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这起意外事件,严重打乱了移民计划。
率部护送乡民的刺血领转职武将,试图寻找其他渡口,但羌胡骑兵出现的消息具备强大的区域震慑力,临近几个渡口都挂起了免渡牌。即使想去更远的渡口碰碰运气,以平民的行军速度得耽误几天时间,随身携带的粮食支撑不了那么久,而且即使千辛万苦赶过去,很可能还是过不了河。
为保证移民队伍安全,逐鹿军有安排小股部队沿途接应,接应部队没有遇到羌胡骑兵,但渡口停止运作,他们也没有办法。移民队伍在黄河东岸受阻数日,粮食渐渐紧张,最终不得不原路返回刺血领。
消息很快传回龙领。
刺血领移民没能按照原定计划到达,黄河渡口重开的时间还无法确定,如果不能填补人口缺口,龙领升一级乡镇的进程势必受影响。
村长办公室。
翟冏建议,暂时让部分磐石营解甲归田,弥补人口之不足。
“军士不宜解甲。”
徐庶神情严肃:“龙领建立于河套,羌胡各部环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唯我军中将士能庇护龙领屹立不倒。如今为了让领地升级暂时让战士解甲,虽是权宜之计,却无异于自毁长城。姑且不计将士重编的额外开销,重编后需要一段时间训练才能恢复战力,倘若此时有敌来犯,当如何自处”
鱼不智点头道:“我同意元直的看法。”
“让磐石营解甲为民,在飞鱼领行得通,河套不行。我们来的路上就有碰到过羌人骑兵,此处离朝廷控制地区更远,随时有可能遭遇羌胡游骑。羌胡喜欢劫掠汉人定居点,龙领迟早会被发现,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用武力让他们知难而退,要么覆灭,要么沦为任他们予取予求的粮仓。”
鱼不智很清楚羌胡会怎样对待玩家领地,论坛上有很多血泪控诉。
东汉王朝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可实际上河套仍然存在着玩家势力。东汉彻底放弃某些地区是黄巾起义之后的事情,游戏开始时,河套地区的玩家领地并不少。后来东汉朝廷势力退出该地区,大量自由玩家也因为县城不再提供基本服务,迁到朝廷实际控制区内发展,落户在这里的玩家领地却没有办法搬走,只能继续坚守着自己的地盘。
朝廷放弃地区的玩家领地,不用再向朝廷纳税,同时他们必须全力与羌胡势力斗争。由于河套的汉人npc人口和据点大幅度减少,对游牧骑兵而言,玩家领地是上佳的劫掠目标。
但玩家领地不是那么好惹的。
玩家跟npc完全不同,无所畏惧,领主保卫自己领地的决心非常坚决,异族敢跑到领地打劫,没有一位领主会束手就擒。而且,浮屠显然也评估过该地区玩家领地自保的能力,朝廷势力彻底退出河套地区是不久之前的事情,除了那些新兴领地,大多数领地发展到城市规模,主据有石制城墙保护,游牧骑兵很难攻破主城城墙,顶多对附属领地展开袭扰。
城市级领地如果足够警惕,重视领地防御体系建设,自保并不是太难。
至于那些还没能建成石制城墙的新兴领地,很难凭自身武力抵抗掠夺。但游牧骑兵目的是劫掠,他们发现如果逼迫过甚,必然激起对方誓死抵抗,让他们付出较大代价,那些不能强硬击退游牧骑兵的领地,通常情况下只要给一些保护费,也能够保全领地,权当是把该给朝廷的赋税交给强盗。等领地慢慢发展起来,有了石制城墙,再对侵略者说不也不晚。
虽说当地领地军事支出会更多一些,不过考虑到税赋方面省下的开支,总体上倒也并不是太吃亏。
不是所有领主都愿意交保护费,最后的结果多半是玉石俱焚。
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领主的相对强大足以让许多自由玩家甘于冒险,往往旧的领地刚刚覆灭,新的领地就在废墟上重建。
混乱中仍然保持着某些秩序,这就是河套地区玩家领地生存现状。
总体而言,河套地区领地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大阻力,如果能够选择,相信很多领主宁愿在大汉十三州发展。逐
第563章 忠直之士
“我知道你……”
朱儁打量着鱼不智,鱼不智也打量着他。
朱儁年纪约五十上下,面貌清癯,皮肤稍显黝黑,五官轮廓分明,长须修理得整整齐齐,眼眸深邃如海,乍一看去,朱儁更象是一名文职官吏。不过,刚才转身时朱儁眼眸中一闪而过的精芒,以及面庞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威仪,还有始终如标枪般挺拔的站姿,无不在提醒着鱼不智,他面前站的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名臣宿将。
“大人听到过在下名字”
鱼不智心中暗爽,脸上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朱儁悠然道:“逐鹿领几次战役均表现出色,不智城主的名声可不小呢。”
在朱儁这样的名臣面前,鱼不智可不敢随便翘尾巴,道:“大人过奖了,讨伐黄巾和董卓逆贼乃我辈本分,即使小有成绩,在大人昔日平定黄巾的功绩面前,尤如荧火之与月光,根本不值一提。大人谬赞,愧不敢当。”
朱儁点头赞许,脸上也首次流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异界勇士多无法无天,不智城主获赞而不骄,倒是难得。”
“更为难得的是,我知逐鹿领历次参战,始终为朝廷分忧,不象有些异界勇士要么助纣为虐,要么反复无常,老夫甚感欣慰。如果所有异界勇士都能象逐鹿领这样为朝廷分忧,我大汉何至于如此凋零。”
朱儁抚着胡须,怅然长叹。
鱼不智若有所悟。
他以前从未见过朱儁,这次受袁绍所托送信,才有机会见到这位大佬。大家第一次见面,朱儁没有先问送信的事,却跟鱼不智扯些不相干的事情,而且言语神情间分明显示出对他有欣赏之意,鱼不智心中反而有些忐忑。
直到现在,他大概能猜到一点原因。
说白了,很可能跟朱儁“忠于朝廷”的人设有关。
朱儁是东汉末年为数不多的名将,一生忠于朝廷,亲近朝廷的势力较易获得他的好感。逐鹿领两次全国战役都在朝廷这边,且都拿下总榜第一,堪称忠君爱国模范,实力又够强,被朱儁另眼相看也不足为奇。
实际上,有实力且一直在朝廷这边的玩家势力并非只有逐鹿领。
朱儁如此看重逐鹿领,还有别的原因。
“先前益州夷民和马相等人谋反,老夫率部平叛,最终能够击败叛军,大家多是强调曹孟德和袁本初奇袭建功,其实大谬。若无巴郡牵制住大量叛军,护住我部侧翼,广汉未必能保住,曹孟德与袁本初哪有奇袭的机会”
“据说那赵太守能平安返回巴郡,盖因逐鹿军出兵接引,袁本初能够悄然越过叛军防线建立功勋,也得到了逐鹿领的协助。细细算来,不智也是平定益州叛乱的功臣,老夫本想战后会会你这幕后功臣,奈何朝廷多事,奉诏匆匆离开,直到今日,总算得偿所愿。”
益州叛乱中,逐鹿领在朝廷阵营。
一如既往地“忠君爱国”,还间接对平叛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别人看不到逐鹿领的贡献,朱儁这久经沙场的宿将却是知道的。要不是赵部稳住巴郡局势,朱儁率领的平叛主力被夹击,未必能在援军赶到前守住益州北部仅有的那些地盘,更不可能那么快地平定叛乱。
从那时候开始,逐鹿领就正式进入了朱儁的视线。
后来讨伐董卓战役爆发,逐鹿领加入诸侯阵营,表现依然非常活跃。朱儁虽然没能共襄盛举,但一直非常关注战事进展,逐鹿领在讨伐董卓战役里的优异表现,获得朱儁更多好感。
朱儁是沙场宿将,平素行事比较直接,以他的身份地位,和一名玩家领主打交道更没有必要虚与委蛇,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虽是初次见面,但朱儁关注逐鹿领已久,“模范领地”的标签在他心中根深蒂固,这次毫不掩饰显露出对鱼不智的欣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鱼不智心中感慨,如果早先知道朱儁看重逐鹿领,利用他在朝中的影响力随便谋些好处,都可以让逐鹿领受益无穷。
现在朱儁与董卓正式翻脸,率孤军驻扎在中牟县城,虽说被表为车骑将军,然而朱儁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地盘就没有根基,在关东王令不行、诸侯拥兵自重的时代是行不通的。
朱儁现在统率的部队仅万余人,部分是他的家兵,其他来自关东诸侯,徐州刺史陶谦最是慷慨,派了三千精兵过来,但是别的诸侯大多虚应其事。驻守河内的李傕、郭汜,兵力是朱儁数倍。朱儁虽有心杀敌,也不得不正视众寡不敌,只得停留在中牟一带与李傕等人对峙。朱儁现在自顾不暇,想从他这里捞些直接好处,似乎并不现实。
不过,直接好处难捞到,得到些间接好处却是不难。
朱儁毕竟是名臣宿将,得到他的赏识,对鱼不智的声望大有好处。
“听说袁本初让你帮忙送信给我”闲话说完,朱儁进入正题。
“是的,渤海太守希望大人能一起打击黑山军,信在此,请大人过目。”
朱儁接过信,眉头皱了起来:“打击黑山军”
“不错。”
鱼不智点头道:“张燕乃贼寇出身,聚众作乱,啸聚山谷,朝廷册封他为平难中郎将,着其管辖河北山区之地,但张燕仍不思报效朝廷,屡屡出兵寇击郡县,昔日大人转任河内太守,就是因为黑山军大举进犯,朝廷不得不派良将将他们击退。”
“黑山军在河北胡作非为已久,平时倒也罢了,可前段时间关东诸侯共讨董卓时,黑山军趁机进入渤海境,虽未曾直接进犯渤海郡县,但越境进击乃是大忌,何况还是在渤海军精锐尽出,讨伐国贼的关键时刻。袁本初认为,黑山军名义上是与渤海某领地有仇怨,进军渤海是为与仇人清算,但不排除黑山暗中与董贼勾结,故意在后方滋事,间接缓解董贼的压力。”
“即使如此,袁本初仍本着维护关东安宁的态度,同张燕展开谈判,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渤海涉事领地对黑山军作出赔偿,以往过节一笔勾销。孰料协议墨迹未干,黑山军便再次悍然出手……”
“渤海太守府与黑山军交涉后,对方又一次背信弃义,受害领地忍无可忍,将出手那部黑山军残部歼灭。黑山军遂以此为借口大举进军冀州,与有保境之责的冀州府和渤海郡大打出手,多个关东诸侯派部队驰援冀州,交战多场,黑山军讨不到便宜,才不得不暂时退走。”
“袁本初以为,黑山军毫无信义,始终未脱贼寇禀性,时常仗着军势浩大寇击地方,若不早日将黑山军剪除,河北将永无宁日!”
“河北不得安宁,再次集结关东大军西征长安便无从谈起!”
“故,袁本初决心铲除黑山军势力,但黑山军在河北山区经营了多年,非渤海一郡之力可平,为天下苍生计,恳请大人共襄盛举,共讨黑山!”
冀州诸侯与黑山军开打,引子就是苦哂部和飞鱼领的过结,自家特别领地受到威胁,鱼不智对黑山军是满肚子怨气没地方出,说这番话的时候,显得格外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第564章 解救
草原上,一支队伍缓缓向北方行去。
匈奴骑兵看着马背上胀鼓鼓的行囊,心满意足,得意洋洋。
有的骑兵马背上绑着被掳来的汉人年轻女子,于是便有些人肆无忌惮地对这些女子品头论足,不时有女子被恐吓或骚扰,吓得花容失色,惊声尖叫。骑兵们却是更为得意,忽哨声此起彼伏。
这些匈奴骑兵越过长城南下掳掠,满载而归。
队伍中间,还有数百汉人被押着徒步而行。
这些汉人大多又累又饿,步履蹒跚,却只能咬牙支撑,不敢停下脚步。一路走来,至少有十多位乡民因为走得慢,被凶残的匈奴骑兵杀死,那些试图找机会逃走的乡民,也被匈奴人追上后杀害,无一得脱。
被游牧骑兵掳走的汉人,地位甚至不如牲畜,想打便打,想杀就杀。
仍然留在河套地区的汉人,很多是同族聚居,以便有事时能守望相助。听到被掳女子的尖叫,几名青年愤怒地冲了过去,但迎接他们的是匈奴人的皮鞭和马刀,有一人当场毙命,另外两人相对幸运一些,挨了一顿毒打,被队伍中的族人扶了回去。他们能留下一条性命,不是因为匈奴骑兵善良,而是这些匈奴人不希望失去更多奴隶。
这些被掳汉人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从据点被攻破那一刻起,他们便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和尊严。
领头的匈奴武将不满意队伍的行进速度,或许他不认为汉人步行就该走得比战马慢,一直在骂骂咧咧,高声喝斥。
长城在望,天色渐晚。
队伍停了下来,升起篝火,准备在此歇息一晚。
临时营地附近很快飘荡起浓浓肉香。
匈奴人围坐篝火周围,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喝着乳酒,不时发出大笑,
被掳汉人只能默默地坐在营地一角,啃着又干又硬的干粮,心情沉重。所有人都知道,明天队伍将越过长城,进入羌胡势力最强大的地区,此番一去,前途渺茫,也不知还有没有人能活着回来。姑姑
“什么人”
在外围放哨的匈奴人高声喝道。
没有人说话,箭矢脱弦而至。
黑暗中突然飞出的箭矢,将几名匈奴人射倒在地。
紧接着马蹄声响起,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飞一般向临时营地冲来。
篝火边的匈奴人见势不妙,纷纷冲向各自战马,准备迎战。
更多箭矢飞了过来。
夜幕如铁,篝火边的匈奴人分外显眼,而匈奴人却很难看清远处敌人。再加上敌骑摸到离营地近百步时才被发现,冲杀过来要不了多少时间,弓弦颤动声、箭矢破空声汇成一曲杀戮之章,还没等到两这近身接战,数十名匈奴人已经被当场射杀。
领头的匈奴武将,立即下达了第一个命令:跑。
河套没有朝廷,也就没有所谓的王法。
这片土地上的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
要想在这里活得久一些,必须懂得审时度势。
匈奴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通过马蹄声判断来敌数量是最基本的能力。短短数秒时间,匈奴武将就判断出敌骑在五百骑左右,而这支匈奴骑兵队仅两百余人,敌众我寡,对方又是偷袭,这仗不能打。
匈奴武将很快下了第二个命令:“扔掉战利品!”
没有匈奴人犹豫,将马背上的大包小包一股脑抛下。
被大股骑兵盯上,减轻负重能帮助他们逃脱追杀,尽管抛弃战利品时大家都很惋惜,但保住性命更重要。
好不容易抢来的战利品没了,又被射得狼狈不堪,匈奴人郁闷不已。
“是谁偷袭我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