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两边都想和平解决问题,按理说,事态应该很快平息才对。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大家在谈判桌上聊得很开心,认为很快就能各自收兵的时候,对峙的渤海军和黑山军突然爆发交战,双方至少有一百多人死伤,黑山军较吃亏。死伤人数不多,但刚刚缓和的气氛骤然紧张,直接影响以双边谈判进程。
冲突发生后,渤海军和当事黑山部,都声称是对方挑衅导致爆发战斗。
这种情况下,谁都不会承认是本方挑起事端,事后互相推诿不足为奇。张燕和韩馥对此没有太过计较,出现这种突发事件,开嘴炮谴责对方一番,作出必要的姿态也就够了,大家继续往下聊如何收兵的事情。
好不容易回到谈判桌上,黑山军和渤海军再次爆发严重冲突。
这一次吃亏的还是黑山军,死伤三百余人。
张燕大怒,派特使紧急赶往渤海郡周边,严令涉事黑山部首不得挑事。那几位部首声泪俱下,坚称两次都是渤海军惹事,从很多细节看,渤海军的行动蓄谋已久,有意为之,黑山军是被迫应战。
张燕先是不信,以为部首们在推诿。
等到第三次冲突爆发,他才琢磨出一些味道。
渤海军的确是在故意挑事,想阻止谈判很快出结果,因为黑山军施压,韩馥恢复了对袁绍的资助,袁绍不希望饭票很快过期,所以频频挑起事端;每次冲突规模都不是很大,既不足以挑起全面战争,又能制造前方紧张对峙的危险局面,阻碍大家达成协议,这正是袁绍的高明之处。
说到
第557章 清新脱俗的提议
前任青州刺史张琰去职已久,新刺史迟迟没有定下来,按理说朝廷才有资格任命刺史,但如今天子被董卓挟持,关东不遵长安号令,混乱不安。袁绍试图立刘虞为帝,正是希望借此确立名份,恢复关东秩序,只可惜刘虞忠于汉室,缺乏野心,袁绍的计划落空。
这次任命青州刺史,是袁绍的一次大胆试探。
关东无主,新帝难立,关东盟主身份任命官员,行不行得通
如果大家伙买帐,没有出现明确反弹声浪,袁绍这关东盟主,岂不是相当于代天子治理关东虽说由于名分、利益和平衡等原因,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但还是比此前纯粹挂个名号没有实权相比,优胜不知多少!
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名叫焦和。
焦和出任青州刺史,没有引起多少非议。
青州刺史空缺一年有余,现在关东诸侯又不可能承认董卓安排的人选,由盟主推出人选,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使大家捞不到好处,但也没损失,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便宜了董卓。
当然,难免有诸侯觊觎青州之地,公孙瓒就是如此。
青州地区这些年黄巾猖獗,搞得民不聊生,想平定青州绝非一件易事,军力不够强盛的诸侯,未必愿意接一个烫手山芋。公孙瓒倒是比较有底气,但他的老巢右北平与青州不接壤,跨境而击释出的扩张信号未免太过强烈,容易引起其他关东诸侯的警惕。公孙瓒虽有南下之意,却不得不考虑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他向袁绍提出到青州平叛,同样是在试探外界反应。
现阶段,关东秩序处于重塑期。
袁绍不支持北平军难下,直接任命一位新的青州刺史收拾残局,公孙瓒虽然有点失望,却也不是完全无法接受;青州的北海相孔融是孔子后人,青州名士,打理好他的北海便心满意足,如今青州黄巾闹腾得厉害,难免冲击到北海国,如果新刺史能拨乱反正,孔融欢迎都来不及。
抱有吞并青州之心的公孙瓒、和青州当地诸侯北海相孔融都没有反对,其他诸侯更无话可说,这事跟他们没直接关系。
焦和走马上任,袁绍是最大受益者。
焦和是袁绍任命,必然亲近袁绍。
实际上,他只是袁绍推出的一个傀儡。
任命的青州刺史顺利通过,对袁绍的意义非同一般。
关东诸侯承认焦和坐上刺史之位,就是默认了袁绍有任免官吏的权力!
袁绍任命焦和的时间点选得很好。正值黑山军刚和冀州诸侯联军对峙,感受到黑山军的威胁,让很多关东诸侯抱团心理抬头,袁绍以盟主身份对一个无主之地任命官吏,遭受强烈反对的可能性相对更小一些。
意在青州的公孙瓒,又因为冀州境内正在打仗,如果北平军挥师南下,难免卷入与关东诸侯与黑山军的战事,公孙瓒不愿为人作嫁衣,索性按兵不动。等到冀州战事结束,焦和早已走马上任,公孙瓒错失南下良机。
任命焦和获得通过,给了袁绍极大信心。
渤海军敢主动挑起事端,极力破坏韩馥与黑山军的和解,同时与黑山军与韩馥交恶,与焦和坐上青州刺史位不无关系。
韩馥以减少物资输送的手段逼袁绍削减部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其最终目的无外乎逼袁绍离开冀州,若非这次冀州府与黑山军爆发冲突,渤海太守府日子会非常难过,暂时的合作,消弥不了深层次的矛盾。袁绍有心夺占冀州,跟韩馥翻脸是早晚的事。
至于黑山军,从张燕接受袁绍外交斡旋、到苦哂部屡次违令擅自行动、再到对峙阶段对黑山军的直观了解,袁绍看穿黑山军内部混乱,外强中干,偏偏还占据了河北那么多地盘,黑山军在袁绍心中的定位,逐渐从“强敌”变为“肥羊”。况且,关东诸侯抱团对抗黑山军大势初显,韩馥也得对黑山军表现强硬,袁绍和黑山军作战,韩馥不但不能反对,还得提供后勤支援,眼睁睁看着袁绍继续壮大。
一箭双雕,袁绍没理由拒绝。
任命青州刺史、与韩馥关系恶化,对黑山军的和解态度彻底转向强硬,袁绍最近大动作频频。
很少有人知道,袁绍的转变为何这么快,这么彻底。
除形势所迫之外,某个玩家领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这个玩家领地,当然就是逐鹿领。
南皮太守府,一场饮宴正在进行。
“若非不智献计,我要么答应公孙瓒南下,要么放弃渤海自己去青州。当初还觉得异想天开,细细品味,才发现此法大妙,将来若果真能占据冀州,有所成就,皆不智提醒之功也。”
袁绍端起酒杯,向鱼不智颌首示意,一饮而尽。
鱼不智有样学样,也将杯中酒喝完,游戏中喝酒他千杯不醉。
鱼不智将酒杯轻轻放下,笑道:“本初兄过誉了,我当时就是随口一说,能够成事,皆本初兄和太守府诸君筹谋有方,实不敢居功。”
袁绍感慨道:“不智真君子也!”
从鱼不智改称袁绍为“本初兄”,而且袁绍在鱼不智面前,甚至没有掩饰自己有占据冀州之心,不难看出近期两人交情突飞猛进。看到两人此时如此和谐友善,谁能想到不久以前,袁绍还一度将鱼不智视为麻烦制造者
逐鹿领灭了苦哂部,尽管是苦哂部屡次进犯在先,可此举直接导致黑山军各部群情激愤,纷纷起兵要教训飞鱼领。袁绍守土有责,为保住自身颜面,不得不硬着头皮派军队阻止,与人多势众的黑山军对阵。那个时候,袁绍恨不得自个把飞鱼领给推平,免得拉着自己往火坑里跳。
若非韩馥也被迫卷入,与袁绍联手抗衡黑山军,袁绍势必骑虎难下。
就是在那个时候,鱼不智再次到南皮求见袁绍。
袁绍恼怒鱼不智擅自行动,把他架在火上烤,但韩馥找他联手对敌时,困扰渤海太守府很久的物资供给难题迎刃而解,袁绍算是因祸得福,对拖他下水的鱼不智,怨念也就淡了几分。
若没有逐鹿领闯祸,袁绍的日子会非常难过。
鱼不智和袁绍正式结交,有一点朋友之谊,何况逐鹿领实力不容小觑,袁绍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得着逐鹿领的时候,故袁绍并没有过分责备鱼不智,只是劝他以后行事不可鲁莽,以免搞出事情难以收拾。
不管怎么说,袁绍的确是被他拖进火坑,现在渤海军还在前线与黑山军对峙,阻止对方进入渤海境找飞鱼领报仇。看在袁绍正帮飞鱼领挡刀的份上,鱼不智态度很端正,诚恳表示,报复苦哂部一事有欠考虑,对渤海太守府被牵连深感抱歉。
袁绍不会相信鱼不智是误打误撞,不过,这厮认罪伏法的态度还不错,而且渤海太守府因祸得福,袁绍心情大好。袁绍那时候也有烦心事,就是如何回复公孙瓒南下平定青州黄巾,想起鱼不智的义弟与公孙瓒关系不错,顺口将此事道出,希望听听鱼不智的看法。
询问鱼不智意见,袁绍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玩家能有什么
第558章 第二特别领地
从渤海太守府出来,鱼不智没有回飞鱼领。
他告诉袁绍,打算从飞鱼领调兵,实际上曲晨的破虏骑早就悄然离开。抽调破虏骑的原因,也不是主城那边有麻烦,而是“钉子计划”正式启动,破虏骑是确保该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环。
前段时间飞鱼领的部队和渤海军多有协作,战力强悍且机动优势明显的破虏骑,是飞鱼领出击最多的部队,曲晨的强悍实力更是让渤海军侧目。为避免“钉子计划”进行期间,袁绍突然找破虏骑帮忙参加某些军事行动,鱼不智索性主动告知要调走曲晨所部,顺便让袁绍帮着照看好飞鱼领。
一路传送到司隶河内郡,进入死党的刺血领,直奔领主办公室。
“现在才到”逆刺问道。
鱼不智嘿嘿一笑:“袁绍非要请饮宴,烦人……”
逆刺默默地瞪了他一眼,鱼不智视而不见,径直问道;“我的人呢”
“部队和工匠都在城西军营。”
“你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所需物资早就备好,你新任命的那位副城主已经查收,刺血領要派出的两千部队也已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出发。不过我的部队都是轻装步卒,壮壮声势打打下手还行,真遇到凶悍的大股骑兵,未必管用。”
鱼不智笑了起来:“能壮声势打下手就行,我们这次是去搞建设,不会傻到立足未稳就主动惹事生非。”
“那就好,什么时候走”
“骑兵刚从冀州赶到,起码得休息几天,缓过劲来再走。”
逆刺道:“好吧,我有事先下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的副城主,我打过招呼了,所有资源你都可以调用,如果副城主搞不定,你再线下通知我。”
鱼不智一楞:“你不一起去”
“以后吧,最近终极团有活动。”
丢下这句话,逆刺匆匆下线。
鱼不智苦笑摇头。
逆刺的刺血领起步稍晚,又拒绝接受逐鹿领的援助,但刺血领前期发展还是不错的。可随着逆刺找到终极团,在游戏里的时间锐减,刺血领的发展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至今还是一级城市规模。
这是鱼不智早就预见到的结果。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终极团对死党意味着什么。
逆刺下线前已经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并不影响“钉子计划”推进。
所谓“钉子计划”,就是着手建设第二特别领地。
鱼不智手中有两张“特别领地建设图纸”,一张来自先祖特别赐福,另一张是摧毁牛城管秘密基地时获得。图纸入手那么早,而第二特别领地迟迟未上马,盖因客观条件不允许。
首先,人才储备不足。
缺乏文系人才,已经困扰了逐鹿领很久。
冀州建立特别领地派去荀衍,主城这边徐庶是军队统帅,部队建设和作战任务都压在他的担子上,还兼着情报中心,领地政务则靠着易风支撑,两人都非常辛苦。领地培养的文渊、月飞和王权等转职官吏虽然进步明显,但暂时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鱼不智手上没有合适的文系人才。
就连看起来阵容相对鼎盛的武系人才,其实也不算太鼎盛。
飞鱼领创建之初,长驻武将是曲晨和王戣,留逐鹿领这边的是陈到和熊栋。王戣和熊栋都是逐鹿军转职武将的优秀代表,但平心而论,让他俩负责日常防务不难,可若是与黄巾军、黑山军这样的对手过招,他们的道行还是浅了一些,还是陈到、曲晨等猛将撑得住场子。
从内部发掘出王平,收了甘宁,招降马袁义,都是后来的事。建立飞鱼领那会,逐鹿领和特别领地都只有一名强力武将镇场,再找不出第三人。
其次,军力不济。
特别领地名额稀少,不容有失,无强大军力就强行开分基地是不行的。
逐鹿领现有兵力一万一千余人,看似不少,但这是逐鹿领和飞鱼领加在一起的兵力,需要保护两个城市级领地,担子同样不轻。逐鹿领这一路走来,遭遇的外部威胁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多时候敌军实力都有些超纲,若非讨伐董卓战役结束、木角领覆灭、以及袁绍与黑山军开战,主据和特别领地安全形势好转,鱼不智哪敢轻易抽调部队,着手建设第二特别领地。
第三,缺钱。
缺钱才是第二特别领地停滞的关键原因。
逐鹿领生产力不俗,几个重点产业为领地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奈何逐鹿领花钱的地方也不是一般多,大多数时候领地经济状况并不乐观。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没有充裕的资金保障,特别领地建设根本无从谈起。
直到最近,逐鹿领创建第二特别领地的时机才逐渐成熟。
翟冏的投效,使鱼不智获得一位能独当一面的文系人才,王平、甘宁和马袁义等人先后加入逐鹿军,领地战将阵容得到充实,人才问题解决了;领地几个重点产业产能不断强化,以及蚂蚁商队开始盈利,领地有能力抽调更多资金支持特别领地建设;有钱有战将,扩充军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万事俱备,逐鹿领顺理成章地开启了第二特别领地建设进程。
领地上下,为建筑第二特别领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和创建飞鱼领时相比,逐鹿领已经有过一次建筑经验,而且综合实力也比从前有长足进步,但鱼不智对这次行动的紧张程度,和创建飞鱼领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倒不是实力越强胆子越小,完全是因为第二特别领地的位置特殊所致。
第二特别领地拟建地点,并非东汉十三州任一处!
这是一场远征。
为实现目标,逐鹿领组织了一支庞大远征队伍。
各类技能人才及家属,接近五百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