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修真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零点Q
宇宙万物皆可为师,乃师其性、得其助也。平等心者,心中无富贵,眼中无贫贱,言行无势利,一视同仁,平等待之,则世俗之浊气消除殆尽,和气周流身心矣。博爱心者,以博大心胸,爱护世人及万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和蔼心者,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待人皆要和蔼亲近,勿存亲疏,一视同仁。勇猛心者,凡是当为者,应该自己立定主见,见义勇为,为人排忧解难,拔困扶危,一直做去,勿为他人所阻,不必等待观望,是为勇猛心也。
德与道的内在关系若何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体就谓之德,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德是道的一种可见、可观、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
德是有形,道是无形。德是形,道是质,德是悟道、得道的基础物质,无德、缺德则修真无法入门,炼气功无法进入“功”的境界。
今人炼气功者,大都只重视功法,而不重视明德、重德、修德、守德,著书立说亦只片言敷叙,此乃不明理也。如此修炼,当然只能永远停在炼气的水平,而无法达到神修的境界。
德是道之入门金钥匙,愿人人自握。牢握此匙,登堂入室也非难事。
德与炼功的关系非浅,德厚功高,此至言也。
人之主观意识、思想,也称识神,它是从后天客观世界获得,此识心被物欲所染,七情六欲所困。
人之元性、元神,乃先天获得,“人之初,性本善”,乃实指此也。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学道先从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心不空。”
&n
第492章 捷径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修德的善行越多、越大,那么心灵就越易净化,元神就越活跃,主观意识和元神之间的通道就越畅通,太极弦就会敞开,识神与元神之间就容易同步作功。
修德明道的人,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形成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强场,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帮助,各种信息的支持和扶助。
修德是修真的重要原则,也是修真的重要功法,特别是修性、明心见性的重要技术方法。
古人用修真一词而不用“炼真”之语,其玄奥也在于斯。
修德之,非此不能入室,非此不能进门。从前将此称之为外功。
所谓“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此乃修真至言,非虚说也,修习内功虽然可以延己之命,祛疾增寿,以安享天年,但不能感格空间的上、中、下三界的各层次信息,获得无形帮助有形的效应。
只有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内炼金丹,外积善德,才能感格天地而动鬼神,内外齐修,双功并进,直趋修真之门庭,继而登堂入室,完成修真大业。
入道修真和炼气,都必须树雄心立大志,人人均应树立起超凡入圣的远大志向,高瞻远瞩,不甘于小成。前贤不畏后贤,后来者应有居上之志。
要立志,使志向高尚远大,首先要了解修真的妙谛,了解和掌握修真的基本理论,了解其方法,了解其层次,穷究其理,通晓修持法门。
对这些了解得越多越透彻,才能真正树立大志向,否则如盲人骑瞎马,修炼很容易半途而废,修炼过程中也无法逐步提高,不易发现和掌握修炼中的妙境。
志向大小、高低的确立,是依据各人思想对修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确立的,所以也应依据思想认识的提高,不断修正提高志向。
超凡入圣远大志向的确立,正确对待世俗,前人认为,世界乃是一个积情的大场所,世间人皆被七情所困。
七情六欲都是造生孽因的根源,凡人自食其苦果而不自知。
是故情浓于妻子,则毕世牛马,情炽乎名利,则终身为缰锁羁困。
古者达人高士,都视世俗如仇,今日炼功者,大都混迹世俗,处身于社会之中,七情六欲之干扰尤为剧烈,其身心无时无刻不被后天的物欲所熏陶,受到侵蚀和污染。
有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这里的“大”,就是指大志向,大抱负,大定力。
隐于朝市之中修炼,是对修真者的一种严峻考验,而正确对待世俗就是一项严肃的课题。
没有超凡入圣的远大志向,坚定不移的修真毅力,就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就无法抗拒世俗的干扰。
就很可能随波逐流,被世俗浊流所淹没,将苦苦修为毁于一旦。
修真者要达到和保持心清静、意清静、身清静,进入真正的气功状态,就必须正确对待世俗,不断地涤去人心、欲心、识心、凡心,使心如止水,心如明镜,经常拂拭,勿使沾上尘埃,通过主观的努力逐步达到“无镜亦无台,何处惹尘埃”的上层境界。
修真者要学习莲藕荷花的风骨,莲藕晶莹洁白如玉,深植污泥之中而不染,荷花出自于污泥中,但一枝独秀,清香沁人心脾,洁白无瑕,毫无娇柔造作之痕迹。
它们虽处于污泥之中,但不被污泥所污染,反而从污泥中提取营养,为己所用。
莲藕荷花的这些特性,诚为修真者的楷模。许多功法中取莲花用为功法,其意义是很深长的。
第493章 法分五类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德不孤,必有邻。”
修真之道友在修炼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所谓“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修真者的穷理、尽性、了命过程中,道友同心则能奇文共尝析,疑义同参详,互相切磋、观摩、交流心得体会,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体贴关怀,共勉同进。
修真是性命之图存,非同儿戏,择友要求极为谨慎。
修真的理、法、功、术内容极为丰富,古往今来修真之典籍汗牛充栋,船载车拉亦难尽也,可谓洋洋大观。
穷毕生之精力亦难遍参普研,但亦不可不学,穷理才能尽性,尽性才能了命。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不可不明,穷研大道之理,不断丰富识神的阅历,才能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修持有的放矢。
理越穷致,主观意识和下意识之间,识神与元神之间才能更和谐、同步、统一。
识神主动与元神协调,有利于元神的生成、成长和出壳做功。
学而不倦的重点,必须是放在道理的研究上,其次才是法、功、术,切不可本末倒置。
舍本求未则功夫永难达到上乘境界,登高而立才会“一览众山小”。
修炼如同登山,选择直线捷径直超高峰之巅,既省力又省时。
这条捷径就是至理之法,舍此法而修,就象爬遍众小山始登主峰,耗时费力,甚至迷途难返。
道家功法主要要求是松静自然,使心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意念引导与内视使经络得到滋养,促进内循环,增强能力。
这特殊的修炼方式会使宇宙的精华,源源不断的进入体内,并换走体内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
而且因为松静的严格要求,和特殊意念的引导,使人的心如止水,烦恼、焦虑、紧张、气愤等,都会在混沌无为,云蒸雾绕的状态下烟消云散,心态会逐渐平静、无欲无求,相由心改,五官会变得美丽端庄。
心为离、为火,水为坎、为水,用心火去练坎水会产生气,长期练功会气血充盈、精足神满,“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精力充沛,所谓仙风道骨就是这样来的。
在长时间的修炼中,本身内力和宇宙能量接通,内功渐长,周身鼓荡,整体爆发力和浑身抗击打力不可限量,用于技击则如鱼得水。
这世上万物都在冥冥之中,受来自外太空的某种东西,或能量所控制和干扰。
在不同的宗派里,会把这种能量叫做不同的神或佛或主等,具体是甚么其实人类真的不知道。
道家的修炼,就是其中一种和这种神秘的东西沟通和往来的途径,练习时间长了,自己这个小宇宙,就会和天地这个大宇宙产生共鸣,激发出很高的智慧,和意想不到的特异功能。
其中有的会有耳报功能,有的会有天眼功能,有的有预测功能等等,进一步会产生元婴,黄金力士,再进一步会出现更深层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这就会使一般人不能理解和认可,甚至引人大笑,不过这就是道。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罔,下士闻之,大声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理论上分析是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如何接近、沟通、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的各种技术方法,就是各种间接或直接地,把三维空间同多维空间联系起来的技术方法。
俗话说:“阴阳相隔,天高地远。”
通灵法既然是技术方法,就有层次高低之分,由低至高大约分有五种,这就是祈祭法、诵经法、奇门遁甲法、符咒法、内炼法等五个大的法门。
第494章 龟鳖行气
如此这般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见掌握一门的全貌是颇为不易的,尤其对德、志、行的要求颇高,也要把握好机缘。
世间传流之符咒法虽可通灵,但大都只是皮毛之学,是符咒学中的下乘,一般流传稍高层次一点的也只是外源性之术,必须假手于收伏的信息体来间接突破太极弦障碍,未脱此术下品的范畴。
内炼法,内炼法门是五术中的上品之法,通灵五法中的上乘之法,概括起来此法之中又分为神道门、丹道门、气道门三种。
这三门之中在古代井无明显分界,只是由于因材施教,得诀多寡而参差不齐,后来逐步形成的差别,加上各自丰富充实内容而形成数个大的门类和种种派别。
这三门之中,气道门并不能直接突破太极弦的障碍,它必须与其它技术方法相结合才能完成这一突破。
但是,气道门的内炼法,与其它技术结合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其效验,能更顺利地突破空间层次障碍。
例如气道与奇门遁甲法相合,或与符咒法相结合等等,较之单纯有为法中的科仪性修炼之法,其效应就不同同日而语。
丹道门重视内修,其中又分层次,有的门派偏重于有为性内炼,费时日久而成功不易。
这一种门派大都是兼修其它方法来通灵,并不是直接突破太极弦,因为其内炼方法以修命为主,没有跳出自身这一小宇宙,所以不算上乘之法。
神道门实际是丹道门的上乘法门,它的方法是性命双修、道德双修,是一种提纲挚领性的上乘法门。
它囊括了形修、精修、气修、丹修诸门之法,自炼元神而神,炼内丹与培炼元神相结合,由性入命而兼修,由有为入无为至无不为。
在道家千门百法之中,此法最得自然之妙谛,是万法之冠,神修之法,由于性命双修,修持者屹立于太极弦之上,元神自由驰骋于三维空间和多维空间之间。
修命则能获取两界间的大量精华物质,而回补于身,以利金丹早成,修性则直超仙师座前聆听教诲获取真知,修德则积玄德于无形,以利超升,修法则能获取诸法之精髓,直入佳境。
在通灵诸法之中,唯有此法是精华中的上品,诸多方法中无出其右者。
此法乃道家法门中的天人大秘密,通灵的法门虽然众多,归纳起来这五类基本可以概括。
这种分类法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如此归纳,在实际情况中,各法又是互相渗透交融的,并不能断然割裂开进行实践,研究者要时时把握道家学说“最重整体性“的基本特性。
例如神修法在有为阶段的过程中,就包容了祈祭法、诵经法、符咒法等等方法中的一些内容和技术特性。
理通法随,进行分类扼要阐述,掌握了各类通灵方法技术的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择法而修,不至于盲修瞎炼。
道门类别可以把道门中,与炼神有关的方法分为三个类别,存神变化、存思丹法、丹道性功。
炼神一法,在流俗中称作神修,算是存神变化一类,虽有发挥,但还属于正统道功。
“龟鳖行气法……”常乐眉头一皱。
龟鳖行气,以衣覆口鼻,不息九通,正卧,微微鼻出内气,愈塞不通。
反两手据膝上,仰头像鳖取气,致元气至丹田,治腰脊不知痛。手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即气上行,致泥丸脑中,令阴阳从,数至不倦。
长寿的道理,关键是保证气血通畅和养足心神,在体内吐旧纳新形成循环,在玄关处中反复转动旋转,微妙神秘难以描述。
&n
第495章 道童清风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常乐从黑暗中醒来,只觉得头疼欲裂,他本来正在试着学习那信息中最后一部分的内容,谁知道只闻耳边轰隆一声,竟然晕死过去。
纷杂的记忆碎片,迅速地在常乐脑中,将他目前的情形给还原出来。
原来自己已经不在原来的世界了,一种奇异的力量,把常乐的灵魂裹住,撕开了空间裂缝,来到了这个世界,附身到了现在这个家伙身上。
现在这具身体是个小道童,法名叫做清风,其本来的名字叫做什么却已是无从得知了。
这十年前西州大旱,父母带着当时才四五岁的他南下逃荒,结果双双倒毙在路上。
清风却在幸运的被路过的一名老道看中,收在了身边,带回到自己所在的镇子。
老道幼年时曾得奇遇,有些造化,自此后修行不辍,求道之心甚浓,一辈子没有成家,很早就修炼到灵魂出窍的境界。
但此后多年只得功力深厚,境界上再无突破,于是前往县城,企图求得机遇,但是最后终是再没有遇到,如他幼年时的那般造化,到得百岁之龄,终心灰意冷回归家乡。
其在回乡路中,却是恰好遇上了清风,若是迟得片刻,这清风怕是要做了别人腹中之食。
想到自己已是高龄,怕没得几年好活,不欲自己一身本领失传,所以才有了收留清风的举动。
回乡之后老道发现,熟悉的亲人早就相继年老过世了,活着的几个小辈自己也不认识,所以干脆就在城南买了一个小院住下,安心培养清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