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回天王,皆为铁甲步军,是叶信部的主力。”

    “这就怪了,叶信此时调走两万精锐做什么去”

    “会否是提防公良军”秦鄂猜测道。

    “不像。”神通否定道:“公良军过江还来不及,不至于此时与咸军反目。这样吧,大军先在巨峡关整饬五日,五日后再观咸军动静,若无异样,即刻向东平开拔,现在都散了吧。”

    “诺!”

    众人异口同声,之后陆续散去,唯独秦鄂仍在堂中,神通随即问道:

    “秦将军还有何事禀报”

    “天王,眼下情势紧迫,大军若走,末将和弟兄们何去何从,还请天王明示。”

    “万川扼控天险易守难攻,秦将军麾下仍有主力万余民军数万,坐拥百万人丁,坚守数年应不是问题。届时情势定会好转,秦将军若能将咸军牢牢钉死在万川,助我大军将其击退,首功非秦将军莫属,如此千载难逢良机,将军让于他人未免太过可惜了吧。”

    神通满嘴敷衍之词,秦鄂心有不满却是不敢伸张于色:

    “天王所极是,那末将告辞了……”

    “秦将军无需担忧,我军出川后,早晚是要报今日之仇,将军坚持的越久,对我军越有利,功劳越大。有朝一日论功行赏,本天王定保秦将军首功。”

    “那就多谢天王美意。”

    秦鄂抬手深施一礼,缓缓退出大堂。待其离去,神通上体瘫软在座塌上,面具背后的脸上面色苍白,大喘着粗气沉吟道:

    “兵败如山倒啊……”

    ……

    两日后,咸军尽取上关的消息,经由公良晨转到江汇郡郡府銮苍城治所。

     




第769章 无中生有(3)
    然就在出发三日后,朗峰西南八十里出现人迹的消息送至神通行营。

    “敬禀天王,朗峰成西南八十里发现咸军踪迹,秦将军速请天王定夺。”

    来人飞快说道,神通忙摊开山川地形图找到朗峰所在,又问来人:

    “确定是咸军,不是流寇”

    “确定,的确是咸军,数量似乎不少,而且还在找路。”

    “可看清了他们有几人”

    “二十多人,都是铁甲步军。”

    “只有有二十多人”神通起疑,思索片刻又问:“关外的咸军可有调动,骑兵可还在”

    “敬禀天王,咸军并未减少,骑兵仍在关外。”

    来人话音刚落,宋何骂道:

    “朗峰距下关平原外围四百多里,中间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秦鄂前番还说咸军绝无进山可能,如今都到了朗峰,照此下去,不需三日便会出现在巨峡关身后里应外合,届时咸军的骑兵一入关,后果不堪设想。天王,不可不防啊。”

    “那你就不觉其中透着古怪”

    神通反问,宋何不解道:

    “末将愚钝,还请天王明示。”

    “我军逃入关中算上今日不过才十天,而从朗峰所在看,位于下关郡东北。咸军从巨峡关外调走南下两万人,赶到上关郡东北少说需六日,咸军能在剩下的四天内走完三百多里的山路,出现在朗峰西南八十里处”

    “那天王的意思是”

    “或许只是咸军的疑兵,别忘了,咸军有怪球,可飞升数百丈乃至上千丈之高,将数十上百人运入山中城中绝非难事,而且可日夜赶路,风越大飞的越快。

    如今只区区二十多人,多半是乘坐怪球进入山中。无需去理会,明日天色一亮,继续催促大军赶路,务必于五日内赶到东平与沈暮驰汇合。”

    神通未予理睬,并怀疑是秦鄂谎报军情而捏造的消息,目的是为拖住大军,以抵挡咸军在巨峡关的攻势。第二日神通继续赶路,五日后抵达东平与沈暮驰汇合:

    “沈将军,赵逊主力可有消息”

    “启禀天王,据探马来报,方圆六百里内都未见赵逊主力踪迹。”

    神通闻讯吃了一惊:

    “嘶……不会呀,咸军以健宝马传递消息,五六日之内总该送到了,赵逊距离彭源并不远,无论如何也该在三日之内调兵遣将率兵南下增援,如今十五日过去,怎会连踪迹都没有。你派了多少探马,可否向东探查”

    “末将派了三十人,向北、向东放出六百里地盯了四天都不见踪迹,就差没向南放出斥候,想来赵逊绝不可能舍近求远从南面而来。”

    “彭源各地可有异常”神通追问。

    “各地加紧了备战,各村村民都缩进了县城中坚守不出。如果不能趁赵逊南下时给以迎头痛击,我军就只有冒险穿越彭源北上,如此随时都有遭遇袭扰威胁。”

    沈暮驰说话之际,宋何匆忙登上城头仓惶说道::

    “天王大事不好,秦鄂刚来消息,咸军三日前打下了津县,眼下正在扑向朗峰,说不定朗峰此时已经失守了。”

    “什么!”神通大惊失色,脸色骤然铁青:“津县地处山峦之间,怎么失守的!”

    “津县地处偏僻,怎么失守的情况不明,但据逃回朗峰的人说,攻入津县的咸军得有两三千可能更多。”

    “这不可能!”神通否定道:“数十人尚且说得过去,数千人怎可能进入山中。万川易守难攻,兵力都调往了巨峡、东平两地,津县地处偏僻兵力孱弱,被数十精锐咸军攻破并非没有可能,怎可能会有两三千之多。”

    “天王,万一咸军真从背后攻破了巨峡关,咸军骑兵杀到东平只需要三天呐!或许赵逊正是知道叶信将从川内破关,这才不急着南下彭源。”

    沈暮驰担心道,神通仍犹疑不定,并不相信咸军能从川外进入川中:

    “不对,其中定是另有端倪。朗峰以西是十万大山,咸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两三千人送入山中,就是走,翻山越岭也得一月,咸军绝无进山可能。”

    “那津县失守怎么办,万一真有三两千人,甚至更多咸军出现在巨峡背后,我军可就全无退路了。”

    “这样吧,你即刻选派骑兵三千前往朗峰,若是小股咸军袭扰,即刻予以剿灭,若是大股咸军,务必当道下寨,阻其出山,即刻前来报我。”

    “末将遵命。”

    “另外,加派斥候监视彭源咸军动向,若有必要,向桑南郡派出细作联络圣焱天王,以摸清赵逊意图,越快越好。”

    津县地处偏僻,是朗峰城之下西南最偏僻的县城,人口不过一万三千余人,县城人口不足五千,守军多数调往巨峡,守军仅有两百余民军,几十人要想攻破偌大的县城显然是做不到的。

    此番进入山中的咸军总计五百多人,分坐六十具热气球进山。之所以如此准确定位朗峰城所在,关键在于朗峰城修建于万川第一高山郎峰山下开阔平地。

    郎峰山海拔四千多米,山腰以上终年覆盖积雪,周围第二高峰海拔两千四百余米,悬殊一千六百多米,自西南向东北漂流,十分容易辨认,百十公里之外,八倍望远镜仔细辨别依然能够看见,加之西南风夹持,两天内飞越四百里的山区是绰绰有余。

    热



第770章 先发制人
    这时赵安陵说道:

    “侯爷,秋郡虽好,但如今我军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且归降者无不是冲着金银而来毫无诚意,局势若有变故,他们随时可能投向卫国,我军得不偿失啊。”

    “赵先生也如此以为”

    百里燕反问,赵安陵似有所悟:

    “侯爷另有意图”

    “嗯,秋郡已是太远,若非夏收刚过,印天王补给定成问题,故而本帅并不打算窃据秋郡。”

    “你傻了吗。”周空啐骂道:“既然不占,还让印天王在秋郡招降纳叛做什么,花出去金银不都打了水漂了吗!”

    “谁说花出去的金银都打了水漂,本帅说过吗”

    “你不占秋郡,还要花费金银收买人心,这不是打水漂是什么。”

    周空理直气壮,似乎很是在理。百里燕不理她,继续与赵安陵道:

    “本帅打算以秋郡、原山、德康三郡作价,与卫国谈判,赵先生意下如何。”

    “可侯爷不是要以桑南、原山、德康三郡作价与长孙谈判吗,现在又将原山、德康两郡许给卫国,这恐怕不合适吧,难免为世人所耻。”

    赵安陵担心道,百里燕却说:

    “利益交争无所谓耻,利若有耻,还分孙国土地做什么。卫国虎吞孙国西部半数郡县已成定局,再想吞并东部半数土地并不现实,至少志国是绝不会将已吞下的土地吐出来的。

    因而咸国此时若让出三郡,卫国既无借口开战,亦鞭长莫及,无力与我军开战,其必会知难而退。”

    “可雷霆、圣焱仍有三十多万人人马盘踞在北,长孙、晋国都虎视眈眈,一旦长孙收拢叛军,即刻将向我军压来,卫国断然不会坐视到手的土地被长孙夺去,不如趁我军陷于交困之际,突然出兵,如此我军将两线作战,情势极为险恶,侯爷何以认为卫国无力攻我”

    “那赵先生可曾想过,如若圣焱、雷霆两伙叛军没了粮草,会怎样”

    “如今夏收刚过,穗长、房岭、清田、桑南、蜀田五郡农耕虽荒,但夏收所得粮草,支撑三十余万叛军两三月不成问题,两三月内足够叛军与长孙媾和,届时长孙粮草运抵叛军大营,粮荒自解。

    有了粮草,叛军易帜,必然来攻我,即便卫国尚未东进,也是我军与叛军、长孙军全线对决,短则一年,长则三两年,先垮的必是我军,更不用说卫国一年之内便会东至,那时再从西面攻我,还不大败亏输。”

    “但先生可曾想过,圣焱、雷霆两伙叛军可会屈居人下”

    “侯爷何意”

    “圣焱、雷霆不同于印天王,他二人心高气傲,手握重兵,眼下还占着五六个郡,长孙国强攻多半仍不是他们对手,故而圣焱、雷霆求和,长孙正求之不得,但是绝不敢放手用他二人。

    同时他二人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屈居长孙,如此一来,长孙无法节制圣焱、雷霆两军,而五郡之地名义上重归长孙,实则仍在二人控制下。

    故而为约束节制圣焱、雷霆,长孙必然要以粮草为资,节制他二人,然后用他二人兵马与我军消耗,以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说了半天,仍无法避免恶战,说了又有何用。”

    周空急着说道,一旁站着的蒋杰已是悟出门道:

    “末将明白了,届时长孙必然以舟船运粮,圣焱、雷霆两军则沿思水江两岸逆流而上攻打我德康、甘府两郡,所有吃喝都需长孙船队接应,叛军自然无法违抗命令自立山头。”

    “不错,你小子还算聪明。”

    百里燕肯定道,赵安陵忙问:

    “长孙水军战力颇悍,加之雷霆水军,仅黄彻恐怕不敌吧。”

    “所以神通逃入巨峡关后,本帅火速令人去催陈瞿、陈殿父子,将水军战船尽数调来,趁长孙水军与叛军汇合之际,我军要先下手为强,杀他们个措手不及,烧毁粮草。

    届时长孙国再想调粮,就只能走陆路,那样根本来不及,等不到将粮运给叛军,叛军会再次断粮。那时三十万没有粮草的虎狼作鸟兽散,最后形成兵灾到处劫粮。这就叫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根除叛军毒瘤。”

    雷霆、圣焱两部三十余万人,受制于粮草和地盘,既没有能力单独南下攻打咸军的能力,同时担心独自南下被咸军牵制,长孙趁机夺取穗长、房岭、清田、蜀田、桑南五郡,陷入腹背受敌,一旦五郡失守,他二人将彻底丧失与长孙谈判的本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因此雷霆在得知印天王反叛后,根本无力继续南下,只好坐等夏收,谋取两至三个月的喘息,以穗长、房岭、清田、蜀田、桑南五郡与长孙媾和,换取粮草和战略腾挪空间。

    此外雷霆、圣焱还有条路,放弃五郡县西逃,但三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所需补给数额巨大,沿途阻碍重重,士气低落人心涣散之下,多半等不到抵达愚论派的地盘,三十万人就得作鸟兽散。

    权衡利弊之下,以穗长、房岭、清田、蜀田、桑南五郡为资本委身长孙,一面手握重兵,一面获取粮草补给,长孙国名义上收复五郡县,实际上形成雷霆、圣焱二人军阀割据的局面,对他们最为有利。

    当然,长孙国自然心知肚明,不会轻易许诺所有条件,因此双方的谈判不会很顺利,但拖得越久,对雷霆、圣焱并不利,同时对长孙也不利。

    咸国占得六七郡已成既成事实,拖得越久,长孙国力损耗越大,政治因素波动越大,借口的有效期越短。此外,长孙国并不能保证雷霆、圣焱不会暗中与咸国媾和。

    因此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长孙急于南下,为笼络雷霆、圣焱两军,最大程度的妥协,但必然管控粮草以节制两军。

    甘府、德康两郡紧挨思水江,雷霆、圣焱两军



第771章 诈降(1)
    圣焱、雷霆投靠长孙直接的后果不是收复被占的失地,而是一夜间得到数百万饥民。

    穗长、房岭、清田、桑南、蜀田夏收之后,圣焱、雷霆的军粮都来自占领区老百姓嘴里抠下来的口粮。承平时期数百万人口基数养三十多万人勉强还养得起。

    如今历经十多年战乱,五郡民生凋敝壮丁锐减,土地利用率不足战前的半数,根本养不活三十多万人。

    长孙国收复五郡之后,最要命的是几百万嗷嗷待哺的饥民,首批所需赈济粮草少则三百万石,多则五六百万石,都要从后方调运。

    一面维持战争运转,一面赈济灾民,且不说国内财政受得了受不了,单就当下的物流效率,根本不是一两个月能够解决的问题。

    反观咸军现成占了德康的粮仓,对本土后勤的依赖削减七成,全面对决之下,长孙国根本捞不到丁点便宜。

    归根到底,刨开将帅、装备、士气等因素,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战争的本身,而是内政后勤。

    任何时期内政后勤的准备时间,往往比发动一场战争来的更长,没有充分的准备,战争的胜利无从谈起。

    八月廿八,神通在东平关等待数日后仍不见赵逊撤兵,而与此同时坏消息不断,继津县失守之后,朗峰丢失。
1...312313314315316...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