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其实是蜀军太谨慎了,这个时候城墙上根本没有一个魏军还敢抬头看城下的情况,更何况做出反击行为,所以,就算他们不顶着“半截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大摇大摆走过去安放炸#药包也没事。
一条长长的引线从城门洞中延伸出来,一直延伸到蜀军阵前,这是最后一架“半截船”里一个士兵临走前安置的。张飞对火器的兴致非常高,经常倚老卖老向刘厚索要,可是刘厚只给了他一些霹雳雷和淘汰的火#枪,这令他很郁闷,今天难得能看到hong军全力使用火器的作战方式,不禁大为兴奋。
刚才克秋杀和愤怒的小鸟那震天动地的轰炸已经让他热血沸腾,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现在看到马上要爆#破城门就更兴奋了,他完全不顾自己大将军的身份,跳下他的宝马,夺过爆#破组士兵手中的火把,要亲自点火。
爆#破组的士兵看到夺火把的是张飞,知道他身份尊贵,也没阻止他,毕竟现在炸#药已经安放好,所有爆#破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差这临门一脚了,这也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最后一个步骤,也不怕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将事情搞砸,让这位贵人点火爽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飞也不多话,拿去火把就要点火,爆#破组组长连忙拉着他持火把的手,道:“张将军且慢!”
“嗯”张飞睁着铜铃般的双眼一瞪,爆#破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东吴人的疯狂
第二百四十四章东吴人的疯狂
远在襄阳的刘厚这个时候收到了一封战报,却不是张飞送来的宛城之战的战报,而是关公从荆州送来的有关东吴人出兵的情报。
东吴人眼看魏国覆灭在即,也是急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懂,毕竟蜀国太强势,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蜀国吞并魏国后,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所以,他们虽然之前已经被刘厚打得半残,实力受损严重,也不得不全力出兵,帮助魏国牵制一下蜀国的兵力,以期能减缓魏国覆灭的速度。
之前东吴朝堂制定的策略是先韬光养晦,让蜀、魏两国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再出来捡便宜。谁知道魏国竟然那么不堪一击,短短时间内,先是司马懿的二十多万军团,然后是曹仁的三十万军团,相继被蜀军消灭。魏国号称百万的军队已经不见了一半。
而且,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魏国的精锐,魏国剩下的军队中,除了在北方边境防备游牧民族的二十万边军还堪一战外,其他都是些地方守备军,属于老弱病残行列,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可以说,魏国也已经被蜀国打残了,而且残废程度比吴国还厉害。
这次已经不需要魏国再派使者到东吴去游说孙权了,东吴人已经知道形势不妙,自行决定出兵最后疯狂一把。天下形势已经逐渐明朗,东吴的大臣们也停止了内斗一致对外,他们都清楚,现在如果魏、吴两国不联合起来对抗蜀国,蜀汉统一天下的步伐再也难以阻止。
这次出兵由陆逊为主帅,率领好不容易招募来的二十万大军,上千艘战船浩浩荡荡杀向荆州。陆逊很聪明,这次没打算上岸和蜀军陆战,更没有选择围攻荆州城。那里有关公坐镇,刘厚又额外派了一个火#枪旅去协防,当年魏、吴两国几十万人马围攻半年也拿不下的城池,陆逊不相信凭这二十万训练程度不足的新兵能拿得下。
所以陆逊的主要策略是骚扰运输通道,具体来说就是对长江水道上蜀军的运输船只进行打击。这一下恰好打在了蜀军的七寸上。蜀军的作战太依赖后勤,每天在长江上来往于成都与荆州之间的运输船如过江之鲫,川流不息。东吴水军这一捣乱,对于蜀军的后勤运输影响太大了。
关公在战报中说到,已经有好几条运输船遭到东吴水军摧毁,蜀军仅有的两艘超级战舰也已经和东吴水军交上火,不过由于只有两艘,数量上和东吴水军相差太悬殊,所以这两艘战舰也不敢过分逼近东吴水军,只能采取在外围游走的战术。
而东吴水军显然也学乖了,每当这两艘超级战舰出现时,他们的大战舰就躲在后面,出动大量小快艇,携带着火油甚至有部分已经装备了火#药,四面八方围上来发动自杀式攻击。这些小快艇数量非常多,速度很快,而且总是在做无规则变向动作,用大炮打他们就像大炮打蚊子一样郁闷。
很难打得中不说,就算被打中几艘,他们的损失也不大,毕竟一艘快艇就那么十个八个人,相对于二十万大军来说,只能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损失陆逊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而一旦被这些讨厌得犹如苍蝇的小快艇沾上,对方点燃火油,甚至引爆火#药,则会对
第二百四十五章 应对无策
第二百四十五章应对无策
刘厚不是很担心东吴人的疯狂,有关公坐镇荆州,足可以保证荆州无忧,这位老将的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的。 他和东吴和魏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经验丰富之极,只要他不冲动贸然出击,即使一时无法击退东吴人,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关公经过上次吃了魏国和东吴人一个大亏后,性格变得沉稳了很多,那种极端的骄傲自满情绪再也不见了,现在的他变得小心谨慎,再也不会小觑天下人,对任何敌人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陆逊这样的宿敌。
刘厚相信,他守住荆州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水路运输会有一定的麻烦。为了彻底解除后顾之忧,自己还是得想个办法帮助关公对付东吴人,于是刘厚招来司马懿和三个臭皮匠,向他们通报了荆州的局势,向他们征求应对之策。
郭攸之道:“东吴人背信弃义,实在可恶,陛下应昭告天下,对其进行谴责,并发一封国书给孙权进行严正交涉,对其提出抗议,要他们停止继续骚扰我国运输通道,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嗯,郭爱卿此言不错,理应如此,那就请郭爱卿起草这两份诏书,尽快对东吴进行谴责与交涉。只是光是这样恐怕还不够,看来东吴人这次是铁了心要和我们作对了。不知各位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东吴人退兵”刘厚道。郭攸之经常帮助刘厚起草诏书,这事情既然是他提出来的,刘厚干脆将诏书交给他去写。
之前东吴和蜀汉签有和约,商定两国睦邻友好,并且共同讨伐魏国。当然,签这份和约其实双方都是各怀鬼胎的,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蜀国小皇帝先攻吴后伐魏的可能性非常大,东吴人希望蜀国不要首先攻击他们,以求能争取到一些喘息之机,所以不得不答应蜀国苛刻的条件也要达成两国的和解。
除此之外,他们也想等蜀魏两国拼个两败俱伤后,他们再从中渔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他们想再重温一次。而蜀汉这边显然也没按什么好心,他们一方面是想在进攻魏国时,有个安定的后方,不至于在自己全力对敌时,有人在旁边扯后腿;二来也是想从东吴获得大量的粮草和财物,以补充战争的消耗。
这样各怀鬼胎的双方,连同床异梦都算不上,任何一方在任何时候背叛对方都不会让另一方的觉得惊讶,双方都是在表面上说着一堆冠冕堂皇的大话,事实上却无时无刻在提防着对方。
不过,虽然大家都对对方的背叛心里有数,但是,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毕竟两国曾经签过盟约,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盟约是要发布过给天下人看的,而在民间有些人是很相信这种盟约的。至少,在广大不#明#真相的百姓眼中,两国是同盟关系,那么现在东吴这种行为,就是公然的违背盟约,就是不讲信用,是为世人所不齿的行为。
这个时候蜀国就可以站在大义的角度去谴责东吴,赚取天下愚夫愚妇的同情心,所以刘厚马上就同意了郭攸之的提议,发布诏书,昭告天下,对东吴背信弃义的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这是获取民心的好机会,也为将来自己攻伐吴国取得舆论上的优势。
而发信去给孙权
第二百四十六章 攻敌之所必救
第二百四十六章攻敌之所必救
君臣几人在会议厅中苦苦思索怎样给东吴找麻烦,司马懿在挂在墙上的地图上看了很久,开口问道:“不知道桂阳守将黄叙为人如何是否能当大任”
“喔”众人听到司马懿的话,不由得眼中一亮,都抬起头来看着司马懿,等待着他的下文,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一听司马懿的话就已经猜到一些端倪了。 【,
“桂阳有一个主战旅,还有一个地方守备师,人数不少,如果利用得当,可能可以给东吴制造一些麻烦,就是不知道这个黄将军是否有能力”
司马懿毕竟新加入蜀军阵营没多久,对蜀军的将领还不够熟悉,他只能从蜀军的兵力布置上做出一些判断,但是在这个年头,战争不完全看士兵的人数,将领的才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的队伍,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队伍。这是拿破仑的话,可是英雄所见略同,显然司马懿也有这样的认识。
“黄将军不错,他父亲是黄忠将军,自己本身也是个神箭手,特战英雄。指挥才能也很了不起,当初在乐平里,他利用回龙锁水的地形对刘封部队进行设伏,全歼敌人,又用计智取白帝城,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朕让他去桂阳,就是打算在必要的时候给东吴从背后插一刀。说起来,他去桂阳也已经有段时间了,相信他对地方守备部队的整合也已经差不多完成了。现在正是用他的时候。”刘厚道。
自从白帝城之战后,刘厚就觉得黄叙是个可造就的人才,让他去桂阳这种相对偏僻的地方,不是要流放他,而是委以重任。按照刘厚当初的想法就是在和东吴开战的关键时候,让他在南线开辟第二战场,南北双线夹击东吴,加速灭亡东吴的进程。
不过后来因为蜀汉和东吴签订了盟约,所以黄叙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加强整编、训练部队。之前刘厚也是忘了他的存在,现在经过司马懿这么一提醒,终于想起了自己之前的布置,听司马懿的意思,现在是到用他的时候了。
果然,只听司马懿继续道:“如此最好,陛下请看。”司马懿指着挂在墙上的军事地图,侃侃而谈。
刘厚和郭攸之、邓芝、步骘皆踱步到地图前,看着司马懿的比划。“陛下可命黄将军兵出庐陵,继而攻豫章。这些地方都是东吴的重要产粮之地,黄将军如果能占领这些地方最好,以后我军的军粮就更充沛了。不过微臣料想,东吴人必然会分兵救援,这么重要的产粮地东吴也是不容有失的。
所以,陛下可以让黄将军量力而行,实在难以啃得动也不要勉强,只要能牵制住东吴的一部分兵力就算成功了。
另外,驻扎在长沙的小关(关索)将军也有一个师的兵力,可以使其往夏口的方向佯攻以牵制东吴一部分兵力。”
说到关索部队事,司马懿用的是“佯攻”这个字眼,刘厚明白司马懿的意思,关索的部队虽然有一个师的兵力,可那是一个以冷兵器为主的部队,战力有限,他们只要佯攻吸引一部分东吴兵力,减轻荆州的压力就行了,并不期望他们能占领东吴多少地盘。
他们不同于黄叙的部队被寄予厚望。黄叙现在有一个旅的火枪兵,还有一个师的冷兵器部队,共计两万多人,也算是一股不俗的战力了。
庐陵原来属于东吴的后方,守军一直不多,现在虽然变成了和蜀国接壤的边境,但是东吴现在国内兵力空虚,估计一时也拿不出多少军队来守卫这里,所以,黄叙
第二百四十七章 乐极生悲
第二百四十七章乐极生悲
笑了一轮后,刘厚道:“司马爱卿,那就由你来说说该怎么办吧。 ”
司马懿道:“遵命,陛下。”说着,司马懿指着地图开始详述他的计划。司马懿投靠了蜀汉阵营后,一直没有闲着,如饥似渴地学习hong军各种先进知识,经过这段时间熟悉hong军的情况,司马懿对hong军那些超出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先进手段已经有所认识,所以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充分考虑怎么应用这些手段。
刘厚和三个臭皮匠听得频频点头,并且不时开口询问一些有疑问的地方,或者开口补充司马懿一些考虑不是很周全的地方。渐渐地,一个周全的计划就被君臣几人制定了出来。
东吴夏口,水军大本营,陆逊正在一幅巨型军事地图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手下一众将领都在认真聆听他的演讲:
“前段时间的作战很成功,我们已经成功重创了蜀军一艘超级战舰,剩下一艘已经成不了气候,下一阶段,我们继续这种战术,加大对蜀军运输通道的袭击,务求尽快瘫痪他们的水路运输,如此一来,蜀军的北伐行动必然会无疾而终。”
“可是,大都督,我们一直在大江上始终难以有大的作为,何不登岸作战蜀军的水军羸弱,现在已经被我军全面压制,只需留下两三万人在水军就能彻底压制蜀军的运输船。我们何不分出大部队登陆荆州,围攻荆州城。只要拿下荆州城,刘禅大军的后路就会被断绝,到时候何愁蜀军不败”徐盛问道。
东吴的大将被刘厚俘虏了不少,徐盛是东吴硕果仅存的老将了。陆逊虽然身居高位,是这位老将的顶头上司,不过对他还是很尊重的,于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蜀军火器犀利,陆战我军必败,况且荆州有关公坐镇,短期内根本无法攻得下。就算想用计偷袭,关公经过上次的教训,越发谨慎小心了,你没发现荆州方圆百里内到处都是蜀军的斥候和烽火台吗就连我们舰队的上方,也是经常有那些会飞的怪物在盯着,可以说,我军的一举一动都落在蜀军的眼中。我们的大部队调动根本无法瞒得住蜀军,偷袭之策再也无法实施了。
如果强攻,我军必然伤亡惨重,现在我**力大减,哪里还经得起大量的消耗。这二十万大军已经几乎是我国仅有的力量了,陛下将吴国的家底都交托在逊的手中,如果我们把这些家底都消耗在攻打荆州城上,那以后还拿什么来保护吴国即使我们真能拿下荆州城,令到刘禅北伐失败,以后我们也无法在蜀、魏两个大国旁边立足。”
“哼!该死的刘禅,无非就靠着那些暗器逞凶,只会暗箭伤人的小人,算什么英雄,有机会盛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我们江东英雄的厉害。”徐盛不忿地将拳头砸在案几上,恨恨地道。
“唉!”陆逊心里叹了口气,东吴的将领已经吃了刘禅那么多亏,却到现在还没认清形势,真是可悲可叹啊。
“徐将军切莫小看了刘禅,蜀军这些叫火器的新式武器虽然歹毒,却的确是犀利无比,如果运用的好,的确可以横行天下。你想想,我军和魏军都吃了这些火器多大的亏
而且,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找到破解这些武器的方法。要说有方
第二百四十八章 诸葛恪抢任务
第二百四十八章诸葛恪抢任务
听了传令兵的禀报,陆逊脸色也变了一变,不过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再次露出一副古井无波的面容。 ,没办法,他是大都督,是大家的主心骨,谁都可以慌乱,唯独他不能露出一丝慌乱的样子,否则可是会大大影响士气的。
强自镇定下来的陆逊故作不屑地道:“哼!跳梁小丑而已,何必在乎。”
见到陆逊镇定自如的样子,众将也渐渐镇静下来,慢慢都跪坐回各自的案前。见场面安稳了下来,陆逊才道:“关索的部队并没有火器,还是靠着刀枪剑戟作战,我们又何需害怕他。命令赤壁的守将务必要拖住他,我们再从水师中抽调两万人去增援,到时候和守军前后夹攻,必然能大败之。”
在蜀国的超级战舰出来之前,这个时代的水师作战手段基本上还是跳帮肉搏为主,所以东吴的水师完全可以上岸当陆军使用。他们有点像后世的海军陆战队,船只不过是运载工具,双方接触后就登船或者登岸厮杀。
“诸位,有谁愿意去会一会这个关索。”陆逊没有直接点将,而是开口问道。
“末将愿往。”徐盛第一个站出来抢任务。
“诶,徐叔父,那关索不过是一毛头小子而已,何需劳烦徐叔父出马。倒不如就让小侄去会会他如何”说话的人二十出头,儒生打扮,长得唇红齿白,俊朗不凡,一看这气度就不是一般人。此人姓诸葛名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也即是诸葛亮的侄子。
徐盛两眼一瞪,道:“元逊,你也想来抢你徐叔父的功劳”徐盛比诸葛瑾小三岁,两人同殿为臣,平时关系不错,所以他和诸葛恪以叔侄互称。
“徐叔父,不是恪想抢叔父的功劳,恪这样做实在是为叔父着想。叔父您想一想,那关索是谁他不过是那关云长的野子,叔父和关云长是同辈,您去和他对敌不是自降身份吗而且这场仗,不管输赢对您都没有好处。打赢了别人会说您以大欺小,打输了就更不得了了,会说你连一个后辈都不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