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三位大人齐声痛斥,他们为官多年,年龄足以当王君临的父亲,甚至爷爷,哪里见过如此狂妄的后辈。于仲文气得胡子直抖,痛骂道:本官能够执掌刑部九年,靠的就是一身正气,今天本官便让你尝尝本官的手段。

    王君临好笑说道:查案之事,在乎实据,难道于大人这九年主掌刑部,都是如今天这样如地痞一般危言恐吓?

    于仲文气极反笑,说道:好好好好,那本官来问你,考试第一日,考生入场时,房乔携带了夹带,你是否将其放进了考院?

    王君临好似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微笑应道:正是。

    考试期间,你是不是在房乔韦云起等十三人隔间长时间逗留?

    是有逗留,但并非长时间。

    考试最后一天结束前,房乔对你说了一句话,你对其轻轻点了点头,有没有这件事情?

    却又此事。

    你身为此次科举秋试主监,身负监场糊名重任,本官问你,房乔是不是上了金榜?

    正是。王君临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好好好,那本官问你。告日考院之外,那么多考生被搜出了舞弊之物,你是不是依然将他们放了进去?

    王君临微微一凛,知道这事往小了说连事儿都算不上,但如果对方真的咬住这点不放。确实有些麻烦,但依然沉稳应道:正是。

    好。于仲文有些黑瘦的脸上闪着某种光彩。盯着王君临的双眼,寒声道:既然你都承认了,那本官只好收你入狱,留待详察。

    王君临一脸诧异的说道:本侯承认了何事?

    于仲文紧紧蹙起了眉头,寒声喝道:王君临,本官刚刚问你的话你已经全部承认。此事显而易见,秦安侯王君临身为科举监考,暗中与考生房乔等诸人勾结营私舞弊,视律法如无物,视圣恩于无物,实在是胆大包天。

    :今天端午节假日第一天,关系非常好的大学同学来天水玩,陪着玩了一天,所以只有这两更了。老兄弟‘书友18672397’的慷慨大捧场和月票支持,我后面会尽可能多加更表示感谢————




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想屈打成招
    (非常感谢‘书友10992484’‘achelless’‘seespencer’‘书友微风小小’‘怪咖ii’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王君临眯眼看了于仲文一眼,淡淡说道:你想怎样?

    于仲文眼见王君临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心上,特别是看着王君临那满不在乎的表情,心底怒火直直往上窜,将签筒一推,大声喝道:罢了,罢了,你竟然不肯承认,来人啊!给本官打这个无耻之徒!

    打不得!

    堂上同时有三个人说出这三个字来,其中两位是旁边陪审的大理寺少卿郑青和治书侍御史李少文,他们其实也不知道为何打不得,只是本能的感觉这件事情有些不对,好像王君临在故意引诱于仲文下令打他,好将事情弄大。

    两人出言阻止,让于仲文冷静了下来。

    于仲文想到的是以王君临赫赫毒名,今天又不能将其打杀,但若将其得罪惨了,潜入自己家中,下一把毒弄死自己全家怎么办。

    有了这个想法,于仲文不禁眉头紧紧蹙了起来。

    料你于老头也不敢打本侯。这时,王君临突然一脸不屑的看着于仲文说道。

    大理寺少卿郑青和治书侍御史李少文见此心头狂跳,他们越加感觉王君临是故意在激起于仲文的怒火,前者抢在于仲文之前,忍不住开口问道:于大人,王君临爵至开国县侯,依我大隋律法除见天子之外,其他人等都可不用下跪,问话时不得随意刑讯,自然是打不得的。

    于仲文刚刚恢复的理智却又被王君临脸上不屑神色和言语激的火冒三丈,寒声笑了起来,一脸狰狞的说道:秦安侯对我大隋律法倒是熟悉,但你可知道,我大隋律法中另有十二大罪,是可以不用理会任何人爵位的。

    王君临紧跟着便说道:就怕你这老头没有这个胆量。

    于仲文顿时气的脸色涨红,胸膛起伏不定,脸部肌肉一阵扭曲,咬牙一声厉喝:狂妄之徒,来人啊!王君临咆哮公堂,事涉科考舞弊案,身犯十二大罪,给本官打!

    旁边治书侍御史李少文与大理寺少卿郑青见此,互视一眼,前者竟是起身对身旁两位大人拱手一礼道:人有三急,两位大人先审着,我去去就来。

    大理寺少卿郑青紧接着便说道:老夫刚才想起家中有急事,先走一步。

    两人说完,根本不等于仲文说什么,便转头从侧门快速离去。

    王君临看在眼中,心中感到搞笑的同时,也知道这两个老家伙多半看出自己有意激怒于仲文的意图,亦或是来之前他们背后的大人物交待过一些话,也有可能畏惧于自己的报复,总之是不想和自己结下丝毫仇怨,为此甚至玩起了尿遁?

    来刑部之前,王君临早就通过夜鹰和鬼眼调查清楚了,那位刑部尚书于仲文看似公正廉明,实际上一直与废太子杨勇比较亲近,但是同时又与杨素是姻亲同盟的关系,这里面说不定就有杨素与于仲文私下商量两头押注,等将来不管那一家押对了注,就可以通过这层关系作为桥梁迅速改变立场,保住家族长盛不衰。

    而大理寺少卿郑青出自洛阳郑氏,也是天下间顶尖大族,最主要的是,他是前朝遗臣,与长公主杨丽华暗中有所来往,虽不敢说是杨丽华的人,但彼此之间却是亲近之人,杨丽华前几天特意征求过王君临的意见,要不要她出面给郑青打声招呼,被王君临拒绝,他不想将自己和杨丽华的关系让更多的人知道。

    而那位治书侍御史李少文,却是东宫太子杨广的人。

    这一次科考舞弊案,不管是东宫杨广,还是大皇子杨勇,都算是损失惨重,属于东宫一系的十几名考生全部落榜不说,损失了一个礼部尚书周成言,且带头掀翻了整个科考,搅动整个朝局动荡的是他麾下幕僚许敬宗,算是得罪了一大批的门阀贵族,所以这几天杨广忙着,以各种隐晦的方式告诉各个门阀贵族:许敬宗背叛了他,听命于他老子杨坚。

    而杨勇除了同样十多名属于他一系的士子全部落榜之外,损失最大的却是被其视之为依仗的高颍如今成了逃犯,再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辅佐和帮助他,而且经此一事,高颍多年积累的威望和名望几乎毁于一旦。

    总之,这位治书侍御史李少文是绝对不会得罪明面上与东宫关系亲密的王君临的。

    王君临看了一眼李少文和郑青离开的方向,莫名一笑,转头盯着于仲文,寒声说道:难道于大人想要屈打成招不成?

    刑部尚书于仲文此时虽然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却有些骑虎难下了,眼中也闪过一丝噬厉之色,喝道:给我打!

    两根烧火根朝着王君临最脆弱的胚骨处狠狠敲了过来,刑部这些官差做惯了这等事情,深谙快准狠三味,棍下无风,却下手很狠很准。

    王君临神色诡异,不动不避,只听咔嚓两声,他腿上衣物颓然碎成数片,不过不是他的胚骨断了,而是两根棍子齐齐从中折断,露出森森然的木茬子来!

    王君临深吸了一口气,让体内无名真气缓缓流转起来,身上的衣裳缓缓飘动,轻轻向前走了两步,将脚下断作两截的烧火棍踢开,冷冷看着堂上强作镇定的于仲文一眼。

    于仲文和刑部一众官差大惊,他们从未见过敢在刑部反抗动手之人,这就犹如在后世你不管多大的官,多厉害的人物,但犯了事进了公安部从没有人还敢反抗。

    此外,刑部官差用的刑棍是特制的,即使是滞固期的高手在这棍下也只有哎哟惨嚎的份儿,但王君临却是破功期高手不说,还是内家真气修炼者,竟然用内家真气不躲不避硬挨两棍,反而将棍子从中震断!

    这一幕吓坏了所有的刑部官差,此时才想起来,眼前这位看起来身体并不强壮的青年,除了身怀骇人听闻的毒术之外,还是军中年轻一代最厉害的武将之一。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是坑
    众人心中惊骇,本能的做出了反应,只闻一阵腰刀出鞘之声,无数把利刀对着直直站在堂中的王君临,散着森寒的光,将王君临围在正中。

    于仲文厉喝道:将这胆大包天之徒给本官拿下!

    话音一落,十三名官差便一脸狠色的手持腰刀围了上来,刀风乱起,有两柄刀便已经要搁到王君临的脖颈上,逼其就范。

    王君临等的就是这一幕,悍然出手。

    一直缩在袖子里的双手,像弹出去一般,轻柔却又无比快速地伸开,化作两道轻烟,打在这两个近身官差的手腕上,紧接着无比快速地收拳而回,轻轻在他们的胸腹上一推

    这一系列的动作太快,快到根本没有人看清楚。只听一片惨叫声响起,所有官差倒飞了出去,将大厅里面的椅子砸得粉碎。

    众人惧惊,想不到王君临的实力竟然强悍到如此地步,下意识地退开了半步。

    于仲文见此,却是眼睛一亮,表现的不急不燥,微笑望着堂下的王君临,轻声说道:当堂殴打官差,罪加一等。

    在于仲文看来,能不能用刑是小事,只要能将罪名加诸到王君临身上就好,眼下王君临越不肯束手就缚,反抗得越激烈,自然是越好的。

    有了这个想法,于仲文望着王君临微笑说道:王君临,难道你想落个造反无君无父的罪名?他的手指轻轻叩响案板,十分满意目前的局面,轻声说道:王君临,你此时若反抗,便是心存不轨,若不反抗,就乖乖受刑吧!

    他最后又加了一句:若秦安侯想杀出刑部,请自便,只是有些可惜可惜啊,我大隋堂堂最年轻的开国侯,竟然要因为此等大罪,被抄家灭族。

    王君临双目中寒光一绽即敛,突然一跃而起,来到一脸惊恐的刑部尚书于仲文眼前,一只手将其胸口衣服抓起,噼里啪啦在其脸上扇了两巴掌,于仲文顿时双脸肿了起来。

    你你你你敢打我。于仲文一脸的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

    啪!

    打的就是你。王君临一脸嘲讽,又是一耳光。

    我要杀了你

    啪!

    啊!王君临,我和你不死不休

    啪!

    你

    于仲文羞怒交加,气急攻心,脑袋一歪,直接晕了过去。

    王君临大闹刑部之事,引起了朝廷上下轩然大波,刑部尚书于仲文进宫哭诉,天子杨坚震怒,召王君临进宫当面对质。

    王君临言称自己乃监察御史,按照大隋律法,上至天子,下到宰相尚书,概不能动用任何刑法。因为于仲文动用私刑,所以自己才逼不得已才反抗,至于动手打于仲文,是因为不将于仲文打昏,后者总是命人动手,事情没完没了。

    于仲文听了之后,脸色惨白,瘫坐在地,他却是忘了王君临还有一个监察御史的官职,只是这个官职自被授予之后,王君临从未履行过任何职责,用这个官职做任何事情,包括于仲文在内,几乎所有人都忘了此事。

    这样一来,王君临大闹刑部固然不对,但于仲文公然违反大隋律法禁令,都犯了错。

    为惩戒王君临,杨坚下旨罢免王君临监察御史官职。王君临官职被罢免,为公平起见,于仲文的刑部尚书的官职也被罢免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和各个门阀世家才反应过来,禁不住怀疑这是陛下和王君临演的一场好戏,目的自然是皇帝从未变过的目的——削弱门阀世家对朝堂的控制。

    当然,为了此事王君临与关陇于氏彼此结下了死仇,杨坚心中清楚,越加欣赏和感激王君临,但这种大功只能记在心中,不能赏赐。不过,王君临趁机提出欲回雍州高台城,杨坚略一犹豫,最终还是没有同意,

    自王君临来京城以来,他借王君临之力,先是彻底毁了昌平王府,削弱了越国公杨素在朝中势力,彻底将高颍赶出朝堂,将礼部和刑部这两个尚书拿下,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之人,算是将这两个位置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而且让杨素和贺若弼结下了死仇。

    自立国以来,这二十多年来,他致力于削弱门阀世家,减弱门阀世家对朝堂的控制,但取得的效果还不如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取得的成绩,而这些都是王君临的功劳。在杨坚看来,这些功绩不小于王君临之前所立所有战功的总和。

    殿试的最终结果终于出来了,完全是按照杨坚的意思,且每名中榜考生杨坚都抽出时间说了几句话,即使这些士子中大部分出自门阀世家,从小被家族培养 教育家族利益至上,也禁不住心中激动,再加上杨坚几句话便让了们相信自己能够中榜与家族无关,完全是自己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和欣赏。这样一来,他们不知不觉中对杨坚便多了几份忠心。

    那十三名中榜的寒门士子都被选入了二甲,当然也被杨坚亲自接见,至于状元榜眼探花,则并不出奇地归入到一些成名已久士子的头上,而且王君临清楚,这三位的名字也曾经出现在那些纸条上,当初自己糊名的时候也是做过手脚的。

    而在殿试结果张榜公布之后,科考舞弊一案依然在审理,而自三个月前一来到京城,便吸引了所有人目光的秦安侯却安静了下来,待在府中不出,也没有再传出任何特殊的事情。

    十月初三,殿试结果张榜公布当天,房乔韦云起等十三名幸运的寒门士子在犹豫商议很多次之后,终于找了个自以为恰当的时间,一起来到了城西秦安侯府。

    房乔抬头看着秦安侯府那气势雄伟的正门,有些紧张地看了看大门口两边蹲着的石狮,以及门侧两边站得笔直的持刀护卫,讷讷说道:王侯气象,果然非比寻常。

    韦云起是众人中最为自傲之人,但头一次来到这等豪贵之府,清晰的感觉到寒门与贵族世家的差距,不由也有些紧张,但嘴上却强撑笑颜道:我等是为了感恩而来,紧张什么。

    :第二更送上,还有第三更和第四更————



第二百一十三章 心理暗示
    其他十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天下人都知道他们能够中榜,眼看着就要成为朝廷官员中的一员,都算是拜王君临所赐,对方甚至为此大闹刑部,弄倒了刑部尚书于仲文,于关陇于氏结下死仇不说,自己还丢了监察御史这等清贵的官职。

    再加上,随着他们要当官的日子逐渐接近,他们越加感受到了门阀世家对他们的敌意,特别是满朝官员对他们的排斥,即使皇帝陛下已经表明会是他们的后盾,可天子毕竟高高在上,他们不可能事事去找天子,而后者日理万机,也不可能一直如保姆一般将心思放在他们身上,这个时候他们便需要有更合适的人庇护。

    这十三人中的一些人不是没有想过暗中投靠门阀世家或者东宫和大皇子,但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将会是彻底惹怒皇帝。要知道,皇帝要对付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员,有着各种顾忌,不得不与臣子进行勾心斗角,借王君临这样的利剑施以手段以极其正当理由或罢免或杀之,否则很容易引起反弹。

    但皇帝要对付他们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员,也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重则被杀头不说,还连累家里面人,轻则被打回原型。

    所以,今天这十三个寒门士子来拜见王君临,如房乔韦云起这样的或许是为了感恩而来,但其中一部分人纯粹是为了找一个最合适的靠山,一个不会惹恼皇帝的靠山。而这个靠山,整个天下间,只有王君临是最合适的。

    十三人在秦安侯府门口徘徊良久,也低声商议良久,终于驱除了一些心中紧张,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迈步向秦安侯府走去,有护卫上前客气挡住他们,门房里面自有前院管家之类的仆从出来,房乔连忙递上早已准备好了的名贴。
1...109110111112113...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