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言之有理,眼下绝不能让神通做出佯动西进之举,以免令我军被动,白合。”
“末将在!”
“我即刻与你书函一封交予叶信、关龙翔,令他二人以林台城方圆二十里为界,可主动发起攻势,但以远攻为主,白刃战为辅,可在夜间以空炮袭扰,实炮轰击扰乱其心,定要将神通拖在林台无法西顾。”
“诺!”
林台守军比神通多出一万,神通最大的筹码是照城的八万人能出其不意的越过百里燕防线,出现在林台。
但现在已经流产,神通只能佯动西进,一面策应照城援兵,给以百里燕背后压力,一面将咸军骑兵机动力量歼灭,从而实现分批引诱咸军,集中优势兵力聚而围歼的目的。
留白合半日了解战况,下午白合再度返回林台。此时山中攻防激烈,黑巾军攻山受挫转入调整,筹谋下午再战。
百里燕徒步来到主峰两翼勘察,山坡的正面土坡留下大量尸体,空气中硝烟弥漫,哀嚎声不绝于耳。不时还有黑巾兵士冒着箭雨抵近坡下抢人,咸军兵士正要放箭,百里燕抬手制止:
“不要放箭,让他们走。”
“诺!”
兵士放下弓弩缩回战壕,百里燕转身与蒋杰道:
“传令各营,伤者无论敌我一律施救,被俘者、降者不得虐待,管以饱饭暂时看押起来。”
“诺!”
&
第723章 周空破计
多半是上午一窝蜂效果不怎样,距离放进四五十步,黑巾军不在强攻山头,拉起盾墙挡在正面,同时盾墙身后组织起强弓硬弩对山上轮番放箭,石炮车也推到了百步外,对山头一轮炮轰。
冷热兵器相互交织跌宕一幕,此时此刻分外离奇,仿佛是来回交替穿越在公元前和十九世纪。
激战异常凶猛,黑巾军的弓弩多的令人发指,步军也好,弓弩手也罢,人手一张弓,远远多出咸军弓数量。
此前只知孙国善于用弓,人人能习弓弩,为此志国才研制了朝天弩和强弩,用以反克制孙军。
此外叛军还使用了火箭,并非是那种带着油布的箭簇,而是装有火药竹管的增程箭簇,普通的轻弓能在五六十步外对目标发动攻击,尽管准头不怎么样,但是数量一多也够呛。
而且叛军是强弓硬弩最具杀伤力的远程兵器顶在最前,而轻弓这等数量多,而射程近的弓,使用火药增程箭簇。
如此近处有强弓硬弩的杀伤力,远处有增程加力后的轻弓,甚至一窝蜂,远近威力平衡相当之好,轻重火力覆盖两百米范围之内,半天下来杀的百里燕甚至怀疑人生。
很显然,满清政府的八旗军、绿营军,要是有这种战斗组织协同性,用脑子打仗,弓弩也能和八国联军在路上周旋一二,如果配有效射程超过两百步的朝天,射程四百步的床弩,实在想不出有效射程仅有两百米的一万支前膛枪,怎能吊打满清政府,即便是秦朝强弩,射程也有八百米啊,而且还有标尺瞄准具。
激战至天黑,戌时前后黑巾军突然退出战场,没有别的原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夜盲症,韩启等人入营后,百里燕就发现了一情况。如果咸军灯火管制,黑巾军只能举火硬着头皮攻山,十分不利。
前几年,黑巾军反扑咸西郡,赵逊曾就在晴朗夜间,用灯火管制杀了黑巾军人仰马翻。
一般天空云淡,朗月情况下人的夜间视觉极限可达六十至八十米之间,阴天有三十米,下雨天气至多十多米,甚至数米。而六十至八十米间是轻弓所能达到的极限,硬弓、强弓更不在话下。
黑巾军举火攻城,咸军城头连星光都没有,怼着城外举火者一顿劈头盖脸的箭雨,轮番几次过后,咸军夜战的实力大增,实则是营养跟上之后的必然结果。
早年永兴河攻防战,咸军夜盲症者也十之,很少在夜间进攻,相反黑巾军常在夜间过河攻击,原因其实就是黑巾军当时的副食品比咸军更好,咸军连基本的口粮都难以保证,副食品更没有可能。而如今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咸军坐庄。
战事稍有平息,百里燕升帐聚将:
“顾中将军,伤亡可有统计”
“启禀副帅,阵亡两百七十三人,轻伤一千五百零四人,重伤三百五十一人,无人失踪。阵亡受伤者以烧伤、炸伤与箭疮为主,下午尤为厉害,叛军向我军发射足有十万支箭簇,几乎人人都在放箭,若非躲在掩体之中,今日定是要吃大亏。”
“嗯,孙国弓弩厉害,今日一见果然了得。叛军的伤亡有统计吗”
“尸体有四百二十多具,伤者、降人两百七十余人,籍此推算,叛军伤亡应在三千人左右,主要是上午攻山造成的伤亡,下午要少得多。末将以为,明日应该调集所有弓弩手上山备战,继续耗着,数日后其援兵抵达后,对我军十分不利。”
“明日弓弩手全数调往右营,本帅再调五千人前往右营,明日叛军再度攻山,跃出战壕发动一次全力反攻,将他们赶走,然后转入防守。”
“末将遵命。”
……
“蒋杰,今夜是何风向”
“西北风,微弱,利于向东南发动空袭。”
“明日右营反攻退回防线,立即放飞,对山中叛军施以临空火攻,定要备足燃料。”
“遵命。”
热气球轰炸虽然过瘾,使用却受风力和天气影响制约,无论坚守还是攻城,通常需用三里至五里的缆绳拴住热气球吊篮,只用以空袭纵身较小的城头和城下目标。
自由放飞将导致热气球很难回收,随风飘走可能落在敌占区。
如果绳子放的太长,绳索的自重会是很大问题,当下既没有化纤塑料高分子,也没有尼龙,麻绳、缆绳结实,但自重大,遇水后吸水性强,缆绳放的太长了,往往能把热气球翻下来。
而且绳索越长,热气球受风力与绳索力臂的共同影响,将变得极为不稳定。
此番火攻纵身大,只能自由放飞,大面积纵火,热气球顺风向东南飞去,正好是志军盘踞的樱城大本营方向。
咸军升帐同时,周空正为首日伤亡大为恼火,顾中只点到了遗弃在阵地上的尸体四百多具,照城守军直接阵亡和失踪的有八百多人,除两百七十余人被俘、投降,阵亡的有五百四十多人,轻重伤员两千四百六余人。
不比咸军完备的医疗伤情分拣抢救体系,伤员分级处理,药品管够,死亡率低,黑巾军长期忽视内政,更别说花费公款培养普通的郎中,外科更没有,重伤员上午送回城,下午一命呜呼,加上缺医少药,待到夜间,阵亡和失踪总数逾九百人。
“启禀周将军,咸军守在外山山头,躲在壕沟里就是不出来,近了他们就用放火丢炸雷,远了放冷箭躲壕沟里,弟兄们实在冲不上去。”叛将张二苟一边痛诉,一边手捂着脸上的带血的布条,极是惨痛之色。
此时周空越听越生气,遂是啐骂道:
“没用的东西,咸军扔炸雷,你们手里的家伙是干什么吃的,不会点着了扔过去吗!”
“
第724章 孤陋寡闻
也就是一个时辰前停战不久,咸军在山上架起了几十口行军锅炖鸡汤,香气弥漫好几里地,而且边煮鸡汤,边用喇叭向山里喊话,只要投降,一人一只鸡一碗白米饭管饱,顿顿有肉吃。
百夫长刘晁、齐达二人扛不住诱惑,带着人马抹黑出逃,叛投咸军。
他二人其实不是一路的,也没事先商量,都是各自逃各自的,最后都给抓到了百里燕帅帐问话。
“我说二位,都慢点吃,别噎着,这又不是最后一顿,往后有的你们吃呢。”
百里燕劝道,那狼吞虎咽的刘晁就着凉水,吞下一口鸡肉大喘一口气:
“呃……终于他娘的好受些。”
“刘晁将军,看你脸色得有一月没吃什么荤腥了吧。”
“唉……不瞒将军大人,在下与齐兄足有两月没吃到肉了。那杏城还好,挨着江面能捕鱼,只是去年开始战事吃紧,渔船都给征用,已是无人捕鱼,猪肉鸡鸭就更指望不上了。”
话音落下,刘晁又是咬下一块鸡肉狼吞虎咽起来,百里燕又问:
“那你们军粮都是吃的什么”
“都是籼米,看着多,实则吃不饱肚子。”刘晁抱怨道。
“那为何不种粳米呢。”
“嗨,籼米亩产多,粳米亩产少,糯米就更少了。一看便知你这个永兴侯也不怎么样,连这个道理也不知。”
百里燕顿时脸色一红,一旁蒋杰怒意跃然脸上,正要开口,被他摁住。
刘晁说的其实没错,籼米的产量高,粳米的亩产少,即便是杂交水稻,籼米和粳米同时改良的情况下,籼米的产量依然要比粳米多得多。
再就是籼米的生长周期所需的热积累比粳米少,因此热带、亚热带,籼米一年能种三季,粳米只能种两季,如果是中温带,籼米能种两季,粳米只能种一季。
孙国属于中等海拔地貌,年平均气温低,种植粳米时间长,只能一季,种籼米也只能一季,但成熟时间比粳米短,因此中间有空档期,能为种植冬麦节约更多时间,同时有更多时间腾挪人力转运物资和练兵。
但籼米有句俗话,叫“胀锅不涨肚”,意思就是说,籼米看起来多,但吃不饱肚子。
归根到底,是籼米的淀粉含量不及粳米,同等份量的糯米,则比粳米更耐饿。
受纬度、海拔和气候影响,孙国是籼米的出产大国,同时主要生产早籼米。而早籼米的营养价值不如晚籼米,因此蛋白、淀粉和脂肪含量比晚籼米差,晚籼米则比粳米差。
而咸国以种植粳米为主,北海、东原、咸西北、江东北、都郡西郡一年两熟无法三熟,丘南、岁当偏南地区夏末气温略低,因此春季早稻之后,夏季种一季籼米,或者等上一月种冬麦。
由于种子潜力的限制,即便全国改种籼米,多数地区仍然只能两熟,不能三熟,因而淀粉总量仍然是粳米占据上峰。
黑巾军起兵后中期,内政的弊端逐步暴露,由于战争的消耗,大量耕牛家畜宰杀殆尽,为弥补军粮的缺口,只能改种产量更高的籼米,亩产平均要比粳米多出一两成,但总的能量比粳米要少。虽然增加了产量,但结果是治标不治本。
咸国其实也种植籼米,但气候更适合粳米和糯米,籼米只在丘南和岁当两郡种植,且折价要比粳米低得多。
刘晁所说消息此前一直未被收入情报当中,百里燕也忽视了这一问题,也算是好好补了一课。
二人如同饿死鬼投胎一半,狼吞虎咽吃相很是难看。
他们手中的鸡,足有一只乳猪大,转眼就剩下一半,少说吃掉五六斤肉,这还是当年丘比贡带回的黑羽贡鸡。
成年雄性贡鸡身高足可达成人的臀部,性情
第725章 反扑
咸军目前高层武官四十大几,五十多岁的一大把,都是这些年与黑巾作战摸爬滚打出来的老将,有的虽然只是左右都督,但按资历,战后都能评个大都督,现任的大都督都要升任方面大将。
照此算起来,日后至少有三十个以上的大都督,十几个大将军,这些人年纪小的四十多,大的有五十几。而下面的同样还要再拔一级,年纪大多也四十几岁,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中高层将领集中四十五岁之上,占了大量编制,间接的挤兑了日后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这个隐患眼下还反映不出问题,如果十年后,五十多岁的基本上也都六十多了,基本上或是过世或是老迈,加之当下受物质条件、医疗条件限制,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和生理状况并不理想,十五年后这批四五十人的中高层将领,将大量退出历史舞台。
到那时,大批有着丰富经验的将领缺失,将严重危害到咸军的组织战斗力。
不同于和平时期一级一级升任的武官,战时摸爬滚打带兵出身的武官都是战争积累的宝贵财富,统兵三十万,和没打过仗,统兵三十万,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只带过两千人打过仗的都尉,二十间后逐级晋升至大将,其能力与带兵二十万打仗的大将无法完全匹配,如果运气好,能力还行,通过战争初期的磨合,还能找到感觉打顺手。
只怕是能平庸的只配充任都尉,爬到了大将位置上,一仗输的兜底精光,那也就完了,战争不会再给其适应的时间和机会。即便不死于战场,官场也会要了他得命。
这也是当初百里燕扫荡婆嵩、松迪亚两省,让司空南、白合、卢皋、苏洪、蒋杰等人轮番率兵数万十数万的原因。
司空南、白合、卢皋如今年纪都四十五奔上了,十五年后还能纵马疆场的恐怕没有几人。
新人顶不上来,老人故去,对国家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同时百里燕自己也不年轻了,再有二十年,他也老了。现在起,就得着手二十年后的人事安排,至少得有人让永兴城继续沿着他定下的政策走下去。
如果可以,尽快吸纳黑巾军的人才和干将是不二之选,尤其是各国只顾着抢地盘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严重忽视了人的问题。
与赵安陵商讨之际,帐外护兵来报:
“启禀副帅,顾将军来人传话,山内火光冲天,叛军调动异常,相似今晚有大规模夜战。”
百里燕顺势看了眼桌上沙漏,刻度显示已快子夜,这个时候发动夜袭,咸军半数已经睡下两个时辰储备了体力,这么大的动静哪里还能夜袭。
他道:
“蒋杰,你带人去右营,看看倒底是何情况。”
“诺!”
待蒋杰离去,赵安陵说道:
“今夜月色晴朗,叛军夜袭不无可能。不过如此大动静,恐怕是另有所图,那位周将军可不是等闲之辈,在下觉得此人极为敏锐,稍有端倪,便能摸准我军脉象,突然下手十分果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