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妖娆:太后,悠着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小枕头
嘿嘿,太皇太后,你这个阴毒的老妖妇,没想到我还有这一招吧
想阻扰我登上太后之位,没那么容易,我今天非得弄个圣母皇太后的名分给你瞧瞧,气死你这个老妖妇。
兰太妃遗诏在手,一脸得意洋洋:“先帝遗诏在此,哀家就是皇帝的生母,哀家就是圣母皇太后,你们还不快来拜见哀家”
众人虽说心不甘情不愿的,慑于先帝遗诏,也不得不上前。
正欲参拜,却青菀喝道:“等等先别急着参拜,这遗诏是真是假还没确定呢。”
兰太妃不满道:“太皇太后难不成认为这遗诏是假的”
青菀当然知道遗诏是真的,只是做戏得做足全套,她可是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戏精本精。
青菀点头,冷然道:“那是当然,先帝遗诏非同小可,事关新帝的生母,哀家自然要确认清楚。”
兰太妃道:“太皇太后要是不信,那就请诸位大臣来确认一下吧。”
说着,便把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叫了进来。
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上前见礼:“奴才给太皇太后请安、给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万福金安、太后万福金安!”
青菀扬声道:“几位大人不必多礼,兰太妃说先帝留下遗照,将新帝生母名字改成她本人,欲行母凭子贵之事,哀家唯恐某人觊觎太后尊位,假传先帝遗诏,所以请几位大人验证先帝遗诏真伪。”
肃顺等人连声说:“不敢不敢,太皇太后言重了,奴才担不起太皇太后一个‘请’字。”
青菀道:
第九百八十章:名分之争(4)
兰太妃气恼道:“有待商榷天下人都知道,皇帝之母乃为皇太后,臣妾是新帝的生母,祖宗家法在上,若是不尊臣妾为太后,岂非要天下人笑话皇家无尊卑法度可言”
青菀微微一笑:“兰太妃此言差矣,虽说先帝有留下遗诏,将你定位新帝的生母,可你也只是生母而已。”
“你”兰妃气得够呛:“臣妾是皇帝的生母,自然要被尊位圣母皇太后,我大清以孝治天下,若是皇帝不尊生母,岂非要被天下臣民指责不孝太皇太后是想置皇帝于不仁不孝之境地吗”
青菀笑道:“身为皇帝,当然要秉承孝道,尊崇生母,只是这圣母皇太后的尊位非同小可,不是说封就能封的,必须要合理合法。”
兰太妃扬了扬明黄色的圣旨,昂然道:“先帝遗诏就是理,先帝遗诏就是法,臣妾以先帝遗诏而母凭子贵,难道不合法吗”
青菀含笑道:“先帝的遗诏当然是合理合法,你欲母凭子贵当圣母皇太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
语气一转,转眸看向载垣:“怡亲王,你是皇族宗亲,你来说说,何人可为圣母皇太后”
载垣道:“自然是当今皇上的生母。”
青菀再问:“是皇帝玉牒上的生母,还是先帝遗诏上说的生母”
载垣一脸茫然:“太皇太后,这……这不一样吗”
青菀正色道:“当然不一样,皇帝乃是天下之主,他的身世血统必须清清白白,容不得半点疑问,只有皇帝玉碟上明确记载的生母,才能合法地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如今皇帝玉碟上生母写的是皇后钮祜禄氏,而非兰妃
第九百八十一章:名分之争(5)
肃顺等八大臣相互对视一眼,才道:“太妃娘娘,按照礼法,只有皇帝玉碟上的生母才能被尊为太后,您还是等回京之后,拿先帝的遗诏去修改玉碟,再来求太后名分吧。”
兰太妃气得面孔扭曲:“你……你们……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居然敢欺压哀家至斯,你们如何对得起先帝你们对得起先帝吗”
其实,肃顺等八大臣之所以顺着青菀说话,倒不是因为青菀是太皇太后,而是因为咸丰临终之前将一枚“同道堂”的印章给了兰太妃。
这枚印章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若是叶赫那拉氏为太妃的话,这枚印章就发挥不了多大的权力,可若是为皇太后的话,这枚印章的权力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肃顺等八大臣虽然不了解兰太妃的为人如何,可从刚才她与青菀之间的争执,也可以看出这个女人野心勃勃,权力欲极强,自然不想看到她成为太后,利用印章的权力对他们造成掣肘。
所以,他们才会顺着青菀说话,拖延兰太妃成为太后的时间,能拖一刻是一刻。
青菀含笑看着气得咬牙切齿的兰太妃,仿佛在看舞台上的跳梁小丑一般,说道:“兰太妃,就算你是新帝的生母,此刻就成为圣母皇太后又如何”
“礼法在上,先帝正宫是母后皇太后,皇帝生母是圣母皇太后,嫡庶有别,就算让你成了圣母皇太后,也得在慈安这位太后面前执妾妃之礼。”
“更别说,两宫皇太后之上,还有哀家这位太皇太后呢,先帝尸骨未寒,岂容你在此大吵大闹”
&n
第九百八十二章:叔嫂那些事儿(1)
兰太妃气得,脸色别提有多难了,奈何势必人强,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她只得含恨忍受着。
尽管肃顺等人顺着青菀的话,暂时压着兰太妃圣母皇太后的位分,可还是念及她是小皇帝载淳的生母,即便是拖延时间,她迟早也是要当太后,亦不敢轻易得罪。
思虑再三,肃顺建议道:“太皇太后、太后,虽说玉牒要回京修改才行,但兰太妃毕竟已是先帝认可的新帝生母了,不如她拟个徽号加以尊崇,不然老是兰太妃兰太妃叫着,也是有失新帝颜面啊。”
青菀也不过分纠结,想了想,便道:“那也可,就让礼部官员先拟了徽号来吧。”
兰太妃忙道:“不必麻烦礼部,臣妾已经想好了,既然太后的徽号叫‘慈安’,那臣妾就叫‘慈禧’吧。”
兰太妃深知青菀的奸诈,要是礼部官员来搞,只怕又会整出什么恶心的徽号来膈应她,不如自己来。
‘慈禧’二字,是她前世当皇太后的徽号,代表着她前世的辉煌尊贵,用这个徽号最好。
青菀也不反对,只是笑眯眯道:“慈禧甚好,甚好,以后你就是先帝的‘慈禧太妃’了。”
青菀死死咬住‘太妃’两个字,气得兰太……慈禧太妃脸都青了。
慈禧太后慈禧太妃
这一后一妃,天差地别,这叫慈禧如何能接受
回到松鹤斋,苏嬷嬷对于先帝遗诏万分不解,忍不住问道:“太皇太后,您不是刘公公动了手脚,这遗诏怎么还会有字啊”
青菀原本是想让圣旨上的字在咸丰驾崩后马上消失,然后等慈禧拿出遗诏的时候变成白纸一张
第九百八十三章:叔嫂那些事儿(2)
然而,回忆前世读过的史书,青菀却找不到关于慈禧如何夺取最高权力的详细记载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得说到慈禧在咸丰死后发起的夺权政变的名字了,正统历史上记载是“辛酉政变”,可野史上记载的却是“叔嫂政变”。
“叔嫂政变”顾名思义,就是小叔子和嫂子联手发起宫廷政变。
这一次政变的主角,不止慈禧一人,而是慈禧、慈安和奕,叔嫂三人联手,三个人都是这场政变的主角。
古代礼教大防,男女授受不亲,尤其是守寡的嫂子和年轻的小叔子,更不能随便接触,否则容易传绯闻。
不是有那句话吗,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
咸丰是个短命鬼,他死了留下一群寡妇,为首的慈安二十五岁,慈禧二十七岁,这年纪正是一个女人最鲜活的时候。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里的寡妇指的是年轻美貌的丧偶妇人,而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年轻就容易犯罪迷失,就容易传绯闻,所以古人十分忌讳小叔子和嫂子接触。
慈禧原本也想把自己当初如何运筹帷幄,如何与八大臣斗智斗力的事情说出去,可碍于自己与奕是叔嫂关系,就不敢讲了。
虽说她与奕是合作关系,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男女私情,可架不住天下人的八卦之心啊,要是自己真把当初与奕合谋的事情传出去,只怕又会制造清宫第二起叔嫂八卦绯闻。
为什么是第二起因为是第一起是孝庄和多尔衮。
孝庄太后不是在老公皇太极死后,为了儿子的皇位,与摄政王多尔衮虚与委蛇吗
结果传了多少八卦绯闻,什么青梅
第九百八十四章:叔嫂那些事儿(3)
苏嬷嬷忙道:“既然她如此厉害,那就更留不得了,否则等她回京正式修改了玉牒,成为母凭子贵的圣母皇太后,想要对付她就更难了。”
青菀轻轻一笑:“实话告诉你,哀家调配的褪色墨水并没有失笑,只是哀家调整了一下配方,使其没那么快褪色,哀家要暂时稳住慈禧,等她帮哀家除掉碍事的八大臣,哀家再来收拾她。”
苏嬷嬷一愣:“碍事的八大臣”
青菀道:“是啊,先帝还是不曾对哀家和儿放下戒心,所以才在临死之前将小皇帝托付给八位大臣,而是儿这个皇叔,如今八大臣掌握了行政权,一下子权力熏天,只怕会成为第二个鳌拜,所以哀家才要利用慈禧来对付八大臣。”
苏嬷嬷道:“可慈禧太妃那么憎恨太皇太后您,又怎么会帮您除掉八大臣呢”
青菀道:“八大臣权力熏天,若不是趁早铲除,便会成为第二个鳌拜,甚至是第二个多尔衮,小皇帝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后宫母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小皇帝被架空,她这位母凭子贵的太后也会名存实亡,所以她一定会坚决维护载淳的皇权,使其不落入权臣之手,所以慈禧比哀家更容不得八大臣的存在,欲除之而后快。”
苏嬷嬷这才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啊,难怪太皇太后要稳住慈禧太妃的情绪。”
青菀疲倦地叹了口气:“等除掉八大臣,慈禧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到时候哀家再来慢慢收拾这个贱人。”
苏嬷嬷轻轻柔柔地给她念着肩膀,柔声道:“太皇太后,您今天也累了,不如早点休息吧,明
请大家帮枕头做个选择(免费章)
呃,太后这本书写到现在已经一百万字了,一百万字相当于一千篇一千字的中学作文,真的很不容易。
只是,写到这里,枕头变得很纠结,纠结着该不该写前传。
大家没看错,是前传,而不是番外。
一般人写小说,大结局写完之后,都会写人物的番外,但是枕头写文和别人不一样,喜欢标新立异,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在人人都写番外的情况下,枕头打算写女主的前传。
所谓女主的前传,就是写女主在成为太后之前,也就是道光一朝宫斗的故事。
其实,枕头在写这本小说之前,是打算写道光一朝的宫斗,从女主选秀入宫开始写起,然后一步步打怪升级,最后扶持儿子登基当皇太后。
原本故事架构枕头已经写好了,而且各种剧情大纲也补充得差不多,就差动笔了,可在这时候出现了一只杠精,枕头在前面也说过他,他骂清穿女都是千里送逼给人cao。
枕头这暴脾气忍不了,直接跟他杠上了,结果被他一激,就把女主给设定为太后。
就这样,这本小说就出现了两个大纲,一个是女主当太后之前,写道光一朝的宫斗故事,一个是女主当太后之后,咸丰一朝斗慈禧、斗皇帝的故事。
为了怼那只杠精,枕头抛弃前面一个大纲,选择写女主成为太后之后,斗咸丰、斗慈禧、斗慈安的故事。
按照一般宫斗小说的套路模式,都是女主选秀进宫,从一个小小的贵人答应开始,一步步打怪升级,斗皇后斗贵妃,然后熬死皇帝,扶持自己的儿子登基继位,最后母凭子贵当太后,经典的《甄传》就是这样的。
可枕头写得这本书却反过来,先写女主当太后,然后因为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引得皇帝的猜忌,陷入阴谋不断的宫斗事件中,最后熬死了白眼狼养子,扶持自己的孙子当皇帝。
可这么写,却有一个弊端,就是把女主写得太老了,她成为太后之前的美好人生就这样一笔带过,所以枕头才想在小说完结之后,写女主的前传,写她道光一朝打怪升级的故事。
小说前面也埋了很多伏笔,比如孝全皇后喜欢兰花、孝和太后毒杀孝全皇后、孝慎皇后被道光厌弃至死、还有红麝香珠、祥妃与孝全皇后怀孕意气之争,导致咸丰天生体弱……
说起清朝皇帝的后宫,大家可能觉得康熙和乾隆的比较精彩,因为这两位皇帝都是盛世之君,后宫妃嫔最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各种撕逼不断。
然而,说起道光,可能大家影响就比较模糊了,除了鸦片战争,也就只记得他是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其实,要论道光皇帝的后宫,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康熙和乾隆。
道光后宫有二十三位妃嫔,其中超过一半被道光无情地残酷地降级,这在清十二帝中绝无仅有。
&nb
第九百八十五章:慈安
且说慈安这边,她身为先帝的皇后,名正言顺的当家主母,负责主持先帝的丧礼,忙活了一天回到自己殿里,已经是困倦难当了。
慈安一脸疲倦地坐了下来,被她新提拔上来的大宫女素纱端了一盏冰镇甜碗子上来,恭声道:“太后天气暑热,人容易困倦,用点甜碗子去去火吧。”
慈安示意她放了下来,拿起小银勺尝了几口,低低道:“这甜碗子凉凉甜甜,吃着倒也极好,小小一碗甜点,做得也是极精致可口的,自从哀家被先帝禁足之后,便很久没吃过这么精致的甜点了。”
素纱站在她身后,一下一下地帮她捏着肩膀:“那是太后福泽深厚,即便遭人陷害,亦能逢凶化吉,先帝爷一驾崩,你便是最尊贵的母后皇太后,又有谁敢不敬着您呢。”
慈安点了点头:“是啊,熬到太后这个位子上,即便是哀家之前犯了多大的错,谁也治不了哀家的罪,只是哀家看慈禧今天那样子,真的很气。”
素纱笑道:“太后身份尊贵,又何须跟她置气,就算先帝留下遗诏,认可了她是皇上生母的名分,那也顶多是一位圣母皇太后,嫡庶有别,她这位追尊的太后,始终比不得上您这位正宫太后,何况她现在还不是太后,只是一位太妃罢了。”
慈安瞥了她一眼,笑道:“就你嘴甜,惯会哄哀家开心,只是她毕竟是皇帝的生母啊,这血浓于水的关系,足以弥补嫡庶之间的差距,现在皇帝还小倒罢了,要是等皇帝长大,仗着皇帝的权力,只怕要踩到哀家脸上来了。”
素纱道:“太后多虑
第九百八十六章:失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