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另外随着研制接近成功各方面申请已经不少,如新高炉申请大功率鼓风机,纺织厂带动织布机,几乎是所有的厂都在等候这个神奇的机器。
之所以他们如此急迫乃是仅纺纱织布有了蒸汽机至少会省下大量畜力、人力,提高质量与产量,从生产成本看除了原料可省去一半。
这是现有工业的提高,褚阿六等人对蒸汽机在造船、武器、冶炼方面的应用更迫切,现在稍大一点的机械就使用水力,可台北水力资源不多也不方便,已经在影响到生产了,没有蒸汽机再也发展不起来了。
还有已经看到驼锅机运用,想到沈磊要用力量更巨大的蒸汽机使用在船上与拖车该是什么情形,对此他们还真是期待。本来换个人这样预设他们当作梦话,而他说的众人一点也不怀疑,因为太多奇迹都是他的创造的,他们只是在他的指示下的工匠。
因为空闲一些,蒸汽机又重要沈磊崇祯四年去蒸汽机研制小组愈来愈勤,直到试机改进再试机,达到正式试用并开始试生产这一型蒸汽机后才较少过去。
此时已近崇祯四年年底,蒸汽机开始向一边实用一边改进方向迈进,沈磊开始关心它在工业上使用的情形与装船、车等试验了。
而这时远在山东发生的一个事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原来满清攻打大凌河,朝廷调在登州的孔有德带部下去增援。在辽东存在着每年花费近千万两银子辽东铁骑情形下还要调兵去辽东虽说有些不合理,但军队要向一路上的地方支取粮食更加弊病不少。
在体制完善或粮食充足情形还好一些,但大明此时吏治败坏、地方凋敝,所以这时代大明太多军队在行军时被地方官员的扯皮饿着肚皮上战场的。
不少官兵是在这扯皮中发生哗变而散去的,至于因缺粮影响的士气,因饥饿影响的战斗力愈加无法计算,大明的生气在这事上消磨不少。
孔有德及部下对朝廷杀毛文龙及军饷拖欠克扣不满;对对战满清不看好;对大冬季长途行军也怨气不小;还常讨不着粮食而饿肚子,这些本来军纪不严的粗鲁汉子军纪能好才怪事。
又因辽东人与山东人矛盾颇大,经人挑唆拒绝出售货物给他们虽与沈磊记忆的历史有些不同,却仍然是发生了士兵哗变事件。只是这次士兵因这里的人对他们极为敌视并未逃散,而是要孔有德带大家寻找活路,恰巧李成找来说不如说动耿仲明占领了登州招兵买马之后去投台湾。
这个计划也是不错,孔有德部下基本上都有去台湾的亲友更知道台湾的富有,仅是海洋岛的商品就让他们垂涎不已。而且海洋岛也有从台湾返回过来当侍卫或工作人员的辽东难民,从他们口中知道台湾是真富裕外,对他们这些人还真好,就是种地也是什么都具备了才算安置好。
正因为了解到这些毛文龙死后没有主心骨,也不是最上层的这些军官包括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无不产生过索性去台湾的念头。
如此想法十分正常,满清杀害他们的亲友并将他们赶出家园,有血海深仇,不可能去投靠。大明朝廷这里毛文龙在大家觉得报仇有望,日子也能过下去。
可毛文龙冤杀朝廷也没有一个说法,袁崇焕数毛文龙十大罪状九是捏造、污蔑,至于用人口换物资也是一项逼不得已的办法,而
第176章 下南洋非闯南洋
在接见时沈磊非常坦率地说:欢迎耿仲明他们来是因为他们为抗击建奴付出了鲜血与生命,此时东江镇即将分崩离析,如此之事让人悲哀又无可奈何。
袁崇焕杀毛文龙乃是亲痛仇快的悲剧,毛文龙千不该万不是杀建奴终究有功,被矫诏而杀朝廷无一言昭白终究让人心寒,耿仲明他们有怨气很正常,不能让东江镇兵将流血又流泪。
他说自己非常敬佩东江镇的人,只要他有了实力也会去打建奴的。只是此时军力不足,无法攻入内地,还会与辽东明军发生冲突的,所以暂时只能等,不过肯定有一天他会派出辽东子弟收复辽东的,耿仲明等人会等到这一天的。
至于对耿仲明等人的安排沈磊也没有客气直说:老弱都可以安排在台湾定居,青壮、后面辽东来的士兵及军官与海盗,一些不安分的年青人组成一军,这支军队将在下南洋时协助护卫队野战军,完成一些次要目标作战任务与守备任务。
之所以要下南洋乃是为中华民族开拓生存空间,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太久了,发展也太成功了,已经人满为患,而南洋有太多荒芜之地可供我们生存繁衍,就比如台湾现在移民百万仍然有大量空地。
此时这里的农民生活已经比较富足,这还是因为要移民向他们收租多一些,等今后还可以减轻下来的。在南洋有充足的土地,再帮助他们完善水利设施、畜力农具齐全、多种经营、互相帮助每一户农民都可以过上现今小财主的生活。
当然这不是说辽东不要了,而是我们可以在南洋积蓄力量,到力量足够时不管朝廷怎样我们自己一定可以夺回来。这一是为报仇雪恨,二是这片土地同样很肥沃,只是种植的作物要适宜当地的气候。
而且辽东土地平整,正是发展大农业的好地方。我们正在研究蒸汽机,今后用蒸汽机耕地可以拖动四张犁、八张犁、甚至是更多张犁,中华民族还会缺吃少穿吗
耿仲明等人一开始听沈磊说话乃是投奔人家,有些身在屋檐下的状态,愈听才觉得来对了。因为这里富裕强大外还将他们不当外人,沈磊的讲话开诚布公,还言明会重新夺回辽东并肯定了他们在辽东拼杀的功劳及毛文龙大节无亏。
这些话虽无实际价值或远只有一个表示,但下南洋之举之理由说得透彻,安排他们的任务也没有勉强之意,也不出他们愿意范围。实际上他们自己也觉得这个安排恰如其分,因为让他们再去耕作心态一时也转不过弯而心难平静的。
何况之后又安排耿仲明他们参观了纺织厂、铸炮厂、冶炼厂等工厂及一个农庄。这些已让他们惊叹不已或心慕万分,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出身,或做工或务农这样的工厂闻所未闻,农庄的生活虽累一些日子真比小财主还好三分。因为小财主也就是田地财产多一些,平时也不舍得每日荤腥的。
不仅参观了工厂与农庄,所有将参加预备军的随耿仲明来的人都观募了扩编后步兵第一个营的审核验收。这齐整的队伍、密集的三段射枪声、隆隆不绝的炮声都让他们震撼。
特别是这些老兵知道这些枪射程超过弓箭两倍以上、射速每分钟五发以上时觉得即便是骑兵也是难冲破这样的阻击线,忘命冲锋也是骑兵比步兵死得多。以往他们就是吃亏在射速慢与射程近上面,往往才射一次建奴就冲到肉搏位置。
这就是大明军队在辽东作战的尴尬处,火器无法作为决定胜负的凭借,全冷兵器又不甘心,这一来无法索性训练出勇于排队枪毙的军队与满清对战吃亏极大。
此时看到护卫队的火器就知道全凭这武器完全可以对付建奴,让他们对火枪第一次觉得强大无比,比笨重的火炮也不差。
只是如此优势的火器他们可装备不了,原因是沈磊说了这火枪必须训练到千人如一才效果显著,他们与海盗出身者武勇足够纪律不足,年龄又大训练价值不大。
而且到南洋对付的主要是矮小力弱、武器原始、组织度差的土著,因为有身强力壮的优势还是轻甲冷兵器刀枪更好。因为冷兵器对付突然袭击反应迅速,单打独斗也不怕群殴,对后勤依赖又极低。
这是极为坦率的大实话,耿仲明等人听后也没觉得歧视,而且他们的武器配备从纸甲、朴刀、短柄枪、钢弩与樘把等无不精良,训练的简易鸳鸯阵也适应他们的水平。
而且他们的军营、军服都比之前好了太多,每日三餐二顿有荤。就是管理严一点、训练苦一点,军官都要培训头痛一点,但也第一次觉得军营是军营,他们自己也才象个军人。
耿仲明他们至此对来台一切都满意,写信引来尚在辽东的一些人,与海盗俘虏
第177章 兵发南洋马尼拉
宣布了下南洋计划第二阶段启动,也就是这个计划真正实施后沈磊再宣布了人事调动,如俞承业将担任这次行动的民政负责人,与许明、田顺平组成一个联合指挥小组。
等这次会议开过下南洋计划也如箭在弦上了,而且大船队虽然没有动前驱已经行动了。这个前驱的任务就是在台南到吕宋其实也是有一系列仅有少数渔民居住的小岛屿,虽然马尼拉去大明沿海贸易走南海,但从台湾过去这一系列岛屿就可以利用。
如淡水、避风、导航都是这些岛屿的作用,另外即便是二三十平方公里一个岛屿仅耕种也可以养活至少上千人的,另外渔业与海水养殖、晒盐等用途也非常广泛。
因为来自后世沈磊下南洋计划对中小岛屿倒是尽量全取,如吕宋会给当地人留出北面最大的一块,只不过中小岛屿上的居民也会根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中华文化而是否将他们迁移在一起。
尽量占领中小岛屿乃是为第一步问题简单化,因为距海近兵力、人口、物资运输就方便,对付袭击者清剿也容易,不必钻进热带雨林发挥不了武器优势,还有疫病也少许多,至于深入大岛屿内部可以等移民站住脚,人口多一些再说。
这个策略叫做以点控面先占大势,能如此干主要是要有强大或占优势的水面力量,不然会被别人分别吃了,因为中小岛屿防守力量不可能太强大,沈磊的军队人数不多又不可能分散布置,所以有强大的水军才能确保不会有庞大的武装能安然攻打自己占据的中小岛屿。
而此时在亚洲护卫队水军乃是最强大的,并将首先会展开驱逐欧洲战船及基地的行动。这个行动一完成亚洲将不再有一条西方战船或殖民地,让下南洋计划更加顺利进行。
只是如此先顾大头并不能保证海盗、土王、绿教势力对移民岛屿与运输线进行攻击、偷袭、对抗行为,所以沈磊的应付办法是除非必要先不占安置人口千人以下的岛屿;不占土著人口密集的岛屿;在安置人口中发展民兵;每个岛屿建造一至多个堡垒;用哨海定期联络等等制度。
特别是哨海定期联络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护卫队水军守备队、野战军、守备营、预备军都会布置在要冲地点的,只要及时获得消息及时赶过来支援一般也不可能为小地方大打出手,解围是必然的。
而且欧洲人此时在亚洲的水面力量并不强大,基地也不难攻打,所以在攻打他们的同时对海盗、土王、绿教势力的攻击也将随即展开。
只不过对这些目标的目的达成要求不相同,如海盗彻底剿灭或从良定居;土王是划分他们的统治区域及不敌对与不禁止通商;对绿教是不得强迫推行教义、不敌对护卫队、不干涉移民、开放贸易。
当然这些乃是整个行动方针,此时的行动并不需考虑这些,只需用陆舟载上一个陆战营,依次登陆台湾与吕宋之间的伊巴雅特岛、巴布延岛就足够了。
而随后即会有运送少许移民和工程队、工程人员的船只到达。这些人的到来连移民也不是先垦荒,而是先建造简陋码头、灯塔、蓄水库、仓库等设施,这是因为这两处属于导航、避风、补充淡水为主的小型基地,垦荒种粮台湾储备充足不急。
先占据两岛屿不是下南洋计划必须这两处导航之类服务,主要是为今后来往的运输队所用,特别是台风季不可能完全中断运输,这时这些基地的作用就显示了出来,虽然海上情形瞬息就变几小时甚至是一二天路程内有个基地比茫茫大海根本无求助处好处不是一点点。
先遣队是一月下旬开始行动的,二月下旬沈磊来到被他命名为光华的基地为下南洋计划船队送行。这时候光华基地有数百条船整装待发,陆地上建造的许多几百上千平方面积的仓库也堆满了粮食、农具、日用品、武器弹药等数百种物资。
这些物资小到针线,包括锅碗瓢盆,种禽蛋等等外,还有活物如羊、狗、马、牛等还有另一处建了不少大棚圈养着,大者乃是大型耕耘播种一体的联合犁与大车,总而言之一个移民的准备工作十分复杂,仅物资吃穿生活生产与学习都管到,仅工具泥瓦匠、木匠、铁匠等等一时间肯定备不齐,还要二次三次补充。
除了物资还有就是大批草棚现在只能男女分开住着近万移民人口,这仅是第一批到达的,这次行动仅上半年起码是八万人,不过他们与物资要分成前后二批、每批四个分队的方式运送,光华基地一下子来八万人临时工作人员数量也太多了。
不过沈磊主要是为攻占马尼拉的水军三个大队组成的联合舰队,加一个陆战旅
第178章 是你们违反协定
沈磊讲话完毕各部队分成几处开始登船,这时所有粮草、弹药加装备如火炮包括挽马都已在船上,分成几处徒手上船很快已经完成,在十时俞承业、许明、田顺平及此次指挥组的人向他敬礼离开会场上了船。
随后已经排成队列随着旗舰旗号都缓缓升起帆布,有了动力原来不大齐整的队伍也成为一艘接一艘的长龙,并速度愈来愈快,不一会儿就只剩下天际淡淡帆影。
强大的舰队虽急于赶赴马尼拉完成任务却受制于风力风向,还要沿着可随时避风的岛屿或陆地没有走直线,好在航线己摸熟有星图导航日夜兼程才在第五日凌晨进入了马尼拉湾。
这湾太大了,作为港口停泊受风影响仍然很大,不过此时没大风,六艘巡洋级一马当先,它们的任务是敲掉沿岸的几座炮垒,这个任务对于威海的三号甲型火炮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威海与武装探海此时是封锁这个湾口或协助九条陆舟清理登陆场。
由于部队人数不少这次也没有选择距马尼拉城最近的地方登陆,而是在稍远选择一处宽阔地建立临时营地,然后二个陆军旅上岸修筑营地与将火炮之类运上营地。
这是陆军乘船不大习惯而且拥挤,不比陆战旅每个班在陆舟都有房间,虽比陆军营房规格小一半,可航渡期间还是陆战旅士兵舒服,每个人一张床,陆军是人挤人的大统铺,所以能早一点上岸也是好的。
陆军登陆时西班牙人的炮垒已经觉得吃不消了,他们见护卫队出现完全是有些不敢相信,虽然这两年赶紧造炮垒以防护卫队,但实际上不少炮垒还未完工,完工的也不定有炮,有炮的也不定有充足炮兵与炮弹。
这是西班牙人估计失误与情报不足,在西班牙人看来台湾虽扩编了护卫队但贸易形势如此好即刻开战的可能性不大。虽说谈判时还留下个尾巴让人不放心,可通过经商获得的情报没发现台湾有开战迹象,也有乐观者认为西班牙、荷兰、葡萄牙三国与台湾谈判都留尾巴可能这事会不了了之了。
正因为如此炮垒的反击是在炮弹落到头顶才开始的,西班牙总督是听到炮声才知道有人打到门口的,等炮垒紧急求援报告是护卫队已过来,费尔南斯还派出副官乘小船去责问护卫队是否有什么误会。
他这样做是马尼拉防守力量真是不足,问一声万一是误会不必拼死拼活岂不皆大欢喜。不过他也知道误会的可能性不大,乃是谈判时没有满足对方惩办凶手要求才来的。
可是这个自己也是替死鬼,完全是已离任的前总督闯下的祸。虽然护卫队不打过来他也不觉得在殖民地杀一些华人属于多了不起的事,虽说华人也勉强可算文明人比欧洲人还是低一些,而且他们的朝廷也没有发声,反倒是一个小番王一类的人却不干了。
更可惜这个小番王般人物在台湾人口不多军队更少,可武器好还会千奇百怪的战术,四国联军十倍优势输得连底裤也没有了。上任总督作为责任人被免,可他还是屠杀华人的责任人,当初谈判对方要求交出凶手,实际上还真应该交出去,捅了如此大蒌子应该负责。
西班牙的总督费尔南斯早知道他这个位置不好坐,但这毕竟是一个土皇帝一类的位置,发财与名誉都是不错的,抱着侥幸的赌徒心理才接受这个职位的,而且是他不要还有大批人虎视眈眈。
此时听到炮声与城楼上望见前面炮垒处腾起的硝烟,他唯有寄希望只是一个误会,只要不是对方克意攻打就好办。此时此地不似它时它地,辉煌时几百西班牙士兵敢在南美灭一国,前几年十条武装商船到大明沿海足够耀武扬威,此时却是因为四国联军攻打台湾失败连欧洲本国也受牵连到水军实力大损地步。
在这时候别说在别人攻打到门口时出击,连守上三月半年也信心不足,另外就是守上半年也不会有援兵过来的,他的第一选择也只能了解是否出于误会,若真是攻打这里最好也是用语言挤兑一下看行不行。
费尔南斯的副官知道他的意思,心里也是如此想的。虽然他们占领这里时十分轻松已经是事往日迁,自台湾崛起一开始还不当回事的西班牙人一夜间自己与大明的贸易完全叫对方控制了。
本来这主要是经济上有些损失与辛苦建设起来的马尼拉地位下降的问题,咽不下这口气也得咽,因为西班牙人在亚洲的力量已弱于荷兰人,荷兰人吃亏更大还不是乖乖就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