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一六三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陇上耘夫
“那是,我听说在鹿鸣苑中干活的那些小丫头,每月都有四五万元的薪水了。折合库平纹银四五十两,啧啧,都赶得上几个县太爷了。”书童感叹着说道。
冒襄听后,骂道:“小崽子,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东夏诸君不全都是这北国的再想吗”
“哦,少爷这般说来,我算是明白了。”
“明白就好,也省的胡思乱想,也像黄公子的书童那般,偷偷离开了主人。说是去奔前程了,也不一定是被黑心的东夏人贩子,卖到那个矿上去了。”冒襄乘机教训书童道。
“少爷呐,司砚万万不敢呐。司砚自幼被老爷抚养成人,冒家对司砚恩同再造,司砚有报不完的恩啊。”
“知道就好!”冒襄冷冷的说道。
书童司砚见主人生气,机灵的引开了话题,笑着说道:“少爷啊,不知那位姓陈的姑娘在干什么,现在?”
一提到陈圆圆,冒襄马上就来了兴致,说道:“陈姑娘乃是永宁高级中学的山长,相比薪水丰厚。此刻肯定是在暖洋洋的映民十字小区之中休息了。”
“真好,陈姑娘美丽动人,少爷风流倜傥。真是天生的一对,要不是陈姑娘矜持的话,相比此刻,少爷正与她同窗共枕,而医院的什么医药费也就有着落了。”
听书童此言,冒襄兴奋的说道:“司砚,你是说那陈姑娘早就对少爷我芳心暗许,只是她女儿家脸皮薄,不好意思说了。”
“是啊,少爷你是翩翩公子,就是什么修八尺有余的那人,也没有你英俊潇洒,哪个姑娘见到你,不会动情哩。”
“呆子,那人叫邹忌,说是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逸丽。”
“对,对,就是他。司砚记得这是秦淮河上的一个姑娘说少爷你的。
还有那苏州大运河岸上的一位姑娘说你是潘安在世。而那掌管舟山政务的东夏总督姜大人也说你是宋玉重生。”
书童司砚自小便是孤儿,来到东夏之事,熟悉的几个伙伴见挣钱容易,纷纷逃走了,孤儿书童司砚也生了这样的心思。
生怕主人识破自己的心思,故而书童司砚千方百计的讨好冒襄的欢心。
冒襄的心已经被司砚引到了陈圆圆的身上,故而根本就没有防范。司砚这一通口蜜腹剑的糖衣炮台打下来,冒襄便有些飘飘然而望乎所以了。
“也是,少年我自小便得美人青睐。何曾遇过被拒之千里之外之事,想必那陈圆圆面浅,或是还因为姜敏之事而前车之鉴在前,而有所介怀罢了。”
“少年,理是这个理。”
“看来今后要谨言慎行,要像黄太冲那般一样,做一个胸怀坦荡的正人君子,骗过陈圆圆才行。”冒襄笑着说道。
司砚听冒襄此言之后,想着冒襄此刻早已经六神无主,正是自己逃走的绝佳时机。
而出门在外,手中没钱,那便是寸步难行,何不骗过冒襄,带着那四件宝贝而去,岂不是能在永宁置下产业,而娶妻生子呢。
永宁对于冒襄来说,人生地不熟,自己一旦逃走之后,在改名换姓,而永宁城中的移民又多,纵使冒襄踏遍大街小巷,那还能找到自己吗
再者,那鹿鸣苑太远,而周召南贵为东夏御史大夫,想必其人必定机警;
而映民十字小区距离此
第五百八十八章 午夜扣门
宽阔的马路上空无一人,原本繁华热闹的十字路口被大雪覆盖之下,好似没有人的踪迹,唯有两侧高耸的大楼,才诉说着白日的喧嚣。
映民十字小区,就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坐北朝南,四面皆是三四层的铺面,只有正南侧不远处,建造了一个歇山顶式的大门。
借着门口登台之中,鲸脂蜡烛那已经熹微了许多的灯光,冒襄见那门楣上挂着一个被积雪覆盖着的匾额。
虽然匾额上上书的“映民十字小区”几个颜体大字,被积雪完全覆盖住了,但对经常在这一带“巧遇”陈圆圆的冒襄来说,这个小区真是太熟悉了。
来到小区大门之后,冒襄的心便开始悸动起来,惴惴不安的敲响了大门。
“砰砰砰砰!”
“谁啊”大门一侧的耳房内传出来一声极不耐烦的声音。
冒襄还未作答,司砚抢先说道:“打搅你老了。我家少爷贪上了大事,几个同伴还在永宁医院救治。恳求你老行个方便,放我们进去,找找少爷的故人陈小姐。”
“你说的真的,假的”里面的人又问道。
“此事千真万确,人命关天,你老行个方便吧!”
“等着”里面传出来一声气呼呼的声音。
主仆二人听后狂喜不已。
等了一会儿之后,里面先是传出来了嘻嘻索索的声音,再接着旁边的小门打开了,露出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头,睡眼惺忪的说道:“进来!”
这“映月十字小区”,冒襄不知来了多少次了,但今夜要就此进入其中,自然又激动不已。
冒襄走进去之后,这才发现自己并不知道陈圆圆住在哪里。正急的抓耳挠腮的时候,书童司砚说道:“这位老丈,陈小姐乃是未出闺门的佳丽,而我主仆二人又是青年男子。这瓜田李下的,怕有损陈小姐闺名。
如果尊夫人在的话,我们四人一同前往,这才合乎规矩呐!”
“什么瓜田李下的,如今东夏没有那么多规矩,你们自己去吧!”老人不耐烦的说道。
这时候冒襄也急着说道:“都说入乡随俗,但我主仆二人寄居永宁,父辈教诲言犹在耳,不敢违背啊。”
这老人听后,不耐烦的说道:“你这读书人,真是迂腐呐。人家陈小姐不在乎,你一个男子汉,计较这些干什么。
也罢!我老汉已经七十多岁了。按照规矩,也不必太过在意男女大防了,我和你们一同前往可好。”
司砚听后说道:“那就有劳老丈了。”
“有劳老丈了!”冒襄说道。
小小书童机灵如此,七旬老汉不明就里,于是领着这主仆二人往里面而去。
映民十字小区里面的布置乃是筒子楼与四合院并有的形式,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大约七八步之宽,左右皆是七层高楼,此刻楼房中的灯火已经全部熄灭,而老人打着灯笼,领着二人踩着满地碎玉往里面走去。
渐渐的,但见亭台楼阁遍布两侧,有曲折环廊映带左右,小桥坚冰遍布两侧。
在此龙东时节,也不难想像春夏之旖旎光景。花木凋谢,唯有青松翠柏身披着厚厚积雪。
冒襄举目而望,则见里面阡陌交通,虽为鸡犬之声相闻,但见千百农家小院一般的院落彼此呼应,仿佛天然的小村光景。
一个个小院充满了农家气息,只是那藩篱之内,又不乏亭台楼阁。倒与乡下员外之家相似,而里面虽有鸡舍马棚,但也充满了文人雅致幽静的喜好特点。
尤其在这雪花飞舞的夜晚之中,这一片人为的自然风光充满了静怡与温馨,看的主仆二人正在痴迷之处,却听那老人说道:“这陈小姐待下人极为宽和,也就把那些人惯的太懒了些。公子你看,这门上的积雪已经
第五百八十九章 陈圆圆的管家
故而今日刚刚从海参崴分店之中调来一套好东西,我家掌柜的便星夜带来让陈小姐长眼长眼。”
司砚口吐莲花,让冒襄大开眼界,而陈府的老家丁听后又说道:“天晚了,你们回去吧,明日再来!”
听老家丁此言之后,冒襄急的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应对,又听得司砚说道:“不行啊,我们又许了住在朝佛路上的一位军中通译,如果陈小姐看不上的话,又要送往那里了。
要是那为军中通译看得上的话,恐怕陈小姐又要等待多日了。”
书童司砚说话滴水不漏,陈府老家丁听后,觉得此事自己还真做不了主,一旦打发这门外之人,那岂不是耽误了主家大事。
陈府家丁合计之后,急忙说道:“有劳店家记得我家小姐,还请稍等稍等,待小老儿更衣迎客。”
“不急,不急。老人家你慢些,天黑路滑,老人家你脚下留神!”司砚说道。
冒襄听得里面传出来了嘻嘻索索的声音,像是那老家丁正在穿衣,便小声对司砚说道:“小兔崽子,少爷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聪明呐!”
书童司砚听后,憨厚的笑着说道:“少爷,你是做大事的人。与这些下人打交道,你何曾亲自参与。一直都是司砚在效劳,这些年来也算历练了不少。”
冒襄听后觉得十分在理,“是啊,少爷我今日才知道了这大门耳房之内的门子,每天应对的都是怎么样的人了。”
主仆二人小声的嘀咕了几句,便听小院之内,传来了老家丁踩着积雪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于是便不再说话。而紧紧盯着那两扇柴扉。
那陈府老家丁大药六十开外,清瘦的下巴上满是花白的胡子,微微有些驼背,提着灯笼,打开了陈府大门,就看见门外站着一位极为儒雅的年轻公子,还有一位鬼头鬼脑的少年。
老家丁见二人面皮白净,知道是南方人物,故而便愈加对二人方才之言深信不疑,连忙作揖说道:“永宁城的冬夜着实冷的厉害,还请二位客人在耳房屈尊一会儿,由小老儿前去禀报府上的管家姑娘知道。”
冒襄听后正要道谢,又听司砚说道:“老人家不必如此麻烦,还请老人家此刻便带上宝货送到管家姑娘那里,再由管家姑娘递给陈小姐长眼,如果这些东西还入的了眼的话,我们再与陈小姐会晤不迟!”
陈府老家丁听后,连连称是,说道:“还是这位小哥考虑的周到,不然这么冷的夜,还要小姐更衣起床,如果白忙一场的话,小老儿又要被管家姑娘训斥了。”
司砚听后,又看了看冒襄说道:“老人家谬赞了,小店规矩原本如此。此皆是我家掌柜的睿智,非是小人聪敏。”
老家丁听后,笑着对冒襄说道:“公子考虑如此周到,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的。”
冒襄听后,说道:“借老人家吉言,这单生意若是成了,冒某一定重谢!”
冒襄说着,就将身上的一个包袱取了下来,递给了陈府家丁。
陈府家丁接过包袱,跨在肩上,笑着对主仆二人说道:“这耳房虽小,但也挖着壁炉,十分暖和,还请客人里面稍等一会儿。”
“如此就谢过老人家了。”冒襄说着往耳房走去,而那书童司砚自然跟了上来。
陈府之内的老者所言的管家姑娘便是陈圆圆的贴身丫鬟,唤作蕊珠的,大约十岁的年纪。
蕊珠其人泼辣聪慧,祖籍陕
第五百九十章 陈圆圆家
瑞珠听后,思索着说道:“哦!是什么样的宝贝呢,先打开看看。”
小丫鬟听后,急忙走到屋内的一张圆桌之前,把那包袱放在桌子上,三下两下便露出了一个温润晶莹的青白色玉。
瑞珠看后,不竟神色一喜,笑着说道:“不必打开了,竟然装在蓝天玉做成的匣子里,想必此物的确不俗,你在中堂好生招待那人,我这就去让小姐过目。”瑞珠说着,抱着那蓝天玉做成的匣子,急匆匆的往陈圆圆的寝室走去。
瑞珠前脚刚走,小丫鬟便走出了西厢房,对站在院子当中的老者说道:“老张,那东西不错,管家姑娘已经拿着去小姐房中了,你去请那人在中堂等着。”
老张听后,也是满脸的开心,踩着厚厚的积雪往门外而去。瑞珠则去了东厢房之中,去叫几个看茶倒水的丫鬟去了。
不一会儿,老张回到耳房,一边惮着身上的雪花,一边说道:“东厢房回话,请公子们到中堂等着。看来这惮生意有望,小老儿向公子道喜了。”
冒襄听后喜不自禁,正准备打赏下这老头,又想到自己此刻囊状羞涩,那装银子的袋子比脸蛋还要干净。故而尴尬的笑了笑。
书童司砚听后,欢欢喜喜的说道:“谢过老丈引进之恩,生意一成,我家掌柜的必有重谢。
但府上庭院深深,不知这中堂位于何处。”
老张听后,说道:“府上有南北两进院落,东西两个跨院。
后面的一院房乃是主人闺房及那些有头有脸的丫鬟们的卧房。
外面的院子便是招待客人的中堂,以及存放物资的厢房。
东跨院追着一些干活的小厮,西跨院则是厨房,及几个厨娘住的地方。
二位不要乱走,中堂在第一进院落,想必姑娘们此刻已经点上了灯烛,二位穿过那个照壁就看到了。”
书童司砚寻着老人的目光,果然看到了一个诺达的照壁,雕刻着竹林七贤的故事。
谢过了老人,冒襄便于书童往内而去。
被书童这一通忽悠,冒襄糊里糊涂的就要往陈圆圆的府中而去。不多时就会看到令他辗转反侧,令他魂牵梦绕的陈圆圆了,故而冒襄心中悸动不已,而又夹杂这些许忐忑不安。
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冒襄看着陈府之内的亭台楼阁全都十分雅致,就连那散布在墙角的石头,满地的积雪都是那么观之可亲,甚至就连这寒冷的天气,似乎也都没有那么讨厌了。对今日在自己的讲堂之内,大大出手的那几个青皮,也恨的不那么深了。
转眼间,便穿过了照壁。眼见不远处的高屋大房上果然点着明晃晃的火光,透过镶嵌在红色木质窗户上的玻璃,照耀在院子之中的积雪之上,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舒服。此刻冒襄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远方的家,于是那颗恍恍惚惚的心,一下子便安定了下来。
院子之中,虽然没有抄手游廊,但一水的青砖大瓦房,飞檐高脊,说明这是一个昌盛而充满活力的家。
来到中堂之前,又见前面乃是一个高高的台阶,窗户下面的青砖上雕刻着许多人物,花卉,充满了乡间恬静的风格。
主仆二人刚刚拾阶而上,那挂在门框上厚重的熊皮门帘便被挑开了一角,露出了一个粉白可爱的小脸,用颇为稚嫩的声音说道:“夜深天冷,客人快快入内。”
冒襄急忙道谢,刚要说一句,冒昧打扰的话,就见那丫头已经缩了回去。只好加快了步伐。
&nb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不要买椟还珠
屏风前面各摆着两张太师椅,太师椅中间又各设一个小几。与八仙桌前的太师椅围绕着中央一款厚厚的羊毛地毯。
窗户前又摆着几盆花卉。说是花卉并不恰当。乃是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子,还有长长的丝瓜,以及青涩的西红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