禁时,治理西岐,井井有条,后入朝歌进贡,被妲己看中,面对妲己的美色诱惑,宁死不屈,当着纣王之面掷琴明志,被剁成肉酱,做成肉饼,交由姬昌吃下,姬昌明知是儿子的肉,却装着不知情的模样,吃了三个,使纣王放松了警惕,才逃回了西岐。
当然此时不比日后救父,首入大商都城,伯邑考是抱着游玩见识的态度来的。
他可是第一次出远门,就来到了天下最大的城市,自然有许多新奇。
“发什么呆呢”
正在欣赏街边来来往往的马车,肩膀处突然传来一股力道,伯邑考猝不及防,往前一步,险些摔倒。
一只手掌闪电般抓住胳膊,将他带了回来,伯邑考转身,就见比自己还小些,却长得健壮英武的姜文焕正笑嘻嘻地站在身后。
姜文焕是东伯侯姜桓楚的次子,继承了父亲英伟相貌的同时,更是力大无穷,武力超群。
姜桓楚与姬昌的关系不远不近,至少表面上没有太多往来,但下一代孩子在一起玩玩总是无妨。
“走,带你去个好地方!”
此时姜文焕就拉住伯邑考的胳膊,直接带着他往城外而去。
“这是朝阳山的方向”伯邑考很快就发现了姜文焕的目的地,诧异地问道:“我们去哪里做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