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江山图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妄语臣

    正在这时,一个重要人物终于姗姗来迟。

    而此人,正是朱棣刚刚下令恢复的锦衣卫的最高长官——纪纲。

    “卑职参见指挥使大人!”

    随着纪纲这位燕王手下的第一红人亲临现场,一众锦衣卫立刻恭恭敬敬地向其行礼。同时,刚刚为首那位百户更是满面红光,赶紧凑上前去,细细地汇报了一遍自己方才的布置与如今的情况。

    旁边跟随着纪纲一同而来的其余锦衣卫千户、百户,则人人表情复杂,像是羡慕中带着几分嫉妒。

    其实,对于锦衣卫们今日暗中布防栖霞寺,众头领的心中早已明镜一般。尤其是连这位锦衣卫中的最高首领竟然都亲自来此坐镇,虽未明说其用意,但是手下一众千户、百户都能大概猜得出,这位燕王殿下的亲信新官上任,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秘密带领众多锦衣卫在此坐镇,想必绝不单单只是为了大殿中的那场法事而已。

    要说锦衣卫眼下最重要的任务,自然非搜捕建文余党莫属。由此,便可联想得出,此番在栖霞寺内外各处布下这般天罗地网的暗中埋伏,等候上钩的,一定是条大鱼!

    甚至,结合城中沸沸扬扬的谣言,传说在宫中大火熄灭后,搜出的仅有皇后一人的尸体而已,建文帝实则至今下落不明。照此推测,此番要引鱼上钩的,说不定就是暗中潜逃的建文帝本人!

    因此,大大小小的锦衣卫头领们都暗中憋足了劲儿,打算趁着这新朝伊始、锦衣卫重设的大好机会,早立新功、崭露头角。

    而眼下仅仅因为接到手下汇报,发现两个行踪可疑之人,纪纲便立刻亲临现场,似乎更成为了对这一推断的有力佐证。

    也难怪那为首的百户眼看即将立下大功,难掩兴奋之情,而其他同僚则是颇为眼红。

    “嗯,做得不错。”

    听罢那手下百户的汇报,纪纲似乎十分满意,点头称赞了一句后,便随即对其余众锦衣卫吩咐道:

    “想必那两名建文余党就藏在剩下最后那一片未搜区域了。本指挥使此番定要将其亲自将其擒下!尔等就不必跟随了。就由你一人在前,为本官带路。”

    听到此言,众人不免有些失落,而被指名带路的那名立功百户,则大喜过望。虽说这样一来,擒拿建文余党的功劳大头肯定是要让给纪纲了,但听这位指挥使大人的语气,既由自己在前引路,待立下大功后,自然也少不了自己的那份儿功劳。不仅如此,一旦攀上燕王朱棣麾下的红人纪纲,以后自己必定可以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也都不在话下了。

    于是,得令的这名百户立即喜不自禁、诚惶诚恐地在前引路,于众人**裸的嫉妒目光中,引着这位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依次来到剩余未搜的几处洞窟前,继续一一排查。

    而其余众人则只能在不远外静静瞧着,毕竟,大家也都想看一看,到底被困住的那两个建文余党,究竟会是怎样的大鱼甚至值得纪指挥使急急赶来,不惜亲自出马。

    不过,在一阵屏息凝神的静默等候中,随着纪纲与那百户扫视过一座座佛像洞窟,眼看,便只剩下三圣殿左侧的最后一两座洞窟尚未搜过,那百户似乎略感有些不妙。

    万一搜过这最后的洞窟后仍然一无所获,自己该如何向纪纲交待

    就算指挥使大人高抬贵手,不予计较,自己岂不也成了其他同僚的笑柄

    于是,怀着七上八下的复杂心情,那锦衣卫百户引着身后一言不发的纪纲,来到了最后一处洞窟前。

    只见,略显昏暗的这最后一座洞窟内,乃是尊一手举锤、一手拿錾的“石公佛”,旁边则站着一名瘦削的泥塑侍者。两尊石像似是这几天刚刚新塑的佛像,与很多新造的佛像一样,身上的泥塑痕迹还未完全干透。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疑人影。

    见到这一幕,担心的事情竟然真的成了现实,那锦衣卫百户顿感浑身冰冷,不知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手足无措下,这锦衣卫百户正准备回身去向背后的纪纲认错请罪,可就在这时,却忽然发现,洞窟之中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嗯——!

    刚刚的刹那间,那石头佛像为何像是微微颤动了一下

    于是,这锦衣卫百户皱起眉头,又朝着洞窟内定睛一看,随即有了更为惊人的发现:

    那龛内的佛像竟然还眨了一下眼睛!

    原来,这佛像正是李林波将泥沙黏土涂满全身、再跳入这空空如也的洞窟后,装扮而成的。在其身侧,则是同样方法扮作佛像座下侍者的凌瑶。

    谁也没有想到,李林波与凌瑶竟会趁着刚刚的宝贵时间,使了这样一出障眼法,




穿越的对手-1
    “陶公公,你说,刚刚那个当官儿的,为何会那么做”

    在避开栖霞寺的卫兵、下山之后往回走的路上,同样陷入疑惑的凌瑶提出了与李林波相同的疑问。

    可即便到了此时,李林波绞尽了脑汁,也并未想出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答案。

    二人商量之后,似乎也只能抱着一丝幻想,兴许那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仅仅表面是燕王朱棣的走狗,但实则仍对建文帝暗怀忠心,因此在千佛岩上,才会选择冒险护下两人。

    而除去此事之外,凌瑶更为担心的,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记得之前远远听那些锦衣卫们所说,似乎在栖霞寺附近的亭台上最终也搜寻无果,并未发现朱允炆的痕迹。由此想来,说不定一早便抵达栖霞寺的建文帝,已经幸运地提早返回了。

    既然如此,二人自然也没必要继续留在栖霞寺,于是在找个山涧小溪简单清洗了一番身上的泥垢后,两人便再度上路,寻着无人的僻静小道,向着紫金山东麓的凌瑶家中急急赶回。

    可是,就在望眼欲穿的凌瑶推开家门之时,等待她的,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屋子内空空荡荡,什么人也没有,就与两人离去时一模一样。

    看来,朱允炆并没有回来。

    而眼看着太阳西斜,落山在即,凌瑶的心中越发不安起来。因为,她也并不能确定,那个心念的不辞而别之人,究竟还是否会有重回之时。

    或许,这些日子里一直沉默寡言的朱允炆,早已作好了其他的打算。

    毕竟,以其对朱允炆的了解,他是绝不会安于在这皇祖父的陵寝附近、一直浑浑噩噩地躲避余生的。

    今早出门离去,无论是否是为了祭奠亡妻,在那之后,这位昔日的年轻帝王,很可能已为自己的余生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甚至,他已决心选择另一种安静而体面的方式,陪着自己的爱妻一起走往另一个世界。

    毕竟,自己的死对头即将荣登大宝,当那一日到来之际,对于一个失去帝位、失去爱人、失去希望、甚至在苟延残喘中连尊严也将要丧失的落魄皇帝而言,也将是最为致命、羞辱的沉重一击。那么,朱允炆选择在大势已去后,保持着最后的尊严而死,或许,于他而言,反倒是一种解脱。

    大概,正是想到了这种最坏、但也是可能性最大的情况,凌瑶颓然地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只能无助地攥着那枚建文通宝的铜钱,默默祈祷平安。

    虽然,她也不知道,即便已然心如死灰的朱允炆继续活下去,对他自己而言,又是否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自己又是否忍心看着他每日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

    也许,正是想到了这些,此番,这个昔日无论刀光剑影也毫无畏惧的坚强女子,竟迟迟也没有掷出掌中那枚百试百灵的铜钱。

    大概,也是生怕自己得到答案的一刻,人生的希望与支柱,也将随之彻底倒塌。对凌瑶而言,又何尝不是同样的痛苦煎熬

    而与之相比,一旁李林波的情绪倒是相对平和一些。但见到一直相伴出生入死的凌瑶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李林波也是有些于心不忍。虽然特别想问下自己最为关心的那幅《大明江山图》现在究竟何处,可是,眼下的这个情形,贸然开口,又实在过于突兀。

    因此,李林波也只好先耐着性子陪在凌瑶一侧,看着窗外的太阳继续西斜,直到彻底落山。可即便是已然入夜,外面却仍不见朱允炆归来的迹象。

    随着李林波燃起一根蜡烛,而烛光中的凌瑶仍是一脸落寞地暗自神伤,李林波叹了口气,自觉不能再这样继续拖下去,朱允炆今晚看来是肯定不会回来了。于是,只听李林波干咳了两声,而后有些生硬地劝慰道:

    “咳咳......如今既已入夜,或许,陛下只是一时找不到回来的路,所以耽搁在了返回的路上。兴许,明天一早,陛下就能回来了。”

    谁知,听到这番话的凌瑶脸上却不见一丝波澜,眼中空洞无神,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而后幽幽地喃喃道:

    “不。陛下不会回来了。你看——”

    说着,凌瑶从一旁取出了某个似曾相识的木匣:

    “这《大明江山图》还留在这里,陛下连此物都没有带上,怕是已断绝了一切念想......即便往最好处想,陛下似乎也不打算继续在此避难。或许,是怕牵连你我,所以不辞而别另寻别处,孤身一人隐居去了。而若往最坏处去想的话......”

    讲到此处,凌瑶已几



穿越的对手-2
    一炷香前,村落口的另一处僻静木屋内。

    “启禀指挥使大人,那两人自回到屋内,一直没有动静,也始终未见他们升火造饭。”

    “嗯......如此甚好。”

    听罢手下的汇报,已在村口另一处屋内暂时歇息的纪纲,略一思考,不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过,纪纲也并未贸然下令擒拿,既然长线鱼钩已然放出,必定要捞到大鱼,才好放心收杆。若是一时不慎打草惊蛇、反倒前功尽弃。

    因此,见天色的确已晚,纪纲仅仅吩咐道:

    “弟兄们跟踪了一路,也辛苦了。只留少许人手盯紧屋子即可。其余人马则小心隐藏于村中各处空屋内,一律噤声灭灯。无令不得擅动!待夜半时分,等那两人熟睡了,再听我号令行动。”

    “得令!”

    下完命令,纪纲便独自待在屋内静思,仅留两名亲兵在外护卫。借着这个机会,眼见大功即将告成的纪纲,又耐心地将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了一遍,生怕漏过什么重要的细节。

    首先,记得当日宫中大火,借着那随意擒获的逃跑宦官指认,自己曾在宫门外派出手下、差点儿抓住过一名姓陶的太监。

    此人据说是建文帝最为亲信的贴身宦官,并且,在事后对其他被捕太监用刑之后,经过缜密的分析,纪纲更是越发觉得:在至今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亲信太监中,最有可能受托带走那幅《大明江山图》的,正是这名建文帝昔日的贴身太监——陶公公!

    虽然当时在宫门外,仅仅只是与其远远的对视了一眼,但是今日一见那扮作佛像之人的眼神,凭着高超的识人禀赋与自信直觉,纪纲便已几乎断定,其定与当日那名陶姓太监乃是同一人!

    不仅如此,回想当初,据那时派出追击陶公公的手下事后禀报,后来又不知为何,突然冒出一个女子,救下了那名陶公公。

    再结合今日那两人前去栖霞寺的诡异举动,看来,此处便是这两名建文余党的躲藏之处,而且,还很可能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恐怕不仅与建文帝朱允炆有关,甚至,以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兴许,也与那幅燕王朱棣望眼欲穿的《大明江山图》脱不了干系!

    如今,据手下观察汇报,屋内一共只有两人而已,并无第三人的踪迹。可两人归来后也并未急于炊饭,很可能还在等待着第三人的归来。如此一来,那幅《大明江山图》也说不定是在第三人的身上。

    事关重大,纪纲不能不考虑每一种可能性,以确保万无一失。

    因此,暗中放好长线、追踪至此的纪纲,还是决定先不急于收网,反而游刃有余地布置好手下众锦衣卫隐藏于各处,暂且歇息,养精蓄锐,等候自己下令方可动手。

    若那所等之人能在夜半之前出现最好,到时便可一网打尽!若不出现,也无妨。只待夜半时分、两人熟睡中毫无警觉之时,再遣锦衣卫悄无声息地潜入屋内。只要能迅速将其制服,便可防止引起两人提前警惕、狗急跳墙,甚至不惜坏掉那幅《大明江山图》的可能。

    之后,便布好天罗地网,待那所等之人明日自投罗网便是。

    在将自己滴水不漏的缜密计划重新梳理了一遍后,纪纲洋洋自得地翘起了嘴角,悠然地端起旁边一只茶碗,细细地品味着。

    这茶虽是穷乡僻壤的粗劣茶梗所泡,可在此刻的纪纲心中,却别有一番舒心的滋味。

    不过,纪纲未能料到的是,自己千算万算,几乎已事无巨细地考虑到了每一步。可是,却还是存有一处疏忽,令他万万没有想到——

    就在这时,猛然间,只见纪纲忽然皱起眉头,紧紧捂住胸口,略显慌乱的面色中充满了惊异,似乎感觉到身体有些不太对劲,就像是莫名其妙中了邪一般,顿感浑身无力。可还不待其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竟已逐渐开始丧失意识。

    在这头晕脑胀之间,纪纲自然已顾不上手中的茶碗——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失手掉落的茶碗立时碎了一地。

    而身体渐渐不受控制的纪纲,依旧无力挣扎、对抗这股莫名的强大力量,甚至来不及呼喊外面的亲兵侍卫,便已彻底失去了知觉,随着“扑通”一声,竟一头栽倒在地——

    不过,更为诡异的是,在瞬息之后,其竟又猛地睁开双眼,再度转醒过来。

    只是,看其神色表情,却像是已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大人!大人!”

    两名耳尖的门外亲兵接连听到屋内茶碗摔碎、以及有人倒地之声,顿觉屋内出了情况。但素知纪纲平日的狠辣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闯入,只得先朝着屋内连喊数声。

    可屋内却久久未有回声,两名亲兵越发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于是硬着头皮,一脚踹开了屋门,而后双双手握刀柄、冲入了屋内查看。

    可是,眼前的一幕,却令二人顿时不知所措。

    只见,纪纲已然站起了身来,身上虽然沾有些茶渍与污迹,却似丝毫不觉般,只是手捧着一面屋内原有的寻常铜镜,正在愣神发呆。

    两名亲兵见纪纲毫发未伤,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害怕,自己如此贸然闯入屋内,依照纪纲的脾气,怕是免不了一顿严厉训斥。

    可是,二人低头等了许久,却迟迟未等到纪纲的臭骂。疑惑中,二人小心地抬起头来,却见纪纲竟仍表情怪异地紧紧盯着那铜镜,同时在脸上来回摸着什么,尽是疑惑而又惊异的表情。

    “大......大人!”

    一名亲兵小心地试探着问道。这回,纪纲如梦初醒般,终于注意到了闯入屋内的亲兵,却像是被吓了一跳,猛地扭头看了过来。

    二人赶紧躬身低头,放低目光,不敢与其直视,生怕触怒了这位性情乖戾、喜怒无常的指挥使大人。可是,纪纲却不知在迟疑些什么,始终没有开口,直到片刻后,才仅仅挥了挥手,示意二人迅速退下。
1...1213141516...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