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第78章 双面夹击歼顽匪
    护卫队水兵陆战营清剿海盗第一仗也就如此有点儿戏般地结束了,战后总结其实就当时二艘登陆艇更协调一点会更好这点瑕疵。如此胡老五等人因冲动而送命的可能性会更小一点,当然主要是其判断失误造成冲动的。而正常情形敌军在如此近的也会被三号甲型火炮攻击,因此这次敌前登陆作战也还算成功。

    至于这个不足造成死了五人只能算小失误与稚嫩的代价,所幸流的是他人的血,不管五人该不该死终究不可能太追究责任。

    当然这五人死的也不算特别冤枉,经后面审问这五人在以往抢劫时也都是最凶狠之人。对此沈磊也有点无可奈何,因为太严格会让自己的护卫队束手束脚,因而即使真无辜之人被误杀他也不可能处理太严。

    况且只是在细节方面注意一下可能不必造成开枪的事,乃是属于没有经验或急躁。至于胡老五反击的意图真实凶猛,在此时开枪完全应该,所以第一班事后还给予了一个集体三等奖。因为这是一个开端,只要获胜就该获奖。

    出动了三艘船共七八百人兵力,航行了三天,但战斗从登陆艇放下开始到结束也不足五分钟。随后进行搜查与召集所有的人登记、开会,会议的内容是田顺平公布对这些人的处理。

    具体地说是杀人、为首抢劫等罪大恶极者处决;有伤人、奸污等罪恶行径者劳改五至三十年;普通海盗有帮凶行为劳役五年以下或不予处分。岛上其他普通人都强制迁往台湾,或进农庄或进渔业合作社或打工。他们的私人财产可以随身携带,但这里的土地、房屋、渔船只能给少许补偿。

    对这个处理决定岛上没什么人敢提出异议,他们本来就是黑户不受大明官方保护。而且作为海盗的家属或邻居强权政治才是他们所知的,为抢劫还毫不犹豫杀人,更别说让他们搬个家。而这里的茅屋、破船、瘠土弃之虽然心痛却比不过对方的拳头硬,他们只能乖乖听从。

    没有人反对就不必多费口舌,接下来是对岛上普通人进行询问,询问的内容主要是他所知其他人有何杀人抢劫之类罪行,或其他人所登记的内容是否属实。?对普通人是询问对海盗成员乃是审问了,虽然内容与普通人差不多,但审问必须先交代自己的经历,再交代其他人的罪行。当然这个审问会反复核对并多次复审,因为加上普通人的证词将是对处理他们的依据。

    这些都有专人负责,已经有定下一整套行事规范沈磊并不插手,就如他虽在场并不干涉田顺平指挥一样。放手让手下干事才是正确选择,不然他只能困守台湾一地了。连小事也不放心,不允许手下犯错,都是领导者的最大缺陷,知人善任予以成长空间才是他应该的。

    于是他在战斗刚结束未久就登岛观察此处可否成为补给基地,及今后水军小型基地。下午更是登山查找建造灯塔的地址,并去看看所谓启发吴承恩写出水帘洞的猿猴洞等处。

    沈磊带几个警卫员上山时运送建筑材料的平海探海船队也赶到了,而陆舟开始清理周围的小岛屿。这些岛屿如东绿华岛、野猫洞岛等,连不少无人岛屿也让士兵乘渔船过去看看只当训练。

    当日就完成这些小岛搜索,带回来七八十普通渔民。次日舰队全都出发去马鞍列岛、马迹岛、大小黄龙岛等处清剿,每日都有海盗或平民送到此地。而在此地留下一个连,看守抓住的海盗搬运建筑材料外,将在岛上普通人也全部动员起来给货船卸货或煮饭烧水。

    被强迫而来的人因住房不足只能挤在现有茅草屋有些不满外,对每日干活因大米饭、咸肉、鲜鱼、鲸鱼肉管饱十分满意。

    由于住的方面知道强迫他们搬迁的人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解决,而且已经知道此地不是他们将被迁移的目的地,对暂时拥挤有怨言却理解。对让他们干活本来也是听命而已地被迫,但第一餐就是喷香的大米饭外还有吃起来如牛肉的咸鲸鱼肉加菜汤让他们的心一下安定了不少。

    这样的吃食对他们来说尤如过节,他们被迫而来虽然属强权下听天由命,可对让他们迁移的人所说,会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还是有些期待的。

    虽然强迫他们的人明火执仗与土匪强盗一样,在不少岛上包括本处还杀人抄家。做出这穷凶极恶一般行为的人说话怎能可信,但他们明知可能性极微还是有些期待的。

    这就如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心里也明白这比中五百万大奖更不可靠,可事到临头有个期待盼望总比完全黑暗好。这也如溺水者抓住什么是什么,不过这个



第79章 机械方面再迈步
    "见两边都是如此,少数逃出口子的也先后被击毙海盗们再也不敢顽抗或逃跑,不少人尖叫:好汉爷爷们!别打了!我们投降啦,我们投降啦,、、、

    这里的海盗在整个舟山群岛也算是前几位的,平时见其他海盗拽五拽六十分神气,因为他们与官军也干过仗还打败了人数比他们多的官军。所以在被护卫队前后夹攻时一点也不害怕,被火炮轰击无法还手才愤愤不平地决定突围出去。

    他们的不平大致也就是咒骂护卫队凭火炮打他们不是好汉,也黯然自己为何没有好武器。此时他们还在商量突围出去后要不要再拚一下,因为只要不受火炮打击,只与火铳兵厮杀觉得还是有机会的。

    对火铳他们熟悉也拥有,知道这东西杀伤力虽强但稍远便不准,而且再次填装速度极慢。所以只要挨过第一次开火冲近了厮杀优势在他们那里,不过这计划要等先冲出寨子再说。此时在寨子被人家攻击而无法还手,虽死伤还不大却不可能持久。

    因这个原因海盗才决定两面突围,突围后看情形再决定下面行动。那知炮击时声势大实际伤亡增加速度不快,但拆开寨墙不可能太宽,被十二支枪一排排射击正好堵住。只是十几轮齐射各发射了近二百颗子弹两边都躺下了三四十人,这还不算挨枪未死逃开的,一下子海盗损失了近半战斗兵力。

    如此高效的杀戮面前不跪是不可能的,但为什么他们一开始冲那么猛这还是习惯思维害人,冲在前面的人是勇猛,跟着冲锋的人是投机。

    因为按道理火铳是稍远就不准,也来不及第二次装填的,所以他们觉得冲上去对方不一定能打中自己,甚至已无法继续开火了。直到二三分钟枪声仍然持续不断他们才知道错了,可惜这个觉悟迟了一点,不少人就是下意识冲上去送死的。

    因为被吓坏了这次受降十分顺利,另外这股海盗大缴获也多一些。而又因为这岛大人多,虽然二艘威海一见陆舟过来即从两边绕道收缴渔船,封锁海岛,但还是有人在夜间逃走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因为护卫队毕竟船少人也少,封锁不严密。?而且这里人口多,用二艘平海过来直接装运也要将人们搜索起来宣传、登记,又要让这些人集中到海边乘船靠二三百人已经不容易,就这就忙碌了三天才完成。

    占领了衢山岛清剿第一阶段任务算是完成了,这主要是下面的海岛离舟山太近,岛也比较大。而舟山有大明中中、中左二个千户所,沈磊现在实力不大,无意也无力在舟山十几里外搞清剿,而舟山附近海岛也没有海盗。距舟山最近就是衢山岛的这一股,而这次练兵也算顺利完成。

    前后不足一个月沈磊就回到了基隆,而此时舟山那边关于护卫队行动的消息也渐有传出。特别是舟山那边的渔船或避风或看望人或听闻消息上岛查看者,见衢山岛等已俱为空岛,这才引起较大的议论声。

    对这个消息舟山二个千户所千户都秘密让人驾驶小船核实过,但他俩都选择了装聋作哑,也没有向上汇报。这是可以理解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些岛屿不在他们的管辖之下,也没有户籍之人,管那个势力出手。汇报上去又能怎样,对方肯定不好惹,又没什么人过来喊冤叫屈别自寻烦恼了。

    因这样的指导思想不久知道长礁嘴岛上有人在修房子之类,人数还不少。他俩也仍都不闻不问。到灯塔建造起来才悟出此举乃是大海商所为,可数来数去也想不出那个海商能够如此大手笔将人移走。另外将这些渔民海盗移走有什么用又安置在什么地方

    因为官方不作为,沈磊如此大动作在大明连个水花也没有起,更不用说稍远或上面的人知情否。这比沈磊的估计还要好,他还担心在花鸟山建灯塔会惹出官方来干涉,那知一点事也没有。

    没有事最好,现在新高炉马上投产,三号甲型火炮、威海型船等正大力建造,而护卫队正在随着四六型步枪与一二号炮的生产量一个个连正在武装起来。而台湾的其它建设也正在拓展,如淡水地区虽然还可以安置农庄。但已经在淡水河南边丘陵地带的南边开始安排农庄垦荒。

    他也不知道此处后世名字为桃园,淡水上游为台北。所以沈磊命名二处为淡水区与淡南区,至于县一级暂时不设,只是很简单地称为淡水一分区、二分区什么的。总而言之既然无名或不知名,索性先起个省力易记的名字算数,反正后面还可以改,只要现在少费心力就好。

    经过四月剿海盗军事上与移民上一个小**此后日子又归于平淡,只有五月小高炉投



第80章 部队的再次完善
    回到台湾处理了工业发展的一些事,沈磊重新将目光放到军事方面。这是因为他知道大明在位最长的皇帝马上就寿终正寝了,而木匠皇帝即将登台了。

    而大明的末世就如出场锣一声紧一声敲响,对这个木匠皇帝的评价可是不大高。可历史评价基本上全是贬词的天启皇帝主要罪名还是重用了魏忠贤这个太监,与正德皇帝一样首先是政治不正确,而不是在该皇帝统治期间自身有什么天怒人怨的恶行。

    至少天启皇帝属于一个心灵手巧,脾气温和比较贤善,除了痴迷木匠活性子也不乖张。只是他在文化教育上缺少了儒家思想熏陶,在当上皇帝后与大臣们行为有点格格不入。

    天启与正德应该都是与大臣斗法败下阵来才放任太监的,而太监与文官属于二大体系,前者天然属政治不正确而后者自带光环。更可惜或巧合的是二人都很早因落水生病就死了,又没有儿子传位。如此一来给阴谋予极大空间,还有就是给人们留下太多想象空间。

    这是在大明的皇帝中正德比较另类,有一些积极进取的**。而天启皇帝被一些人别有用心描述成文盲肯定是不准确的,但说他是儒家思想盲,未接受过完备政治教育肯定不会错。因正德另类,天启其实很聪明,二人不早死的话一旦熬过资深大臣,真正能柄权,在治理上不知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新气象。

    只是假设永远是假设,对天启皇帝沈磊同情比崇祯更多。当然同情归同情,木匠皇帝上台大明距末世更近一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下面就是大明失去南北一统的末代皇帝崇祯了。

    大明末世愈近沈磊的军事准备就愈迫切,只是向台湾移民因辽东形势与山东情况还算稳定,福建移民也无法大规模展开,其他流民收集困难,到年底也不过十万多人,加前口子村这里一万多,加起来他统治下的人年底时也只有十二万左右。

    不谈这些人来自各处互相口音不大能顺利勾通,行为习惯与风俗也各别,总而言之还未能整合起来。就算是完全整合起来这十二万左右人口看似不少,其实欲扩编军队也扩不了多少。?正常情形下这点人口适应当兵的人在一万至二万,当然二万人是一切工作都停止,属于只能在农闲时打一下的季节性军队,不然只能靠抢劫或饿死。

    而沈磊这里移民多,因而非正常家庭多。这一来男性比女性多,青年比例也较高一点。大致上以十六至四十五计算适合当兵人员达到四万以上,但他这里仅工厂与基本建设人员就用去近二万,加农业上劳动力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另外他不可能将年龄较大者也拉进军队,所以现在仅十六岁至十八岁有不少少先队当预备兵员训练学习着;运输船半民半兵已有近千人。真正十八岁到二十四岁的水陆护卫队共四个营加一个水兵陆战营,一个营级水兵大队,一个营级守备大队,总计只有三千多人。

    就这点儿兵力还分成海洋岛、前口子村、台湾三处,最近处在长礁嘴岛放了一个连。兵分数处外,至今四六型步枪仍然只有一千多条,这个实力实在是不太足了。为此沈磊决定年底扩编出二个营来,步枪武装数也要远超过二千。

    为应付接下来的形势沈磊计划在下面二年内扩编护卫队总数不低于一万,步枪不低于七千,威海型战船不少于八条,陆舟四艘。

    具体安排为四艘陆舟两个水兵陆战营一千余人;二个水兵大队八艘威海一千余人;六个普通营四千余人;一个综合教导营七八百人;五个炮兵连一千人左右。其他为守备营,水兵基地与军工基地警卫部队等等。另外联通大队八十至一百哨海军民二用,监管劳改队的武警,治安的巡警之类半军事组织根据需要设立。

    再过二年沈磊治下基本上不大会超过二十万人口,养一万军队比例已经是超高了。正常情况是养不起的,好在他的工业规模大且产品都是能赚取超额利润的,不然能吃饱饭与武装了步枪,也买不起硝、磺、铅之类。

    有了上万护卫队特别是有了八艘威海进攻或许还不足,但防守台湾是没什么问题了。只要与荷兰人一战之后他会马上全面展开靖海计划,只要靖海计划一展开,不论移民还是金钱收入形势会更加好几倍。

    当然扩编护卫队不仅组织上的事,这次清剿海盗仗不大,可暴露出来的不足不少。为此沈磊下令从各班开始进行总结,不管战术还是行动过程都要总结,并逐步进行排、连、营级讨论与总结。

    &n



第81章 金融方面的创建
    处理完扩编计划;军衔制定;作战总结;颁发奖章及授衔等事后沈磊开始考虑经济上的事。此事或者说也不着急,因为不管台湾、前口子村两地其实如他的独资集团公司一般,所有的经济事务都是在内部循环与外销外购二类而已。

    在他的集团下现在两地主要是综合供销社才是与人发生金钱交易主体。虽然在两处也是有一些小饭店、糖果糕饼及早点之类饮食,或成衣、缝补、小杂货、小批量日用器具之类其他个体日杂服务行业不少。但与综合供销社供应粮油、肉食禽蛋、食品南北货、布匹鞋帽、农具日用品;收购大宗农产品;经营大饭店、大旅馆、大浴室等比所有的加起来也只有一个零头。

    这些事沈磊知道也有意为之,主要是综合供销社制度现在能控制物价,如粮价在台湾就十分稳定,不会因丰收压价缺粮囤积居奇。而且是如大超市一般因为统一加工粮食;统一采购、仓储;统一运输、配货,将运转成本省下来不少,这个成本节省他也让利一部分给了民众,因而他下面的人支出更省去一些,生活更宽绰一些。

    对综合供销社制度他是不会从根本上取消的,这不是钱而是为平稳普通人的生活。而在经营上退让或今后成立更专业公司不是暂时考虑的,但他对自发搞起来的饮食供应,小商品交易,小服务业还是持支持态度。

    作为后世人又干过乡村干部沈磊知道自发经济很难控制,他的综合供销社抓大放小就可以了。欲把一切都控制起来的人不管他的愿望多好,出发点多高尚,但其行为注定会失败的。而这样的政策在强权时代或许能一时似乎成功,可代价是市场萧条,物资匮乏。

    当然沈磊不准备干涉或转而轻微鼓励自发经济,只是现在台湾的体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再控制太严只会吃力不讨好了。而且他的这个政策微调与他现在的经济上的动作关系并不大,这个改革主要是金融制度上的。

    在武侠小说中上酒楼光打赏店小二都是扔出一个小银元宝,这样的情节看起来很爽。沈磊此时肯定更明白一两银子对一个家庭意味什么意味着几个人能吃一个月饱饭。可惜是银子虽然经过长期对外贸易入超此时积累了至少上亿两,但此时作为货币却是有诸多不足。

    其一是大额交易太笨重,如轻飘飘一句万两银子却是有后世近四百公斤重量,加木箱起码一辆双驾马车才能运走。而且是这些银子成色混杂,每次交易查看真伪含量也是一个艰苦又需专业技能的工作,所以完成这样一个交易真是不大容易。?大额交易不容易,小额交易也不方便。将银子剪成小块称重计值太复杂,也会不断消耗。官员弄出个火耗来贪墨你只能说他黑,却无法指责或阻止他收,因为火耗是真实存在的,不收火耗让官员倒贴总不可能也倒贴不起的。

    此时银子就是铸成元宝,剪成钱、厘大小使用,再铸成元宝的一个个循环往复过程。沈磊对这个过程的中烦杂、欺诈、不方便、浪费等等迟早会改革,虽然此时对他影响不大,却是恰好他此时有闲决定此时就对此开刀,省去今后的功夫。

    而且推出一个制度其实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铸币也是有些赢利的。另外在台湾、在前口子村他的地盘上现在要发展自发经济统一币制也是必要。而且自己手下现在发了卡,在综合供销社采购省去不少计算银子与铜币价值的麻烦与争执,但多余的银子还是会进入从整化零再到整的过程。

    另外不仅银子不方便,连铜币也是厚薄大小及含铜量不一样。如此的不统一对经济也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往往是弱势群体吃亏。如铜币计价值,银子称重肯定是专业欺侮业余,熟手欺骗生手。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与体制改革一下子推出纸币没必要,当然只在自己体系推行使用纸币也可以,但他是为一个更远大的目标,不准备每拓展一地还要为货币折腾不休,浪费太多精力。
1...2021222324...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