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对华花生屯的那些人来说,当然把这一部分剥离出去,交给一个稳定的大银行来负责最好。
“你能猜到摩他们准备出价多少吗”副手又自问自答,“他们说,最多只出19亿美元,”
“19亿”身为局外人的苏世明也淡定不起来。
他大概清楚互惠银行商业银行子公司的规模,那包括遍布全国的超过5000家点,资产怎么算,也得有1000亿美元,只出19亿
虽然摩也必须对那过千万储户的存款担保,但这怎么算,都是一笔在划算不过的买卖,因为,那就等于他们直接多了超过千万个客户。
怎么能这么贱卖
关键是,在这样的时候这么贱卖。
因为,很有可能再过一两个星期,救市计划就能通过,危机就能解除了啊。
该死的白宫,该死的国会,该死的财政部,该死的美联储,该死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你们怎么能这么做
看着窗外璀璨的灯火,苏世明心凉如冰。
如果对高盛和冯一平不妥协,我们能不能撑得住
&
第六百一十八章 苹果人的火气
对冯一平来说,眼下的情况,是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但对其它很多人来说,则完全不是如此。闪舞
这个其它很多人里,不止包括华尔街的人,还包括硅谷的一些人,比如一些苹果人。
首先是宏达电g1的上市。
在老牌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的产品线,都变成了渣渣的情况下,那是唯一能和iph正面抗衡的产品。
g1目前已经赚足了声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也就是,果然对苹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安卓发布时,大部分苹果人的反应,和高层的愤慨,其实有很大差别,他们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说在硅谷,就是在其它地方,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那就免不了会有竞争者。
所以安卓发布的时候,他们虽然对外也表现得很不爽,其实心里还是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的
这个不以为然中,除了觉得这是正常现象,还有一层自大的意思,因为安卓自身并不生产手机,他们因此深信,在iph这样把软硬件的结合,做到极致的产品面前,其它的产品,同样都只会是渣渣。
但g1的表现,相当于狠狠的给了他们一巴掌。
于是,当实际威胁来临的时候,苹果的高层倒是淡定起来,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挑战会越来越多,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安卓手机将要上市。
他们甚至同样有预料,未来,总会有安卓手机的销量,超过iph的时候,但那其实很无所谓,iph本就不能占领全部的市场。
但只要坚持现在的路线走下去,苹果一定会牢牢的占领高端市场,而与此同时,安卓手机阵营之间,应该会杀得血流成河……
因此,g1当前的成功,并没什么大不了。
但不少苹果人,此时因为切身的感受到了痛,所以愤慨起来。
之后,是特斯拉的发布。
要说,对苹果人来说,特斯拉也确实是一款让人惊艳的产品,看得出来,他们对特斯拉今后的发展,也有着周到而明确的规划,这多半会是又一个会取得成功的项目。
作为一个硅谷人,对同行们在这一新领域的成功,他们本来其实有些欣慰。
千不该万不该,一些媒体在宣传的时候,用“汽车界的苹果”,来形容特斯拉。
于是,本就为g1不爽的一些苹果人,顿时更不淡定了,能不能不要什么都扯到我们头上,不要什么都随便和我们相提并论
接下来,又一个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产品来了,神奇工坊的吹风机上市,最常见的宣传文稿,又是“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神奇工坊重新定义了吹风机”。
一款吹风机,也鼓吹到和我们一样的高度,你们究竟有完没完
没完。
今天,很多苹果人知道,神奇工坊又出了另一款爆款的产品。
这本来也没什么,一年到头,总会有几个爆款的。
这一回他们倒是没有把这款产品,也拔高到和苹果等同的水平,但这一回却是让大家更难以接受的一回。
哎,不可更换电池的智能手机,是我们的首创好吗你却利用这一点来大赚特赚,你到底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售价4美元的神奇工坊移动电源,其实并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但综合来说,这款移动电源的成功,却真的让他们感受到了屈辱,因为,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生意事,面子事大啊喂。
这款移动电源的热销,对不少苹果人来说,那就约莫相当于自己最珍爱的键盘,被面带不屑的情敌,用还带着泥沙的靴子,轻轻的踢了两下,虽不至于造成什么实际伤害,但谁能受得了
何况,那个情敌,又是出了名的那啥……器大活好。
有些苹果人在这一天,第一次不再把那个总是笑眯眯,各方面的能力都让人惊艳的冯一平当成是朋友。
而有一些人,数量非常少的一些人,甚至因此隐隐的提及了乔布斯,在安卓之后,乔布斯是不是和冯一平的关系太好了一些
甚至有人还想到了原因,是不是因为那个联合基金
乔布斯自然知道这样的反应,但他并不为所动,他现在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iph已经领先了安卓智能手机两代,他要求,下一代iph,一定会是一款再一次加大这方面差距的产品。
以及,那一款又一次被他寄予厚望的新产品。
冯一平不喜欢在红海中搅和,他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从最开始的苹果个人电脑,到后来的ipd以及现在的iph,正在研发的i……他一向也是一个引领风潮的人。
…………
dr园区,冯一平和劳尔德商量好了下一步的行动。
在苏世明表态愿意谈以后,下一步,他这边的人自然要参与。
这个好消息,自然要第一时间让徐斌知道,“徐总,收购希尔顿的计划,现在正是启动,”
他听到那边传来“咚”的一声响,不知道是打在桌子上还是床上。
考虑到这
第六百二十章 大开眼界
第五大道上的商务车里,黄玉瑾身边的姑娘看着窗外看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我还以为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店会打折,”
“就是啊,我本来也这么想,”马上有女孩子附和。
男同胞们马上畅快的笑了。
一听他们的笑声就知道,平常一定是没少遭受逛街买单之苦,因此在听到女士们这样抱怨的时候,那真是,由衷的觉得高兴。
女士们是真的有些郁闷,这个时候,美国不应该是市面萧条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光顾这些奢侈品店
有些踌躇满志的徐斌也插了一句,“我看,应该是因为世界上像你们这样想的女孩子太多,所以这些店现在也没想过打折,”
男士们纷纷添油加醋,一个说,“纽约可是国际性的购物都市,”
另一个说,“还是国际一流购物都市……”
黄玉瑾补充,“意思就是全世界的败家娘们儿都来纽约购物,所以这些店才能这么硬气,是吧,“
她一个南方人,用很普通的普通话,说出这样北方风味的话来,笑果真的超好的。
车内马上全是欢声笑语。
姑娘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不说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别说美国这样一个在经济上,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的国家,就是大家印象中觉得经济一直很差的俄罗斯,他们民间的底蕴,目前其实也依然要高于我们。
美国则更是如此,领衔发达国家这么多年,他们民间底蕴的丰厚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何况纽约,本来就是一个富豪扎堆的城市,因此无论局势如何变化,第五大道上奢侈品店里的顾客,总是会和中央公园的游客一样络绎不绝。
这次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原本就属于底层的家庭,以及像雷曼的迪克富尔德这样,少数富豪中的倒霉蛋。
到目前为止,他们庞大的中产家庭,虽然也有影响,但远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只不过,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比如救市计划再一次受阻,那么情况又会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像富尔德那样的倒霉蛋的行列,又会扩大。
这也是苏世明直接参加第一次会议的原因。
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会议。
黑石一方,以他为首,一共只有四位。
代表冯一平的这一方的,除了康明斯和徐斌,就是劳尔德和他的得力副手加里科恩。
作为对我们很了解的一位美国商界人士,当看到对方团队中徐斌这样的中国面孔时,苏世明表现得分外热情,他知道,我们的有些人很讲究这个。
但他可能忘了,徐斌在回国之前,可是一直在美国求学和工作,对这些很无所谓,看着苏世明的笑脸,他想的只有黑石手中希尔顿那两千多家酒店。
劳尔德只准备参加这第一次会议,所以在一阵非常没有营养,表面笑嘻嘻,心里p的寒暄过后,他直截了当的丢给苏世明他们一份评估报告,“史蒂芬,这是我们聘请的最专业的团队,对希尔顿情况的分析,”
苏世明只大概看了一下评估机构,主要是普华永道和毕马威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他都没看评估团队的人员组成,他非常清楚,在这样的问题上,华尔街的同行,不可能出任何问题,他们说是最专业的,那就一定是最专业的,绝不会是胡乱拼凑的野鸡团队。
但他同时也清楚,这样最专业的团队在这样的问题上得出的结论,虽然相对有更高的公允力,但还真不一定会比野鸡团队的更专业。
作为金融行业的大佬,他非常清楚这些机构,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德行。
收钱办事嘛,难道还不向着出钱的一方
前面他也只略略翻了翻,便直接看最后的结论部分,而此时,他的副手和高管们,已经忍不住先后开口说道,“真难以置信!”“开玩笑,”“简直不可思议!”
苏世明心里突了一下,他再一看结论,“……至此时,这笔投资的损失,已经超过八……”
他冷冷的看着对面的劳尔德。
劳尔德脸上依然笑眯眯的,只是那笑容,真称不上多么让人愉悦:他的嘴有些歪,眼睛也朝一边斜着。
在礼貌性的笑容下面,是不屑,或者说,他这本来就是得意的笑,讥讽的笑。
苏世明把那份报告轻轻的一丢,只说了一个词,“bullshi,”
除了徐斌,其它人看起来都一点不意外。
西装革履的华尔街名流们,只是在镜头面前,才会表现得温文尔雅,在工作中和私下里,他们可向来不会吝于飙各种脏话。
苏世明在眼前这样的情况下,只说这样的词,其实还算得上讲究。
这份报告的结论,投资损失了超过八,也就是,只剩下了17。
他们去年收购希尔顿,花了60亿美元,按这份报告的结论,希尔顿现在只值不到45亿美元。
那60亿
第六百二十一章 步步紧逼
但是看起来,除徐斌之外,其它人对这样方式的会议,又非常习惯,包括脸都青得不行的苏世明,看样子虽然好像随时要爆发,但总体上来说,却一直表现得很隐忍。
他也没有拂袖而走,“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自去年被黑石收购以后,希尔顿确实遭受了损失,”
徐斌心说,结合劳尔德他们之前的言论,苏世明这话,这态度,看起来真是足够恳切。
“但我们谁不知道,那些损失,主要都是账面上的损失……”
尽管在徐斌看来,苏世明非常恳切,劳尔德还是毫不犹豫的打断了他,“史蒂芬,现在可没人在乎,这是不是账面上的损失,”
“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理会这样的解释,所有人都只看得到不断下跌的数字,而随着下跌的数字越来越大,大家只会对它越不看好,”
加里科恩马上接着老板的话发挥,“贝尔斯登也说,我的损失,只是账面上的损失,只要资金充足,我们依然能高效的运营,”
“雷曼同样说,我的损失,也只是账面上的损失,毕竟那么多商业地产,就在那里,等到房价的低谷一过,他们就又能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他露出一个让人觉得手欠的笑容来,“但是,最终有谁会在乎这些”
“不但没人在乎这些,不但不得不出售,甚至出售都没人要,最后,他们还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
虽然他脸上的笑,让人觉得手欠,但他的这番话,却又说得让人无法反驳。
不是因为这样的市场环境,不是因为谁都不再往外借钱,而只是往回收钱,无论是贝尔斯登还是雷曼,哪怕是把本钱赔个精光,凭他们的本事,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是,他们没有那样的机会。
不仅如此,因为他们卖身的卖身,破产的破产,他们因此确实也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
对业内人来说,他们这样的结果,加剧了大家的恐慌情绪,因而让他们这些同行的处境变得更艰难。
对业外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连公司都保不住,自然是因为他们不负责任的经营,因此自然也认为,他们这些公司,自然要对次贷危机,负更大的责任。
苏世明看了自己身边的人一眼,挨个确认了他们现在还在喘气,那你们怎么像个哑巴一样,就不能学学加里科恩
他的三个手下也是很无奈,对方的话虽然说得很混账,但话糙理不糙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