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对逐鹿领而言,“钉子计划”不容有失。

    为确保“钉子计划”顺利实施,逐鹿领做了许多准备。

    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西卫镇被苦哂部袭击后,鱼不智展现不依不饶的强硬态度,不惜冒着触怒袁绍的风险不断催促,就是希望借此向袁绍和张燕施加压力,让飞鱼领在今后保持长时间安定,届时才能放心从飞鱼领抽




第555章 报复
    冀州中山国,某山谷。

    苦哂目光呆滞,望着天上圆月。

    月华轻柔温婉如水,可落在苦哂眼里,却硬是看出满满的萧瑟和凄凉。

    月亮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苦哂的心境。

    在黑山军序列里,苦哂部从来不是人丁众多的大部,却也不是个小部,人口和兵力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最鼎盛的时候,可以拉扯出接近一万五千人的队伍,甭管里面有多少老弱病残充数,其动员能力相当不错。

    黑山徒众流动较大,有人会因厌倦离开,返乡或找地方重新做回平民,有人会因为不满现状,另投其他黑山部,或干脆呼朋唤友另起炉灶。因此,除有限的几个大部持续保持着体量,别的黑山部往往不够稳定,大起大落,时而兴盛,时而衰弱,甚至无声无息地湮没。象苦哂部这样,能够长期保持在中游位置的黑山部,其实也算相当难得。

    可现在,苦哂部正滑向深渊。

    部众死的死,散的散,几个月前还热热闹闹的山谷,可以动员万余人,这才没过多久,谷内变得冷冷清清。现在谷内还剩下两千多部众,大多是跟随他很久的老部下,可即使是这些老部下,很多人也萌生了去意。

    苦哂倾尽全力,无力将苦哂部从悬崖边回来。

    正因如此,他分外绝望。

    从第一次惨败给飞鱼领开始,苦哂部的命运已经注定,无法逆转。

    堂堂黑山一部,败给一个玩家领地,都将是无法获得原谅的奇耻大辱。更何况,那次苦哂部是以偷袭方式发难,还拉上了白雀部从山谷奇袭。比一个黑山部战败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两个黑山部联手仍然惨败。

    没有人会理会飞鱼领易守难攻,也不会有人关心飞鱼军战力不俗。

    失败就是失败!

    失败者没有资格讲客观困难,只能接受羞辱。

    自那以后,苦哂部众就再也抬不起头来,被同僚羞辱,部内怨气郁结,为了重新提振士气,苦哂不惜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不惜冒着触怒黑山大首领张燕的风险,率部众再次出动,希望获得一场胜利,洗刷掉身上耻辱。

    第二次行动,苦哂并未奢望一举攻进飞鱼城,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他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攻破飞鱼领在峡谷道外新建的附属领地。只要攻下西卫镇,挽回些许颜面,象征性地表示苦哂部获得胜利,完成了对敌人的报复,让他对内对外都有个交代,苦哂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天地不仁,如此卑微的愿望也没有让他实现。

    正名不成,反而再遭羞辱和打击,还彻底激怒了张燕……

    苦哂部的没落已成定局。

    怎么会这样

    当然是因为那个该死的领地,飞鱼领!

    他很后悔跑去打飞鱼领。

    飞鱼领易守难攻,有猛将镇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挑战这样的领地纯属自个找不痛快。但苦哂没有别的选择,飞鱼领先跑到他地盘上掳人,让苦哂部沦为笑柄,查到飞鱼领所为却不展开报复,恐怕苦哂部早就散了。

    苦哂坚持认为,全都是飞鱼领的错。

    如果飞鱼领不跑到安国县掳人,苦哂部不会报复;苦哂部不采取行动,就不会招致第一场惨败,然后是第二场……从飞鱼领掳人开始,双方敌对,直接导致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苦哂心中苦闷。

    到处都有人口,为何飞鱼领偏偏挑苦哂部下手

    掳了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让我们的人发现

    外面传来一阵喧嚣,声量颇大,苦哂也懒得理会。

    最近部内气氛很不好,每天都有部众吵架打架,甚至连动刀子的都有。大家需要发泄,苦哂对此无能为力,索性听之任之。

    喧嚣声更大了,分明还有刀剑相击的搏杀声。

    “又打起来了啊……”苦哂幽幽叹息。

    抱起怀里的酒坛,凑近嘴边准备猛灌一顿,才发现酒坛早已空空如也。

    “啪!”

    酒坛被砸在地上,四分五裂。

    亲兵冲了进来,焦急不安道:“头领,不好了!”

    苦哂醉眼惺忪,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慌什么他们想打就让他们打,等他们打累了再说!”

    亲兵一楞,茫然道:“让他们打这,这怎么行……”

    苦哂嗤笑道:“打架而已,出不了人命的。”

    亲兵惶急道:“不是,不是打架,是敌袭!敌袭!”

    苦哂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谷口。

    飞鱼军杀散匆匆赶到的零散黑山军,向山谷深处挺进。

    到目前为止,部队的行动十分顺利。

    苦哂部士气低落,人心惶惶,部众大量流失,山谷外围值守人数锐减,值守的黑山军士大多无精打采,防卫体系漏洞百出。事实上,他们压根没想到有人敢跑到他们据点偷袭,他们是黑山军,向来只有黑山军出去打人,从未听说过黑山军据点被人袭击,至少这几年没有过。

    长久的安宁,让苦哂部丧失了警惕。

    再加上部内最近倒霉事不断,大厦将倾,值守将士更加缺乏动力。

    外围防守松懈,给了墨卫很多施展空间,在几名墨者带领下,墨卫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连摸掉外围几个哨所,主力部队沿着墨卫开辟出来的通道,向苦哂部盘踞的山谷深处走去。如果不是苦哂部保留着设置暗哨的习惯,飞鱼领出击部队,很可能悄然长驱直入,直插山谷中心区域。

    暗哨很快被击杀,但谷中敌人已收到了警报。

    好在最近人员损失和流失比较严重,苦哂部的组织体系显得比较混乱。收到警报后,有人没头苍蝇似的找头目,有人乱哄哄地鼓噪迎敌,还有人首先想到的是赶紧躲起来,让别人去拼命。

    黑山军士气低落乱成一片,面对有备而来的对手,高下立判。

    徐庶挂帅,两千磐石营倾巢而出,特别领地头号猛将曲晨也随军征战,还有王平的两百无当飞军助战。飞鱼领出击兵力和苦哂余部大致相当,但高端战力完胜,由两名王级人才和一名高级武将组成的阵容,光是军团技,就足以让黑山军喝上几壶。

    苦哂部屡次进犯飞鱼领,最近一次纵火更是让数位乡民罹难,逐鹿将士对此极度不满。这次军事行动被大家一致定义为复仇,将士们挟恨而来,杀气腾腾,与士气低落的苦哂部形成鲜明对比。

    曲晨和王戣冲杀在最前面。

    逐鹿武将有临阵当先的传统,况且这次是潜入敌人地盘作战,必须速战速决,徐庶一早就让曲晨上阵,就是想尽快结束战斗,以免夜长梦多。

    山谷攻防,曲晨这样的猛人上阵,简直跟bug一样无解。

    王级猛将领衔冲阵,守军完全挡不住逐鹿军前进的步伐。

    逐鹿军势如破竹!

    冲杀到山谷中部时,黑山军终于组织起象模象样的防御阵势,苦哂集结部众,打算依托地形以密集防御阻挡逐鹿军的进攻。

    苦哂的思路没问题,只可惜他的对手是逐鹿军。

    军团技在黑山军人群中绽放!

    第一个军团技爆开,原本站满人的地方为之一空。

    紧接着是第二个。

    接连两个军团技,彻底摧毁了黑山军仅存的抵抗意志。

    磐石营随即发起正面强攻!

    随着苦哂被曲晨阵前斩杀,黑山军再无战心,兵败如山倒。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残存黑山军既愤怒又绝望。

    部首被杀,抵抗无望,一些黑山军试图向逐鹿军投降,遭到断然拒绝。

    鱼不智的命令非常明确:不接受投降!

    将士们严格执行了命令。

    逐鹿军带不走俘虏,也不想带。

    苦哂部屡次背弃和平协议偷袭飞鱼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曾经被俘虏,飞鱼领将他们放回去后,不仅没有感激之心,反而再次对飞鱼领挥舞屠刀。凡此种种,令逐鹿军上下对苦哂部痛恨至极,领主决定全歼这支黑山残部,参战将士只觉得大快人心,谁都不会对这些人生出同情之心。

    &nb



第556章 河北乱局
    黑山军寇击郡县,冀州府发兵反制。

    几场小规模冲突下来,冀州军和黑山军终于在巨鹿境内爆发一场大战。黑山军兵力占优,但冀州府大将鞠义能征善战,早年在凉州的经历让他精通羌人战法,所部私兵都是精锐,打起仗来不含糊。一场恶战下来,黑山军丢下千余尸体撤退,冀州军取得首胜。

    这个鞠义,就是界桥之战统率先登、重创白马义从的冀州大将。

    现在鞠义是韩馥的部将,还没有造反,投袁绍帐下效力也是后面的事。

    胜利提振了冀州军士气,也激起黑山军更大怒火。因为苦哂部的覆灭,黑山各部普遍处于激愤之中,不会反思他们四处劫掠给冀州府带来的动荡,向来比较温和(软弱)的韩馥居然派兵与黑山军交战,并取得了一场胜利,让黑山军勃然大怒,认为韩馥出兵是落井下石,郁结的不满情绪迅速引爆。

    更多黑山军展开行动。

    不仅冀州的黑山军大多出手,并州黑山军也蠢蠢欲动,多部赶赴冀州。

    韩馥头大如斗。

    黑山军人多势众,号称有数十万带甲之士,即使没有那么多,扯出一、二十万的阵容,冀州府哪里吃得消。要知道冀州府内能打的战将不是太多,除了部将鞠义之外,数来数去也就军司马张郃比较靠谱,黑山军大举来犯,韩馥心中之焦躁不难想见。

    在黑山军带来的沉重压力下,韩馥不得不对渤海太守袁绍示好。

    韩馥不希望袁绍继续留在冀州境内,在物资补给方面一直在收紧绳索,逼袁绍遣散部分军队,但袁绍始终咬着牙没削减部队,渤海兵力比普通郡国常备军强盛许多;况且黑山军集体异动源于渤海,袁绍正与黑山军对峙,大家有共同的敌人,这种时候,韩馥自然会跟袁绍统一阵线。

    韩馥拉袁绍共同对抗黑山军,袁绍求之不得。

    冀州府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渤海,困扰渤海许久的物资不足告一段落。

    冀州诸侯与黑山军都没有做好全面开战准备,也缺乏全面开战的动力,对峙规模不小,实际动静不大。但是,大规模对峙容易引起双方擦枪走火,持续的时间越久,爆发全面冲突的风险越大。

    事态还在升级。

    并州黑山军向冀州进发,韩馥和袁绍也有呼朋引伴。

    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充州刺史刘岱,纷纷向冀州派出了部队,虽然这几家派出的军队不多,基本都是三五千人,却分明表达出支持冀州诸侯的态度,这几位境外诸侯都有参加过讨伐董卓战役,该举措背后透出的关东诸侯抱团信号,是张燕最担心的事情,黑山军难得地收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白了,黑山军各部最初的目标是飞鱼领,并不希望与当地诸侯开战,但他们误判了袁绍的决心,袁绍维护自身尊严的意志比他们想象的更坚定。

    作为当初和平协议的缔结者之一,黑山苦哂部屡次阳奉阴违打飞鱼领,已经让袁绍非常难堪,这次黑山军大举进逼渤海借道,袁绍如果还不站出来阻止,任由黑山军越境动武,以后干脆带着面具出门算了。

    误判袁绍的态度,是黑山军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他们进入渤海受阻后,肆无忌惮地胡乱发泄寇击郡县,最终迫使韩馥出兵干涉,形成黑山军和冀州诸侯全面对抗之势。

    黑山军势大,往常随意寇击郡县,也没见当地官府怎么样,这次冀州诸侯的反应之强烈,大大出乎了他们预料。表面看是袁绍和韩馥突然强硬,导致局势渐趋严重,其实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是黑山军乃农民起义出身,各部部首眼界识见偏低,看不到而已。

    诸侯态度转强硬,四个字足以概括:时移势易。

    以往黑山军寇击郡县,地方官府大多退避,一是地方官府军力比较弱,二是缺乏誓死抗击黑山军的动力。讨伐董卓过后,关东无主,地盘相当于是诸侯私产,有人跑到家里抢钱抢物,诸侯们不拼命才是怪事。诸侯们割据自重,纷纷厉兵秣马,客观上也增强了对抗黑山军的能力和底气。

    黑山各部还按以前那一套行事,当然会激起关东诸侯强烈反弹。

    黑山军里也不是没有明白人,那就是大首领张燕。

    张燕先前愿接受袁绍斡旋,正是因为预见到形势有变,不愿轻易冲突,以免迫使关东诸侯联手扼制黑山。苦哂部覆灭后,各部群情激愤要去报仇,张燕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支持,强行阻止会让部众失望,明确支持复仇又有悖他当初和袁绍的约定,很可能被诟病“无信”,干脆不吭声,持默许态度。

    等到事态升级,张燕想不发声也不行了。

    真打起来,必然是两败俱伤。

    到这个地步,双方都有些骑虎难下。

    谁都不希望爆发大冲突,都有外交解决危机的意愿。

    军队剑拔弩张的时候,冀州和黑山军使者往来频繁。

    张燕担心最后演变成黑山军与关东诸侯全面冲突,有心化干戈为玉帛,有和解诚意;韩馥好不容易雄起了一回,在战场上占了些便宜,打出气势,感觉良好,但韩馥不是有大野心的人,他的目标是守住自家地盘,当初鼓起勇气制止黑山军搞破坏有点热血,气氛稍有缓和,韩馥又变得患得患失,而且在冀州打仗他最亏,因此韩馥也有和解诚意。
1...217218219220221...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