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话音刚落,有侍卫禀报:“陛下,天宝将军回来了,还抓了一些人!”

    紧接着便听到战马疾驰的声音,没过多久,宇文成都率三千骑兵从城外大营返回,在队伍中夹杂着几十名被绑住的将士,宇文成都老远便看见了杨广的车驾,他翻身下马,向车驾处奔来。

    “臣宇文成都参见陛下!”

    杨广远远看了看几十名被绑住的将士,皱

    眉问道:“那些都是什么人,为何将他们绑了”

    “回禀陛下,这些人在军营中胡言乱语,动摇军心,刚好被臣听见。”宇文成都实话实说。

    杨广神色顿时阴沉起来,问道:“他们都说什么了”

    宇文成都道:“他们埋怨陛下还不回京城,害得他们背井离乡过来,粮草又不管够,吃不饱饭。”

    宇文成都就是这样一个人,只忠于杨广,谁的面子都不给,而且也懒得多想,是什么就说什么。

    杨广一听,脸色自然更加难看了,咬牙道:“是谁的军队”

    宇文成都道:“是河东来的郡兵。”

    杨广眸中闪过一抹杀机,若是按照以往,他立刻便会下令杀了统兵大将,但如今他却知道,若真这样做,城外这二十万大军说不定会立刻哗变,因为经过雁门城被突厥人围住差点身亡,他如今在这些将士眼中的形象和威望早已和原来不能相比。

    “回城吧!召集众臣过来,朕要议事。”杨广最后还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回到雁门城中临时行宫内,杨广看着一众臣子,也懒得再说一些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缓缓道:“找各位爱卿来,是想和大家商议一下,该如何处理王君临之事,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房间里一片寂静,半响没有人敢说话,因为谁都知道王君临不好对付,甚至眼下以朝廷之力根本拿王君临没有办法,还有人知道今天若是首先提议打王君临,事后传到王君临耳中岂不是会死得很惨。

    眼见杨广的脸色越来越阴沉,虞世基暗叹一声,上前躬身道:“陛下,臣认为王君临虽然对陛下有所不敬,但此次终归是来勤王了,所以这对陛下和朝廷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处理得好,便可以缓和王君临与朝廷的矛盾,让他保持始终依附朝廷,这样也能让王君临震慑天下反贼。最后等天下平定之后,再彻底消除远东军这个隐患,所以臣以为何不借封赏王君临勤王的功绩,以安抚为主。”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张继科的愧疚
    独孤长苏冷冷道:“虞大人,王君临带领大军来雁门郡勤王,目的可不简单,他主要是想求大义之名,如果再承认他的功绩,那岂不是遂了他的心意。”

    裴世矩目光一闪,站出来说道:“国舅大人此言差矣,王君临来救圣上,是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隋臣,隋臣来救驾,是天经地义之事,如果他不来救驾,他便难以向天下人交代所以他必须要来,他也来了。更何况如果不是他带领大军来救援,我等恐怕早已落在突厥人手上,或者已经死在乱兵之手,国舅大人也没有机会在这里冷嘲热讽。”

    “裴世矩,你休要强词夺理。”独孤长苏有些恼羞成怒道:“我只是就事论事,你口口声声替王君临说好话,难道是收了王君临的好处。”

    裴世矩瞳孔一缩,冷笑道:“国舅大人反应这般激烈,莫非是想让陛下不顾一切发兵打王君临,然后让我大隋彻底乱了,你独孤家好浑水摸鱼打着什么心思,你以为满朝文武看不出来。”

    论口才独孤长苏可不是裴世矩的对手,而且独孤门阀是天下第一世家,若没有王君临这等强人的存在,的确是杨广第一防范对象,毕竟他老子杨坚当年是如何从前朝手中夺的江山,他再清楚不过了。

    独孤长苏感受到杨广阴冷的看了他一眼,心中顿时凛然,虽然气得满脸铁青,但却半晌说不出话来,裴世矩这句话说的太狠毒,此时不管他说什么,都只会让皇帝对他越加猜忌。

    杨广冷冷的看了一眼独孤长苏,然后又看了一眼虞世基和裴世矩,最后将目光转到很少说话的杨恭道身上,杨恭道是如今除了杨广和其几个孙子之外,已经为数不多的皇族,他的想法大都是从维护社稷考虑,而且他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所以杨广走到哪里,都喜欢将其带在身边,不过杨恭道非常聪明,知道自己的身份最是敏感,而杨广又多疑,所以他很少说话,甚至杨广不主动问他,他从来不说话。

    “杨尚书,你的意见呢”

    杨恭道略一沉思,躬身道:“陛下,臣赞

    成虞大人的意见,但臣不是因为惧怕王君临,而是为陛下帝王尊严考虑。王君临既然带领大军救了驾,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救驾是事实,就应该赏赐,否则有大功不赏,特别是对陛下的救驾大功都不赏赐,而且还刀兵相见,下面将士可不知道王君临有谋反之意,定会胡思乱想,动摇军心。”

    张继科也适时说道:“陛下,臣附议,陛下只有表现出天下之主的大度,才能让大军归心,而且给远东军赏赐,也会让远东军将士知道他们是陛下的军队,可不止是远东军,这样也有利于收买远东军将士之心,让他们觉得,是在为陛下效忠,而不是在为王君临效力,如果陛下不承认王君临的功绩,也就等于是否认了远东军的功绩,臣认为这样会把远东军彻底推向王君临,将来就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所以臣的意思是,可绕过王君临,给远东军将士赏赐财物钱粮,对于王君临可以给一些虚名以堵天下人之口,这样一主一次,那远东军依然是大隋军队。”

    杨广想了一下,欣然点头,杨恭道和张继科说得很透彻,而且也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事实上他人在雁门城,城外的大军对他的忠心也是在限的很,这种情况下打王君临,他一点信心都没有不说,也总感觉不安全。

    而张继科所言,嘉奖赏赐远东军为主,表彰王君临为辅,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妙招。

    不过杨广没有立刻便说出自己的决定,目光扫过众臣之后,淡淡说道:“张继科和杨恭道留下,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众臣神色各异的都恭敬行礼退了下去。

    书房里只剩下杨广和杨恭道、张继科三人,杨广这才徐徐对他们道:“独孤长苏虽是朕的国舅,但却以独孤家的利益为先,如今我大隋摇摇欲坠,独孤家有异心再正常不过了。裴世矩出自闻喜裴世这样的巨阀世家,虽然没有谋反之心,但必然是有私心的。虞世基喜欢弄权,眼下已经没有能力为朕分忧,只有杨恭道你是皇族,难得头脑清醒,而张爱卿你出身贫寒,朕还是太子时便是朕身边

    的幕僚,朕也最是信任你,朕觉得你们或许还有话要说,现在可以继续说了。”

    “多谢陛下信任,我必为陛下效死力。”张继科暗叹一声,心中有些愧疚,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在杨恭道叹息一声道:“陛下,臣是有话要说,臣认为王君临的确是有谋反之意,而且很可能是我大隋最大的威胁,但现在他只会是割据的藩镇,即使要谋取天下,也会是我大隋彻底乱了以后,所以只要陛下能够力挽狂澜,平定天下反贼,让我大隋重新回复安定,便可遏制王君临的野心,臣以为即使要彻底铲除他,但绝不是现在,否则只会让天下各路反贼高兴,给了他们壮大的机会,而且如独孤家这等巨阀世家也会暗中图谋不轨。”

    杨广点点头,杨恭道说到了他最大的担忧,他又转头对张继科问道:“张爱卿,你以为呢”

    张继科已经利用刚才时间想好了如何说,立刻郑重说道:“臣认为,王君临或许有拥隋自立的意思,而且据臣所知,他也得到了范阳郡官员和民众的支持,但同时对他也是个束缚,使他不敢明目张胆造反,他对河北六郡的扩张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样一来,陛下便可以暂时把他放一放,先笼络住他,刚好利用他的凶名震慑天下宵小之辈,等陛下把国内的叛贼都一一扑灭,国内局势安定了,再调过头一举剿灭王君临,臣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杨广轻轻一叹,赞赏的看着张继科和杨恭道,真诚的说道:“朕是当局者迷,多亏两位爱卿的提醒,让朕幡然醒悟,朕知道该怎么办了,就依卿言,朕先笼络住他,等朕灭了其他各路叛军,天下安定之后,再聚集大军一举剿灭他。”

    张继科和杨恭道连忙齐声恭敬道:“都是陛下英明神武。”

    嘴里面习惯性的歌颂着杨广,张继科禁不住暗忖:“这大隋已经彻底烂了,即使陛下恢复到当太子时的英明神武,也难以平定各路反贼,让天下安定,哪还能等到聚集兵力攻打王爷的时候。”

    ………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魏征来了
    远东军最重要的府衙都是紧挨着秦安王府的,其中自然包括在王府西边的军情府。

    说是军情府,但所负责的范围绝不限于的军情,天下形势、民生、经济,乃至王君临特意交待的那些人,都在沈果儿统领的军情府侦察、监探之下。

    可能因为沈果儿是女人的缘故,军情府虽然在如今王君临所属势力范围民间传说中与强悍、恐怖、神秘大多联系到了一起,但总衙却是一座颇为典雅的庄院改建而成。

    这座庄院最中心那座小院子,便是控制上万探子和暗子的心脏。

    除了陪在王君临身边之外,沈果儿平时大多时候便待在这坐小院子里面,潜伏在天下各处的所有暗子档案资料都在这里。

    事关重大,所以这座小院子的警戒防御强度甚至比远东军行军总管府衙门还要严密。

    王君临统领大军从雁门郡回来已经五个多月了,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年春季,阳光对万物生灵便显得更为可贵和灿烂。

    至少沈果儿感觉晒着春日的太阳最为舒服,所以沈果儿这几天都躺在屋外小院子躺椅上办公,这个躺椅还是她找人仿制秦安王府中的那把据说由聂小雨亲自打造的躺椅,王爷经常躺在那躺椅上面逗弄小王爷。

    沈果儿旁边的石桌上放着最近七天内军情府筛选判断之后的情报。其中有一个在封面上画着三条蓝线,表示是一直盯着的某个重要人物有重要情报。

    情报是从武阳郡发来的,沈果儿隐约记得王爷交待那里有一个名叫魏征的小官,让她一直派人盯着,说实话她到现在都不明白王爷为何对这个魏征如此看重,甚至亲自批示这个魏征的情报为特级情报,还要随时要汇报。

    因为是特级情报,而最近天下各地也没有什么大事,所以放在最上面。

    心中虽然不以为然,但想着王爷的交待,沈果儿还是心中一紧,多了几分认真,将这份情报打开看了起来。

    “魏征这个小官竟然来了范阳郡!”沈果儿喃喃自语。

    挥手叫来属下,吩咐道:“派得力人手,在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全力保护这个魏征的安全。

    吩咐下去之后,沈果儿想了一下,出了军情府府衙,进了旁边秦安王府。

    …………

    …………

    魏征进入范阳郡最西边苌乡县城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惊喜。

    一路过来,他在其他各郡所见,都是混乱不堪,百姓食不果腹,街头饿死、冻死人乃是常事,豪强草菅人命乃是习惯,贼寇行恶已经成为常态。

    但来到这范阳郡地境上之后,这一切完全不一样了,没有贼寇,街头没有饿死和冻死的人,而且他还见到了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的建筑房屋,那是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红色砖块所建造的,看起来一个个高大结实。

    而在这乱世中寻常城池里面根本难以见到的书店,他一路走过来竟然已经看见了六个规模不小的书坊,而且门口书册的标价和所拥有的书种类,让他这个饱读诗书经义的文官都感到羡慕。

    甚至走在街上,连乞丐都看不见多少,要知道即使是大隋最盛世的时候,每个城池都会有乞丐,至于如今其他地方各地官府派出的捡尸车更是没有看见。

    当然,纵马横冲直撞的纨绔子弟撞死人现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失去信心的魏征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要知道,受九品正中制的影响,这个年头百姓在官吏眼中是真正的贱民,那种天上云朵和地上烂泥之间的鸿沟已经深入人心,长期的等级分明让百姓始终处于一种被官吏统治、剥削和被欺辱的状态,百姓对官吏这年头更多的是仇恨和敌视,最起码也是不信任。

    然而,眼前这些人他们愉快的在一起合作干活,偶尔也会大声的喝骂几声,但百姓和官吏的神色表情跟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劳动的场面热烈而和谐,每一个人似乎都非常的愉快。

    看到这一幕,魏征心中不禁感慨:“若是王君临麾下每个郡县都是如此,看来自己真的没有来错。”

    …………

    …………

    沿着大水渠溯流而上,魏征一路上看到了无数吱呀呀以风力驱动的大水车,不仅仅有水车,一些水磨也被安置在特意束紧的河道上,湍急的水流推动着水磨巨大的叶片,再由叶片带动巨大的石磨,将前一年的谷物碾碎,而后磨出白花花的面粉,这种石磨他依然从未见过,而效率之快让他感到吃惊,特别是那面粉之白、之细腻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高大的水车在东边海上季风常年不停的风之力下,不疾不徐的用水斗将河水舀进高大的水台,欢快的水流再顺着高大的水台将河水倒进高处的水渠里………

    魏征发觉自己被这些东西迷住了,他以前不是没有见过水车,但设计如此精巧,如此好用,特别是以风力驱动的水车他却是第一次见。

    “这地方真的是偏远的范阳郡世人只知王君临赫赫凶名和毒名,却不知道王君临在救世济民方面已经创造了奇迹。”魏征喃喃感慨道。

    魏征虽然也是出身贵族世家,但他并非是高高在上的不食烟火者,他知道水利对农耕的帮助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水浇地和旱田两者之间巨大的收成差异,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

    在魏征仔细观察了一会,弄清楚了水车和水磨的基本工作原理时候,他就把目光放星罗棋布的水渠上。

    &nbs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图谋四郡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不过,越是这样,魏征越是对自己能否得到王君临重用没有了信心。

    而若是得不到秦安王的重视,甚至连原来在武阳郡时的官职都不如,魏征虽然不会离去,也会接受,但心中总会不痛快和失落的。

    所以,魏征决定在求见王君临之前,再进一步了解一下范阳郡的情况,准备一下“面试”时毛遂自荐的说词。

    …………

    …………

    远东军行军总管府衙门,议事厅空间显得并不如何阔大,左手边一大排齐人高的偏纹衡木架,架上摆的不是兵器,而全是书籍。

    王君临此时并没有穿官服,而是换了件穿着很舒服的白色便衫,腰间系着一条玉带,看上去倒是休闲。

    他此时斜倚在矮榻之上,伸手将茶碗搁在几上,很随便地挥了挥手,先是沈果儿和杨空蝉两位女官,然后是杜如晦、刘子明、刘继城三名文官,以及尉迟敬德、罗士信、陆寒、管小童、魏刀儿等各陆营主将,还有罗春来、黄少秋、甘子奇、刘一东、郑大彪五个水师主将都躬身行礼然后坐了下去。

    王君临在非正式场合中一直较为随和,召集麾下干将议事时不喜欢大家站着,这一点众人早已习惯,最开始时杜如晦也曾经力谏过,但王君临不予理会,杜如晦也只能和其他人一样————总不能其他人坐着,他站着吧!
1...485486487488489...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