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正是,臭小子,你实话告诉我,这两日有没有欺负我家二娘“长孙无忌一听,双眉顿时一扬,扬起拳头,横眉冷目的朝他瞪了过去。
“咳,咳,小舅兄,你来评评理,你说有大舅兄这般护短又凶恶的兄长在,我敢欺负你姐姐么”李二郎见状差点被口水呛住,他连咳了两
第六十七章、猜忌
长孙小娘子回门这一日,长孙大姑娘,长孙无乃、无傲夫妇,还有高家舅舅和舅母都过来了,来的都是血脉至亲,大家自然没那么多讲究,李二郎在厅堂没与高氏说几句话,就被一众男客和舅兄拉走,长孙小娘子则留在内堂,陪着母亲,姐姐和舅母拉家常。
时间就在这种温馨愉悦的气氛中缓缓而过,转眼就到了吃午膳的时候,听得管家嬷嬷进来禀报高氏,说午膳已经备好,长孙大娘子不由嘀咕了一句:“怎么这么快”
“快什么,咱们都聊了一个多时辰了,这会时间已到了午时末,再不进午膳,二娘回去天都要黑了。”高氏抬目看了一眼房间的漏斗,转目嗔了长孙大娘子一眼,做为母亲,她自然也想多和女儿说会话的,只不过今日是闺女回门的日子,二娘是不能留在娘家过夜的,不仅不能留在娘家过夜,等会回去太晚,都容易遭人话诟,即便亲家一家人通情达理,不会多说什么,高氏却不愿女儿无端给人留下这么个话柄。
“你呀,舍不得你妹妹,等过上两日她去你府、或你去她有里作客都可,反正大家都在洛阳城,隔得又不远。”鲜于氏在一旁笑着接了一句。
鲜于氏也是个想得开的性子,她夫君高士廉下狱被贬那段时间,郁结伤心了几日,接下来的事很快就想通了,夫君只是被贬,生命并无危险,家人也未受牵连,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事情既已成定局,自己再伤心难过亦是无用,还不如早早摆好心态,好好帮着夫君打理好家宅,照顾好婆母儿女,想通了其中关节,鲜于氏就恢复了往日爽朗的性格。
“舅母说得对,姐姐若是想我,随时可以去李府找我,我方便的时候也会去姐姐府中看望姐姐的。”长孙小娘子抿嘴轻笑,顺着鲜于氏的话接了一句。
长孙府今日的客人并不算多,高氏只安排开了两席,男客一席,女客一席,用过午饭后,时间已近未时末,高氏拉着闺女的手细细叮嘱了一阵,又将早已为李家人备好的礼品都摆了出来,放到他们的马车上,接着就挥手告别。
回到李府,长孙小娘子便将母亲为府里诸人备的礼物一一分发下去,彼此又客套了一番不提,次日一早,公公李渊就要回扶风,长孙小娘子早早起床,随夫君一起去主院送别。
长孙小娘子和郑氏是儿媳,只在正院与李渊行了拜别之礼,接着就由李二郎和李建成两兄弟随护卫一同送父出城,李二郎和李建成一直将父亲送到洛阳城外十余里处的长亭,兄弟俩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双双向父亲拜别:“父亲,你一路保重。”
“都起来,建成,你是老大,家里的事就由你多废心了,还有,最近陛下对咱们家起了猜忌之心,你等行事要格外小心,切莫给人留下什么不当的把柄。”李渊伸手将两个儿子扶了起来,目光在他们身上转了一转,语气颇有些复杂的叮嘱了一句。
他这两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平日里说起这两个孩子,京都勋贵不知多少人羡慕嫉妒他,只是门庭太显赫,孩子们太优秀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这不,现已经碍了陛下的眼了。
“陛下他”李二郎闻声不
第六十九章、帝心难测
高士廉刚离开那几日,长孙小娘子生怕外祖母伤心难过,一有空就往高府跑,不过这种情况只持续到十月中旬,十月十六,原本只是精神头不太好的窦氏病重,不过两日功夫就起不了床,在此之前,李二郎已托姐姐,把她的师父了因师太找过来为窦氏看过。
了因师太看过之后,窦氏不知和她聊了点什么,她什么话都没说,就离去了,李家兄弟以为没什么大事,也就没放在心上,却不想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窦氏就病倒了,而且病情来势如此之凶,李二郎和李建成焦躁之极,洛阳城内大凡有点名气的大夫都被他们请来了一遍,最后连宫里的御医都被李二郎给求了过来,这些人看过之后,窦氏的病情仍没有一丝起色。
“姐姐,你能不能再把了因师太给找过来”十月二十一,窦氏的房间内,李二郎瞧着不过区区数日时间,人已整整消瘦苍老了一大圈的母亲,眼泪差点滚出来,他强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与他一起坐在母亲床边的姐姐开口道。
“师父说了,母亲的病情已经无药可医,之前她一直没讲,是母亲和她说了,不让她讲。”李秀宁本就泛红的眼眶经弟弟这么一问,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哗的落了下来,李二郎听得脑了轰的一响,母亲的病已无药可医了他愣愣的看着哭得像泪人般的姐姐,有心安慰几句,可他整个喉咙都被什么东西堵住,眼眶通红,又哪里说得出话来。
“二郎,秀宁,你们,别哭,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你们一个是我最得意的儿子,一个是我最得意的闺女,我什么性情你们再了解不过,切莫在我面前那做悲悲切切的小女儿之态,尤其是秀宁,你有孕在身,情绪不可大喜大悲。”窦氏醒过来的时候,正好听见闺女那句话,她本想装着没醒,可瞧着闺女和儿子哭得那般伤心的模样,终忍不住睁开了眼睛,闺女十日前刚被诊出有孕,她可不希望因此而出什么意外。
“母亲,我,我不哭。”李秀宁和李二郎听见窦氏的声音,连忙转目朝她望去,李秀宁大概是怀了孕的原故,情绪变得比较容易激动,她目光与母亲的目光一触,心里的悲伤排山倒海般涌了过来,拼命想忍住的泪水更是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她再也坐不住,起身冲了出去。
“二,二郎,你去看看你姐姐,她这才刚有身孕,情绪……”窦氏瞧得太急,连忙对李二郎开口道,只是她的身体实在虚弱之极,情绪一激动,眼前顿时一黑,人咕咚一声,又晕了过去。
“阿娘!”一向沉稳的李二郎见状又惊又急,他抬目看了一眼,已冲出去的姐姐,又看了看晕过去的母亲,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决断才好。
“二郎,你在这陪着母亲,我去看姐姐。”就在这时候,长孙小娘子从外走了进来,她之前就站在厢房外的花厅里,并未走远,没有进屋,是想给李二郎和李秀宁姐弟俩留下一些与窦氏独处的空间,刚才看到李秀宁哭着从里面冲了出来,她心里一急,就朝窦氏卧房跑了进来。
进来之后,发现窦氏只是激动之下晕了过去,提着的一颗心放下之余轻声安抚了丈夫一句,接着转身朝外行去,李秀宁趴在庭院的一颗树上放声痛哭,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一道轻柔的声音在她
第七十章、母逝
“折子么,自然是御史写的,御史本就有望风而凑之权,你找他们也没用,好了,我找你们来也没什么大事,只因事涉你们的父亲,你们身为人子,有权力了解,现事情大概经过你们已经知道了,此事我会派人前去查证,你们先回去吧。”
“我听说,你们的母亲病情愈发的重了,让史院判随你们一同过去看看。“隋炀帝静静的看了兄弟俩一会,随后挥了挥手,让他们先行离去。
兄弟俩从贞观殿的御书房出来后,因要等皇帝的近侍帮他们去传太医院的史院判,就在御书房外的园子里站了一会,约莫站了一盏茶的功夫,史院判还没到,却碰到了由此路过的如意公主,如意公主不知是要去找皇帝还是准备去皇后的寝宫,她看到李二郎之后,顿时停住脚步,转向朝他走了过来:“李二郎,我听说表婶病得很重,最近可有好转“
“回公主,家母病情尚未好转。“李二郎开口答道。
如意正要答话,却见父皇身边的福公公带着背着药箱朝这边走过来的史院判,她眼珠微微一转,到唇边的话咽了回去,转而开口道:“李二郎,这史院判是父皇喧来随你出宫去为表婶看诊的吧我听说表婶病了,原本就打算这两日去看她,现既在这里碰上你们,正好随你们一同过去罢。”
李二郎看了她一眼,并未言语,李建成生怕公主责怪自己兄弟无礼,忙接了一句:“公主能有此心,我等自是欢迎感念之极。”
“谢谢大表兄,李二郎,你看到没有,大表兄可是比你客气多了。”如意听眉眼一弯,先朝李建成道了句谢,随即又转目瞪了李二郎一眼,就这样,李建成兄弟从皇宫回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史院判,身边还跟着如意公主。
如意在李家兄妹面前虽从未摆过公主架子,可她究竟是公主,还是极受帝后宠爱的嫡出公主,除了窦氏昏睡在床上不能起身之后,府里的其它人听说公主来了,都过来和她见礼,如意从小喜欢跟着李秀宁跑,窦氏待她不错,她与窦氏颇有几分感情。
进入病房,瞧着病床上瘦得眼窝都整个陷下去的窦氏,她心里也颇不受好,她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史院判为窦氏诊脉,虽说李家兄弟心里都对母亲的病情有数,如今看到史院正,心里却仍不由自主的浮出一线希望,待史院正收回诊脉的手掌后,李二郎第一个忍不住,一脸急切的看着他问了一句:“史院判,我,我母亲怎么样”
史院判没有回话,只微微摇了摇头,随后默默走了出去,李家诸人瞧着他这般模样,只觉整颗心都凉了下去,李建成是老大,到底老成一些,心里再难受也不能怠慢了人家院判,眼见史院判离开,连忙抬步跟了出来,如意瞧了瞧背着药箱离开的史院判,又瞧了瞧李家众人的脸色,也跟着走了出去。
“大郎君,不必相送,我自己回宫即可。”走到院外,史院判转首对送他出来的李建成拱手道了一句,他过来的时候,是宫里的马车送出来的,现马车就停在李府门外。
“无妨,我送史院判上车吧。”李建成摇了摇头,送到门外,待史院判上了马车,李建成又和如意公主告别,这才转身回府。
“史院判,国公夫人的病真的没办法医治了么”从李府离开,原本正要和史院判分道扬镳的如意突然勒住缰绳,策马来到史院判的马车边上,出言问了一句。
第七十一章、乱起
大业十年,是大隋王朝正式开始走向崩溃的一年,自大业七年起,大隋天下便狼烟四起,无数不堪重赋的百姓弃耕而逃,聚啸山林,一时之间匪患四起,各地驻军为剿匪一事绞尽脑计,到了大业九年,这个矛盾进一步加剧,不仅民间匪患沸腾,就连深受皇帝宠信、在大后方为皇帝亲征高丽的大军供应粮草的楚国公杨玄感也在洛阳公然竖起了反旗。
不过此时的隋炀帝在军中积威甚重,军政大权大部份仍在他的掌握之中,得知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之后,隋炀帝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高丽,转道回府,在返程的途中,调兵遣将,以风雷不及迅耳之势击败了杨玄感。
接下来,是大规模的清洗,大凡与此逆案有半点牵连的从众皆处以极刑,血腥霹雳手段一时间震住了许多蠢蠢欲动的人,若隋炀帝能趋机大力整顿朝纲,一边着手回收各门阀手中的权力,一边想办法化解朝庭与百姓之间的尖锐矛盾,不再如从前那般好大喜功和激进,或许能化解大隋危机,从而让大隋天下慢慢转向良性发展。
但自认才华无双、生性骄横自大的隋炀帝显然静不下心来做这些事,这几年国政的不顺,让他的情绪变得前所未有的暴躁,他没有耐心去各大权阀斗智斗勇,同时也接受不了臣子和民众的反叛,一心认为,只要他一举拿下高丽,解决了大隋王朝卧榻帝旁的这个后患,天下臣工和百姓,自然会对他俯首听命,现在面临的一切难题皆会迎刃而解。
为此,他不听朝臣劝阻,一意孤行,不仅不想办法安抚百姓,反而一边加重税赋,一边严令各地方军剿匪,自己则重整数十万大军,决定于大业十年三月,再次亲征高丽。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衣食无忧,生活安稳是他们一生最大的追求,如果能有一口饱饭吃,谁也不愿意去干那种提着脑袋反叛朝庭的大逆不道之事,但如今的大隋天下的百姓,在朝庭各种多出牛毛的税赋之下,十个人中就有七八个食不能果腹,衣不能遮体。
隋炀帝在这种情况之下,不思减税放粮,安抚百姓,反而不管不顾的再次下令征丁加赋,这是彻底的不给百姓活路,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活路彻底被断绝,自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不说百姓的心事,但说唐国公府李家,大业九年至大业十年,堪称他们府里的灾难之年,大业九年冬,国公夫人窦氏因病而逝,举府大哀,三日后,唐国公李渊从扶风赶回来为妻子操办丧事,处理完妻子的丧事后,隋炀帝以李渊在任上不思皇恩,不悌百姓,一心贪渎享乐为由,罢了他的太守一职,责令其在家自省。
大业十年二月,李渊三子玄霸突然染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李渊一时之间苍老数岁,三子过世还没几日,未待他缓过神来,隋炀帝已决定再次自亲高丽,自己的长子和次子皆在随军之列,李渊得知此事的时候,只觉浑身的力气都被人抽干了一般……
身体一向保养得极好的李渊承受不住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病倒了,李二郎和李建成人在军中,李渊病倒了,只能是长孙小娘子和郑氏这两个儿媳尽力照应,如此病了几日后,隋炀帝突然给国公府下了一道圣谕。
圣谕的内容是皇帝此次亲征,后方的粮草统押运和统筹一应事等皆交给唐国公负责,即让李渊做那东征高丽大军的大
第七十三章、出征(下)
,“我没事,二郎,我相信你一定能平安归来,时候不早了,大哥估计已经在外面等你,走,我送你出门。”长孙小娘子微微吸了吸鼻子,飞快将涌动的情绪按了下去,把头从李二郎的怀里抬了起来,轻轻将丈夫推开,柔声开口道。
“好,对了,二娘,这次大舅兄也会随我们一同出征,我们走后,父亲大半时间估计都会粮草筹备的行营中,用不着你请安,你有空多回娘家陪陪岳母大人。”李二郎到底不是那种一心儿女情长之人,眼见小妻子收住情绪,他也很快恢复平静,复想起舅兄长孙无忌也会随自己一同出征,忍不住又叮嘱了长孙小娘子一句。
“嗯,我知道,家里的事,你无须担心。”长孙小娘子轻轻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随后夫妻两人一同出门,至于行囊,自然有那伶俐的丫环拎出来交给李二郎的侍从,帮他送到门外。
夫妻两人刚出锦笙园,远远便看到建成父妇朝着这边走了过来,李二郎和长孙小娘子见状,足下加快了几分,迎过去行礼:“大哥,大嫂,你们起得更早些。”
“不早了,不必多礼,走吧。”李建成看了李二郎夫妇一眼,摆了摆手,他原还有些担心,这是李二郎头一回出征,他与长孙小娘子又是成亲没多久有新婚夫妻,两人难分给舍,耽搁了时间,这才转道过来,准备崔一崔的,没想到要本用不着他开口。
李二郎点了点头,兄弟两人没再说什么说,一同转身,朝外行去,长孙小娘子则与大嫂郑氏一同跟在他们身后,一行四人刚刚走到大门口,却见唐国公李渊的贴身管家匆匆赶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两个热腾腾的叶包,气喘吁吁的跑到李二郎和李建成面前。
一边将手里的叶包递给他们,一边喘着气开口:“大郎君,二郎君,这是国公爷昨夜安排厨房为你们备的包子和酱牛肉,让你们在路上吃。”
李渊的贴身管家姓岑,现年已有五十出头的年纪,跟在李渊身边已有二十多年,据说也是世家子弟出身,后不知为何跟了李渊,这些年来,跟在李渊身边,尽心尽力的帮着李渊打理着一切,行事为人沉稳老练,极得李渊的信任,李家的儿女对这位岑管家也十分尊敬。
“多谢岑叔。”李建成与李二郎看着岑管家塞到自己手里的热气腾腾的包叶,先是一愣,随后两人齐齐恭恭敬敬的朝岑管家行了一礼,此时的时间刚到卯时,天色尚未完全放明,国公府离军营的距离不短,兄弟俩担心在府里用早饭误了时辰,也就没让下人为他们备早饭。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父亲这么一个常年在外,极少理会家中琐事的大男人,居然早早帮他们将早饭备好了,李家兄弟两人望着手里热气腾腾的包叶,鼻子不自觉有的些发酸,长孙小娘子和嫂嫂郑氏彼此对视了一眼,目中有着一闪而没的愧疚,昨夜她们只顾与各自的夫君叙话,又听夫君说没有时间留在府里用早膳,居然没想到为他们备好合适路上带着吃的东西。
“两位郎君不必谢我,这都是国公爷的心意,国公爷说他就不出来送两位郎君了,让两位郎君在外一切多多保重。
第七十四章、白马寺风波(上)
大隋享国祚虽只有短短三十八年,佛教却发展得十分兴盛,两代在位天子皆十分推崇佛教,北周武帝期间,宇文邕大肆灭佛,当时的逃亡的智仙神尼巧被杨家收留,在杨家避难的智仙神尼看到杨坚,一口断言,杨坚会代宇文家而取之,从而统一中原,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
杨坚听后既然忐忑又惊喜,心头隐藏的野心顿如野草般疯长,后杨坚果然得了天下,建号大隋,史称隋文帝,文帝登基之后,深信自己能成为帝王实乃佛祖护佑之故,为此,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广弘扬佛法,广建寺庙,将佛教立为国教。
隋炀帝上位之后,对佛法的推崇不在其父之下,自己曾于天台宗智者大师前受戒,以佛门俗家弟子自居,大隋先后两位帝王皆如此推崇佛法,天下百姓和世家自然会相应效仿,一时之间,各州郡寺庙林立,香火极其旺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