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人手有限,他们遇到刘厚算是幸运的了,换了其他人当这个主帅,这些人不要说得到救治,多数是被一刀帮他们解除痛苦的下场。
这些魏国伤员当中有几千人重伤不治,救回一命的又有几千落下了残疾。最后剩下有约两万健全的人。刘厚给残疾的人每人发了一点钱,遣返他们回乡,那两万健全的人被编为地方部队,让他们分布在新城郡各县守卫地方的安宁。
张飞、庞统和刘厚汇合后很开心,第一时间就过来找刘厚拜见、叙旧。刘厚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张飞、庞统了,现在和他们重逢也很开心。
刘厚小时候和这两人很有情分,可是这几年他们一直领兵在外和魏军作战,见面的机会极少,即使是刘厚在荆州登基为帝、后来夺回成都后,在成都举办婚礼和刘备的葬礼,他们都无法回来和刘厚见上一面。
那个时候司马懿使了诡计,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迁都
第二百三十九章迁都
司马懿见刘厚不同意马上出兵继续北伐,不由得着急了起来,数次找刘厚痛陈马上出兵的必要性。 他认为,现在魏军新败,兵将胆丧,士气低落,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关键是,如果时间拖久了,魏国朝廷肯定要迁都的,到时候曹丕逃到关中去,依靠关隘据守不出,那要收拾他们就要大费周章了。
听了司马懿的话,刘厚犹豫不决,他虽然知道司马懿说得不错,时间长了曹丕肯定会逃之夭夭,可是让他拿士兵的生命去换这个战机,他老大不乐意。他总觉得,有了火器,这个年代什么城池什么关隘都不成问题,就算曹丕逃到天涯海角也没问题,三国时代,最贵重的还是人命,珍惜人命比什么都重要。
司马懿苦劝无果,就去找张飞和庞统,鼓动他们帮忙劝刘厚出兵北上。庞统也是顶级的军师,自然明白现在的战机难得,很赞同司马懿的意见。张飞虽然对司马懿很不爽,但是他却无时无刻想北上找魏军大战一场,竟然出奇地没有反对司马懿的提议。
于是,张飞和庞统也来找刘厚劝谏出兵,他们说不应该错失这个一举覆灭魏国的战机,并表示可以让他们的军团出动北伐。刘厚见两大顶级谋士都意见一致支持继续出兵北伐,连自己的二叔也来劝说,只好同意了。
这次出兵刘厚决定让张飞、庞统军团出马,他们有二十万人,基本上是冷兵器部队,又没有参与那场残酷的阻击大战,战争物资没什么消耗,让他们去总比让hong军的精锐去被白白消耗要好。
而且,刘厚也不是完全没有凭借,那场阻击战因为事发仓促,克秋杀部队和愤怒的小鸟部队没能及时运输到前线,所以它们没有用得上,储备的弹药还很充足。
刘厚下令这两支部队和一半的热气球跟随张飞、庞统军团出动,全力配合他们攻取城池。有这三支远程大杀器,相信一定能将蜀军的伤亡减到最低程度。
军情紧急,张飞和庞统大军在樊城休息了两天后,就出发北伐,第一个目标是宛城。
而现在的魏国,已经乱了套。之前曹丕采纳了王朗的意见,一边迁徙部分朝廷机关和物资到长安,一边下诏勤王。
虽然是下诏天下勤王,可是,他们最为倚重的部队就是在新城郡的曹仁部队。这支部队人数多达三十万,而且常年和蜀军作战,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关键是,他们离许昌很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许昌,参与保卫许昌的战斗。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勤王的诏令还没送到新城郡,这支部队就已经被蜀军击溃。魏国朝廷上下寄以最大期望的一支勤王部队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烟消云散。
曹仁那三十万人,最后只逃出去了两万多人,就连这逃出去的两万多人,也有大半做了逃兵,真正被魏军收拢的只有千人左右。这还是因为在宛城的夏侯霸派了很多斥候出来侦察敌情,及时发现了新城郡的战况和这些溃兵的存在,及时派人过来收拢这些溃兵,否则这些溃兵很可能跑得一个不剩。
不过收拢回来的这一千个已经被hong军凶猛火力吓得胆丧的溃兵,基本上对宛城的防守起不到什么补益作用。相反,他们会把恐慌带到军营中,起到负面的作用。
&n
第二百四十章 骨牌效应
第二百四十章骨牌效应
宛城是南阳郡的治所所在,之所以叫宛城,是因为它西、北、东三面环山,其地形是四面高中间低的盆地,缩小来看就像一只碗一样。
这里人杰地灵,诸葛亮、黄忠和张仲景都是南阳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年楚国在这里设置宛城就是想以之作为争霸中原的基地。
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名为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曹操和张绣两大军阀之间的一场战斗。起因竟然是曹操爱好人妇的坏习惯。
传说中曹操很喜欢有妇之夫,有收集美丽少妇的习惯,有人说,他讨袁绍为的是袁绍的儿媳妇甄宓,杀吕布占貂禅,占宛城霸占邹氏,伐东吴要夺大小乔。当然,这很可能是后人对他的诬蔑,以他的雄才大略,断然不会因为女人而做出这些重大的决策。
很有可能他霸占那些女人,是战争胜利后附带搜刮的“战利品”。打胜仗后,将仇敌的妻妾占有,除了肉#体上消灭敌人,在精神上继续享受胜利的愉悦,这种心态并不难理解。
甄宓他没有占成,给他儿子曹丕先下手为强抢到手了,大乔小乔也没占成,因为赤壁之战他打输了。貂蝉的下落不明,有很多传说,有说落入曹操手中,有说被关公杀了,也有说被关公笑纳了,反正没个准。
但是曹操霸占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却是确有其事。建安二年张绣在曹操大军威逼下,被逼投降。本来这事情好好的,可是,这个时候,曹操那好人妇的毛病又犯了。
曹操听说邹夫人长得很美,就强行霸占了她,这使张绣感到很恼恨,毕竟那是他叔叔的遗孀,曹操这样做,对他对他叔叔都是莫大的侮辱。加上曹操又送金银给张绣部下的绕将胡车儿,张绣得知后,心中更是不爽,于是,在贾诩的劝说他,他决定反水。
这一战,张绣奇袭曹营,最终取得胜利,曹操损失非常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
这一战规模不算大,未能改变北方之局势,但是对于曹氏家族而言,影响却是极为深远。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如果没有这一战,曹昂没死,或许不会有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历史可能就不是那样了,所以说,有时候一个美女就能改变历史。
从樊城到宛城,沿途还要经过几个小县城,最著名的小城就是新野,这是刘备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不过这些小县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新野也不例外,蜀军二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过境,那些县令早就被吓的魂飞魄散,一个个带着三班衙役跑到城外,跪迎天军的降临。
识时务者为俊杰,更何况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哪边代表了正义,哪边代表了邪恶势力人们根本无法分辨,既然如此,投降强者或者说,投降当下占据优势的一方就变得无可厚非了。
更何况,刘厚一直刻意向世人宣扬汉室正统地位,宣扬曹魏是篡国的逆贼,现在反正,正是弃暗投明的大好时机。
他们是当官的,都知道皇帝已经动身逃往长安,他们已经成为弃卒,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国覆灭在即,谁不想捉紧这个机会换个更好的老板就算不能保住这个官位和荣华富贵,起码先保住这条小命再说吧。
&nb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夏侯霸的备战
第二百四十一章夏侯霸的备战
张飞、庞统军团畅通无阻,很快就来到了宛城外。 宛城可不像那些小县城,可以传檄而定,这里有夏侯霸的人马,还有原来樊城的守军,加上宛城本来的人马,足足有十万人。
按过去的经验,十万精锐士兵依托坚城而守,面对二十万的攻城部队还是挺轻松的。攻城一般比守城要多死很多人,所以没几倍的兵力优势,你去攻城和找死没什么区别。不过现在谁都知道,蜀军是不可以用过去的经验来衡量的部队。
夏侯霸身份特殊,当之无愧成为现在驻军的首领。以他和曹氏皇族的关系,几乎是不可能投降的,而且他已经一退再退了,从襄阳退到樊城,又退到宛城,如果再退,就算皇帝不惩罚他,估计士兵也会鄙视他了,说不定他现在已经有了夏侯跑跑的称号了。
夏侯霸其实并不是个懦弱的人,将门子弟,还是有点血气的,否则曹丕也不会将五万人的部队交给他,前两次后退,实在是不得已。所以,到了这个退无可退的地步,他也不想退了,决定在这里和蜀军决一死战。
在退到宛城这些日子里,他积极做着备战工作,在城外,坚壁清野,将百姓驱散,将物资、粮食搜罗进城里,甚至将附近的树木也砍伐掉,拖进城里。
这样一来,敌人就无法从城外百姓那里找到粮食,而砍掉树木,既可以防止敌人用这些树木做攻城器械,还可以用这些树木做成檑木或燃料。
备战的时间虽然短暂,不过夏侯霸将十万军队抽了一半出来,加上征调了五万民夫,凑够十万人,日夜劳作,还是让他在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方圆三十里内,既无人家,也无可以做抛石机的粗大树木。
当然,他不知道他其实是在做无用功,他做这些事情根据的是以往的战争经验。而蜀军称得上是文明之师,每到一处都是秋毫无犯,有强大的后勤体系做保障,根本无需从当地百姓中弄粮食。
蜀军的攻城武器都是“工业部”精工做出来的,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属于“狗#日的高科技”武器,根本不是临时砍伐几棵树就可以粗制滥造的东西。
在城内,他加紧操练士兵,征发民夫,加固城防,搬运檑木、滚石、油料、柴草、箭矢等各种守城物资到指定的位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他将守城的准备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就算太祖曹操来到现场,估计对他的工作也无可挑剔。
就算做到如此地步,他的心里依然感到惶恐,他知道这次遇到的敌人和以前的不一样,他发现自己就算做再多的准备,依然没有取胜的把握。作为魏国的大将兼皇亲国戚,他知道皇帝从蜀国拐来了一些工匠,也在生产类似蜀国的那些可怕的武器。
他知道那些武器的可怕威力,他很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一支装备了那些武器的部队,可是,那些武器数量实在太少了,他们部队只分配到很少量的火#枪和一些霹雳雷。
经过前面的几场大战,那么点东西早就消耗一空了。至于守城利器火#炮就更不用想了,当初在襄阳时还有一些,那是司马大都督出面向皇帝要来的,除此之外,就只有许都才有火#炮了,像宛城这样的二线城池想要火炮就不要想了。
&n
第二百四十二章 愤怒的小鸟发威
第二百四十二章愤怒的小鸟发威
夏侯霸本来是严阵以待,调派了人手在城墙上准备防守,城墙上可以说是里三层外三层,塞满了人。 夏侯霸也算是个合格的将领,对于守城的兵力配置还是知道点门道的。
他在前排布置了一排弓箭手,他们负责远程压制敌人,敌人在跑到城墙下前,最少要经过四、五轮的弓箭洗礼。
再往后是一排身强力壮的士兵,他们负责投掷檑木滚石。等敌人跑到城墙下时,就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就是搬石头或者木头去砸人,所以一定要力气大,耐力足。
再往后是一排长枪手,如果敌人经过前面两轮的打击下,依然能攀爬上城墙,那就该他们出马了,他们的工作和打地鼠游戏差不多,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锤子,而是用手中的长枪将冒头的敌人一个一个扎下去。
就这还不算,夏侯霸在长枪手的后面还安排了一排刀盾手,这是准备敌人突上城墙后,进行肉搏的兵种。除了这几排战斗力量外,还有无数民夫穿梭其中,给士兵们源源不断地搬运补充箭矢、檑木滚石食物、饮水等物资。
还有后备队等在藏兵洞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补充到减员严重的部位。这一下可好了,他在城墙上安排了如此密集的人群,全部便宜了克秋杀部队,成为他们功劳簿上一朵朵美丽的血花。
这也是因为夏侯霸毕竟还是缺乏和hong军作战的经验,尤其是守城方面的经验,如果换了陆逊这些东吴的“过来人”,那就绝对不敢在城墙上配置那么密集的人群,他们都被炸怕了。
除了城墙上的守军,那些被驱赶过来帮助守城的民夫,有很多聚集在城墙内侧的地方,帮助搬运各种物资。
脱胎于大烟花的火箭弹有不少越过了城墙飞入城中,这些聚集在城墙内侧人当堂倒了血霉,密集的人群使得火箭弹的杀伤效率高得惊人,基本上是弹无虚发,每颗火箭弹都炸死一片人,克秋杀只是发射了几轮,被炸死的人已经是不计其数。
城墙内和城墙上的惨状差不多,都是血肉横飞,被炸死炸伤一大片。不过这里的混乱程度比城墙上更甚,毕竟这里的人多数是没有经过训练,毫无纪律性的平民百姓,又少了军官的约束,在这犹如地狱般景象面前,不被吓的失去理智才怪呢。于是,这些临时征召的民夫当堂炸了锅,大喊大叫着到处乱窜。
一些倒霉鬼没被炸死,却因为其他人乱跑被撞倒在地,然后发生了踩踏事件。在人多的地方发生踩踏事件是很恐怖的事情,特别是失去理智的人群。这种时候如果谁摔倒了,无数双脚丫子就会接踵而来,摔倒的人基本上难以幸免。
城墙上下乱哄哄的,一副世界末日的景象,城外的蜀军可没有闲着,克秋杀部队持续地轰炸,愤怒的小鸟不甘落后,他们在克秋杀将城头上的魏军压制得抬不起头时,迅速跑到城墙前二十米的地方,开始布置阵地。
如果城墙上的魏军不是被吓得不敢抬头,他们就可以见到一大群人拿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物,一窝蜂地往城墙边跑去,如果他们能看到城墙下这些人拿的东西,绝对会感到奇怪。这些人有的拿着大铁锤,有的肩上扛着一条长长的钢杆,有的抬着人字梯,就这样一窝蜂跑过来。
见过攻城的,没见过拿这些东西攻城的。就算要攀登城墙,也起码要一架几层楼高的云梯吧,这一人多高的人字梯有什么
第二百四十三章 爆#破城门
第二百四十三章爆#破城门
愤怒的小鸟将大量炸#药包好像不要钱的沙包一样抛上城墙。事实上,这些炸#药包的确很廉价,现在蜀国有很多俘虏在帮忙挖矿,原材料大幅度降价,炸#药包制造成本又低,最困难的反倒是运输。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好,由成都到荆州,再由荆州到襄阳,都有便捷的水路运输,炸#药包的数量暂时还能支持几次高强度的轰炸。
城门上方的城门楼很快就被炸塌,里面的魏国将士被埋在瓦砾当中。这个时候,蜀国这边又出新招,十架“半截船”排众而出。
这种“半截船”hong军以前用过,就是用厚木板钉起来的略有弧度的超级大盾牌,外面再覆有一层铁皮,其样子就像半截反过来底朝天的渔船。
每架“半截船”由六个人顶在头顶,这样一来,就不用惧怕城墙上射来的箭雨,就算是石头砸下来也能抵挡一二,毕竟为了方便攻击和节省体力,城上准备的石头多数只有拳头大小,这样的石头还不能击穿“半截船”的厚皮。
当然,如果城墙上的守军非要丧心病狂到砸下来一块磨盘大的石头,那他们只能自认倒霉了,五六层楼高的地方砸下来一块磨盘,这点厚木板加薄铁皮,和纸糊的并没有多大区别。不过这种情况很少,毕竟磨盘那么大的石头很重,可能要两三个人才能搬得动,城墙上不会储备太多。
关键是,现在城门头已经被炸塌,那个地方一堆瓦砾,无法站人,而这些“半截船”正是冲城门头正对下方的城门洞而去的。每架“半截船”下面藏着六个人,每个人身上挂着两个炸#药包。
他们冲到城门洞后,迅速将身上的炸#药包取下来,在城门前码放整齐,完事后再顶着“半截船”快步跑回去。也就几分钟时间,十架“半截船”下面的士兵都完成了他们的工作,安全地回到了阵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