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灭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蓝盔十九

    “有水不用多礼,快快起身!”

    “是,大人,”马有水站起身,拱手道:“这批兄弟训练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再过两天,就要换下一批兄弟了。”

    “嗯,”李自成微微点头,现在只是普及射击技术,不可能让士兵达到纯熟的地步,将来给他们配备了步枪,还可以继续射击训练,“兄弟们的准头如何”

    马有水忙对身边的传令兵道:“立即去靶位查看,大人需要确切的数字。”

    “是!”传令兵带着数名士兵,转身向木靶跑去,趁着枪手们正在装弹的机会,挨个检查了木靶,然后迅速跑回,跪在李自成的面前,“回千户大人,士兵射击者一百四十二人,射中靶心者二十八人,另有中靶者六十三人,其余五十一人脱靶!”

    李自成目测了一下,射击的距离大约在四百步,这已经是西宁步枪的最佳射程了,士兵们开始训练的时候,大概是二百步,能有接近一半的士兵射中靶心,成绩应该算是不错了,按照这个水平,若是在战场上,基本上能集中头、胸等要害部位。

    士兵们已经装弹完毕,正在瞄准木靶,只等马有水下令了。

    李自成挥挥手,让马有水前去下令,以便士兵们完成这一轮的射击。

    “砰,砰,砰……”

    又是一轮射击,马有水趁着士兵们装弹的时候,再次来到李自成的身边,“大人,这些吃了回门茶的笨蛋,这一轮射击,恐怕比刚才还要差点……”

    李自成突然来到,士兵的心里受到波动,成绩稍微差些也属正常,若是士兵们做到“心中有枪,眼中无物”,那一定是令人恐怖的军队了,他含笑不语,却将目光投到枪手们身上,“有水,士兵们身上早就湿透了吧”

    “那肯定是,现在已经是六月天,这种天气,就是在田间地头走一遭,也会大汗淋漓,何况是在操训……”马有水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抬头看天,可惜现在才是辰时,离中午收操还早。

    李自成若有所思地点点他,“有水,训练的士兵中,有两个完整的总旗吗”

    “有,大人,现在有一百四十二支步枪,除了两个完整的总旗,差不多还有大半个总旗的士兵在操训。”

    李自成云淡风轻地道:“那好,让那两个完整总旗的所有官兵,将铠甲脱了!”

    “脱了”马有水的两个眼球顿时在眼眶中高速转动起来,几乎涨破眼眶,“大人,若是脱了铠甲,将来上战场的时候,恐怕难以适应这几十斤的重量……”

    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有水,你觉得士兵一旦配备了这种步枪,还需要铠甲护身吗”

    “啊”马有水立时清醒过来,不禁换了脸色,眉开眼笑道:“大人是说,要给这两个总旗的士兵配发步枪”

    “暂时还不行,现在这种步枪太少,士兵们需要训练,等将来有了足够的步枪,再给他们配发吧,若是不配发步枪,要兄弟们如此辛苦训练射击又有何用”

    “大人,属下明白了!”

    马有水大喜,虽然西宁步枪现在的产量严重不足,不知道何时才能配发到士兵手上,但大人如此安排,显然是要给他的士兵最先配发,通过这一个月的射击训练,他早就知道这种步枪的威力,真要上了战场,敌人根本无法近身,简直就是士兵们的靶子,西宁步枪,完全就是战场上的远程打击火器,说不定比朝廷的火炮还要好使。

    &nb




第215章 三段式射击
    不过数日时间,匠作坊便将百余士兵的铠甲,打造为李自成极为需要的西宁步枪,不过,铸造过程中,需要去除一些杂质,铁质会有部分损耗,最后只能打造八十余支,加上原来的步枪,已经超过两百二十支了。

    正好马有水要训练第二批士兵,这次训练的士兵人数,足足超过两个总旗。

    印染厂也送来了迷彩服的图案,李自成从五块布料中,选择了一块最能顺眼的,他剪下一半,做为样品,另外一半由印染厂的伙计带回去,依样扩大印染数量。

    七月中旬的时候,为期三个月的全军整训正式结束,李自成原本想去各地巡视一番,想想还是放弃了,不过,他将各地的驻军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便西宁城内有更多的机动兵力,不能再想三角城求援时那样,西宁城内除了刘云水,几乎没有可以增援的军队。

    调整最大的还是三角城,原本接替周宾部驻守三角城的刘云水部,乃是西宁最为精锐的骑兵百户,让骑兵去守城,实在是太浪费了,做为机动性最强的百户,自然被调回西宁,与第二骑兵百户李过部一样,做为西宁城内的最为快速的机动兵力。

    三角城的防守,交给了原本镇守南川县的李绩部,李绩部在扩军两百后,将兼管南川县和三角城。

    三角城和南川县,分别扼守西海的东西两岸,现在一并交与李绩,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三角城深入到西海的东北角,而南川县远在西海的西南,距离西海岸边尚有近百里,与三角城相距太远,不利于两者之间的联系。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能靠西海了。

    西海捕鱼队的队员,原本就是士兵,被新的西宁军淘汰之后,被迫来西海地区捕鱼牧羊,他们手中的船只,平日需在西海捕鱼,一旦李绩部有需要,就会转为第四百户的运输船,协助第四百户运送士兵、粮草、军械、联络讯息等。

    李自成筹划组建的西海水军,正在两条腿走路,日夜加速组建。

    一条腿是以曹建为代表的工匠们,他们已经在西海岸边开始建造战船,根据李自成亲兵的回报,他们在西海岸边搭建了最简易的窝棚,利用最原始的船坞,依据汤若望提供的建议图纸,正没日没夜打造战船,曹建也许是在赎罪,但跟着他去西海的工匠们,怕也跟着受罪了。

    李自成并不希望因为工作而影响健康,万一来个“过劳死”,那也是卫里的损失,西宁的工匠毕竟还是很金贵的,不过,只能等到第一艘战船成功了,才有机会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现在能做的,只是让捕鱼队就近给他们提供一些鲜鱼补充营养。

    另一条腿乃是原先的捕鱼队长周坤,他以水军总旗官的身份,受命招募了百名水军,已经利用小船在西海中操练,熟悉船性、熟悉水性,是他们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一旦战船下水,他们才算得上是水军。

    李自成原本只是建造一艘战船,一边训练士兵,一边试验战船,现在看来,一艘根本不够,无论这种战船的性能如何,哪怕是做为运输船也好,至少要建造三艘,这样在维修的期间,保证西海中有两艘战船。

    无论是士兵,还是战船,现在恐怕店都配不上水军的称号,李自成并不担心,从无到有,总要有一个过程,实际上他既没有精力也没有银子来组建真正的水军。

    西宁水军虽然无法与同时代的欧洲海军相比,但他们的对手,只是连水军尚未听说的蒙古人和藏民,在李自成的设想中,通过西宁水军,将西海东西两岸的驻守连接起来,必要的时候,水军也可以登录作战,万一战事不利,至少城内的士兵百姓可以乘船逃跑,对于马背上的蒙古人来说,西海就是他们永远迈不过的坎。

    按照这种设想,西海西南方向的防守,如果继续留在南川县,就显得过于保守了,距离东北岸的三角城也是太远,南川县就是原先的伏羌堡,乃是用来威慑当地百姓的,并没有驻守西海的功能。

    现在西宁军已经进入西海地区,防线必须西移,至少要推进到日月山口一带,扼守“唐蕃古道”,再向西海以南建几个烽火台,连接上西海,将来条件许可,还要在西海南岸筑城,与东北岸的三角城互为犄角。

    在西宁的北方,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秦大年的第三百户是唯一只有六个总旗的百户,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驻守北川县、威远县,对于大通河沿岸的蒙古人麦力干部,暂时采取守势,在无法彻底根除麦力干部的时候,最好不要惹他。

    就算能彻底剿灭麦力干部,还有蒙古察哈尔部的巴雅尔在后面等着,现在的麦力干部恰好是西宁军与巴雅尔之间的缓冲地带,在大明的边陲,各个蒙古人的部落就像是春天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东南方向上,由于东面基本上是防御蒙古人的边墙,宋文的第七百户,主要防守任务还是分水岭以北的凉州卫。

    这样的布局,虽然三个方向都显得比较弱势,但西宁城内集中了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四个百户,兵力超过两千士兵。

    李自成这也是迫不得已,第一第二百户是骑兵百户,主要是骑兵,不可能长期驻扎在某个方向而失去他们的机动性,在西宁这个中心地带,反而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一旦某个方向出现险情,骑兵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去增援。

    马有水的第六百户,正在西宁城内操训步枪,现在差不多有八个总旗完



第216章 孩子与官印,哪一个更重要
    成都,抚台衙门。

    四川巡抚张论刚刚送走了前来道贺的同僚。

    永宁宣慰使奢崇明、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犯上作乱,朝廷调集云、贵、川三省的兵力,打了九年时间,终于以“桃花坝大捷”而告终。

    奢崇明、安邦彦战死,永宁宣慰司被朝廷永久撤销,而年幼的水西宣慰使安位,因为年幼无知,被宣慰同知安邦彦所挟持,朝廷选择宽恕了他,仍官复原职,水西宣慰司也得以保留下来。

    这些都是朝廷的事,指挥这场规模极大、时间极长战役的,乃是兵部尚书朱燮元。

    张论在衙门中宴请同僚,乃是因为这场战争在自己任职期间结束,作为巡抚四川的大员,他还兼提督军务,因此朝廷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劳。

    朝廷经过长时间的斟酌,昨日圣旨以下,张论因为剿匪有功,着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与都察院主官左都御史只有一步之遥。

    张论的喜事,自然是四川同僚的喜事,他日张论回到京师,至少这些同僚都是脸熟,所以同僚们都来捧场,亲自入府贺喜。

    他一时高兴,晚上对于同僚们敬酒,几乎来者不拒,比新婚入洞房还要生猛,不过,待同僚们一一散去,张论方才感觉酒意上涌,喝了几口温茶,勉强将酒气压下去。

    丫鬟服侍他洗了温水澡,将他送入内宅。

    按照大明的惯例,张论在四川为官,需要向朝廷质妻质子,他的家眷都在京师,不过,这却难不倒他这样的高官。

    来成都不久,他就在当地纳了一房小妾吴氏,吴氏不仅年轻貌美,肚皮也很争气,在张论的辛勤耕耘下,前不久为张论生了儿子,取名张静,刚刚过了百日。

    自从来到四川,张论不仅又一次经历了洞房花烛,而且赶上奢崇明、安邦彦穷途末路,几乎白送他一份军功,右都御史的头衔,已经跻身朝廷高官的行列,不啻于当年的金榜题名。

    张论今日虽喝了不少酒,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像是年轻了二十岁,摇摇晃晃推开吴氏的房门,作势就要扑上床。

    “老爷,”吴氏怀抱着婴儿,正侧身而睡,整个身子缩在锦被里,只露出一张嫩滑的脸蛋,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越发娇俏,“静儿刚刚睡熟,小心不要吵醒了他……”

    “老爷我……今儿高兴,”张论已经褪去了丫鬟刚刚给他穿上的薄稠衫,用力一扔,早不知扔到何处,“静儿为什么不给奶娘带去”

    “哎……”吴氏轻叹一声,似乎舍不得,但看着张论瞪着血红的双目,内心如何不明白只得唤过奶娘,将静儿抱去隔壁的耳房,那边张论已经匆匆插上门闩,将薄薄的衾被一掀,拱了进去……

    天色微亮,张论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吴氏打个哈欠,也是醒了,低声嘟噜着:“这才刚睡下,谁在外面吵闹难道又是静儿不安生奶娘是干什么去了”

    “老爷,不好了,”外面是一个男子的声音,应该是一名府丁,“静公子……静公子不见了……”

    “不见了”张论大喝道:“蠢材,你们不会找找呀,三个月大的孩子,还能跑出屋去真是白养了你们这些废物!”

    吴氏却是脸色一变,睡意顿消,慌忙摸黑穿衣下床,顾不得梳妆打扮,抢开房门,“奶娘呢怎么回事静儿找到了吗”

    “夫人……”奶娘立在门外的暗影处,连头都不敢抬,“奴婢……奴婢昨夜喂饱了静公子,便早早睡下……半夜醒来,预备再给静公子喂奶,谁知道……谁知道静公子不见了……”

    “你是死人呀还不赶紧去找”吴氏像一头发怒的河东狮,一掌掴在奶娘的脸上。

    静公子是她唯一的儿子,在母凭子贵的年代,也是她唯一的希望和依靠,这都过了大半夜了,即使能找到,恐怕……孩子才三个月大,她越想越怕,顾不上与奶娘斗气,忙一阵风似的向奶娘的屋子冲去。

    屋里亮着灯,数名奴仆正在翻箱倒柜寻找着,有一名丫鬟钻入床底弄得一头一脸清灰,应该是没有发现目标,又失望地从床下爬出来。

    见到吴氏,众人似乎有了主心骨,齐齐停下手上的动作,跪在吴氏身前:“夫人……”

    因为张论的正妻不在四川,吴氏也享受着夫人的的待遇,但在这紧要的时刻,她已经顾不上这些虚无的名分了,“静儿才三个月大,还能跑出去不成”

    她亲自在床头的旮旯里寻了一遍,依然一无所获。

    吴氏顿时三魂去了二魂半,她疯子似的,一头一脸泥灰中,两眼已经呆滞,来不及束起的长发,披散在脸上,遮盖住一半的眼睛,显得有些阴森,过了半响,她才挥舞着双手,道:“找,找,就是挖地三尺也要将我的静儿找出来……你们这些废物、蠢材、狗奴才……还不快找”

    张论此时已经披衣下床,见府内乱哄哄的不成体统,不仅皱起眉头骂道:“你们这些奴才,都是干什么吃的三个月大的婴儿都照应不好,我要你们何用”来到奶娘的卧房,见吴氏披头散发,像是正在作法的道姑,眉头上现出一道深深的“三”字。

    “老爷……这



第217章 抚台衙门的人
    张论像是丢了魂魄似的,双目发呆,两眼无神,连表情都是僵在那里,一动不能动,如果他死了爹娘,或者皇帝驾崩,应该都不是这个表情,至少他能理性地嚎上几句。

    一众府丁、丫鬟、婆子从未见过老爷如此,担心老爷伤心过度,万一失了心智……谁都不敢打扰,唯恐自己不慎惹祸上身,遇上这样的事情,连管家都只能外围打转。

    吴氏虽然一向仗着年轻,在老爷面前撒娇惯了,但看到老爷为了爱子,竟然伤心如此,于心也是不忍,虽然挂念着静儿,却不敢再向老爷撒泼,施加压力。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论方才缓过劲了,当务之急,必须封锁讯息,千万不要将官印丢失的事传出去才好,一旦被政敌、言官们探得蛛丝马迹,后果不堪设想。

    就是四川的这些同僚们,昨夜酒桌上大家都是哥们,但背后谁能知道他人的心里想法也许有人巴不得他出事呢!他要是出了事,坏了官身,兴许下面的官员能集体官升一级。

    这样的事情,只能依靠自己,张论幡然醒悟,咳嗽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道“管家,立刻增派人手,加强府内安全守卫,十二个时辰轮值!”

    “是,老爷,老奴这就去办!”

    “所有人都记住,”张论忽地从座椅上站起,目光阴郁,上下牙咬得“咯咯”直响,“谁要是泄露了府中的任何一点讯息,本老爷立即扒了他的皮!”

    “是,老爷!”奴仆们齐声作答。

    虽然无法替老爷分忧,但他们都在张论手下久了,政治敏感性和自身安全意识还是非常强,此时此刻,万不可再惹老爷生气,否则,自己将成为众矢之的,老爷、夫人也会将怒火烧到自己身上。
1...4647484950...4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