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国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泉释一切

    张璟连忙不好意思的回道:“在下令方相公费心了,前来贵府,本来就十分叨扰了,现在方相公又亲自出迎,实在是令我受宠若惊了!”

    “国舅爷客气了!”方从哲回了一句,而后又对张璟道:“在下为国舅爷引见几人,他们都是我大明栋梁之辈。”

    说罢,方从哲一一指着身边五人,为张璟介绍道:“这是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右侍郎郭巩,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冯三元、张修德。”

    介绍完后,方从哲连忙对那五人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见过国舅爷,这可是张皇后的族兄,如今颇得圣眷,已被陛下任命为工部员外郎了!”

    那五人闻言,都看了一眼方从哲,见他话里并非是客套话,连忙一起行礼道:“下官见过国舅爷。”

    “见过诸位,见过诸位!”张璟应和了两声,心思却在另一边。

    初听五人名字,张璟只觉得耳熟,后来细细一想,这五人不是朝廷弹劾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的主力吗

    而后,张璟有意无意的深深看了一眼方从哲,暗道莫非这就是面前这个老狐狸今日喊自己赴宴的目的

    为了熊廷弼起复之事吗

    否则,方府里人那么多,这老狐狸怎么会带这五个在其他事情上毫不相干的人,来迎接自己呢

    只有在熊廷弼被弹劾罢职一事上,这五人才能联系在一起,而且他们都是其中的主力。

    没有他们五人作为弹劾主力,仅仅是一个和熊廷弼有怨的姚宗文,显然没有那么大的政治能量,把熊廷弼从一个辽东的封疆大吏,给一撸到底,回家家里蹲反省的!

    只




84、非喝哭方从哲不可!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来的人越来越多,当然,人没来,奉上礼物的人更多。

    而且,不止是那些非东林党人,就是方从哲倒台,最大的政敌东林党,也有人没到场,却派人送了礼物过来,比如方从哲的好友,也是他在任期间最大的对手——叶向高。

    对此,方从哲都是坦然接受,也不管在场宾客如何去看,这份气度,确实与常人不一般。

    至于叶向高没亲自来,只送礼的原因,在张璟想来,也是叶向高不想打他朋友方从哲的脸,给方从哲留点面子吧!

    否则,叶向高亲至,指不得这场宴席会出什么状况!

    终于,宴席开始,方府顿时一片喜气,欢声笑语回荡,觥筹交错声不断,似乎这根本不是一场离别宴会一样。

    不过,从那些很多没坐满的席位来看,这一次宴会,方府还是应该缺了很多人,可以想见,方从哲为首辅时,有多少人去巴结他。

    只是,人一旦失势,那就变得什么也不是了,终究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宴会并无波折,但方从哲一定是故意的,让姚宗文等人介绍在场不少人给张璟认识,张璟架不住在场的各色官员的敬酒,只能一一回应。

    当然,有着上次帝后婚礼吃饭的经验,张璟现在也不会被灌醉了,管你谁来,都是浅尝则止,反正对方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一直到了宴会结束,方从哲都没有什么表示,张璟摸不透这老狐狸的意思,也不好多呆方府,便打算离开。

    不料,张璟与众人饮罢,分别之后,刚要出府时,有一方府仆人将张璟拦下。

    而后,便见那仆人摆手向别院,恭敬邀请道:“国舅爷请留步,我家老爷请国舅爷往别院一会。”

    闻言,张璟眉头一皱,方从哲到底玩什么花样,又让他去别院

    不过,他已经入方从哲的坑了,还指望方从哲埋了,自然不会不去。

    “带路!”

    喊了一句,张璟便双手环腰,由着那仆人带路,前往别院再会一会那方从哲。

    首辅的宅子,自然是不小,随着那仆人辗转了几个弯子,到了别院的一处花园里,在花园人工挖掘的小湖上的凉亭里,终是见到方从哲了。

    此时,这位老首辅,大概也是喝得多了,正泡着清茶,借着凉风醒酒。

    “国舅爷,别待在那了,过来一起喝茶吧!”

    远远的,张璟便看到方从哲对他挥手大喊了一句,心里不由诧异了一下,他似乎没和方从哲这么熟吧

    走到凉亭,张璟见到方从哲已经倒好了两碗热茶,清香的茶气,立马就沁满了鼻翼。

    当下,张璟也不客气,招呼也不大,就拿起他面前的小茶碗,将那一碗清茶,一饮而尽。

    “爽!茶水香而淡雅,入口先苦后甜,好茶!好茶!”张璟呼了一口气,大声赞道。

    宴席上张璟虽然特意控制了酒量,但前来赴宴的人数不少,再怎么控制,也喝得不少了。

    此时,这一股香甜的清茶入胃,解酒又提神,加上这花园的凉风一吹,真是舒服得不能再舒服了。

    有那么一刻,张璟好像学着后世和他同姓的张姓后人一样,用他捞金圈钱的电视剧里的老掉牙的烂梗,跟着哼一段凉风有幸,秋月无边……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太无脑加傻叉了,他又不是天选之子,这么装逼,只会被旁人当白痴看待吧!

    “这是我当初上疏请辞,陛下恩准后,特别赏给我的今年上贡的宫中珍品——明前龙井,国舅爷觉得如何”方从哲笑道。

    “既然是珍品了,自然是好茶,方相公还需要问我吗”张璟笑着反驳,而后摇头道:“方相公今日可是害苦我了”

    “国舅爷这是何意”方从哲闻言疑惑道。

    “所谓‘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这种清明前采摘的龙井,可比谷雨之前采摘的更加难得。今日方相公让我喝了这珍品明前龙井,他日我若是再想喝,如何还能喝到”

    “额……哈哈哈,国舅爷真是个趣人!”方从哲听后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张璟这是再逗他,而后摇头道:“说来,国舅爷若是想喝,直接找皇后殿下便可,有她在,宫里的这些珍品,还怕国舅爷喝不到吗”

    “那方相公先把这明前龙井借我回府喝几天,等改日,我去宫里求皇后殿下多给我点明前龙井,然后派人送到方相公在浙江的住所可好”

    “……”

    张璟这么无赖的话,完全出乎方从哲预料,让方从哲接都不好接。

    有那么一刻,方从哲都想抽自己嘴巴,提什么皇后,他还准备带着这些皇帝赏赐的御用珍品,去浙江会见老朋友时装逼了,怎么可能让张璟拿走

    而且,若是这珍品明前龙井真被张璟拿走,张璟哪有可能还给他,旁人得了这稀罕物,可都巴不得拿到手不还了!

    场面,一下子被张璟这插诨打科,弄得安静下来。

    方从哲自然不会答应送张璟明前龙井茶叶的,他无话可说后,就那样老神在在坐张璟对面,似乎一点儿不为刚才的尴尬着急一样。

    而张璟,也没心思多和方从哲继续讨要。

    他知道能从方从哲这里喝到这么极品的龙井,已经是超值了,方从哲能拿出这种珍品来,都已经是张璟赚到了。

    看着玉瓷茶碗里泡饮的茶叶芽芽直立,茶水汤色清洌,幽香四溢,一芽一叶,都是极品龙井的“一旗一枪”样式,张璟暗道今天就算白来一趟,喝了这碗明前龙井也是值了。

    毕竟,就算他去宫里找张嫣要,也不一定能要得到,就是皇宫里,每年得到的明前龙井贡品也不会有多少。

    再



85、合作谋划
    保住姚宗文等人

    这是在和我提交换条件

    也太高看我了吧

    看着面前似乎一切了若指掌的方从哲,张璟觉得这老狐狸有些太高看他了,这种弹劾大臣,致使朝廷损失的重罪,他哪有那个能力

    “方相公真是太高看在下了,在下人微言轻,哪有那个能力让朝廷不治罪他们呢”张璟回道。

    “这可不对,若是换做旁人说他没有能力,我信,但是换成国舅爷的话,我可不信。”方从哲笑着说道。

    “不知方相公这是何意”张璟听后愣了一下道。

    “其实想要保住姚宗文他们,关键不在于朝堂诸人,而在于陛下。”

    “陛下”

    “没错。”方从哲点头道:“一旦熊廷弼官复原职,那么当初弹劾熊廷弼的姚宗文等人,必然获罪,只是这个罪名如何处置,是轻判还是重惩,也就看陛下的想法而已。”

    “可、可陛下真会饶了他们吗”

    “放心,国舅爷,只要有人劝陛下,他们自然不会有事情。毕竟,他们都有弹劾的权利,只是弹劾罪名的真实性,没有多加确认,形成诬奏而已。只要这事情陛下不想多加追究,那自然能保住姚宗文他们了,终究我大明每年风闻密奏的弹劾事情多了去了,那些奏疏里弹劾别人的罪名,又有谁知道真假呢所以,只要陛下不想多加追究,必然可以轻判。”方从哲说道。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方相公,辽东败得那么惨,这里面就有朝廷换了熊廷弼的原因,陛下肯定为这事恼怒,现在想要让陛下轻判他们,恐怕很难!”

    “而且,熊廷弼被他们弹劾罢官回乡,心里肯定有气,朝廷若是不给他一个交代的话,恐怕不能平其怨啊!”张璟皱眉道。

    说实话,张璟可不信朱由校能忍得下这种气,放任姚宗文等人弹劾了熊廷弼,致使朝廷蒙受巨大损失,只要查清楚熊廷弼被诬奏,那么姚宗文他们想要安全的待在朝廷,不受什么大的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

    “国舅爷说得没错,不过旁人或许难以说通陛下,但国舅爷不同。否则,袁应泰一事,东林党人数次上奏,追封袁应泰,为何陛下一直死死压着,非要先议其罪,再论其功”

    “若是先论袁应泰之功的话,那如何再论其罪倘若无人向陛下说清楚这些的话,恐怕如今追封袁应泰谥号的旨意便下了。”

    方从哲看着张璟,眼神发出摄人的精光,似乎将张璟看透了一样道:“敢问国舅爷,是谁说得陛下,在袁应泰追封一事上,死死压着叶向高他们呢”

    “这我如何能知道想来是朝中的有识之士吧!”张璟含糊其辞道。

    “是吗也许吧!”方从哲似笑非笑的看着-张璟道,就好像他早已看透了一切一样,搞得张璟一阵不自在。

    而后,方从哲又继续道:“只要搞定了陛下,其他的事情自然就好办嗯了。像是熊廷弼本人,他自然是极恨姚宗文他们的,可是除非他不想起复,否则只有放过姚宗文等人,他熊廷弼才能快速官复原职,仅仅是这样的话,老夫相信熊廷弼一定会看得清楚的。”

    这一番话,说得张璟哑口无言,无从反驳。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皇帝不想严惩姚宗文等人,当事人熊廷弼也不想追究他们,他们很明显就会被保住了。

    想明白了这点,张璟心动了,他清楚熊廷弼能尽快去辽东,对于大明就越好,毕竟辽东可还有个王化贞在了。

    要还是像真实历史上那样,那时熊廷弼选择依靠东林党起复,而东林党内当时已经选不出懂兵事的人收拾袁应泰的烂摊子,两者合拍,放下前嫌,真心实意帮熊廷弼复职。

    结果,虽然熊廷弼真的复职了,可是因为朝廷要议论姚宗文等人弹劾是否有罪,熊廷弼欺君之事是否是真的,朝廷再派专门派人去辽东查访,这几番折腾,搞得王化贞那家伙运气好,在辽东做出点成绩,那可就惨了。

    要不是王化贞这个东林党嫡系,突然异军突起,在大明辽河以东尽失,辽东又无人主事的情况下,运气好在广宁搞出了点成色,又凭白得了一个毛文龙这样的大礼包,让朝堂的东林党又内讧一番改了主意,选择大力培养嫡系出身的王化贞,压制走投无路才依靠他们的熊廷弼的话,也不会有后来辽东经抚不和,广宁惨败的事情了。

    因此,张璟是真的心动了,若是熊廷弼入京复职,能够不像历史上那样拖沓折腾的话,以熊廷弼的能力,早日复职辽东经略,镇抚广宁前线的话,哪还有王化贞什么事

    毕竟,那时候熊廷弼是王化贞的主官,就是王化贞真的又瞎猫撞上死耗子,走了大运立功了,这功劳不也得有熊廷弼之功,东林党人即使想提拔王化贞这个嫡系东林党人,也绕不开熊廷弼,更别提让王化贞做辽东巡抚,分权压制熊廷弼了。

    当然,张璟想着,若是



86、师夷长技难可成
    主要的事情讲完以后,张璟和方从哲又开始聊其他的事情。

    当然,这是二人主动闲扯,增进关系而已。

    方从哲想更加了解张璟一些,而张璟,心里面也想和这位才下台不久的内阁首辅交朋友。

    毕竟,像方从哲这类的人,就算不在庙堂,身处乡野,但他们多年仕宦所积累的政治人脉,依旧不可小觑,更何况眼前这位,还是自沈一贯死后,浙党唯一的领袖。

    “陛下任命国舅爷做了工部员外郎,应该有深意吧”

    两人聊着聊着,聊得很愉快,直接聊到张璟最近的官职任免。

    很显然,作为政坛老手,方从哲却是从朱由校的任免之中,感受到了一些不寻常。

    张璟听后,稍微愣了一下,想了想,还是决定将朱由校让他研发新式火器的事情说了出来。

    反正,这事情等他过几日正式去工部上任,肯定会被人知道的,倒不如现在就告诉方从哲了。

    看这老狐狸的架势,明显有点播他这个官场新人的意思,对于这种政坛大佬的经验传授点播,张璟求都来不及求了,又如何会去拒绝呢

    “好教方相公知晓,陛下深感辽事糜烂,建奴逆贼深知我军火器战术战法,特令我主持研发新式火器,以胜建奴逆贼,使其不可从容应对我大明军队的火器。”张璟说道。

    谁知,方从哲听后,却是立刻皱起眉头来,沉思片刻才说道:“陛下聪慧,萨尔浒、浑河之战,足以证明,我大明确实到了必须改进火器战术战法的地步,否则如此下去,这对付建奴逆贼的利器,便难有大用了。只是,朝廷以往便责令工部研发新式火器,甚至萨尔浒大败后,也再三催促,然而,一直都收效甚微,恐怕国舅爷这次去工部,很难完成陛下的嘱托了。”

    “这也不是很难吧如今西洋的火器技术战法,在某些方面,已然超过我大明,其火器之法,我大明多有可取借鉴改进之处。在下听闻,我大明乡野之中,多有西洋传教士聚集,这些传教士里,就有不少懂得火铳火炮制造之术,若是能将这些传教士招揽一、二,借鉴其技艺,加以改进,不就很容易改进我大明的火器了吗甚至于,他日我大明军队的火器战术,也可以招募一些西洋的流浪军官兵卒,帮我大明改进火器战术战法,训练新式军队。”张璟随口说道,在他印象里,改进火器这东西,也没什么难度。
1...3031323334...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