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而其它蜜饯、酒、粉条、食品、鱼干、牙刷牙膏、砖块、石灰、铁厨刀等等没有暴利,也是仗着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新奇、特有至少有五成利。虽然现在台湾运来肥皂、蜡烛、甘油、香菇、鲸肉、鱼翅、鲍鱼干、海参干、咸笋干等加入对外贸易名录,但这里配货集中方便,他不可能一下将之全迁往台湾。

    全部迁往台湾会增加成本,而且是更加不方便的,只要可能还是这里作为配货中心比较好,所以沈磊暂时不会考虑将冶炼厂、造船厂、钟表生产之类全部迁往台湾,除非安全形势恶劣才会考虑。

    因为此地现定位贸易中心,沈磊考虑让沈三林来负责,让苏二姐、晓豪、吴宗仁、马有财、沈和生、他大舅舅陆大有等人组成一个管理委员会。其中苏二姐、吴宗仁为工业方面;晓豪仍然是主要对日贸易;马有财当然是军事方面;沈和生原是沈家最小管家,农业上还不错就管这个。

    而他大舅舅算是掺沙子,给份高工钱的,在试验田他也仅有管理者作用,创新还是那些大孩子敢想敢干还学习快,沈磊给他们上课效率高。

    调沈三林回来沈磊决定派刘铭去海洋岛,刘铭乃是俞承业介绍来的童生,比较不大安生。看他不大安心教书沈磊之前让他去台湾协助俞承业,这次过去见他乐在其中,也不再想着考秀才才让其去海洋岛试试能力。

    视察前口子村这里的情况,考虑新的人事安排,在这里呆了六天沈磊又乘平海型船离开青萍去了台湾。因很快会再见面,前面又长期分开过,这次分别青萍仍然笑容满面,挥手不止而已。

    到达台湾沈磊进入了紧张的三号甲型火炮全面试验之中,这炮因研制镗床加刀具等原因第一架炮才加工完成未久。不过此时的炮是全部装配完成安置在基隆港口小岛的炮台上,有转向及上下俯仰的罗杆调节系统,如鸦片战争时期克鲁格要塞大炮设计差不多。

    这个类似乃是转向与俯仰调节机构类似,及倍径差不多。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前膛、一个后膛,属二个类别。还有这炮沈磊决定建造一个炮室,更类后世军舰炮。

    安装在棱堡炮台再试炮是沈磊的决定,主要出发点是现在来往船只实在有限,试炮影响不到什么。用临甲号旧船树个标靶伤不了船还更直观。而且这二条船价值不大了,基本上要报废了,误伤也不心痛。

    反之靶场规划好了但进出道路,四周封锁,场地清理,基础建设等都没有完成。此时试试火枪及一号、二号之类问题不大,三号甲型炮搬进搬出不大好办,迫不得已才放到早造好的棱堡炮台上直接试炮的。

    回到基隆看到棱堡炮台最中间已放上去了一架不算巨大,却比较威风的大炮沈磊心情大好。这是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有点如裸身似的,如荷兰人早一点到又发疯找到这里那就亏大了,




第71章 整编全火器军队
    ”定点靶一共打十发,这是为检验炮弹的稳定性,毕竟次口径炮弹设计上采用了尾翼,弹体制模也是失蜡法,但这设计能否成功沈磊心里也没什么底。

    十发炮弹还是争气的,有七发打中了标靶,将之打成一堆破烂。威力测验与炮弹稳定性测试至少是合格的,接下来是弹道试验。这个试验是临甲号在五百米外处支起已近报废的大帆布,由火炮定点射击,看着弹点估计此时的高位差,试验结果此距离弹道还比较平直,也就是可以直瞄射击。

    试验至此沈磊大为放心,因为他设计的攻击力与攻击距离都达到了设想。如此性能可以不必担心对方炮多及对方有二十四磅以上火炮,这是二十四以上磅炮西方大帆船武装了也不会太多,有武装攻击距离也比自己的火炮近,射速更是相差几倍,比砸城墙当然二十四磅以上火炮强许多,与自己对战只能吃亏。

    接着又进行蝴蝶弹、链弹、球弹、霰弹破坏力试验,特别是球弹对千米外目标进行了攻击。这是担心对方二十四磅炮仗着射程远骚扰性攻击,所以也生产了球弹。

    这球弹陆军肯定是要用,特别是二号炮已经在武装陆军,球弹约六磅对付远处行军、列阵的步、骑兵杀伤力与破坏其阵势、攻击阵营的缓步推进都有奇效,因火药及定时关系比炸裂效果更佳。特别是对轻型工事球弹砸的效果比较高,而且生产容易。

    各种炮弹效能试验及后面的移动靶训练沈磊就不多看了,他主要是要了解该火炮直瞄距离与次口径设计是否成功,破甲程度。此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不可能大家造六十四磅炮远距离对砸,因为后世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远程攻击炮弹能砸中对方只有百分之二三,主要是砸破甲后爆炸威力大,只要同等级砸中几颗不沉也重伤了。

    这时代远程命中率下降许多,破坏力减少许多,所以只能近战,而近战直瞄当然最容易,不必计算仰角之类数据,对现在低文化士兵最适宜。而且直瞄距离乃是火炮威力的最重要性能,次口径炮弹有近五百米直瞄距离决定它能在更远距离就可以发动攻击了,如此一来他也放心了。

    三号甲型炮主要性能试验完成沈磊放心地开始召见如刘铭等人谈话。这是为更动人事布局,前口子村的诸人他也一一见面谈过话交过底,台湾这里相关的人还未来得及与之谈话,现在火炮问题过去这个事就变成优先解决之列。

    对工作变动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有什么意见,特别是他这里越来越多的童生愈加如此。这是因为这个集团乃是沈磊独资所有,待遇好、前途大,他的决定当然不大好反对。有些不同意见也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挑肥拣瘦撂挑子的人可不见,因为离开这里肯定是找不到如此丰厚收入的。

    如童生办个私塾或应聘教个私塾大多数也不过一家数口能糊口而已,在沈磊这里教小学起码收入高一倍。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教简体字、标音符号、横式书写不大抵触。读书为什么究其根源还是为生活好一点出人头地,而穷人要走这条路非常难,虽说穷文富武读书也是付出不少成本的。

    只要经过几次考试的童生、秀才大多数人已经明白自己的位置在那里,但为什么仍然不能放弃考试还是因为有偶然性在。此时他们参加考试基本上是出于参考如二元买张奖券,中奖率却是超过百分之一,而中奖少不得获几百几千几万倍奖赏,这样的好处当然参加的积极性颇高。

    但他们来到沈磊这里收入高,只要稍有点才华并愿意移家过来基本上会充当各级负责人,收入比秀才还好。特别是这里发展快机会多,沈磊找他们的时候谈话大多数是升职,试想加工钱有更多权不是大多数人努力争取的吗,怎可能拒绝。

    正因为如此此次谈话最主要之人刘铭对让他去海洋岛管理移民的事一点意见也没有,只希望能带妻子同去。他现在大概了解海洋岛的重要性,能去海洋岛负责一块虽然比俞承业还差点儿,但属于独立工作,做出成绩就是自己的,更可以发挥。

    对刘铭欲带妻子去海洋岛沈磊不觉得意外反觉得欣赏,刘铭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不贪恋妻子才不正常。此时一起带往海洋岛的要求才正正常,沈磊当时就同意了

    回到台湾处理了积压的政务,沈磊开始处理自己军事上的编制问题。军队的编制问题对战斗力不属于有决定性作用,也不是无关紧要的。主要是根据武器及作战样式进行最高效化编成的一个方式,如同打牌尽可能在样式上占优而已。

     



第72章 水陆全面火器化
    ”纵队、横队,由行军向作战转换是这个时代一般作战样式最基础战术,连火器兵也无法例外。这主要是此时火枪、火炮射速太慢,密度不足,只能靠排枪来杀敌,没可能也不必要有更多复杂队形。

    对于此沈磊知道即便是自己的火器性能比同时代冷、热武器更强大许多,考虑再三也是没觉得有更好的队列可做到更好,为此他决定自己的战阵仍然是三段击的阵线样式。

    因为避嫌所以他的家丁队成立后,只武装冷兵器外,开始研究如何展开战斗队形与各地形战术,也是依冷兵器作战条件进行。只是冷兵器时他的家丁队也与这时代军队一样是刀盾手等短兵在前,长枪兵在中间,少许后面是弓箭手,整个队伍显得方正。

    现在是热兵器三段击以排为单位展开,如前面的排先由纵队转为横队,然后才是行军次序第二三的排在左右展开成横队,此时炮兵排在中间前列或后列,综合排为后备,全连就成一字长阵。如此阵线比冷兵器作战往往十几排兵员,长短兵器与盾牌、弓弩前后照应十分单薄但凭兵器优势足以胜任。

    一字长阵乃是最普通的阵线乃是最基本阵势,冷兵器作战也一样采用。因为兵力一多对攻作战还只有一字长蛇阵才能让兵力优势发挥出来,不然纵队对敌易受敌军侧击,如此对战是受袭击的架势了。

    当然一字长蛇阵往往也不会真一条直线,或反弓形成却月阵,这是强势一方的阵势,准备随时从两侧包围敌军的架势。或成正弓形,此乃是担心中心阵营顶不住,随时准备支援并列成环形防御。

    这样的东西沈磊大概也有些了解,但他也知道热兵器三段击时代这个战术仍然适用,但也是该有所改变。如三段击整个阵线基本上只有三排人,在射速不够快射程不够远时这样的阵线只要不顾伤亡拚命冲锋被攻破是必然的,特别是骑兵方阵是根本挡不住的。

    为此主动散开一字长蛇阵改变为空口方阵,才能阵线散而不破。让穿阵而过的敌军无法打乱己方阵线,不管其侧击、背击都劳而无功,连从散开的口子逃走也困难。

    方口阵线是在全连以一排为中心,二排三排左右展开为一字长蛇阵基础上变阵。变阵时一排为中心不改,二排三排左右两侧成纵队对外,综合排在后横排或向前向后攻打,炮兵排在中间策应。

    大的阵势沈磊仍然不能改变什么,但这以连为单位一线长阵,变形为空口方阵乃是基础。当然兵力更充足大兵团作战时或以营为单位或前品字倒品字布阵,几个、十几个营组成的阵线更加厚重。

    此时沈磊才刚准备扩编几个热兵器营,这样的计划刚开始,大兵团作战只是设想而已。前面虽然购买了一些火枪但因为无法稳定又大量供货,只能当训练之用。现在自己的四六式步枪正式定型生产,他才决定所有扩编的部队完全使用火器。

    因为生产速度关系完全使用四六型步枪的部队只能慢慢扩大,而且是新战线训练也是不必一下子全部展开。为此沈磊决定先编制一个步兵连,一个水兵陆战连,一个干部连为样板。

    其中干部连从各基层连及教导连抽调集中,他们不仅进行连级纵横队行军、展开、布长阵方阵等战术,还图上研究师旅级布阵,其时指挥、侦察、联络、配合等问题,及攻打小型城寨现场模拟,分组攻防等实验。

    对这三个连沈磊一个人当然顾不全,所以实际上是干部连先行,在他回大陆吊唁时已经在召集人选。再到台湾用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四六型步枪让干部连从正式的三段击开始训练,其中将过去研究制定的宿营、行军、侦察、防疫、警戒、条列再次讨论修改,连刺刀、工兵铲使用也是先行。

    干部连的训练除三段击其它都带有试验与探讨性质,这原因是沈磊他自己也不大懂。不论行军、扎营、侦察等还是工事之类比战术看起来细琐不起眼,但这个比侃围魏救赵、围点打援、围三阙一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军事素质,同样是关系胜负的。

    对军事沈磊之前当然也仅是能侃侃武器与战术,穿越后必然会拉起武装才在进济南参加府试时购买了戚继光等人的一些兵书。而且他是不挑只讲原则的军事理论性书,专拣讲如何组织、训练、行军、立营之类及介绍武器与编制等内容的书买。

    这是具体的东西真不大懂,只能读这些书加于参考及回忆前世零星知识。他编的军事操典就是一边看如戚继光的纪



第73章 威海型战船首航
    从大陆吊唁回台湾沈磊一开始是紧抓干部连正规化,及使用四六型步枪与火炮后的战术训练,加小型城寨攻防战研究等事情。

    等过了一个多月见这里已经基本上路,不必他每日亲自主持,开始组织起水军训练队进行正规的队列与内务训练等。这属于补课,因为他的水军之前太分散,虽然不少人已经在运输船干了几年护卫或正在干捕鲸,因缺少严格管理却比较自由散漫。

    现在正式战船已经下水,即将投入作战,沈磊将这些人召集一部分过来,加上招收一些新兵员进行一次新兵或纪律强化训练。同时随着威海型下水沈磊召集一些水军方面干部,给战船定岗位,如船长、大副、水手长、航海长枪炮长等等之类。

    另外给这些岗位定级别、定待遇、定责职、定操典。还有就是给战船规定指挥程序;给船员定内务规范;给舰队定联络、给航海定记录、测绘、导航、避险、预警、卫生、出入港等规范条令;指挥信号旗号等等。

    如此才是正规的水军所必要条件,只是沈磊对此更加不懂,只能将人召来开会议探讨集思广益。再加这些年在运输船的经验与知识,先弄个草案执行,等过段时间再修改。

    这些弄好,水兵集训队完成集训,第一艘下水的威海一号也完成了所有的建造任务及下水后压舱物配置;宿舍装修、被褥配备;航海方面帆、索、锚配备;武器安置;厨房设备、用具、食物、淡水等也早完成,接下来就是试航了。

    第一艘威海型战船威海一号试航时已经是万历四十七年年底了,因为这首次试航只在近海兜个圈子,沈磊让陆军与工业、农业方面的一些负责人也与他一起参加了首航仪式。

    这也算是积聚人气,虽然威海型船船只有三百吨,但若与运输船一样满载排水量不比平海型船小。这是运输船满载计算,战船是半载最佳作战性能时计算的。而且是因为防御需要仅木头就比平海差不多重了一倍,加上全都是硬木所以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差不多是四条平海型。?另外威海型船还装备了八架三号甲型炮,这炮不计先进落后,同样重量的红夷大炮至少也要一千两银子。这还不算炮架炮座系统,及这炮乃钢芯铜壳的成本及技术,所以威海型船在沈磊也是高价值武器。

    众人乘上威海首航都是百感交加,因为他们都知道此时大明最大的一号福船论吨位也远比不上威海型船。而论战斗力前者只是业余或冷兵器时代的战船,而自己的船是全热兵器的专业战船,套用武侠小说之语:威海一出谁与争锋。

    只是如此精典之语这时代的人还无法吐糟,特别是上舰参加首航的人绝大多数只认识一二千字还是在沈磊学的简体字。少数几个童生也写不出巨艨长四十余丈,惊涛骇浪履险如夷,重炮八架发声如雷霆震荡,一炮之威縻烂十里之类的文字。

    但参加首航的人中如崔新根现在是台湾造船厂长兼总工程师,威海型船正是他负责建造的。能造出这样的战船他的心里当然是百感交集,既自傲又感激。

    他的感激乃是沈磊给予了自己莫大的机会与信任,而且这造船技术也是沈磊发明的。可说是没有这个机会与信任,他至今更可能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木匠,而不是如今拿着高工钱造大明最好最大的船了。自傲的是大明最大的运输船平海型,现在更进一步威海型战船造出来完完全全有他的功劳。

    这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成就,之前他也就在本地木匠中有点脑袋灵活的小名气。那时候他只为每月能挣二两以上银子而奋斗,努力成为一个匠头而已。现在这个愿望早已超过,而且主持最大的运输船、最强大的战船建造工作,他的心中萌生的荣誉感十分强烈,对这船也觉得十分亲切。

    因这原因如俞承业等人围着他询问造船细节与结构之类,他如数家珍般地说一些大概情况,让这些门外汉听得津津有味,感到与有荣焉。

    当然他们的与有荣焉不是虚扯,威海型战船是属于沈磊的,但他们也是沈磊的人呀。现在台湾已经有七万多人,虽然农庄还在垦荒开拓未曾完成。工厂也没有全部建造完工,但这里已经是一个中等县的人口了,这样的发展势头三五年达到一个府的人口不可能,一个小州的人口也差不多了。

    这台湾气候好,沈磊规划下的农业与工业都是高效率,所以在此大家都能过上难以置信富裕生活。



第74章 青萍也到台湾了
    对这二人及船上众人心思沈磊大致上有所了解,他前世当过乡干部当然也算是在社会、江湖与政治边缘摸爬滚打过了的,多少有些社会经验。而他让众人参加威海一号首航也是让众人感到自己力量的强大,对众人的重视与信任。

    而现在威海一号从八时启航绕行试验了顺风、侧风等航行状态,在海上吃了一顿丰盛午餐。返航时还让火炮进行了三轮炮击,在众人兴奋达到最**时已接近基隆港,随后入港威海一号结束了它的处女秀。

    威海一号的处女秀其实也如是人们清明踏青,阳光明媚闲情逸致漫步一下而已。接下来它的海试就进入了实用期,这时候的试验项目包括顺风最大的速度;侧风达到多少角度;侧风时船的侧向角度;急速转弯的稳定性;在多大海况下还能坚持正常航行等等船只的性能。

    另外就是火炮打靶子训练,这个训练从二百米打到五百米,主要是掌握火炮开火的时机与炮位、提前量等数据。如此一方面是制定出射表,让炮手今后只要对照炮表调整就可以。还有也是让炮兵们乘此时多熟悉一下,不然白白浪费炮弹沈磊也心痛。
1...181920212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