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江山图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妄语臣

    “走吧。让我边走边想想看。”

    说着,李林波便继续向外走去。赵启豪像是明白了什么,看了眼四周的安保人员后,随即也一言不发地紧紧跟上。而在安检处取回自己的物品、重新踏上电梯后,李林波也一直都是这幅若有所思的样子,缄默不语。一旁的赵启豪却是不断欲言又止,脸憋得通红,直到电梯门闭合的一瞬间,终于得以释放:

    “唔——可憋死我了!林波,这里也没别人了。老实说,以你的判断,那画究竟是真是假该不会,真是假的吧!如果证据确凿,不仅你将一举成名,作为推荐人的我也算是为公司立大功了!”

    “现在还不知道。”

    相比于赵启豪的激动之情,李林波的回答却干脆而又平静。赵启豪顿了顿,而后只得又换了种问法:

    “那,你是找到了怀疑其是假画的疑点,还未待确认”

    “......没有。”

    李林波稍作犹豫了一下后,摇了摇头。毕竟,仅凭自己主观的直觉,还有梦境中的事情,来作为疑点,任谁也不会相信的。

    “好吧......不过,反正在咱们之前的那三位老教授,还有那什么利用同位素测定年代的国际小组,都无法找到可疑之处,反而佐证了其是真迹的可能。再加上昨天发布会上,纪江城那样坦然的态度,若无确切证据,我想人们大概就会确信其是真迹了吧。”

    “的确。而且,刚刚那三位泰斗级的老教授,他们可都算得上是古文物界的火眼金睛,也基本不可能被收买。”

    李林波点点头,并未否认。而赵启豪平静下来后,似是也渐渐觉得这次鉴定估计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略感轻松地说道:

    “算了,无论到底是不是真迹,那几名记者的消息一向外发布,这画,肯定就能拍出天价了!保险费到时说不定也能跟着再提一提。想想看,其实对咱们也没啥坏处。哈哈!”

    “拍出天价......”

    李林波猛一转头,不解地问道。

    “是啊!哦,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吧——”

    赵启豪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来:

    “今早我刚听到内部消息,据说已经有不少人从各渠道联系纪江城,表达了想要其割爱的意思,无论出多少钱都行......因此,这画后面很可能会直接拍卖。”

    “纪江城打算拍卖此画”

    一听此言,李林波眉头更紧,顿时感觉这古画里的疑云似乎又更深了一些。

    “是啊。听说鉴定完毕后,趁着如今的热度,可能很快就会进行拍卖会。理论上,只要不流失到国外,卖给国内的顶级收藏家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或者哪怕是由国家来收购,价格也肯定是天价!”

    “这样啊......”

    一提到价格,赵启豪更显兴奋:

    “你还不知道吧,现在这幅画已经被炒到什么价格了,那真的是近乎于天文数字了!更不要提这里面所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了。也许,深入研究下去,还能解开建文帝朱允炆的后半生经历,也说不定!”

    赵启豪话音未落,只听“叮——”的一声,电梯已带着二人回到了一层。也不知是灵光乍现,还是被赵启豪的话提醒到了一样,只见李林波双眼一亮:

    “走!咱们再去博物馆的资料室好好查一查。”

    “资料室查什么”

    赵启豪虽不明白李林波忽然想到了什么,但看其猛然来了精神,立即满怀期待地也跟了上来。

    急匆匆进入偌大的资料室,李林波正待用平时所使的一排排传统查寻机进行搜寻,却被李林波一把拉住了:

    “跟着我就别查那老式机器了。走,咱们到这边来查。”

    说着,赵启豪把李林波领到了一旁的vip通道前,亮明了保险公司所赋予的vip权限后,立即由一名美女讲解员对二人表示了欢迎,并微笑着引导二人进入了相对私密的vip房间。

    说是vip房间,但走入室内,却几乎是空空如也,除了简单的沙发、茶几等摆设外,只有眼前一面巨大的透明玻璃墙,里面却空无一物。整个房间内甚至连查询的机器也没见到。

    这时,美女讲解员却不慌不忙地触碰了一下那面玻璃墙,而后,正面墙体立刻闪了下柔和的白光,随即,便听美女讲解员轻声道:

    “启动超级查询——”

    话音刚落,墙体后的空间缓缓闪烁着,似乎是已启动完毕,等待着查询的指令。

    “二位,请吧。这里完全是语音操作的。”

    美女讲解员温柔地说道。

    “那,我先查一条吧。”

    还不待李林波开口,赵启豪却抢先一步,站在了墙体前:

    “我想查询下,这位美丽的讲解员,今晚可有安排了”

    赵启豪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旁边的讲解员抛了个媚眼,笑嘻嘻地说道:

    “如果没有的话,我想请美女一起吃个饭。不知能否赏光”

    李林波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己这位朋友什么都好,就是这处处打情骂俏、沾花惹草的臭毛




明朝博物馆-3
    “黄册什么黄册黄历我倒是知道。”

    “不是黄历,是黄册。”

    李林波摇了摇头,简要地介绍道:

    “所谓黄册,可以理解为一种古代的户口制度。明朝初期的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继而在洪武十四年正式建立起这套黄册制度。将明朝疆域内臣民的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谓之‘黄册’。且每十年一造册、一式四份。作为国家核实户口、征调赋役的依据。虽说这项制度到了明代中后期逐渐废弛,但是建文帝所处的明代初期,国家对于天下臣民百姓的管控依旧十分严格。”

    说到这里,大致明白了黄册为何物的赵启豪却依旧有些茫然,搞不清这与此次的鉴定有何关联。只听李林波话锋一转,随即讲到了关键之处:

    “刚刚你有一句话提醒到了我,我们何不从朱允炆的后半生经历入手,重新复盘一下这幅画的来历如果那幅画真的是朱允炆在失去帝位、逃亡隐居后所绘的,那么首先,他就必须要在逃出皇宫后活下来。”

    “嗯,没错。”

    赵启豪点点头,似乎终于有点儿明白了。李林波则接着道:

    “不过,这看似容易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明代初期强大而严格的黄册、或者说户口制度下,却几乎难以实现。试想,一个操着京城口音的年轻人突然出现在某地,势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几乎不可能躲过朱棣篡位后严命各地官府的严密追捕。即便他躲在某个心善的平民百姓家中,隐姓埋名,只要官差带着各级州府、县衙所备份的黄册,上门清点登记在册的人丁数目,立即便会暴露。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想,朱棣为了追查朱允炆的下落,很可能多次严命各地的官府,进行过数不清的地毯式搜查。”

    “有道理!”

    赵启豪这时眼前一亮,但又有些疑惑:

    “可照你这么说,难不成,朱允炆根本就不可能逃过搜查与追捕”

    “这倒也不是。”

    李林波皱了下眉头,缓缓分析道:

    “以我的推测,如果朱允炆当年真的能躲过搜捕,那么一定是在下面这两种情况之间。其一,如果是躲入了深山老林之间,官府就未必搜得到了。但是,这样一来,若其一直在荒山野岭里待着,恐怕不具备绘画的条件。那幅《大明江山图》我看过,笔墨都是上乘的。深山老林之中,是不太可能搞得到这些东西的。况且,画中所绘的阡陌桑田,城邑农舍,虽像是郊外,但也绝非渺无人烟之处。前半生大多待在宫中、后来又躲于深山中的朱允炆,又怎么可能画出这样的内容因此,第二种可能性,应该更高一些。”

    “第二种可能难道说......”

    赵启豪的脑子倒也转得极快,立即联想到了李林波方才进行的交叉查询,恍然大悟道:

    “你是说,很可能有仍忠于建文帝之人,收留并且对朱允炆进行了庇护”

    “对。而且必须是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地方上的很多事情,实则大多还要靠当地的士绅配合,才能落实执行。因此,即便朱棣严命搜查的旨意到了地方官府,官差对寻常百姓之家可能会不惜翻箱倒柜、掘地三尺,但对于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或者极有名望的乡绅,后堂又有不便见外人的女眷,若没有确切的证据,寻常的地方官差怎敢擅自入内、强行硬搜顶多只是敷衍一下,应付上级了事而已。况且,也只有在这样殷实的人家隐居,朱允炆才有可能接触到齐备且上乘的笔墨纸砚。因此......”

    “我明白了。”

    赵启豪深深地点了点头,可还带着一丝疑问:

    “不过,还有一点我仍不太理解。你刚刚为何只查询住在南京方圆五百里内的人呢”

    李林波像是设身处地地为朱允炆仔细考虑过一番,慢悠悠地说道:

    “哦,这个嘛。试想,如果你是朱允炆,兵荒马乱中,后面随时可能有朱棣派出的追兵,失去帝位后,各地的官府人心惶惶,很多都已归附了篡位的朱棣。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走驿站,而且要避开人来人往的大路,甚至不能骑马、以免引人注目。这样的话,朱允炆实际上根本逃不了多远。因此,至少在逃亡的最初,朱允炆躲在当时京城——南京附近某处的可能性,极高。”

    通过李林波的描述,赵启豪仿佛看到了:在六百年前的明朝夜幕下,一个年轻人于荒山野岭的小道上,正披星戴月、行色匆匆地逃亡。风声鹤唳中,但凡周围有任何的声响,其都会如惊弓之鸟般四处张望,小心翼翼,唯恐被任何人发现了自己的行踪......

    渐渐回过神来,对于李林波的分析思路,赵启豪算是彻底理解了。不仅如此,只见赵启豪对着墙内立体空间中“无人符合条件”的结果,思考了片刻后,竟提出了自己进一步的不同意见:

    “林波,你的思路我算是明白了,也很赞同你的分析。不过,你方才的查询方法,似乎出了个小问



怪事-1
    “噗哧——”

    这时,听赵启豪连续念了两遍都没读对“绂”字,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那名美女讲解员忍不住掩嘴一笑。赵启豪也不禁一阵脸红,顿感在美女面前丢了面子,十分尴尬,甚至将气撒到了那名字难念的明朝古人身上。只见其没好气地指着立体空间内的复原人像,怒气冲冲地问道:

    “林波你认识他这家伙他妈的到底是谁啊起这么个怪名字!”

    “此人叫王绂,乃是明初赫赫有名的大画家。”

    “大画家——!”

    这时,不待李林波继续介绍此人,系统已提供出了王绂的详细生平简介,不禁令人越看越激动——

    原来,这名明初画家曾于朱元璋时期因受到他人牵连、而被充军边塞十余年之久,直到建文帝时期才得以豁免回乡。因此,倒也符合了建文时期曾受到恩惠的条件。

    此后,于建文二年回乡的王绂便在九龙山隐居,赋诗作画,教授弟子,自号“九龙山人”。而九龙山的位置,刚好就在现代的无锡,距离南京大约三百里(150公里)左右,这也符合查询的条件。

    此人的性格更是完全符合耿直执拗的要求。根据系统的介绍,因其画作极为出名,王绂生前曾不断有人向其求画。但是,无论是有人出价千金,还是有权贵相求,甚至当朝国公当面求画,王绂却几乎一概不予理会。而当遇到兴之所致之时,譬如一次只因月下听到有人吹箫,王绂便忍不住乘兴作画一幅。次日,更是将画赠予那素不相识的吹箫之人,并且分文不取。只是,待那人馈赠厚礼,希望以钱物请其再绘一幅画时,事情却又再度反转。王绂竟不仅退回了厚礼,甚至不惜直接撕掉了前画。其性情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王绂在朱棣登基后的永乐元年,便进京为官了。因此,才未符合李林波第一次交叉查询的条件。

    “我靠,这还真是个大画家啊!我说朱允炆的画技怎么能令专家惊叹呢看来很可能是名师出高徒啊!”

    看着王绂的简介,赵启豪的眼睛越瞪越大,甚至顾不得继续埋怨此人难读的名字,反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真没想到,眼前唯一的查询结果,岂不恰好证实了两人刚刚的分析,还一并解释了朱允炆画技高超的疑问!

    其实,李林波在早年学画时,便对王绂的山水画风格有过专门的研究,甚至是无数次的临摹,只是对其政治生涯未曾有过多少了解,以致最初没有第一时间想到此人。这时,李林波也一边回忆着脑海中所映刻的印象,一边补充道:

    “的确,现在仔细回忆起那幅《大明江山图》,画中挥洒自如、飘逸纵横的风格,的确与王绂的画风神韵有几分相似。”

    “嘿嘿,哥们儿怎么样怎么样!”

    赵启豪大概是想为自己找回些面子,拍着胸脯,如此自夸道。甚至用余光瞄了眼旁边的那名美女讲解员,见其此时也是十分惊讶的表情,赵启豪更是瞬间膨胀起来,开始摇头晃脑地故作高深道:

    “其实,这所谓‘忠义’呢,有时不能只看表面的。真正大忠之人,反而往往不拘小节。为了保护自己庇护下的建文帝,到底怎样才是最好的方法真正的答案便是——表面上要立即投效新皇帝,才能换取信任与官职!这样,无论是皇帝朝廷、还是当地官府,又有谁会怀疑这样一位建文帝时期隐居、而新帝登基后便立刻出来做官之人呢如此,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起隐居于其门下的建文帝朱允炆。嗯,而我之所以能体会古人的大忠大义、顺手破解这个历史谜题,其实,也是因为,我对爱情的忠贞,也是一样的。虽然平时看着可能不太靠谱,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那可是......”

    见赵启豪又开始在那美女讲解员面前借机自吹自擂,李林波懒得再细听其继续瞎扯下去,而是独自静下心来,脑海中已开始勾勒出当年事情的全貌:

    出逃的朱允炆,沿着僻静的小路,一路向东,一直闯入了无锡的九龙山,巧遇在此隐居的王绂。一向性格耿直、又曾受过建文帝恩惠的王绂披肝沥胆,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救下了无路可走、甚至奄奄一息的朱允炆,将其藏于自己门下。随后,王绂便顺便指导其作画,以助其修身养性、与世无争,安心度过其后半生,也还天下黎民一个太平之世。而随着朱棣登基,官府的搜查越来越紧,为了消除嫌疑,恰好又有人举荐,王绂于是便入朝为官。如此一来,官府自然更不会怀疑这本就没再建文朝时任过官职的王绂,更不愿意来触这名当世画家、兼本朝官员的霉头,给自己招惹无端的麻烦。也正因如此,躲在王绂九龙山宅邸的建文帝朱允炆,才得以保全下来,在此安心作画......

    想到这里,李林波渐渐收回了思路。

    这一分析之中,逻辑至少基本可以自洽。虽然《大明江山图》与王绂颇为相似的画风,无法作为切实的直接证据,一切都还只是单纯的推测而已,但是,纵使没有确切的铁证,眼前的查询结果,也的确将一切线索都完美地联系到了一起。只是,如此一来,更是于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大明江山图》乃是朱允炆真迹的可信度。

    难道,此画真的是隐居后师从王绂的朱允炆所画......
12345...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