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反转修真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零点Q

    心境松而无他物,万若自然,凝息而养。

    思若轻松苍山,质若清流明水。

    入真镜,入定镜,周身仙然,云行飘渺。

     




第488章 动静兼修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神动而修者,此乃“清地平基”之捷法。

    人生处世,深受七情六欲之困扰,八邪病痛之侵蚀,脏腑受损,经络阻滞。

    男子十六岁一过,半阴半阳之态被打破,上耗其性,下耗其命,元神、元气、元精被天地万物所夺,此乃常情。

    然修真者把握阴阳,形神兼修,性命双修,修形必增寿,“返老还童有妙方,重寿则需只病通脉。”以动完成此步则速,以静完成此步则缓。

    去病气通经络,有为套路功法极难面面俱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所谓“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

    所以,动修仍以神动而修者为上佳之选。

    神动顺应自然之法则,其理深奥,其动真实,其调准确,其序井然,其效迅速,而且其动中有静,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同步协调而炼,起始已握性命双修之门匙。

    静而修者,起始即静坐收心放心,炼己采药炼用,如得真诀,其成功一样有望,但费时较久而已,以静修入道香,性光易得,命火难求,特别是年龄稍长和身患陈疾者。

    动静兼修,此法较单一修法更完善,更合道之法则,动静兼修之法,掌握了神形兼修,性命双修之总旨。

    由静而动,再由动而静,即得整修和兼修之真趣,外动内静,内动外静,动和静只是相对而言,此乃自然法则。

    例如灵动前的入静,形静而神动,继而形动则神静,特别是识神知而不守,灵动完毕后上坐存想,则是外静而内动。

    动静兼修,较之纯以动而修者或纯以静而修者为佳,其功效明显,其费时较短,信息中认为智者修真,应选动静双修之法。

    人无后天之强健体质,焉有先天之精气没有金刚之体魄,如何修炼证仙之婴儿此理易明也。

    修真之法,有性命双修,有仅修命者,有仅修性者,依其得诀多寡之不同而有差异。

    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双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术。

    仅修命者,未得真诀,不悟大道,枯坐顽强,日守干锅,假烹假炼,不辨水源清浊,不明采药法度,长期神入气穴,死守不退,神被气包,结成“死丹”一颗。

    其求祛疾延年则可,最多炼至一鬼仙而已,得一诀得一法而修者,大部属于此类情况。

    有专炼性而不炼命者,这类修持者得诀不会,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浅层次。

    修持者静坐有时,究道讲经,穿透世事,涤去人心,复见天心,默证道心,再则存心养性。其修为只是涵养元性,误以为性光闪现就是明心见性,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调炼元神,不知以性入命,性命双修。

    修真之学,实乃性命双修,神形兼修之学。

    如求修真大旨趣,而归于正觉,则必须走性命双修之坦途。

    这两种修习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半偏残缺之法,不足取也。

    性命双修之法,就是炼己和不漏的修炼方法。

    具体说来,炼己就是明心见性。

    何为性神即是性,炁即是命。

    心之根为性,性之根为神,神寓于心,其实三者为一,其卦象为离卦,其方位属南,其五行属火,火中真液为水。

    修明心见性乃修真的第一步功夫。

    修命的功夫,就是不漏。

    不漏有层次,首先修炼精不漏,继而达到眼、耳、鼻、舌、身均不漏,而达到漏尽通的境界。命即肾也,精也,炼形化精,炼精化炁,以后天补先天之元炁,其卦象为坎,其方位为北,其五行属水,水中真元为火,丹材全赖于此。

    所谓不漏,就是断淫根也,但是淫根并非一断就可万事毕,其不御女色,而自起遗精者,就需以法化之。

    而且淫心、淫根、淫身三者均须断绝,不能修到不漏。不与妻室同房,不过断淫身而已,其淫心、淫根犹未断绝也,特别是淫心难断。

    &



第489章 明心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道家修道之理,一言概括,必须把握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丹经理论中贯穿始终,无物不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者不见,见者不用,如龙虎、乌兔、铅汞……等等,不胜枚举,皆阳中之阴,阴中之阳。

    大而言之,都是修真性命双修的基本物质,实修者只要高屋建瓴的研习,则不难纲举而目张也。

    修真要诀云:“大道无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圆。三岔路口寻真种,八卦炉中炼性天。没底法船能渡海,随身药物可延年。刑中藏德人难测,害里生恩心要专。四象调和归本面,五行攒簇长金莲。有增有减方为妙,知吉知凶始入玄。脱尽牵缠尘垢物,全成父母末生前。修仙作佛皆由此,余二虚悬俱是偏。”

    道家内功法术之研究,与内炼金丹术息息相关,“内炼成丹,外用成法”。

    外用者,主要是运用元神也,运用真炁乃是初级层次之法术。

    高级之内功法术,就是调炼元神和变神之法也。

    但出神必假于命基,命基不固,所出之神必然阴重于阳,不堪用。故修炼法术,必重性命双修之法,而偏重于炼性。

    但炼性之法中,由于调炼五脏以应外五行,故命功亦含于中。

    道家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研读丹经,必须注意其深刻的内涵,把握住阴阳学贯穿始终。

    道家学说始终将可见,和不可见的物质囊括于一起论述,研究时切不可顾此失彼,只注意到可见之物,则丢失了高级的、根本的、实质性的不可见本原性物质。

    如果不注意掌握研究方法,则难得丹道和法术的神髓,理通法随,不如此则难入修真之门。

    “穷理尽性,以致于命,是了性了命。”

    修真必需穷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彻,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认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岂不是盲修瞎炼。

    修真人必需以生死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

    知一分,做一分。

    知的十分,做的十分!

    古来祖师大慈大悲,丹经于书千百比喻,流传世间,欲人人成道,个个了真,其中药物、火候、作用法则,无不俱备。

    可惜后世学人,或自作聪明,或糊涂冥顽,不自辨识,不费苦功修研,偶有一得,便大肆发挥,胡吹乱造,自创学说,害人误己。

    亦有人自己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不可耐,自己没有达到神修境界,便说别人都是假,古人全是非,要不就一顶大帽子同你罩来,看你能奈我何。

    纵观当今知名人物中,穷理者众乎名噪一时的张香玉大师,以性功著称于世,惜乎命功不足,无理论支撑,过言玄境,且敛财过重,必遭天谴而昙花一现,气功热潮亦进入低谷,令人感叹。以山人观之,目前出山于社会上传道者中,穷理、尽性、了命者,唯严新一人耳。其性命双修,位证金仙,真人封号亦不为过。其报告委婉曲折,千比万喻,以授明心见性之玄机。惜乎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部分人仍未参透其调心篇中的玄机。其人实为修真界一位奇才,因其性命双修,自仙而仙所以虽有攻讦者、毁谤者,均未能将其撼动。立志修真者,均应从其出山、进入社会的坷坎经历中,悟到性命双修的重要性。

    穷理,尽性,了命,实乃修真之必由之正路和坦途,勿满足于一法一技之得,勿仅沉溺于功法之中,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穷理,尽性,了命,自握智珠,则不难进入修真之大门。

    明心见性,是性命双修的入门之诀,是修性的直解总诀。

    所谓明心者,即明白,知晓,掌握心的含义也。

    &nb



第490章 见性
    “参玄悟空,万法归宗。收心入静,法在其中。”

    何谓见性

    “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炁则随天地而败环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所谓性,就是指真性,就是元神,就是本来面目。

    若见元神,必须先见性光,此光乃真性之光,是见真性元神的基础物质,元神乃是元精、元炁、元性的聚合,性光乃精、炁、神的升华显露,无光则难觅真性元神。

    性光,有采观法、送聚法、回照法等方法凝炼。

    采观法,就是外采入内,见则观之。

    光之不足送入太虚,聚取宇宙之灵能。

    亦为回光内照凝炼五行,洗魂炼魄以培元神。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为无上之宝。

    精水就是指先天真一之炁,神火就是指性光,意土则为中宫之地,也就是脐轮后面虚无一穴。

    修炼即以精水为基本物质和基础,以意土为体,以神火为用。

    回光照于丹田气穴,则五行攒簇,肝所藏之魂,心所藏之神,肺所藏之魄,肾所藏之志,脾所藏之意,在真意性光的统一号令下,凝聚一团达到炼魂、制魄、断识、全神的炼功效应。

    炼尽阴滓以返纯乾,消魄全魂、消阴制魄则元神阳气充足,易出窍。

    元神之出窍,光弱者难以自见,其阴重质量不纯之故,光足而全者则历历分明,可内观到元神在体内的形成、成长、出窍等全过程。必须注意的是元神并非圣婴,亦不是金身,不可混为一谈。

    见性之法,有内炼法,也有符咒法。道家以内炼为主,符咒为辅。

    元神初出,与识神并不同步协调,难以控制,也不必控制,以观为主,所见所到,一定要重德,注意筛选信息,也不必害怕,非此假死一场,则难入道门。

    明心见性,必须明真我,真我即元神,元神一出,真可谓胜券在握,得诀实修,仙业可望。

    “未炼还丹先炼性,末修大药先修心,性定自然丹性至,心清然后药苗生。”

    要达到明心见性,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炼静功,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则静,静则生,不但要静中能静,必须做到动中也能静,“闹处炼神,静中炼炁”。

    所谓心动,并非心真动,实质是意念动。所谓神弛,并非元神外驰,实指识神外驰。

    识神、意念乃一物,而损精耗气。意念的多,能去此贼,则真性圆明。

    不欲何贪,不贪无求,心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则明心见性可致。

    “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行错路径,则如虚空寻迹,披水觅路。”

    此一言切中性命双修中由性入命的关节处,由性入命,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收心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炁,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俭于心乃修真了道的大关键。

    制心当明内外三关。

    内三关,性不迁情,气不化精,神不外驰。

    外三关,耳不淫听,目不妄视,口不欺心。修道之心应如金玉之坚,只有这样始能度一切烦恼、一切困难,而全身心归于大道。

    修真人应慈悲为本,修德、守德为基,道功为根,酒、色、财、气均需戒绝。古人谓酒色财气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关,不能降此四魔,则勿需修仙。

     



第491章 修德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其最终目标是道,它是总纲,失德、缺德、无德者将永远也达不到道的境界,德性、德心、德行缺乏者,则必须从礼、义、仁修持起,一步一个脚印,达到全德、有德、守德的状态,继而才能进入道之门。

    千日修炼,一日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就在于悟到道,并且得到道。

    在此境界,则一切繁文缛节都抛弃得干干净净,一切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

    宇宙万物都是道之所生,道包容一切,得道则掌握了万物的实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阴阳之分合、繁衍,万象之变化,都是道的运行变化。人天相合,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万物皆是道的体现。

    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

    明道、得道之唯一途径,乃是明德、重德、修德、守德。

    何谓明德,明德就是要明白德的含意,德与道的内在联系,德与炼功的关系。

    不明此三者,则不能重视德性、德心、德行的修持。

    不重德,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修德。不修德,也就无所谓守德。

    不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则将终生只在炼气的境界,无法进入道门,无法进入高的境界。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大道可至矣。

    忠孝心者,忠孝乃人立身处世之大节,万善之根源,古圣前贤垂训谆谆,载于典册备至,究而研之,贯以今世新义,遵循行之可也。

    好善心者,见人之危,则扶持帮助,见物之危,则救活解脱。

    尽己之力而为,如不能为则委曲求其全,设法周旋,用善心满足而后已,不仅仅是表现在施财好义上,谓之善也。

    慈悲心者,天下人心虽然不齐,好恶有别,但皆存元性,皆吾一体,禽兽昆虫、草木亦同此生机,必须爱而护之,怜而惜之,不可损伤,所谓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是也。
1...137138139140141...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