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你部兵马再进三十里,距中潭二十里即停,原地修整待战。”
“诺!”
详细交代肖渠,百里燕继续向中潭追击。
而与此同时,沈暮驰正为平昌县城辎重队迟迟不出而感奇怪:
“怎样,平昌城内的咸军出城了吗”沈暮驰急问斥候。
“回沈将军,平昌城门紧闭,守军大增,似乎是有长期坚守打算。”
“长期坚守这不应该呀。通往平昌道路尽被封锁,林台咸军不可能向平昌报讯。”
沈暮驰出尹渠不久,先行令人赶到了中潭,封锁通往平昌的道路以劫杀咸军传令士卒,但他哪里知道,咸军早于其赶到中潭之前,以千里跃将消息送到了平昌。
又是等了半个时辰,非但没等来平昌咸军出城,相反招来了百里燕:
“报,报沈将军,发现我军以西发现咸军骑兵,速度奇快,转眼已到十里之外。”
“什么,咸军骑兵,这么快”沈暮驰大吃一惊,忙又问:“来人多少人马”
“约一百五十余人,许是咸军先锋。”
“糟了!快,传令全军,准备应战!”
“诺!”
仓促翻上战马,沈暮驰率兵五千众,向西来到营前,此时百里燕距离营地不足两里,沈暮驰掏出望远镜正要瞧个仔细,下刻便是大吃一惊。
只见咸军胯下战马壮如巨兽,人骑马上全不成比例。看到这里,沈暮驰断定,是传说中的宝马千里跃。
“可恶,是千里跃。咸军定是用千里跃报知了警讯。”
心中暗道之际,百里燕勒住马缰停在沈暮驰一里之外:
“蒋杰,令人过去喊话,让沈暮驰阵前说话。”
“诺!”
少时,一护骑脱离大队,纵马来到沈暮驰阵前高呼喝道:
“沈暮驰将军何在,沈暮驰将军何在!”
沈暮驰惊疑不定,其身旁一旁千夫长这时说道:
“沈将军,咸军喊话要见将军。”
沈暮驰心起疑窦,想到或许是咸军诈计:
“去,即刻派出斥候向西警戒,一旦发现咸军大队人马,即刻来报。”
“诺!”
言毕,沈暮驰率护骑两百人前出来到阵前,乍见千里跃,愣是让饱识天下名马的沈暮驰心头狂震。
抵近之际,方才发现对方足足高他半个以上身位,马蹄大如瓦缸,鼻阔肩宽毛发油亮,四肢粗壮如牛,与其说是马,不如说是兽。
沈暮驰自己胯下宝驹也算是天下名马,与千里跃相比之,如云泥之别。
愣怔之际,百里燕护兵又是喝道:
“喂,你等谁人是万夫长沈暮驰。”
话音刚落,沈暮驰身旁护兵催马上前:
“放肆,我家将军名号,岂容你等大呼小叫。”
百里燕护兵低头看了一眼,未予理会,继续喊话:
“谁人是沈暮驰将军,我军副帅约请将军阵前说话。”
沈暮驰闻讯一惊,心中暗道:
“百里燕难道亲自来了不成!”
此时护兵正要说话,沈暮驰将其摁住,说道:
“本将军便是沈暮驰,你家副帅可是永兴侯百里燕!”
循声望去,咸军护兵上下一番打量,确认眼前将甲是万夫长佩戴,遂是说道:
“正是,副帅大人请沈将军阵前说话。”
“哼,百里燕诡计多端,本将军哪里知道不是其设计害我。”
“在下话已带到,去与不去沈将军自选,告辞!”
言毕,护兵勒转战马,两脚一蹬马肚,千里跃掀起一阵尘土,随即扬长而去。看的沈暮驰眼红心热,恨不能将之夺来。
待其离去,沈暮驰护将说道:
“沈将军,当心有诈啊。百里燕分明是想把将军诱出,好趁我不备,突然袭击,不可不防啊。”
“这还用你说,百里燕素来狡诈,据说南蛮死在其手中者多达百万之众,无不是被其诡计所害。不过本将倒要会会此人,试探虚实,以免着了百里燕的道。”
“沈将军,这恐怕不妥吧,眼下无圣使在场,私自与敌军主帅交涉,可是重罪呀。”
护将苦心劝道,沈暮驰一意孤行说:
“不用再言,眼下情势不明,百里燕亲自现身,定有诈计。如若不探虚实,我军恐遭不测。传令各军各营,布两翼阵,没有本将军令,不得妄动。”
“属下遵命。”
言毕,沈暮驰携护骑两百人前出阵前,百里燕见其迎面而来,遂是催马上前,距其大阵一百五十步停下脚步。
邵平一战,二人有过两次正面交手,一次是百里燕设母马计,诱走沈暮驰军马。
第二次是沈暮驰渡河之际,被百里燕先锋营反杀个措手不及。
两次沈暮驰皆完败,但二人却从未有过照面,沈暮驰不识百里燕,百里燕不识沈暮驰。二人都是一眼认出彼此将甲,籍此确认身份。
沈暮驰很是打量了一番百里燕,三十四五的年纪,神采不凡,胯下一匹千里跃,乌黑发亮颇有烈马雄心的大气度,他是一眼认出此马精贵,即便不是头马,也是马中之极品。
看到这里,沈暮驰抬手向百里燕略施一礼:
“阁下可是当年奔袭邵平的先锋将军百里燕”
百里燕亦是抬手还礼道:
“正是本帅,想必阁下便是沈暮驰。”
&
第708章 富得流油
沈暮驰奋起直追,此时叛军尚不知前方情势,只见迎面跑来一百五六十匹战马,紧跟着还有两百余匹,待到近处之际,叛军都是吃了一惊,不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咸军手中飞出大把大把珍珠,边撒边喊:
“凡降我咸军者,赏珍珠一枚……”
边撒边喊,边喊边撒,沈暮驰见此一幕怒不可遏,这时却是发现百里燕已是跑到一里之外,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可恶,居然就这么上了他的恶当!”
沈暮驰气的牙痒,随即分出两千最快骑兵去追,一刻钟后愣是被甩开了三里地,无论如何也追不上。非但如此,原本秩序井然的队伍因为珍珠引得一片混乱,着实令沈暮驰大为光火。
“沈将军,百里燕着实可恨,其已经脱逃,现在怎办!”护将忙道。
“还能怎办,即刻收缴珍珠,急速返回尹渠,凡乱军心者,严惩不贷。”
“诺!”
此时百里燕已经遁逃,跑出十里地后刹住马队,从腰间皮匣掏出一支八倍望远镜西眺沈暮驰军,这时蒋杰说道:
“侯爷,刚在的珍珠真是可惜,得值多少银子啊。”
百里燕收起望远镜,根本无所谓:
“区区几百粒珍珠而已,本侯有的就是,还在乎这些。要是一粒珍珠能买一个降兵,本侯就是倾家荡产也值。走,去平昌。”
“诺!”
百里燕此番随行带了十万粒珍珠,当然,算不上什么好货色,都挑剩下的四等货色,积压在侯府等着做珍珠粉,侯府多的就是,闲着也是闲着,拿出来还能当成钱使。
当下绝大多数人对“金钱”的概念仍然停留在钱是好的,有钱能买东西的基本层面,即便是统治者和官僚阶级,对钱的认知并不深刻。
金钱的本质是没有价值的流通品,为促进有价值的货物流通,才赋予货币了特殊物体的等价流通功能。
故而有钱能买到一切世间存在有价值的物品,但如果不存在可消费的有价值物品,钱便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口饭,人人手握一公斤黄金,这口饭的价值远在一公斤黄金的价值之上,因为黄金是不能吃进肚里而延续生命的,而饭可以。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反向发展,人对财富的需求停留在货币层面,对物质的需求认识并不充分。
如此导致但凡与金银挂钩的物品,往往具有黄金白银的潜在替代性质,如玉、宝石、珍珠等。尤其是质地越小而价值越高,又便于交易成黄金白银的物品,更受各个阶层的欢迎。
比之黑巾军炼出来的假黄金,百里燕的珍珠分量轻价格高,能大量养殖生产,价格少则二三十寸银,多则上百数百,显然要比带着几斤黄金白银逃命更为方便。
与其存在手中,不如撒出去收买人心扰乱军心,百里燕相信不用多久,沈暮驰军中那些私藏了珍珠的兵士很快会开小差,然后溜号。
从中潭到平昌县,全速不消半个时辰,辎重队避入平昌县后加强了防御,由于不会用炮,火炮还都上着封着油裹着油布。
沈暮驰由中潭向北逃窜,于第二天中午抵达郎秋时,叶信提前一个晚上赶到郎秋扎营,又等了半日,待到沈暮驰赶到,叶信以逸待劳守在必经之路上。
而与此同时,肖渠部五万步军接到百里燕命令向北运动,切断了沈暮驰南下退路,沈暮驰只得向西转移,与叶信部骑兵保持距离,不敢轻易交战。
百里燕亲自押护辎重队,从平昌出发前往林台,而沈暮驰偷袭失败,反被叶信盯住的消息在偷袭失败的第三天,被神通获悉:
“天王,沈暮驰现在被咸军骑兵盯在林台东北六十里无法脱身,另有五万咸军从南面步步紧逼,继续这般下去,林台再出兵,沈暮驰的三万人可就彻底完啦!”万夫长宋何说道。
“这还用你提醒本天王吗!”
神通不带不快,厉色瞪了眼宋何,宋何忙是退回一旁继续站着。
神通摊开地形图,目光落在林台西偏北六十里处,此地一马平川,距林台近,而距尹渠、贡城远,沈暮驰被围困在叶信、肖渠、林台三地之间,平昌的失利则是神通没有料到的。
思索足有一刻时间,神通郑重说道:
“即刻从贡城调一万兵马入尹渠,两日后尹渠守军与本天王本部兵马南下林台,准备决战。”
宋何闻讯大吃一惊:
“天王,尹渠守军只有两万啊,不算沈暮驰部三万人,南下的只有七万人,加上沈暮驰也不过才十万人,咸军有十六万人,此战必败无疑呀”
宋何话音未落,立时换来神通阴狠眼色:
“那依宋将军意思,是要本天王尊你号令行事”
闻听神通口气阴狠,宋何顿时头皮发麻胸口冰凉,诺诺连声道:
“不不不,末将岂敢僭越,一切谨遵天王号令。”
“哼,即刻传令去,限贡城守军两日内赶到,否则严惩不贷。”
“诺!”
一日后,百里燕押运辎重回到林台,刚进治所便得贡城消息:
“副帅,今晨来报,贡城有一万守军昨日突然出城急行军赶赴尹渠,在下判断神通是要从尹渠兴师南下于我决战。”
关龙翔详细道出详情,百里燕脱下头盔,来到地形图前问道:
“沈暮驰部今日到了何处”
“叶大都督已将他逼到据我林台五六十里处,肖渠将军距其只有四十多里,急行军半日可到。”
“继续压着,传我军令,调叶信回城坐镇,令徐谨前去接替叶信指挥骑兵。同时令顾中率步军五万,随本帅前往照城,准备攻打照城。”
关龙翔闻讯吃了一惊,忙是问:
“副帅,神通这是要与我军决战林台,此时抽调走五万兵马,林台附近我军可就只有十一万人,而且照城守军有三万,五
第709章 心理落差
一窝蜂出现后麻烦很大,其射程覆盖一百至三百米,加大药量甚至更远,发射量大,覆盖率高,杀伤力强,即便不围城,天天往城中发射十万支箭也够呛,效率远比实心弹丸强得多。
当然,咸军普遍挖掘了掩体工事和地下防空洞,但城内外二十六七万人不可能都躲地下和掩体,老百姓的茅草屋更没有防御效果,公良修说的容易,坚守林台一直拖着,殊不知神通哪里给你拖的机会,杏城很快会有援兵登陆。
千岁天王的约战多半也是虚晃一枪,利用志军急于谋求突破的心理,将志军引向南面,拖而不战,真正的对垒应该还在林台。
这其中又牵扯到志国与咸国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公良修在为公良军谋求更大利益,站在其立场,自然是希望百里燕配合他的行动。而站在百里燕立场上,则是要公良军配合他的行动。
如果百里燕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这显然是神通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如果因照顾了公良军,而误了咸军根本利益,则不符合百里燕的利益诉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