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不过有一事可以肯定,号朝天子陵寝都在国都附近,此处若有天子规制大墓,墓中之人多半并非正统,应是被废黜或是流放天子。”



    “被废黜天子能由此大礼”百里燕反问。



    “若是让国,可同享天子下葬礼制。眼下看这情形,让国可能极大。”



    让国就是因各种让出王位给自己的儿子或是兄弟,或是旁系,政变、逼宫都有可能。



    此外主动退位让贤往往能得善终,死后现任的君主感念前主的恩情,往往要厚葬前主。墓中出现如此多的陪葬品,又附和九个墓室的规制,主动退位让贤的可能更大。



    搜索持续半个时辰,九个墓室先后打开,在主墓室入口和甬道尽头发现有墓志一块,石函一个。石函被铜皮封着,重达四百多斤,用了十人合力给弄出了墓室。



    墓志文字保持了前朝的形体,由于中原文字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化书写方式,同时隔了一千多年,与现今中原文存有一定差异,看的人眼花缭乱。



    墓志用碘伏与酒精洗消擦拭后,被迅速送到赵安陵面前:



    “赵先生,墓志文字可否辨认”



    “十之六七吧,年代久远,字形出入甚大,需得仔细辨看。不过,这墓志最后刻的很是清楚,墓葬于号朝兴宝四百七十二年,距今大致一千多年,墓主是……”



    话音未落,赵安陵语顿不言,瞳孔微缩目光惊奇,百里燕见其不语,忙是问:



    “墓主何人”



    “号朝仁德天子,柴,柴……弼。”



    “柴弼”百里燕蹙眉摇头,记忆中从未在典籍里见过这个名号,但见赵安陵神色有异,立是追道:“




第714章 千年算
    听到这里,气氛立时诡异起来,百里燕、赵安陵不禁汗毛直竖,百里燕探身伸手去沾白色粉末,伸到嘴边尝了一口,确实是咸的。



    “咸的,还真是盐。”



    这时赵安陵也尝了一口,突然哈哈大笑,顿让百里燕吓一跳:



    “赵先生……”



    “呵哈哈……咸的咸的,故人诚然不欺我等今人,侯爷,这柴弼是料到我军今日定有到此一举,故而在这山中埋下这一玄机啊。”



    “嘶……这……这未免不可思议,其竟能知一千年后。”



    “呵呵……其实不然,在下听宗伯兄言,但凡易学演算之法,可短不可长,年月越是久远,所知越少,柴弼将这盐置于此地,多半是暗示咸军有朝一日到此。”



    玄学易学本质是一种遵循特殊计算规律的预测术,其向后推算的时间越久,所能得出的提示结果越少。如,不到应验时,当局者局外者,难以知晓谶语和作图所指细节。



    正如这石函中的盐,得在正确的时空,遇上正确的人,才会收到奇效。



    如果是其他人等意外发现墓穴打开石函,哪里管什么盐咸不咸,拿了金银财宝就走。



    柴弼只推算到日后定有机缘与“咸”有关,直接写明显得他不够高明,代以食盐暗喻,仿佛是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



    思索之际,蒋杰见食盐下隐有异样,忙是说道:



    “大人,盐下面似有金光,好像是金子。”



    百里燕闻讯低头看去,发现食盐被手指戳中后陷了下去,隐隐露出金色。



    速将食盐全数起处,果然在石槽下见一金色方块物。



    “是金子,上面好像还有字。”



    百里燕话音刚落,赵安陵眼疾手快,伸手去取槽中金子,金子半寸见方,很是压手,六个方面刻有小字,肉眼仔细可辨内容。



    “赵先生,方金上写的何意”



    “第一面写的似乎是‘日月迢迢’第二面是‘燕归海北’第三面、第四面分写‘肖徒安邦,半面美人。’第五面写着‘勿念寡人’,第六面是写‘取财有道,莫要尽贪’。”



    “嘶……”百里燕心中大奇:“嘿,这个‘日月迢迢’不就是个照字吗。一千年前连,昌尹郡都未曾有,照城建城也不过两百余年,这柴弼果真是厉害呀。”



    “岂止是厉害。”赵安陵道:“燕归北海,应是指的侯爷,肖徒便是指的在下,至于这半边美人,眼下似乎尚未见其人,但从这谶语中看,定是与照城有关。”



    这时蒋杰说道:



    “那这勿念寡人又是何意”



    百里燕略作思考道:



    “多半是柴弼令我等后人勿要以此刨根问底。至于取财有道,莫要尽贪,是告诫我等取用金银要适可而止,不要全数拿走。”



    “其实还有另一层隐晦之意。”



    赵安陵提醒道,百里燕忙问:



    “赵先生何意”



    “柴弼道行如此高深,告诫我等定是有其玄机在内。眼下我军不缺金银,在下以为,墓中金银取不如不取,取则少取。”



    “嘶……可如此一来,日后消息传开,岂非被他人拿去。”



    “侯爷所虑不无道理,但古人不欺我等,还是听之为好啊。我料定,这墓室之内定不是柴弼所葬之处,定是假冢。”



    “那本帅令人掀开棺木一探究竟。”



    若是说柴弼一生是个传奇,那他留下的石函足以称奇古今。



    短短四句,算到了千年之后今时今地四个要素,不能不说玄术易学深不可测的预测法,有其时空的合理性。



    而多年之后,百里燕为一探究竟,找到柴弼王陵所在,挖开了墓道,墓道通往墓室的尽头赫然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自上而下只写了四个字:百里止步



    百里燕不信邪,又令人挪开石碑,结果在反面又发现“庶子心痴,寡人恕不奉陪。”



    翻译一下就是: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言外之意,墓室里面是空的,到此百里燕未敢再挖,只怕着了道。



    直到又过了多年,技术飞速发展,通过现代技术穿透扫描得以确认,柴弼墓室空无一物,没有棺木亦无陪葬,只有大量封存的书卷和历史典籍,为后世研究號朝早期以及陈朝、亥朝的历史、天文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在其中发现了柴弼留下的遗著一书。



    至于柴弼王陵真正所,在一直未有下落,但传言柴弼墓穴修河时埋在了大江之下,以阻盗墓之人,真可谓是极其高明,愣是再厉害的盗墓贼,显然也不可能钻到大江地下去盗墓。



    待墓穴中两口棺木打开,不出赵安陵所料,棺木中只有两个人形陶俑和金银玉器,以及腐化的木器陪葬,并没有尸骨的痕迹。



    其余十四口棺木连同主椁室全部掀开,无一例外都是人形陶俑,主椁室内堆砌了大量金银珠宝,还有玉石玛瑙和珠宝,从头到尾一场虚惊。



    见如此众多金银,百里燕叹气道:



    “这些金银少说值价三两万寸银,在一千年前,可不是小数目啊,柴弼竟将之堆砌在此,也不知作何用意。”



    “那侯爷要取用金银”赵安陵问。



    不知是火把光照昏暗,还是心理问题,百里燕只觉得赵安陵脸上十分诡异,平淡的语气似乎是暗藏着某种



第715章 杀机
    赵安陵摆弄金球正觉惊奇,闻讯百里燕所言,忙是追问:



    “侯爷又认得此物”



    “正是,此物虽是手炉,却是工造术中之大成。其名为机械陀螺仪,辅以罗经,可永定方位不变,十分之精妙。这已是本侯第二次得见此物。”



    百里燕记得第一次看见利用机械陀螺仪原理制成的熏炉、手炉形制的炉具,还是前世在博物馆,看见的一只出土于唐朝早年的鎏金镂空花鸟球形银香炉,解构特征都为机械陀螺仪原理,若非早有所见,简直无法相信这东西会出现在当下。



    待打开八口铜箱,发现空无一物,打开第九口时,竟然怎么也打不开,也挪不动。



    “启禀副帅,这口铜箱十分沉重,纹丝不动,如何也打不开。”士卒道。



    “待本帅亲自看看。”



    百里燕屈身蹲下细看,铜箱锈蚀十分严重,但要说严丝合缝一点空隙也没有,实在不应该。继续向地面看去,赫然发现地上有缝。



    “蒋杰,给我bishou。”



    “哦。”



    蒋杰递过bishou,百里燕插入缝隙掏了片刻,竟是发现这口铜箱子一直深入了地下。



    “来人,这口铜箱深入地下,沿着铜箱往下挖。”



    “遵命!”



    兵士取来铁锹铁铲,就地往下挖,挖深约一尺半,方才露出铜箱。三个大汉一起搬,但仍然纹丝不动。



    “副帅,这铜箱古怪,还是搬不动。”



    “真见鬼了,让开,本帅来看看。”



    屏退左右,蹲下身去,借着火光仔细查看端倪,用bishou向地面继续掏去,竟然发现铜箱地下有个洞,洞里拖着一根很粗的铜链子,链子绷得十分之紧,一直连在铜箱底部。



    看到这里,百里燕恍然想到,这个箱子多半是实心的,铸造成如此模,样定是为了地下这根铜链子,下边很可能是个陷阱机关。



    如果接连取走外面的财宝,再打开石室的铜箱,最后发现这口怎么也打不开的铜箱后,贪婪之人定会想方设法“打开”铜箱,取走里面的宝贝,不慎之下,极可能扭动其中的机关,造成不可测事件。



    想到此处,他继续摸索了一番,最后发现铜箱的埋在土层之下有一道缝,上层可以转动,因为常年腐蚀,扭动十分吃力。百里燕松了松实体,未敢再动。



    回想起刚才第八口空箱,定是柴弼设下的心计,以驱使那些贪财之人将这第九口箱子给撅翻,好触发机关。



    见百里燕拨弄半天,赵安陵小心问道:



    “侯爷,此箱可开否”



    “不可开起。此箱乃是用铜铸造的实心物,地下有根硕大铜链,无法搬动,但其上体可以旋转,本帅怀疑此乃墓中机关,还是不动为妙。”



    “竟如此玄妙,想必定是柴弼留下的罩门,侯爷所言有理,还是不动为妙。既如此,我等看过其他石室后,还是赶紧回营吧,耽搁太久若生变故可就麻烦了。”



    “嗯,我也是此意。贪多必有失,再去其他石室看看。”



    百里燕让人取走了铜简、玉牌麻将还有奇怪的手炉,回填了机关铜箱挖开的泥土,随即离开石室,再去另外六间,其他石室藏有陶俑、漆器、壁画、壁龛等物,值钱的东西所剩无几。



    百里燕只让人从陶俑之内挑选了几十件成色最好的拿走,为日后咸王陪葬所用,最后还拿走走了五对精美壁龛。



    说起来,可都是天子威仪,一千年的古董,这个世上,绝对没有比这个排场更奢侈的陪葬规格。



    走出墓穴,不觉已是过去大半日,酒缸已经被尽数取出置于空地,空气中仍就飘散着一股浓郁的酒香气息。



    “蒋杰,令人将墓穴就此回填,填严实了,并将墓志立在山头上。任何人不得私拿盗取墓中财务,违令者严惩不贷。”



    “侯爷,这墓中还有众多金银宝物,都不要啦。”



    “都不要了,只将这些运回军中即可,尤其是这些酒缸,可一定要小心,这一缸酒就是几万寸银都买不来。”



    “侯爷,这酒还真能喝呀”



    “应该能喝,而且还是一千年前的御用老陈酿。记得令人将封泥晾干之后重行再封一层新泥,不要走了酒性。”



    “诺!”



    从物理和化学层面而言,酒类只要不与酒缸中的釉色发生化学反应,理论上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心理障碍。毕竟是一千年前的东西,还是墓藏黄酒,谁心里也没谱。



    返回山中营地途中,赵安陵已经惦记上那几十缸的千年陈。



    “侯爷,我赵安陵平日也无嗜好,只爱喝这陈酒,这千年陈可无论如何也得分我十缸。”



    “好好,就分先生十缸。不过得先完好无损的运回国中,然后还要定制取用器具,直接开封,好酒藏不住。”



    此番共计运出七十二缸千年陈,另有酒缸毁于此前的山体,每缸足有六七十斤,可能还要多。



    日后运回咸国开封之后才发现,黄酒酒经过千年窖藏,酒精度高达三十多度,口感香醇浓厚,除了保持了黄酒特有的醇厚,还有烧酒的甘醇,风味十分奇妙。



    待等回到谷中营地,天色渐黑,顾中派来的传令兵正等在营地:



    “启禀副帅,申时前后有照城叛军投奔我军,现在山外大营。”



    “哦,是何职衔,带了多少人马”



    “是为首的是个千夫长,名叫韩启,带了三百多人前来投奔。”



    “来的还真快呀。赵先生,你说这是真降还是诈降”



    赵安陵捻着短须犹豫了片刻:



    “若是诈降,其定有计。若是真降,照城应有行动。一时也不好下定论,得看来人说了些什么。”



    “那我等即刻赶回大营,审审此人。”


1...288289290291292...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