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干啥啥成
所以,他不显山不露水的看着眼前这些当时的名人。
曹操向众人郑重的介绍胡不为的时候,按照胡不为的要求,并没有说是叶法善的
第82章妄议朝政
果然,在座的都已经听明白了胡不为话里的意思,都在憋着笑,现场的气氛显得有点怪异。
孔融当然也不傻,闻言,气的浑身发抖,站起来指着胡不为‘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终于,憋出一句:
“牙尖嘴利!”
胡不为还在火上浇油:
“孔融兄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有点胸闷是不是需要吃点梨啊”
这一下,众人都憋不住了,一齐哄堂大笑。
孔融面红耳赤,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众人看的有趣,虽然不过是斗嘴,上不了大雅之堂,不过,口才也算是一种文采另一种表现方法。
曹操作为东道,见孔融面子上受不了,急忙出来圆场:
“崔琰兄,据胡兄说那天你在奇花苑言谈很是出彩,胡兄一直称赞不停!”
崔琰闻言,心中甚是高兴,他略微把那日的话回想了一遍便明白胡不为为什么会这么说。
于是他转头望向胡不为问道:
“以胡兄看,在下言论可有不妥不知道胡兄对于这次鸿都门学怎么看”
胡不为见问的客气,自然也不能像对待孔融那样,只能客客气气的回答道:
“哪里,在下才疏学浅,怎敢对崔兄高论妄加评论至于那鸿都门学嘛”
孔融本就在气头上,现在听到胡不为这样说正好抓住机会,插嘴道:
“胡兄这话说的中肯,在下一直深信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胡兄在这方面算是难能可贵了!”
胡不为本来已经讽刺了孔融一番,不准备再趁胜追击,现在见孔融自己站出来找不自在,他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有些时候,光在嘴上是鉴别出高低的,再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他没有理会孔融,而刚才的话题被孔融一搅合便不再继续了。
但崔琰似乎想要看看胡不为到底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旁边催促道:
“还请胡兄继续!”
其实,对于鸿都门学他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不过是士族和皇权力量之间的角力而已。
历史上,所有人都将汉朝的灭亡归罪于桓灵二帝,但客观的说,一个朝代的灭亡不是一人就能折腾亡国。
如同一棵大树,本已沉疴不起,就算是桓灵二帝再怎么英明神武怕是也无力回天,所以,胡不为一直认为,把汉朝的灭亡仅仅归罪与桓灵二帝显然是不客观的。
这一次的鸿都门学看似是灵帝的一个昏招,其实里边何尝没有士族的背后力量
唐之前,皇权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制与士族的力量的,所以才有了四世三公这样的巨无霸家族。
直到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才逐渐的将士族对于皇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其中最大的最有力的对策无非是开科取士,全民选才,才将朝廷对于士族的依赖彻底的扭转。
但是,在当时来说,朝廷对于士族的依赖似乎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胡不为就算是有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坦白的说出来。
至少,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完全的说出来,给自己树敌。
但是,现在崔琰作为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问到自己自然是不能不回答的。
他想了一下,然后斟酌了一番口气,说道:
“以在下看来,这是当今对于士族的一次安抚之举,本也无可厚非,因为朝廷的取士本就依赖士族,只是这样良莠不齐,好坏不分的取士,事情就变了味道!”
从这一点来说,灵帝对于士族来说,完全的脱离了掌控,或者说,掌控力度已经大不如前。
这一点,胡不为当然不能在这里说出来,首先,他不想被披上妄议朝政的罪名,其次,他不想和现在正如日中天的士族为敌。
&n
第83章树敌
就在众人都沉吟不决的时候,曹操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看着胡不为,态度诚恳的问道:
“以先生的看法,这该如何解决”
曹操不但语气恭敬,连称呼都改了,开始是胡兄,现在改称先生,这种差距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也只有他更关心这种局该怎么破。
胡不为当然理解,因为曹操本就是野心勃勃之人,时势造英雄,像曹操这种有准备的人当然机会更多一点。
这是他关心破局的方法的原因。
胡不为想了一下,既然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得罪士族已经成为了定局,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他缓缓的开口说道:
“这个也好办!限制士族的权力,减少从士族中取士就行了!”
曹操闻言,有点傻眼,这基本上等于没说,正因为朝廷选士无可避免的要从士族中进行,而选士就会让士族掌权,那么这些士族一旦掌权,还谈什么限制权力
看到曹操疑惑不解的样子,胡不为笑了一下,他知道曹操的困惑在什么地方,关键还是怎么减少朝廷对于士族的依赖,尤其是取士的这一方面,这才是根本。
“其实很简单!开科取士,全民选材!”
话说完之后,这些人都还没有想明白胡不为这话的意思,还在咀嚼着话里的意思。
曹操眼睛一亮,猛然抬头,望着胡不为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从庶族中取士”
胡不为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这么一说,也就是说一说。
想要实行,那是难上加难,因为这样一来,就是要打破门阀制度,必然会影响道现有的当权派的既得利益。
实行起来的难度会有多大,可想而知。
曹操却陷入了深思,打破门阀制度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有集权,阻力大一点但还是能成功的。
毕竟,士族势力再大,也是依附在皇权上的,像现在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其他的人断然不会想到胡不为会说出这样的结论,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出身士族,所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将自己的优势放弃。
但是胡不为的话细细想来,却不失是解决当下这种朝廷疲软的好办法。
不过,也仅限于想法,实际操作起来,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实施的条件,没等灵帝提出来,怕就已经被大臣否决。
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胡不为这番话的震撼效果,他们现在不过是在清谈,既然是清谈,当然还是也务虚为主,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
想要具体推行,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论证,还有实验等等。
不过,胡不为的这番话,却已经给他们的思想指了一条明路。
而且绝对是正确的明路,因为这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门阀制度,从东汉末年开始,直到唐末,直至五代十国,被彻底的打破、取消,证明了这种制度的不合理性。
也同样证明了这种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打破门阀制度之后,不是说之后的制度就很科学,不过,比起门阀制度,还是要优越一点。
毕竟,一个社会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时间和过程。
胡不为说出这番话,不亚于之前说的士族对于皇权的束缚的惊世骇俗。
不过,在座的都是当时俊杰,稍微想一下便能想明白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的宝贵之处。
就像身处黑暗中,忽然看到那么一丝光亮,这一丝光亮自然会给他们指明出路。
也许有的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会竭力反对,但是腐朽的、落后的东西,必然会被淘汰,这一点,他们其实心知肚明。
&nbs
第84章再见苏不韦
“素素,我要你帮我杀一个人,可以吗”
这是胡不为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求素素,之前,素素虽然为他杀过不少人,但是,那都是素素自愿的。
这一次不同,他想杀的这人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犯不在素素的手里。
素素愣了一下,刚要挖苦几句,最后还是顺从的点点头。
胡不为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声:
“谢谢你!”
素素又是一呆,客气就代表着距离,胡不为这样说显然是将自己当成了外人。
她的心里没来由的一阵黯然,她不甘心的问道:
“为什么要谢”
“不管你是我名义上的妻子,还是真正的老婆,我都要尊重你的意见!”
素素眼睛中异彩连连,她怔怔的看着胡不为,眼睛微微泛红。
胡不为注意到她的异样,不由担心的问道:
“你怎么了”
素素这才回过神,扭过头,清淡的说了一句:
“没什么!”
不管胡不为怎样对待自己,至少,没有将她当成外人,最重要的是,在胡不为的心中,已经把她当成妻子。
用胡不为的话说,不管是名义上的还是真正意义上的。
停顿了片刻之后,素素问道:
“杀谁”
“李暠!”
“李暠他和你有仇”
胡不为摇摇头:
“没有,我需要苏不韦这样的人,所以,就当是帮苏不韦一个忙!”
素素点点头不再追问。
之后,胡不为问道:
“你能找到苏不韦是吧带我去见见他!”
一刻钟之后,二人在奇怪八绕后,出现在一个很不起眼的破败小院前。
胡不为刚要上去敲门,被素素一把拉住。
胡不为诧异的看着素素,就见素素纵身一跃,人已经进入了院子中间,接着里边一声轻微的响动,里面再次陷入了寂静。
素素的声音传里边穿了出来:
“进来吧!”
胡不为闻言推开门走了进去,见素素正端坐在屋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地上躺着那日在奇花苑见过的瘦小汉子。
再一细看,在椅子后面的地上,露出一个黑乎乎的洞口。
胡不为才明白素素为什么不敲门,而是闯进来的原因。
苏不韦显然身处险境,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不顾一切逃跑。
也难怪,自己单身匹马,面对着权势正隆的李暠,任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胡不为走进去,朝素素点点头。
素素一伸手,遥遥冲苏不韦点了一指,苏不韦一下子站了起来,身形一矮,像是在蓄势,准备逃跑。
这时候素素开口:
“在我面前,你最好打消那念头,别说你,你师傅牛角道人也没办法从我手上逃跑!”
苏不韦闻言一震:
“你认识家师”
素素缓缓点点头:“他若见我,也得称一声师姑!”
“师姑”苏不韦已经彻底震惊,师傅管眼前这女子叫师姑,那么自己不是就成了她的徒孙了吗
他眼睛转动了半天,忽然一亮,对着素素问道:
“可是杨”
素素点点头:
“正是!”
苏不韦急忙双手抱拳,躬身向素素行了一个大礼:
“徒孙参见祖师姑!”
素素闻言微微皱了一下眉,本来,着一段时间,和胡不为朝夕相处,她对于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在意,现在又被称为师祖,越发显老。
可惜,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自己是叶法善的关门弟子
她点点头,然后问道:
“不准备逃了”
苏不韦,闻言,脸一红:
“师祖说笑,弟子现在处境艰难,不得不防啊!”
素素‘嗯’了一声,吩咐道:
“起来吧,有
第85章左慈现身
苏不韦眼神一亮,猛然抬头,望向了胡不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