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绾尤
“唯。”张仲没有推辞,走到了案几的另一边跪坐下来,随后将目光投向正对着他的贼曹掾。
然而案几不高,张仲这一眼,却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那卷竹简。
随即,他微微一愣,因为,他看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内容。
问:以刑去刑,无刑可乎
曰:可。
这是一句答问,大致意思是说,以刑罚来惩处罪犯,使人畏惧刑罚而不敢犯法,真的能达到所有人都不犯罪,从而不用刑的目的吗
回答,可以。
有着后世经验的张仲知道,在后世无论是那个国家,法律轻重程度差别再大,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而这句不知来源的问答中,却回答的可以。
这大概就是法家的理想化了吧,但比起儒家的道德治人,天下大同,似乎还更有操作性和建设性。
“贼掾,仲可否一观”
李炀眼珠微微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嘴角含笑。“可。”
得到了对方的同意,张仲便光明正大的将竹简拿到了身前,将其放好。
这卷竹简应该是新抄的,因为,上面墨水的痕迹还很新。
张仲略过刚刚看过的那句,接着问答向下看,其后也是问答,但内容却极其惊人,以至于张仲这一看,整个人不由得浑身一震。
问:魏地新略,民心不服,私斗成风,捕之不尽,何解
曰:吾曾闻,轻罪重刑,则民畏之如虎,轻罪轻刑,则民视之如蛇,重罪轻刑,则民观之如兔,今齐人私斗成风,轻罪轻罚不能止,当改私斗之刑为斩趾,可止此风。
问:轻罪重刑,重罪何论
曰:重罪愈重。
问:私斗斩趾,盗罪何论
曰:盗罪一钱及二百二以下,劓为城旦,盗二百二以上及六百六以下,去手,六百六以上以上者,枭首。
问:盗罪枭首,群盗何论贼伤杀何论
曰:群盗赃一钱以上二百二以下,去手,二百二以上六百六以下,枭首,六百六以上者,弃市,贼杀伤,车裂。
张仲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干,怕不是整个魏地,到处都是没有鼻子的刑徒了。
并且,如果以重刑而治,恐怕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会直接逼反。
张仲接着往下看,就看到了关于这一点的回答。
廷尉曰:不然,盗取六百六者枭首,其为人所见,必惧而杀之,杀之则为盗杀人,盗杀人为贼,贼杀人,已触车裂,则无所畏惧,必犯吏。
是故,轻罪重罚,则有轻罪逆而触重,魏地新略,民之不服,必怒而反。
此有违以刑去刑之则,非法之本意,且不为国,故驳。
问:言之有理,则魏地如何
刚刚看到这里,贼曹掾却将竹简整个合上了。
 
87,隐山亭
经过李炀之后对于律辩的解释,张仲才知道,原来,在秦国,律辩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也是法规。
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学说在秦国扎根之后,秦国学室培养出来的法家弟子,都会在学成之后,下放到各个地方为官,主要担任亭长,游缴之类的基层法官。
在任期内,经过一些大小案件的处理,就会对于民情,案情这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也能以此,将自己所学融会贯通,之后,他们会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留在亭上,给之后赴任的退伍军人一些指导。
因为实践,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胜任更高官职时,考核通过的,会回县上担任狱佐,再之后,有功者,考核达标的,会升任为法官,乃至于狱掾。
遇到战争,还会随军,充当军法官。
战争结束,会依照当地情况而定,但大多数会留在当地,对新攻略下的地方进行管理,一般会再次升迁。
亭,乡,县,郡,一直到都城咸阳的廷尉,这就是法家官吏的一条龙式升迁道路。
并且,在任期之间,对于律法有任何疑惑,都需要记下来。
然后,先按照原本的律法来进行处理。
之后,还有疑问的,就将问题交给前往咸阳答问的同僚,代为询问,或者,自己亲自前往咸阳廷尉答辩,众法官相互探讨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有所改正。
不需要改正的,会给出驳回原因。
需要改正的,会宣布新法,然后由前往咸阳的法官带回。
小问题,如果没有任何更改的话,只会将驳回原因发往提出问题的县上,并由法官或者廷尉提出解决方案。
而重大的问题,无论驳回与否,都会记载在律辩之上,发往各县。
比如之前提出的,魏地私斗成风,便是如此。
而秦国的律法,也正是这样一点点完善起来的。
“知道我为什么给你说这些吗”
张仲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后接过话头,言到。“法吏为天下之根本。”
“仲此次考核,五兵之技,必败。”
李炀愣了愣,随后将张仲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随后叹了一声。“孺子聪慧,更兼勇力过人,他日,可为将哉。”
“然.....”说完之后的李炀,也不等张仲回话,就接着说道。“不必如此,尽全力就好。”
张仲笑了笑,随后自夸了一句。“那参加考核之人,恐怕没人胜得了我了。”
李炀也笑了,他伸手拍了拍张仲的肩膀,并捏了捏他肩上的骨骼。“如此轻慢,可不是智者所为”
虽然知道李炀说的是玩笑话,但张仲还是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这种情况下,他也不敢说话,怕真的给李炀留下一个傲慢的印象,只能笑着挠了挠头,装出一副孩子的模样。
李炀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起了张仲的功法进度。“如今,其力几何”
“万斤以上。”
李炀顿时一惊,脱口而出。“一月之间,汝竟然修成骨骼”
“没有,刚刚气锻完成。”
李炀倒吸一口凉气。“如此,便有万斤巨力”
貌似,又做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张仲也不敢再往下说了,只安静的站着,等着李炀的下文。
长出了一口气之后,李炀才再次开口。“物锻最慢,成效也不大,之后药锻,增长不错,但太过于耗钱,汝酌情处理。”
“唯。”
得知了张仲力量的李炀,叹到。“若如此,他三人确实不能胜你。”
这是实话,以张仲现在的力量,正面作战,就算是厮杀经验丰富的十人敌,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就拿当初差点打死他的花蛮白荼来说,放在现在,就算他拿着破车锤,张仲也可以在数招之内,就他杀死。
&nb
刚刚接到通知,明天上架
听说上架要写感言,但我看着三位数的收藏有点心累。
一路写到现在,一个试水,一个网站频道强。
像这样的成绩,其实好像也还不错了。
感言就不说了,谢谢大家的支持,还是会尽量保持每天两更。
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你们是我能写下去的唯一动力。
加油!
自我鼓励一下。
昂,这本书有很多不足,大家
88,年轻法吏
考核,是秦国最喜欢做的事情,而这也是华夏历史上,最早进行的官方考核,也是直到清朝灭亡,这许多朝代中,将考核分得最细的时代。
在秦国,他的官吏任职考核不像后世那般,尽数以策对,或者八股文决定。
而是按照职位的不同,来分别考核。
比如金布曹的官吏,在任职之前,会考核金布律,并进行市场间大小事情,各种违法状况处置的答问。
而吏曹,会考核吏律和军爵律,也会以各种常见或者不常见的事情来答问。
如张仲所属的贼曹,考核的范围就要更广一些,需要考核盗,贼,捕,杂,囚,徭,具这七门律法。
能过关,才能成为亭长。
当然,因为是基层官吏的考核,所以,其难度并不算太高。
最惨的,大概是狱曹,需要考核所有律法。
并且,秦国的考核,也不是真的就完全死板,他也是允许错题的,容错率为百分之十。
一百分,你能得九十分就算是合格,之后升职其他职位时,还会再次进行考核,不仅仅你任期之间的功劳,还会针对律法,进行再一次考核。
层层递进,难度越来越高。
但这,只是吏,到了官的层次,区别就很大了。
但具体有多大,张仲不太清楚,因为李炀没说。
亭长的考核,是在狱曹进行的,当张仲到了这好奇已久的狱曹门口时,才发现,相比于贼曹,这里更像是他在电视上见到的秦国建筑。
这里有着高高扬起的旗帜,有着两排健硕的持戟甲士,有着大大的厅堂,远远的,还能看见厅内,那些雕刻着一行行篆字的屏风。
“为秦之吏,当从今日始。”
张仲深呼吸一口气,就准备大踏步走进院内。
哪知他才刚刚走到大门外,还未曾踏进前院,就遇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一米八几的魁梧壮汉,就体型而言,张仲所见,唯有花蛮白荼可以与他一较高下。
其余众人,皆不及。
见得张仲走到门前,那壮汉停止了与同伴的讲话,几个踏步走到张仲的身前,挡住了张仲的去路,只在旁边留下了一个侧身而过的位置。
壮汉先是将张仲上下打量了一遍之后,才缓缓开口。
“来人可是张擒豹。”
“不是。”张仲看对方似乎来者不善,也不想多招惹什么是非,反正好的亭他也不打算抢,也抢不到。
虽然自己的武力是超过了他们,但是秦国不允许私斗,要是和人吵架吵不赢,明明打得过却不能打,那不是更气了
没必要让自己不开心。
再说,张擒豹是我吗
原本就不是。
壮汉一窒,有种一拳打到空气的抑郁,随后他反应过来,对着张仲行了一礼。“原来是法家弟子当面,吾认错人了,还请恕罪。”
张仲眼珠一转,这才是认错人了好吧。
念头转动间,张仲突然起了些恶趣味,反正自己是个孩子,就算偶尔发发童心,惹惹事,那也是正常的事情。“无妨。”
壮汉二人退开,再次站回了原本的位置,张仲也因此进了前院。
进了前院张仲才发现,原来,考核的人还不止他和壮汉三个,另外,还有着三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一个老者。
这和后世考公务员非常相似,只是没有那么多人罢了,不过,秦国的门槛也高啊,最少也需要簪袅的爵位!
正想找个地方坐会儿的张仲,却被门口传来的声音所惊动。
“汝等拦我去路,意欲何为”
张仲回头,只见一个大约十六岁左右的少年,被之前拦他的两个壮汉挡住了去路。
“久闻君乃县上豪勇,有生擒虎豹之能,吾兄弟二人无此能耐,特来结识一番。”话没毛病,但以壮汉的身高,加上其压迫性的体格,和略带嘲讽的话语,便让这场面显得十分无礼。
&nb
89,汝的功劳到了
张仲与索招并未交谈太久,就见得一群人走了进来,张仲认识的李炀和焕,都在其中。
另外,还有一名四十五往上的老者和两名壮年,他们之中,除了焕,其余至少都是双板长冠的官大夫,其中为首者,那位老人,更是一名公乘。
公乘乃是秦国爵位的第八级,在广都县,算是名副其实的高爵了,就算在军中,那也是统率千人的二五百主。
见到此人的张仲,不由得微微吸了一口凉气。
这仅仅只是亭长的考核而已,真是,好大的阵仗。
紧跟着一行人的,是一队甲士,他们每人手中提着一个案几,走进堂中后,将其放在了厅内。
并摆上毛笔,和空白的竹简。
众人依次就坐,并将竹简打开。
随后,张仲看着空白的竹简,有点懵逼,题呢
但他也不敢说话,也不敢开口问,只好静静的坐着,等待着上面的人开口。
但没人说话。
场面一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直到一声青铜长剑击打盾牌的脆响,那些站在堂上如同雕塑的大夫们,才开始就坐。
随后,张仲就见到两个甲士,将一卷硕大的木牍,于大堂的屏风上拉开,那木牍上写满了一个个大纂,尽是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