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而且这场会议打开的方式,和我们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因此在家里的那些准备,全都排不上用场。
但大老板这样看过来,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也得上了,一位咳了一声,“希尔顿身后,有黑……”
他刚说出一个“黑“字,便听到老板重重的咳了一声,咳嗽声中是毫不掩饰的恼火,我这是说错话了
他再一看对面,劳尔德他们微笑着看着自己,看向自己的眼神里,还满是鼓励,没错,我是说错了话——但他还真有些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
他马上把嘴闭了起来。
让我说话的是你,让我闭嘴的也是你,呜呜,宝宝心里苦。
苏世明又得自己出马,“虽然账面上确实存在着一些损失,但从我们接手希尔顿以来,我们便对它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劳尔德又一次打断了他,“而卓有成效的改进的结果,就是现金流缩水超过40,而运营成本上涨了超过0,总收入缩减了……”
苏世明重重的在桌上敲了敲,“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扩大希尔顿的规模,”
“哪怕在目前这样艰难的局势下,我们也没用停住扩张的步伐……”
“相比收购时,希尔顿的规模,确实有所增加,对吧,”加里科恩问自己这边的徐斌。
虽然他们对这些数据同样清楚,但他记得,徐斌到现在还没机会说话。
劳尔德不用在意这些,他作为劳尔德的副手,却必须关注这些细节。
徐斌点头,“是的,规模扩大了不到,但之所以在规模上有扩大,主要是因为,”他看了苏世明一眼,“被收购之前,希尔顿已经着手进行的那些项目,”
说白了,这些方面的成绩,可以说和你们并没有关系。
如果硬要说贡献,那就是你们接手后,没有砍掉或者暂停这些项目。
“所以你看,”加里科恩笑着朝苏世明摊了摊手。
苏世明这边,终于有另一位帮老板说话,“但是为了节省支出,我们原可以砍掉这些项目……”
他的话同样遭到了打断,还是加里科恩,“虽然我们高盛没有经营过酒店业
第六百二十二章 离谱
虽然个人财富和冯一平还是不能比,但作为一个也早就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姓名的人,类似这样被人当众指着鼻子,喝问“你有钱吗有钱就还钱,没钱就别瞎逼逼”的场景,对苏世明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体验。
一时之间,因为已经积累了巨额的个人财富,所以业已把钱当成了数字的苏世明,竟然有些久违的亲切感。
他眯起眼睛,目光越过对面的人,穿过对面的墙,看向了好久以前,那个缺钱的时候,真好!
因为那个时候,自己还是那样年轻。
劳尔德看着苏世明的样子,有些困惑,或者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副手,他这是,在想其它的事
加里科恩也是非常诧异,如果没记错,对面的这位老先生,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六十有一,糟糕,他这不是被我们怼出个好歹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热闹了。
有没有可能呢还真有可能。
虽然和自己的老板劳尔德一样,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老好人的模样,但黑石的这位创始人和掌舵者,同样不是一个脾气平和的人。
业内人都知道,这位身材不高的华尔街大佬,什么都喜欢大的,大交易、大派对、大房子……以及,大胸的妻子。
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鲨鱼的性格,总是渴望战争,人生信条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赢”的狂人。
这样的狂人,被这么一通狠怼,而且还无力反驳,还真不是没有突然血压飙升,或者是脑袋里哪一块突然梗塞的可能。
“史蒂芬,”科恩忍不住叫了一声。
“嗯,”苏世明悠悠的回了一句,让科恩马上放下心来,哦没事啊,那就好。
类似的话,我手里还握着大把呢。
苏世明此时又犀利起来,“希尔顿是一个……”
但徐斌恰好抢在他前面开口,“我听说,摩月份收购贝尔斯登的时候,出价是每股美元,而在月份,贝尔斯登的股价,还高达90美元,”
劳尔德和科恩赞许的看着徐斌,这话说得好,这也是他们准备要说的。
而苏世明想说的话,又一下子被堵了回去。
徐斌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白,你不是说现在的希尔顿,估值只有一年前的17,非常不合理,那么看看贝尔斯登吧,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它的估值,还不到一个月前的。
康明斯笑着做了补充,“徐,经过多方的协商,最后摩是以10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
“那也就是,估值依然不到上个月的11,”徐斌马上说。
“你说得很对,”劳尔德他们又看向苏世明,怎么,还觉得我们的估值低吗
“史蒂芬,”康明斯说,“从现在看,去年黑石收购希尔顿的时候,恰恰是处于房地产泡沫高峰的时候,”
“我刚才就想说这个问题,”苏世明说,“在我们接手以后,希尔顿已经加大了在特许经营方面的力度,”
“我们的目标是,把希尔顿酒店的特许经营的规模,提高到至少70,按我们的规划,今后的希尔顿,将不再像现在这样受房地产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更快的扩大规模,”
康明斯点了点头,苏世民对他的话避而不答,其实就说明了他承认黑石收购希尔顿的时机,确实非常不巧,刚好赶在了当地产处于最高价的时候。
“与此同时,在收购的时候,那60亿美元的收购价,相对希尔顿当时的股价,是溢价了40,对吗”
他从自己面前的文件里,翻出几张纸来,那有刊登了那条新闻的报纸,也有黑石向美国证券交易委会递交的报告。
苏世明对这些,有些无话可说。
他其实也清楚,当时给希尔顿的溢价有些高,这和当初主持谈判的人的能力有关,也和当时的时机有关。
和希尔顿进入实质性收购谈判的时候,正是黑石在紧张的筹备ip的时候,显然,那个期间的黑石,不能让市场看到他们在这样项目上的失败。
而希尔顿,也非常精准的抓住了这一点。
但苏世明总是有能找到理由为自己辩护,“你们现在都清楚黑石在酒店行业的布局,从我们的整个规划来看,希尔顿无疑是一个很适合的对象,而如果我们看一看相关的收购案例,就能轻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在类似的收购中,溢价40,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举措,”
“当然,我们并没有说那是一个很不合理的条款,”康明斯说,“只是考虑到60亿美元的收购价,本来就溢价了超过40,而从那时到现在,希尔顿的估值,缩水4,你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评估吗”
加里科恩此时又拿起那份评估报告,“你们可以看报告中希尔顿现在和去年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对比,缩水4,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中肯的意
第六百二十三章 半点不由人
苏世明当然知道,此时黑石那00多亿美元的债权人,实际上就是冯一平。
在康明斯开口之前,劳尔德第一次严肃起来,“史蒂芬,”他站了起来,“我们的时间都很紧张,现在的局势,你也看到了,不会给我们多少时间来进行拉锯式的谈判,”
“这么说吧,今天的这次会谈,必须也一定要把大致的框架定下来,”
他没有说,如果苏世明现在就走,接下来会这么样。
苏世明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一下子犀利起来,但手上的动作依然没停。
劳尔德这话,威胁的意味,可以说很浓很浓。
但苏世明意思也很清楚,不然呢
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走过来,我还会被你的几句话吓住不成
徐斌不由得看了劳尔德一眼,可不好这么不欢而散。
劳尔德此时没有看徐斌,他看了苏世明那边一眼,
但只那一眼,刚才还一副就要走人的样子的苏世明,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手也听了下来。
劳尔德看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开口帮腔,然后被苏世明喝止的那位手下。
苏世明这下是真的紧张了起来。
他死死的看着劳尔德。
劳尔德笑了笑,昂起了头,竟是一副懒得解释的臭屁模样。
苏世明此时真是想骂出来,你个死秃头!
加里科恩轻轻的开口,“史蒂芬,如果接下来市场上传出黑石无力归还贷款的消息,你觉得,事情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评级机构,会不会下调对黑石的评级”
那是一定会下调。
别说有了这样的理由,就是没有这样的理由,只要高盛肯花钱,评级机构还不会下调对黑石的评级
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尔街,组成它主体的,主要是这么几个团体,五大投行,两大金融集团,三大证券保险公司,三家评级机构。
在次贷肆虐过后的这会,五大投行只剩下高盛和大摩这两个难兄难弟。
两大银行集团,就是花旗,以及,也就是摩。
三大证券保险公司,分别为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市政债券保险集团aba,以及最大的债券保险商bia。
三大评级机构,就是穆迪、标准普尔、惠誉。
这四大集团,既是华尔街核心,又正是构成这条金融链条主要部件,而很明显,在这个链条里,投行显然处于强势地位。
基于那样的理由,高盛只要示意一下,那三大评级机构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那都得下调黑石的评级。
科恩继续轻轻的说,“评级下调之后,黑石的股价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
徐斌再一次觉得大开眼界,竟然再一次这么赤果果的威胁吗
就是他这个金融行业的局外人,也明白如果一切按照科恩所说的那样发展,结果会是什么。
因为无论是贝尔斯登,还是雷曼,还是美林,或者其它所有此前没能挺住的公司,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而接下来,自然是股价狂跌,然后,投资人纷纷撤回投资……
之后,昔日的那些牛哄哄的公司,便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低价卖身,但如果没人对它感兴趣,那就唯有破产一条路。
而对破产公司的负责人来说,公司破产,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损失,就像雷曼的富尔德一样,他还将会面临着众多的诉讼……
苏世明又狠狠的瞪了那位不会说话的手下一眼,希尔顿就希尔顿,你为什么要特意点出希尔顿背后有黑石
你是在提醒和引导他们吗
正因为有这样的担心,所以他刚才才喝止了那个家伙。
但他其实也明白,自己这算是迁怒。
自己最担心的事,劳尔德他们一定不会放过。
他此时有了一个明悟,去年,真不应该上市。
去年ip,他的主要目的,是募集更多的资金,资金虽然募集了一些,但也让出了那么多股份,而且还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相比上市之初,黑石的股价,也已经缩水了5成,如果评级公司再下调他们的评级,那么,股价一定会跳水,而他们,必将面临着万劫不复的局面。
劳尔德……我记住了你们。
但作为同行,他其实理解劳尔德他们的作为,在华尔街,什么不是无不用其极
他重新坐好,再一次看向康明斯,“康明斯,说说你们的条件,”
“对待所有的合作伙伴,我们一向是讲求双赢,”康明斯笑。
到了这一刻,他清楚的知道,已经胜券在握。
听了他这话,苏世明毫不掩饰眼中的讥讽,双赢
那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赚
9月的最后一天,黑石出售了希尔顿集团,并且处理了手上持有的一部分商业地产的消息,震动了整个华尔街。
有人震惊于黑石的果决,要知道,经过各方紧急磋商,保尔森的救市计划,将在号,再一次在众议院闯关。
有人震惊于黑石的损失,不管苏世明把这次的出售,说得多么重要,有着怎么样的意义,他们在希尔顿这个项目上的损失,谁都看得出来。
十个多月前收购的时候,是60亿美元,而现在,只值56亿美元!
整整损失了超过04亿美元!
那些知道当初收购详情的一些人觉得,这个出售的价格,很有些意思,因为,这不正是黑石当初收购希尔顿的时候,自己出的那部分资金吗
有人震惊于黑石的手腕,他们居然能在这样的时候,让那些当初就这个项目,贷款给他们的银行团,减免了0亿美元的债务。
这就等于把他们的损失,减少了0亿美元。
更多不知内情的人,则震惊于这次危机的影响之深,原来连黑石这样的公司,现在都已经撑不住,所以不得不抢着变卖资产吗
还有,难道从此以后,商业地产,就要成了投资的禁忌吗雷曼死在这上面,而原本在这方面从无失手的黑石,居然也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
对这个说法,苏世明真的是想掬一把伤心的老泪,谁想啊,谁特么想这样啊,还不是因为高盛那个二五仔,联合业外人来欺负人……
但无论如何,有行动,就自然有影响,黑石这样大力甩包袱减免债务的行为,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消息传出后,他们的股价,迅速上涨了超过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