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灭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蓝盔十九

    “这个……必须实地考察,而且,还要看看河心洲上的地基是否能够支撑桥墩。”

    李自成抬头看看,太阳还挂在中天,距离天黑还早,遂道:“汤先生,不如我们现在上河心洲看看。”

    汤若望拱手道:“大都督说得是,咱们现在便去实地看看!”

    那边何小米立即去安排船只,并且携带了测量河宽的卷尺。

    李自成、汤若望、何小米一船,还有两名亲兵陪同,另外两条船上,自有亲兵带着卷尺,初步测量各处河宽。

    稍顷,小船载着李自成来到靠近南岸的长滩边,李自成见长滩上的沙土呈灰白色,知道露出水面的时间比较长久,遂下了小船,登上长滩。

    汤若望尾在李自成的身后,到了长滩岛中部最高点,他左瞅瞅,右瞅瞅,又来回跑了两趟,忽道:“大都督,如果江心洲上的土质足够坚硬,筑桥极为简单,依属下看,这个长滩上,可以修筑两座桥墩!”

    “两座桥墩”李自成左右打量,长滩的宽度,大约二十米多一些,立下两座桥墩,距离是不是太近了这不是浪费材料吗

    汤若望却是兴奋地道:“大都督,若是在长滩上立两根桥墩,短摊上立一桥墩,或许就不用在水中立桥墩了……不过,还要去前面的短滩实地看看。”

    “好,咱们再去短滩!”李自成再次登上小船,然后去了对面的短滩,短滩不仅比长滩短得多,而且也很狭窄,与长滩相对的地方,不过十米多一些。

    汤若望却是将目光看向对面,目测良久,又用手比划着,道:“大都督,短滩上立一桥墩,也许就可以在对面的斜坡上立下桥墩了,完全可以避开河水!”

    “那是最好,只是不知道斜坡是否受力!”李自成目测一下,在短滩与对面的河岸之间,距离应该不到三十米,而此处的河岸上又不是山峰,遂点点头,“汤先生,筑桥的事,就交给你了,我会尽早让筑桥队赶过来。”

    “是,大都督,属下明日便着人查探所有的数据,争取尽快拿出方案,”沉思片刻,又道:“大都督,此处的黄河大桥,距离兰州最近,可是青石滩已经有了‘兰州黄河大桥’之称谓……”

    李自成想想也是,当初为了增加气势,将青石滩处的黄河大桥命名为“兰州黄河大桥”,实际上青石滩距离兰州还远着,如果将此处命名为“兰州黄河大桥”,应该更为合适。

    不过“兰州黄河大桥”,几个大字,已经刻在桥身上,百姓们已经熟悉了,现在要改过来,也不适宜,想了一想,道:“此桥的确不能再叫‘兰州黄河大桥’,这样吧,就叫‘兰州黄河二桥’!”

    “二桥”汤若望乐了,大都督怎会想到“二桥”这个称谓嘿嘿,有了二桥,将来保不准还会有“三桥”、“四桥”……

    李自成并不是技术方面的专家,筑桥的事,就交给汤若望了,待勘测完毕,筑桥队也该到达了,这样的事情,就交给汤若望吧!

    离开黄河回到营房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远山顶峰上只剩下一大片红艳艳的晚霞,拖出一个长长的尾巴。

    娜木钟已经做好了饭菜,她原本不擅长汉人的饭菜,但在火兵的调教下,已经会坐四五样肉食了,还学会用汉人的铁锅小炒。

    看到李自成回来,娜木钟立即迎上去,“天命汗回来了饭菜刚刚做好,趁热吃吧!”

    李自成从她的身边挨过,顺便在她的颈脖处嗅了一口,“娜木钟,辛苦你了!”

    “妾身总不能白吃白喝!”娜木钟还有些担心,“只是不知道合不合天命汗的口味!”

    “只要是娜木钟做的,本汗都喜欢!”李自成将外面的罩衣脱下,随手向廊柱上一挂,只穿着单衣。

    娜木钟鼻子里轻哼一声,心里却是欢喜的,“那天命汗快吃饭吧!”

    “娜木钟,你也吃吧!”李自成向木椅上一座,用竹箸夹起一个馒头,大口一咬,不觉皱起眉头,“娜木钟,这馒头不是你做的”

    “咯咯!”娜木钟用手背唔着口笑,“天命汗,妾身还不会做馒头,只好去军营买的,不过,这几样菜肴都是妾身亲手做的,特别是羊肉,我们蒙古人最擅长了……”

    李自成夹起一块红烧羊肉,眉头却是皱得更紧了,“娜木钟,兰州的食盐,最近降价了……”

    “啊……”娜木钟瞪圆了双目,“天命汗,羊肉太咸了吗妾身尝尝……”

    “奥,也不算太咸……只是没有熟透……咦……这羊肉有嚼劲,不错不错……”李自成吐出碎骨,将羊肉生吞下去。

     




第474章 一触即发
    李自成原本还仗着与洪承畴订立的秘密协议,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可是现在,这个和平,恐怕自己和洪承畴说了都不算!

    他除了发展军事,一直花了很大的气力在经济和粮食上,扩军的事,倒是进展不大,难道天命军要和其余的盗贼一样,沦为流寇吗

    如果沦为流寇,未必就不能夺取天下,但西宁地区和甘肃省,百姓已经解决温饱,刚刚稳定下来,正朝着李自成设计的方向发展,现在要放弃这块根据地吗

    李自成想起后世的毛太祖,“战略性”从延安撤退,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再夺取回来。

    是要继续学习毛太祖吗

    在军事上,毛太祖一直是他导师,但这一次,李自成犹豫了。

    历史已经改变,未来谁也无法预料!

    李自成独自在营房内发愣,连何小米都赶出去了。

    对天命军来说,现在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万一出现一点小小的差错,就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可如果挺过去了,天命军就可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大明虽然虽然已是千仓百孔,但毕竟气数未尽,良将、强兵犹在,盗贼只能给朝廷制造混乱,却无法扛起反对朝廷的大旗,就连关外的女真鞑子,也被阻挡在山海关外,不对,除了山海关,边墙之外,应该还有不少属于大明的土地,皇太极无法攻破山海关,这才改道大同。

    山海关的道路没有打通,即便入了京师,也只能劫掠人口和财物,最终还要退回关外。

    李自成蓦地想到,女真人口不够数十万,比甘肃省的人口还少,为何皇太极能在关外占据主动,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而明军却是毫无办法,只能龟缩在城内被动防守!

    既然皇太极能做到,天命军为何做不到

    从军队的战斗能力上来说,装备了步枪的天命军,不知道甩明军几条街!

    固关城下,曹文诏、洪承畴都是惨败,只是……没有被天命军斩尽杀绝,都是有原因的,曹文诏依靠千余关宁铁骑,才勉强逃出老巢,洪承畴更是天命军有意放走的。

    李自成沉思片刻,决定这一次学习皇太极,除了枪手,他的手中还有三千骑兵。

    主意已定,李自成立即行动起来,他先是给固关飞鸽传书,命令马有水、刘云水扩大游骑的活动范围,严密监视明军的动向。

    随后给王安平传书,除了关注明军的动向外,还要不惜一切代价,搞到陈奇瑜、洪承畴的作战计划,特别是对天命军的态度。

    休息片刻,李自成又给行军途中的秦大年传书,命他尽快赶到兰州。

    此外,又给李过、林丹汗传讯,要他们尽快结束战斗,只要各蒙古部落主动归降,不要滥杀无辜,防止激起蒙古人拼死反抗。

    李自成停下毛笔,想了一会,对靖虏卫还是有点不放心,随后又向靖虏卫加派了一些人手,继续打探明军的动向。

    四月二十一日,第一批大规模来自固关的八千流民,在天命军辅兵的一路指引下,终于赶到兰州。

    李自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喜悦,但还是接受了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兰州府的北面,距离兰州府九十里的皋兰山北麓。

    这是预定中最为理想的筑城之所。

    这一片区域,原本是群山环抱,地形都是梁峁、沟谷和小丘,极为不平整,而且山峰又多是南北走向,与南部的兰州府沟通极为不便。

    但李自成安置流民的那一片区域,却是罕见出现一大块相对平整的土地,西南面的如凤山、东南面的石空山,都不是典型的南北向,而是向东西两侧倾斜,恰好让出一道山谷,南北通行相对便利。

    距离兰州九十里的距离,也算适中,将来在两者之间,再设立一处小镇,切好将两者连接起来,步行也就一两日的距离。

    李自成预备将来在此处立县,正好围绕兰州府城,这些的山峰大都是皋兰山脉的余脉,所以此处就叫皋兰县。

    安置在皋兰县的这八千百姓,壮丁接近一半,李自成先让他们搭建简易茅草屋定居,然后开垦土地。

    此地能否种植小麦,谁也没有试过,这个季节,只能种植红薯、玉米了。

    百姓们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实际上进入固关之后,绝多数人都是断炊了,一路上都是天命军在接济他们。

    到了皋兰山麓之后,还是天命军供给他们粮食,但定量供应,白面极少,多是“美洲三农”,只要饿不死就行。

    又过了五日,第二批六千流民到达兰州,李自成让已经到达兰州的秦大年部的士兵,将他们押向更北方。

    但这一批流民,去的不是兰州府的正北方,在越过皋兰县之后,稍稍向东方偏移,距离皋兰县还是九十里。

    据行军地图上标记,明初的时候,这里是会州,但明中期之后,基本上失于游牧部落,城内的房屋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点斑驳的城墙。

    至少比皋兰县一无所有好些,而且这是古城,当初选择的时候,肯定考虑了地形、水源上的问题,李自成也就不用操心了。

    五月初,李过传回讯息,林丹汗终于拿下松山堡,真相、火落赤等部落全部归顺。

     



第475章 故人相见
    五月九日,王安平再次着人送回了讯息:陕西参政戴君恩的军队,正在向靖虏卫一带移动,人数不详。

    于此同时,洪承畴、陈奇瑜对陕西的盗贼,那是往死里整,只要逮着机会,就是全部斩杀,不分民匪,连打探讯息的游骑兄弟,也被误杀了好几人……

    难怪这段时间流民这么多,盗贼的伤亡恐怕不轻,头领一死,部众就散了,就是算侥幸逃得性命,但还是没有粮食,多半被其他的盗贼收编了,运气好的,来到固关附近,才会被天命军收留。

    这些流民中,很多人以前都是盗贼,为了活命,遭遇倒是令人同情,但毕竟参加过战斗,杀过人放过血,心思就会不一样了,李自成也不担心,到了天命军的属地上,不但有了粮食,而且各处的治安状况都是不错,如果他们敢胡作非为,那就不要怪天主不开眼了。

    洪承畴、陈奇瑜突然加大剿匪的力度,一定是朝廷给他们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也难怪,现在不仅陕西,整个北方都乱了,如果不能及时剿灭盗贼,北方的土地无人耕种,没有粮食,不但局面更加坏死,朝廷又拿什么去打关外的鞑子

    李自成暂时没心思为朝廷考虑,就让朱由检与朝廷的大佬们去头疼吧,免得他们闲着无事,晚上又要祸害京里的女人……

    他得先想法子解决了自己的事,戴君恩已经在行动,这会恐怕也在想着天命军。

    不过,戴君恩这个人,李自成以前从未听说过,不知道他用兵的法子,更不知道他是否有着与天命军死战的决心,还有,他究竟带来了多少士兵。

    他必须依赖前方传回的讯息!

    从兰州派出的游骑,已经深入到靖虏卫,讯息正源源不断穿回来,但他最需要的讯息,却是一条也没有。

    李自成的情绪比较亢奋,似乎有许多事情要做,又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他在等待凉州的李绩,一旦李绩到达兰州,他就要随着李绩去战场的最前线。

    兰州并不缺乏粮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能运往靖虏卫,并不需要他操心。

    最后,他只是给王安平传书,让他扩大游骑的活动范围,不仅是戴君恩部,还有洪承畴和陈奇瑜,以及其它的军队,甚至盗贼的动向也要关注,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游骑的人数。

    增加游骑的人手,就会增加暴露的机会,不过,已经到了这种境地,即便朝廷要来征剿,天命军也不会束手待毙。

    他还不忘叮嘱王安平,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十一日,李自成又迎来一批数千人的流民,他正好无事可做,便亲自接见了这些百姓,勉励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环境不是太理想,但对流民来说,他们已经没得选择,天命军手中的各种精粮粗粮,都是他们最大的奢望。

    这一批的流民,将安置在松山堡,也就是李过上次扎营的地方,城墙基本完好,只是缺乏耕作的工具,不过,李过与林丹汗缴获了不少壮牛,暂时就集中在松山堡,如果稍加训练,就能成为耕牛。

    李自成将这数千人,按照原先的亲缘关系,根据自愿原则,几乎平均分做两拨,其中一拨将安置在松山堡,另外一波,以百人左右为一个群体,安置在松山堡的周围,以及从会州通往松山堡的道路上。

    至于哪一拨要驻扎在松山堡,那就看运气了,为公平起见,李自成决定让他们抓阄。

    流民们吃饱喝足,就在城外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有些老人和孩子,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李自成实在有些不忍心,如果将他们安置在兰州附近,他们就不用再辛苦赶路了,可是,没有这些百姓,仅仅依靠李过的孤军,实在难以在松山一带生存下去,兰州也很难按时给李过部送去充足的粮食。

    为了大局,为了长久大计,为了兰州的长治久安,李自成还是狠了狠心,“你们两部,各出一人,前来抓阄,凡是抓中‘二’者,将安置在松山堡内,而抓中‘一’者,将分为多个村落。”

    “大人,你将我们安置在什么地方”一名老者歪着脑袋,他侧卧地上,显然已经有气无力了,对他来说,松山堡与村落,都是未知的地方,甚至都未听说过。

    “北方,”李自成用手一指,“只有北方,才会有土地,我会给你们每人都分发一片土地,还给你们种子,以后的生活,就靠你们自己了。”

    “大人,可我们并没有农具……”

    “农具会有的,先搭建茅屋,将全家安置下来,”李自成道:“我还给你们每个村落,至少一头耕牛。”

    “耕牛”对农耕民族来说,耕牛就是宝贝,流民们很快就忘记了农具的事。

    “好了,这里很快就会发生战争,你们赶紧离开这里,”李自成将写好的阄藏在手心,“快些,一边一人,最好是识字的。”

    流民们显然被李自成口中的战争吓倒了,再不敢提出问题,经过协商,两边各走出一名男子,来到李自成的身边,“大人……”
1...136137138139140...4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