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一六三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陇上耘夫
冒襄说的十分坦白,而从他言谈之中,蕊珠竟然觉得他对陈圆圆用情颇深,故而又说道:“好一个纨绔子弟的辩白。别的姑娘暂且不提,蕊珠只听闻那定海总督姜敏对公子情真意切,爱之深切,而公子弃之如敝屐。想来不尽令人唏嘘不已。”
冒襄听后,亦觉得十分惭愧而无地自容,落寞的说道:“定海总督姜敏原本东夏才女,前途无量,而终身之事,大有才俊慕名而求。
只是姜总督命苦,于大观园内与冒襄初次见面,便引以为知己,冒襄见她风姿艳丽,而浑身散发着一股朝气,故而以甜言蜜语相骗,致使姜总督以身相许。
与姜总督开始接触之时,冒襄也觉得如沐春风,之事后来,姜总督愈加情深,而冒襄又觉得索然无味,而家父又不许给姜总督一个名分,以至于姜总督蒙羞若斯。
今日思来,冒襄后悔不已悔不该调戏姜总督,而使自己罪业愈加深重,而又使得姜总督肝肠寸断矣。”
听冒襄这番情真意切的实言相告之后,蕊珠觉得后脊梁直发凉,自言自语的说道:“幸亏小姐不是寻常女子,不然必然步了江总督后尘不可!”
冒襄听后,情真意切的说道:“姑娘放心,在冒襄心中,你家小姐毕竟不同于别人,况且陈小姐或许因江总督之事,而并不待见冒襄,故而不会步姜总督后尘的。”
蕊珠听后,冷冷的笑着说道:“就是没有姜总督之事,我家小姐也并不会步姜总督后尘的。你可知道此中缘故否”
“陈小姐艳冠天下,想来天下男子定然无不仰慕不已。而天下男子之多,才貌胜于冒襄者,又岂在少数,故而陈小姐心高,冒襄在她眼中,那是一文不值了。”
“非也,非也。公子可知,那东夏国赵先生爱慕小姐达数年之久,无论在明里暗里,都对小姐关照有加。而赵先生为小姐洁身自好,从不与别的女人独处。
赵先生如此情深,而我家小姐罪心于东夏科学,而坦然将赵先生拒之千里之外的事”
此事原本东夏街谈巷议的新闻,但文化部为尊者讳,将此事尘封了起来,故而冒襄等客居之人,自然听不到这种闲话。
蕊珠虽说的风轻云淡,但在冒襄听来,简直不亚于晴天霹雳。那赵四海乃是东夏诸君之意,而且又并非垂垂老朽,乃是颇为英武之人。而且用情如此之深,陈圆圆都将及拒之门外了。
冒襄在心中嘀咕道,与赵先生想必,我冒襄何德何能,不过是一介书生,一介百无一用的书生罢了,岂可入得了陈圆圆的法眼,故而气馁的说道:“原来如此
第五百九十六章 觉今是而昨非
“冒襄明白了,自今而始。冒襄定当改弦更张,从永宁一所小学读起,直到在永宁学院毕业便是。”
蕊珠听后,对冒襄的反应极为满意,又说道:“眼下,小姐讨厌公子,已然成了水火之势。如果公子继续在小姐面前频频殷勤,则唯恐事与愿违,而使小姐愈加反感于公子,则一线希望便愈加渺茫了。”
“冒襄这下真的明白了,感谢姑娘指点。学生定当忍住不见陈小姐,而静下心来,专心读书。待小有声名之后,小姐自然会对小生刮目相看的。”
蕊珠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而说道:“公子研习科学,也不必进入永宁那个小学。而是要准备永宁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
一旦公子考上永宁高级中学,便能日日见到小姐,也可解相思之苦。三年之后,又可考取永宁学院,如此才算是与小姐出身仿佛。
再者,东夏风气,最崇尚为国建功立业者。现而今,儒学与科学纷争不断,东夏诸君虽有心化解双方嫌隙而不能。
公子已经精通儒学,如果再在科学之上有所建树的话便能沟通两派嫌隙,功莫大焉。
届时,天下谁人不知冒公子,小姐对公子岂不另眼相看!”
听蕊珠之言,冒襄精神为之一震,高兴的作揖长拜下去,说道:“听姑娘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冒襄茅塞顿开,诚如醍醐灌顶。
为此,冒襄当锲而不舍,尽毕生之时日,不改初衷。
纵使小姐对冒襄永无好感,冒襄也无怨无悔。此生若能学成两派之学,也算小有建树,而不虚度此生了。
姑娘大恩,诚为再造,小生真有心想事成之日,定当重谢姑娘。”
蕊珠听后,冷冷的说道:“公子已然声明狼藉。蕊珠今日之所为,非是帮助公子,而乃是为了给我家小姐留下一条后路,以使小姐青春不在之际,又对婚嫁有所想法的时候,还有一个选择罢了!
蕊珠不图公子厚报,惟愿公子从此洁身自好而浪子回头,蕊珠今日之所为,便不是徒劳了。”
“请姑娘放心,冒襄日后自当洁身自好,不再伤害佳人而平添莫大罪业。”
“如此甚好,天色已晚,公子便与门子老张在二房挨过一夜吧!”
“冒襄谢过姑娘收留之恩。”
“公子客气,快去吧!”
蕊珠并无特殊招待之意,看那脸色,分明对自己厌恶不已。冒襄看后,只得挑帘而出。
心中有了希望,冒襄只感觉浑身充满了力气,大步流星的来到了耳房,敲门而入,征得老头同意后,坐在壁炉旁边的小凳子上,没有一点睡意,在心中规划着自己的未来,直到天明。
且说,那司砚早就生了歹意,骗的冒襄留在了陈府,而自己带着那得来的五百个金币,出了映民十字小区,便冒着风雪,摸着黑来到了永宁北港港口。
此夜,风大雪厚,滴水成冰,书童司砚敲开了港口一所客栈的门,在里面住了一夜。
天刚刚亮开,司砚便花了五百圆,乘坐一辆前往海参崴的雪爬犁,沿着黑龙江冰封的航道,往南疾驰而去。
过了十多日之日,司砚便在乌苏里江岸边,一个名为“张家湾”的小镇下了雪爬犁,自此之后,便杳无音信,直到多年之后,已经功成名就的冒襄这才打听到了他的消息,不过这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永宁城冬日可怕的白毛风吹了整整一夜,天亮之后,冒襄辞别了陈府门子老张,披上了熊皮斗篷之后,就发现门好像被人堵住了一般。
第五百九十六章 觉今是而昨非
“冒襄明白了,自今而始。冒襄定当改弦更张,从永宁一所小学读起,直到在永宁学院毕业便是。”
蕊珠听后,对冒襄的反应极为满意,又说道:“眼下,小姐讨厌公子,已然成了水火之势。如果公子继续在小姐面前频频殷勤,则唯恐事与愿违,而使小姐愈加反感于公子,则一线希望便愈加渺茫了。”
“冒襄这下真的明白了,感谢姑娘指点。学生定当忍住不见陈小姐,而静下心来,专心读书。待小有声名之后,小姐自然会对小生刮目相看的。”
蕊珠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而说道:“公子研习科学,也不必进入永宁那个小学。而是要准备永宁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
一旦公子考上永宁高级中学,便能日日见到小姐,也可解相思之苦。三年之后,又可考取永宁学院,如此才算是与小姐出身仿佛。
再者,东夏风气,最崇尚为国建功立业者。现而今,儒学与科学纷争不断,东夏诸君虽有心化解双方嫌隙而不能。
公子已经精通儒学,如果再在科学之上有所建树的话便能沟通两派嫌隙,功莫大焉。
届时,天下谁人不知冒公子,小姐对公子岂不另眼相看!”
听蕊珠之言,冒襄精神为之一震,高兴的作揖长拜下去,说道:“听姑娘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冒襄茅塞顿开,诚如醍醐灌顶。
为此,冒襄当锲而不舍,尽毕生之时日,不改初衷。
纵使小姐对冒襄永无好感,冒襄也无怨无悔。此生若能学成两派之学,也算小有建树,而不虚度此生了。
姑娘大恩,诚为再造,小生真有心想事成之日,定当重谢姑娘。”
蕊珠听后,冷冷的说道:“公子已然声明狼藉。蕊珠今日之所为,非是帮助公子,而乃是为了给我家小姐留下一条后路,以使小姐青春不在之际,又对婚嫁有所想法的时候,还有一个选择罢了!
蕊珠不图公子厚报,惟愿公子从此洁身自好而浪子回头,蕊珠今日之所为,便不是徒劳了。”
“请姑娘放心,冒襄日后自当洁身自好,不再伤害佳人而平添莫大罪业。”
“如此甚好,天色已晚,公子便与门子老张在二房挨过一夜吧!”
“冒襄谢过姑娘收留之恩。”
“公子客气,快去吧!”
蕊珠并无特殊招待之意,看那脸色,分明对自己厌恶不已。冒襄看后,只得挑帘而出。
心中有了希望,冒襄只感觉浑身充满了力气,大步流星的来到了耳房,敲门而入,征得老头同意后,坐在壁炉旁边的小凳子上,没有一点睡意,在心中规划着自己的未来,直到天明。
且说,那司砚早就生了歹意,骗的冒襄留在了陈府,而自己带着那得来的五百个金币,出了映民十字小区,便冒着风雪,摸着黑来到了永宁北港港口。
此夜,风大雪厚,滴水成冰,书童司砚敲开了港口一所客栈的门,在里面住了一夜。
天刚刚亮开,司砚便花了五百圆,乘坐一辆前往海参崴的雪爬犁,沿着黑龙江冰封的航道,往南疾驰而去。
过了十多日之日,司砚便在乌苏里江岸边,一个名为“张家湾”的小镇下了雪爬犁,自此之后,便杳无音信,直到多年之后,已经功成名就的冒襄这才打听到了他的消息,不过这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永宁城冬日可怕的白毛风吹了整整一夜,天亮之后,冒襄辞别了陈府门子老张,披上了熊皮斗篷之后,就发现门好像被人堵住了一般。
第五百九十七章 造化弄人
报刊亭内的报纸,从类别来看,无论《东夏日报》,《永宁日报》,还是《东夏文学》,什么《萌芽》,《新儒学》的,简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与大多数年轻的大明士子一样,冒襄以前讨厌东夏新学,却对这报纸极为喜欢,也曾与几个复社朋友私下商议过,说是回到江南之后,定要办一封报纸,就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三吴日报》。
自从来到东夏不久之后,冒襄便将各种报纸悉数订了一封,那个穿着绿色熊皮大衣的小伙子,每日清晨便会准时的将各种报纸送到冒襄的红木邮箱之中,以供他日日浏览。
此刻,冒襄身在民安路上,而并非位于披云楼的寓所之中,故而看不上报纸,而又身无分文,急的他抓耳挠腮之际,忽然看到远处一个年轻人将一封报纸随手扔到了地上。
冒襄看后,喜不自禁,大步流星的朝那份报纸跑去,还未走到那地方,又见一个“环卫工人”拉扯着刚才扔下报纸的那人,说道:“这位公子,随手乱扔垃圾,是要罚款的。请你拿上此物,随我到环卫管理处走走吧!”
冒襄听后,急忙跑了上去,放眼一瞧,正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永宁日报》,这就快速捡了起来,而拿在了手中,笑着对那环卫工人说道:“大哥,我看这位公子也并无大罪,报纸已经被在下捡起。还是算了吧。”
那刚才随手丢下报纸的年轻人也说道:“在下,以后再也不敢了,还请阁下通融通融吧。”
环卫工人听后,对冒襄说道:“这位公子不关你事。”有对那人说道:“公子,我看你是从大明来自的读书人,故而也算不知者不怪,要是有下次的话,就只能在环卫管理处说话了。”
那人听后,连连道谢。而冒襄便将那封报纸讨了过来。待那二人一走,急忙打开一看。就见第一版上印刷着“百家讲坛成了打架场,数个观众头破血流。”
此事与自己有关,冒襄一目数行的读下来,才知道这是有人为自己鸣冤,说什么百家讲坛乃是文化部承办的,出了事,应该由文化部负责,而不能将责任推的一干二净,让先生们自掏腰包。
文章最后,还义愤填膺的说道,要是文化部如此行事,那以后何人再敢登那百家讲坛的讲台呢
冒襄看到文章的最后,不由得大叫道:“好!好!好!”
冒襄大声叫喊,而且情绪激动,引来路人纷纷回头,而冒襄并不在意。翻到第二版上又仔细阅读起来。
第二版上,说的是“年关将近,为永宁百姓过年都能吃上新鲜蔬菜,永宁农场觉得从腊月二十八日起,所有的蔬菜瓜果打五折。”
“十方集团果然大气。”冒襄不由得感叹到。在第二版上,还有许多消息,冒襄一一看过之后,又翻到了第三版上,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第三版上,用醒目的大字印刷着“号外,明年永宁从大明移民二十万!”
“民乃社稷之本,仅永宁城一年从大明便移民二十万之巨。此举,乃是挖大明的江山的根基呐!”冒襄脱口说道。
第三版上又刊登了许多东港路,已经永宁南城的房产信息。对于这一类信息,冒襄一直都不在意。故而直接将报纸翻到了第四版上。
第四版乃是一个专版,直接转载了文化部印发的一个文件,标题便是“百家讲坛管理办法。”
此事与自己有关,故而冒襄看的十分仔细,看着看着,冒襄便欢喜
第五百九十八章 报案
“真的没来过!”
“啊,昨夜风雪大,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冒襄急着说道。
小蕊听后,也很是惊讶,满脸关切的说道:“公子,小蕊这就要换班了,待会儿,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实在找不到,就报案吧!”
人生地不熟的,冒襄此刻又是六神无主的模样,听护士小蕊之言之后,落寞的说道:“那就有劳姑娘了。”
“没事的,我下班反正无事。”小蕊说着又朝冒襄笑了笑,道:“公子请随我来,先在我们值班室休息休息,一会儿,我就去交班。”
“小蕊姑娘请!”
“公子请!”护士小蕊羞涩的说道。
少时,小蕊换班。二人这就走出了永宁医院,而沿着民安路寻找书童司砚的踪迹。
早上九点钟,在大街上来往的人流便愈加多了起来,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人们嘴中喷着白雾,但脸上却挂满了笑容。
一些人不畏严寒,就在人行道靠边上,摆了一张桌子,写起了春联。还有一些人靠着祖传的手艺,买拿下木板印刷的窗花,年画之类的东夏。
春联红艳艳的,而一张张窗花皆喜气洋洋的,年画更是五花八门。民安路上满是喜气洋洋的情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