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第63章 四六式步枪诞生
    搞定了火炮沈磊马上开始设计火枪生产线,那知一着手才发现自己今年完成火枪生产线有点想当然。火枪的原理设计没什么问题,零件配合试枪时也证明可行。唯独那是首饰匠手工生产出来的,真正要生产切削枪机部分有机床还没有硬质材料刀具切削,只能锻造出毛坯用磨床加工才行。

    这磨床加工为高精度必需铸铁机架,而现在连铸造厂还未完工。第二是为高速度必须有大量齿轮与短轴、轴承。这需要多少材料代价与动力损失不计,但为这些磨床及齿轮、短轴、轴承生产与加工、装配、调试,及加工火枪零件时的工装夹具,能明年底调试完成一条生产线算是顺利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之前手工研制的三把枪虽说还理想,却是无法大量生产的。而且试验的枪仅是论证了机械结构的可行性,算不得多么优秀,按这方法生产完全是又贵、又少、又不大优秀的产品。在这方面还是必需建设了整个生产线,才是唯一正确选择。

    话虽如此但现在已经是万历四十六年,形势与时间越来越紧张。更关键他自己的触角放出,不是之前完全雌伏在前口子村时基本上不会与人发生军事冲突。眼下海洋岛、台湾,甚至是前口子村那里招到武力攻击的危险随时存在。

    而前口子村那里主要是他这一二年动作越来越大,就怕不知不觉中得罪了谁,若是沐县令一走,下面接手的官员一时没有打点好也可能有麻烦。另外这些年得罪的地主太多,现在招收了那么多工匠、农民出海可是违禁又无法完全保密的,若有个地主搭上什么关系来查更不大好办。

    这不是说前口子村那里沈磊会一个不对就动武,他的方针是台湾谁来也不让,海洋岛那里硬抗满清,与毛文龙最好结成利益共同体,但岛是不让的。至于前口子村那里主要是贿赂官员,只要用钱能摆平就不是问题。

    但这样的方针也是要有武力来维护的,后年才能开始生产高品质火枪虽然好,但也可能让他成为涸辙之鲋。因为大江大湖虽宽广也要鱼有命活到那时才好,新研究的枪虽优秀,也要沈磊坚持到那时才行。

    可世事难料,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伸出去的脚缩不回来,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为了保险沈磊必须有个应急措施,而这措施向外采购之路不谈性能与他期望落差多大及价钱之贵,已经试过走不通。

    这一来迫使他只能走先将鸟铳改进一下,作为过渡产品的唯一可行之路。这是因为鸟铳不是枪机枪栓后膛燧发式枪,此时只要稍加改良就能够生产了。而且有原来生产鸟铳的匠人施大毛,已带着徒弟及沈磊让他带领的五十多个原铁匠或徒弟,已经在此先生产鸟铳了。

    之前如此安排是为先培养出一些熟悉制枪工人,而生产鸟统作为工人手艺培训,生产出来供二线部队使用一下也需要。不过此前造鸟铳是培养工人的,不改进只要严格生产就没有问题。现在作为主要武器不改进这个不足百米的杀伤力,火绳点火,每分钟一枪的射速等性能太坑人,非改不可。

    为此沈磊马上召集已在台湾的褚阿六、吴宗仁与施大毛诸人马上对鸟铳进行改进。改进的项目主要是燧发、加刺刀、改枪托、加瞄准器。另外是沈磊提出在枪管后部套三分之一双管,这是材料不行老套筒枪的故智,还有枪管也可以加长一些,保证持枪稳定性。

    在鸟统紧急改进之时沈磊看铁匠们打制鸟铳,见他们采用打薄片卷起套钢芯熔接成管工艺,知道落后但也没什么办法钻这样长的孔,只能熄下改进的念头。

    但对他们将铁不断加热打成薄片的办法不以为然,因为如此打制既费工夫打出来的薄片厚度不匀,边缘凹凸不齐。为此沈磊马上让廖星斗优先铸造了一台小型手动轧机出来,因为可以控制宽度与厚度,这入小轧机第一天四个年青力大徒工轮流上阵压制出三十根枪管薄片料来,让在场的施大毛看楞了。

    铳管薄铁片看似简单,因为要控制平直、厚度、均匀、宽度,所以合格的一片少不得十工。这也就是说这三十片要十个老师傅干一个月,现在让四个力气大一点徒工一天拿下,仅省去的燃料就是一大笔钱。而且老师傅也打制不出一切如刀削过的般平整的薄片,这一来套管熔接更容易了,铳管质量也更好了。

    有了轧机铁片铳管质量高了许多,但沈磊对平直度与口径光滑、圆润度与口径的差异大还是很不满。为此他决定弄个校正台,并由施大毛老师傅亲自把关。而铳管校正后再统一用高碳钢定位铰刀分几次,每次一二丝米进刀量绞一遍。

    另外为熔接



第64章 首次猎鲸也英雄
    由于子弹改革这次射速虽然操作者还不熟练还是打出每分钟三发以上速度,而且这样一来杜绝了误操作,于作战的好处极大。

    此次验枪威力大增是缓燃颗粒火药、枪管增长、火药增加、密封性好的综合作用。至于准确度提高是加了瞄准器、加长了枪管、铅弹圆满,及整枪人机合一性好的缘故。如试枪者都认为此枪托着射击稳定,不大晃动,后坐力靠紧肩胛不大,可大胆瞄准,而且发射时枪管跳动也减弱许多。

    施大毛看着试验进行目不转睛,他觉得自己的鸟铳因为有轧制铁片,磨圆铅弹,纸筒火药,比之前的综合性能提高一半以上,可谓大明数一数二利器了。

    现在再看新研制的火枪才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古谚十分正确,而且沈磊说工匠要有研究开拓精神也十分必要。想自己学会制造鸟铳后,凭同辈中制造精良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不禁脸红。心悦诚服地对沈磊说:

    &039;&039;人说密鲁铳最毒,但现在这铳比密鲁铳还毒几分。公子还有好铳现在无法制造,不知造出后能达到何等神效啊!老汉我之前自负师兄弟中最出色,原来也是那个文人说的坐井观天,惭愧啊!&039;&039;

    &039;&039;学无止境、达者为先。施师傅的手艺还是少有人能比的,只要肯钻研,更上一层楼不难。一起努力。&039;&039;

    &039;&039;老汉这把老骨头还能干几年,公子待人宽大、厚道,我怎敢藏拙,无以为报啊!&039;&039;

    施大毛说到这有点哽咽,之前他到了沈磊这里虽然收入比在火器匠作局收入高了五倍,生活一下子丰衣足食还有些积存,但他虽高兴还是有自傲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有手艺,这工钱不仅物有所值,还帮培养学徒已经算得上超额付出,对方也离不开自己。

    现在才知道自己不是不可代替的,只是沈磊没有时间来专门忙这事,借重自己的手艺而已。这样算待自己给的工钱已经算是不错,而火枪一生产自己算是负责人,工钱还会加一倍外还将一些技术讲述给自己听,让自己一下进步不少,此时真是敬佩又归心。

    试枪到此主要性能完全满意,接下来是安装刺刀射击、拼杀,及单用的强度,及枪与刺刀、子弹等携带等试验。最后决定枪管管套稍修改长一点即可投入正式生产,而携带问题枪有背带不必考虑,其它的配个武装带,刺刀配皮鞘挂着,子弹分装几个皮包串在皮带上,如此看着神气取用方便。

    火枪被沈磊定名为四六式步枪,正式生产现有数十工人肯定不够。即便是沈磊将之进行分工生产,统一组配计算下来枪托、枪管、刺刀、装配林林总总算下来每一支少不得三十工活,也就是说一个工人一个月一把枪。为此沈磊决定马上将火枪厂扩大到二百人以上,今年完善生产设备之类并生产成品五百枝,明年产量不少于二千五百枝来。

    对此任务施大毛毫无犹豫接受了,唯独要求人员最好有些基础,并尽快到来,材料不能拖延。这个要求并不高,沈磊反而又花几天口的空闲时间向施大毛及几个管理员讲述分工合作、质量管理等知识,并将整个火枪生产初步分了工序、工种及生产流程,至此火枪生产就暂时解决,只等生产设备完成才进入产品更新换代了。

    火枪问题解决水兵大队已经召集了一些人却没有船进行训练,沈磊在参加哨海型下水在海上试航时突然看到一群鲸鱼喷水场面才记起自己一直想捕鲸来着,只是忙碌着向台湾移民没有空余船只与人员才未进行。

    现在在台湾四周海域捕鲸更容易,造船也能解决了,现在改装一艘平海型船,作为捕鲸远航支援船已完全没有问题。特别是近期只需三五吨小船并将一号炮改成捕鲸炮就可进行,以此让新水兵作为训练项目之一完全是一举多得。

    如鲸肉可供储备或出售,鲸油可以制肥皂、蜡烛,鲸皮可以制革,鲸骨与内脏可以作饲料或肥料。捕获一条抹香鲸运气好还能弄到龙涎香,总而言之这是稳赚不赔的好事。

    这个事想到就干,沈磊画了图纸让造船厂马上生产三吨左右的捕鲸艇。这艇其实非常简单,干舷低吃水浅,为安全两头密封舱不会沉没,三层共不到二厘米厚的轻质壳板可算是这时代的玻璃钢艇。

    艇头架了可以自由转向、俯仰,一号炮充当捕鲸炮。打制有双活倒刺加血槽锚不难,拴个麻绳带个密封木桶就可发射。外加再备一些三棱刺枪,有六至八只艇就可以在数十里海面巡逻捕鲸了。

    船造起来不麻烦,等火枪定型的十月早已完成八艘的第一期任务。但这船



第65章 哨海型船用途广
    虽然受到了批评水兵大队的人还是非常高兴,原因当然是他们发现鲸群突然出现时确实慌了手脚。连之训练的东西忘掉了一大半,陈近仁在五号艇一时也没有发令。

    而周大成是第一个用了沈磊所说的办法,下令升满帆越过犹豫逡巡的一号二号一马向前冲锋的。以此而言他确实是属于有乱令之罪,但他一冲后面陈近仁也下令冲上去,到近处再说。

    可说是周大成让大家下定决心的,不过他们中不少虽然是渔家子弟,但也没有真见过鲸鱼多少回。反之老辈人各种神神叨叨的传说听了不少,沈磊让他们猎鲸心里真是有点儿七上八下不着实。

    还有的人心想沈磊是文曲星下凡才对鲸鱼了如指掌,他要杀鲸当然挡不住。但自己乃是凡人,将让他们去猎鲸看成天人交战凡人去顶缸,因为传说鲸一怒最大的船也能顶翻,风云也会变色。还好这些人心里嘀咕服从命令训练得差不多了,或者见别人敢冲自己怎能退缩。

    热血一上来就乱哄哄向前冲击了,有的人根本忘了沈磊让他们先打一条试试,看到鲸鱼就开炮,因为水的折光大多数炮弹是落空的,还有人差点儿让炮钩绳带进海里。

    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是个英雄,螃蟹张牙舞爪看起来真是有点儿可怕。知道其弱点抓住它也不危险,知道是美味后更加不再害怕,反而千方百计动脑筋去抓它。

    吃蟹为何在秋后那时螃蟹正肥是肯定最关键一点。另一方面是螃蟹正向海水淡水交集处产卵,正从久各水田、水塘向小河、大河集中,一路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前进。就如鲑鱼在海洋中洄游溯流至乌苏里江上游产卵一样,螃蟹集中在河道与鲑鱼一样必须向前,此时当然最好最好抓了。

    捕鲸也一样,不认识看到庞然大物就恐惧,身大力不亏呀,想陆地一只牛没有牵着牛鼻子也难指挥,惊马就能踩死人,驾几吨的小渔船那里敢招惹它。况且祖祖辈辈传下来都是关于它的可怕与巨力,又不懂捕杀它的方法与缺少工具,还没到不杀它会饿死必须拼命的地步。?这一来沈磊向他们讲述鲸鱼的特性与捕杀它们的方法他们实在是有点疑信参半、犹豫不定的。所以这时敢第一个冲上前肯定是勇气非凡之人,可称之为英雄好汉。

    因为捕鲸正如抓螃蟹,不了解时想想也恐怖,但真按沈磊的办法去猎杀第一次就发现这鲸还真是纸老虎。看样子很可怕,实际上对自己根本没什么攻击性。最多也就是可能将驾驶控制不大好的船会掀翻,所以只要纪住这一点鲸就是被动挨打的货。

    自第一次捕鲸成功,水兵大队的人十分享受这种发现、靠近、冲锋、攻击、追击、再攻击,直到拖着猎物回家的过程。而他们的驾船技术、编队技术、战术配合等等也在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各种距离、速度、风向、气候等的判断经验也是在迅速积累之中。

    只是鲸鱼的出没不大规律,水兵们大概二三天才能捕获一头。而沈磊也在次日就开始在海滩建造了一个处理工场,主要是熬油与腌肉加烤干。另外紧急让哨海在去前口子村时带些天然碱来,因为这鲸油吃不完正好开工生产肥皂。

    其实鲸鱼算是飞来横财也不是那么值大钱,如肉只能卖到粮食的三四倍价格。此时粮食还便宜,一吨也只有十多两银子,十吨级鲸鱼不算小也不过三四吨肉,一百多两。熬油一吨多卖了也只值个肉价,生产了肥皂也不可能太贵的,后世肥皂约为粮食的十倍左右,此时普通皂也不可能卖出天价的,所以除去成本肥皂也是一百多两银子而已。

    不过甘油北方冬天作润肤用能卖出好价钱,还有硬酯酸做成蜡烛。另外甘油今后可硝化;皂化油可作皂化剂工业冷却用;鲸皮作皮革;骨头、零碎作饲料、肥料;鱼肝油是营养品;鲸须、筋等也有用处,综合利用价值总计一条鲸平均也值六百两银子左右。

    这当然是放他手上才更值钱,这是物尽其用,综合利用的成绩。另外他还达到了训练水兵的目的,还可将他自己这几年从少先队发现可作工业、化工业培养的人员早点上岗,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出于这个目的他安排这个熬油、皂化、肥皂、蜡烛等的综合加工场都是大少年。

    较巧合的是一正二副都姓沈,他们是沈新民、沈新林、沈新花。其实这也不算太巧合,因为少先队中有不少是孤儿,他们中不少已经流浪多年连姓也没什么记忆。沈磊见他们只有俗名才为他们补姓起名,为省力好记才统一姓沈,第一个字先用新,所以他手下少先队



第66章 行政机构的初立
    三号甲型炮是海军或沿海要塞炮,为防腐蚀采用钢芯铜壳也是综合性考虑。毕竟铜怎么也比不了铸钢硬及强度好,代价也是铜要比钢大几倍。只是此时铸铁技术还不大过关,铸铜炮是为解决有无问题代价大一点也是属无可奈何的选择。

    不过舰炮与沿海地方的要塞炮还要防腐蚀,这方面当然铜比铁好。这一来三号甲型炮采用钢芯铜壳也是可行的选择,但就算是如此这三号甲型炮的钢芯也超过了千斤,这个重量铸造熔炉要达到一吨级别才行。

    当然此时也没有奢侈到如此级别熔炉一下造二台的程度,所以铸炮厂只有生产一号、二号炮的铜熔炉还要兼为民用需要生产些铜铸件。而三号甲型炮钢芯只能放在铸造厂的翻砂车间生产,而此时这个吨级熔炉终于完成,铸炮芯的工作终于能进行了。

    其实铸炮已经让了一步,小高炉外壳也在等铸造,同样是基座的砂模准备已久,所以还是让其先行。不过这不算完全高风格,现在条块分割不大,都是沈磊决定的谈不上谦让。主要是高炉基座材质比炮要求低一点,让其开道也是为保险起见。

    到十一月中旬第一架三号甲型火炮完成了钢芯铸造与铜外壳铸造,先将炮后盖、炮栓等配上、修改合适,先进行几次双倍装药试验后再考虑炮管的光洁度加工。

    如此程序是先验证火炮设计问题,因为这炮如果无法通过安全性测验,将炮管加工再光洁也无用。而经安全性试验后,这炮的炮管与后面产品口径统一问题就要订立标准,并且用镗铣加工技术保持口径了。

    要加工五米长的钢质炮管比一号二号炮难度增加了十倍不止。工业生产就是如此,你能生产千吨水压机你生产万吨水压机试试,为生产万吨水压机你会发现先必须升级不少项目的生产与加工能力,仅投资这一块就会让实力差点儿的国家精神与经济双崩溃。

    如现在为镗这样长的炮管仅刀杆就也是五米,而且镗钢不是镗铜,刀具并不比加工材质硬多少,进刀量控制真是不大好办。为此只能又是镗削又是用定径砂轮磨,用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一根炮管。以此计算沈磊准备五年内至少生产三号甲型一百五十架,乙型五十架炮的计划还要增加镗床。?不过这些也不算什么,沈磊终于按他的时间表在万历四十六年完成了三号甲型火炮的研制、生产能力。四六型步枪也已定型生产了、水兵也在训练,军事上自卫能力只差一点时间就能达到抵御数千人级别,让他又心安了几分。

    而搬迁来台设立新厂的纺织、造纸、造船等已经开工生产。煤与铁矿石外还找到一个铅锌矿都已经在开采生产了,连铁矿石就地粉碎、烧结及就地炼焦与焦油蒸馏分离也俱完成并投入生产。唯有小高炉、平炉虽还在加紧施工,但一投产除产量高外,直接有钢用了。

    而台湾到年底沈磊统治下的人口已近六万,其中今年移民二万多,总移民超过五万。连台湾早期移民参加农庄计划或愿意打工、参军者也有一千余人,差不多将淡水地区的早期移民一网打尽。

    除此以外就是应各个建筑项目而来打工的大量工匠,他们中会有人留下来,但总体上工作完成暂时会离开的多,只有遇上灾荒、战乱难处才可能主动移民台湾的。

    如此看来只要顺利二年,到万历结束台湾可以达到十万人,沈磊对此是非常满意的。唯独青萍在前口子村比较孤寂,还有要面对李琪的不满让他比较痛心。

    因为有哨海型船每个星期至少跑一趟,加移民、运输船,现在台湾与前口子村通讯还是比较频繁的。这让沈磊知道前口子村的一切,并遥控指挥方便外,对青萍的处境也更了解。
1...1617181920...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