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司马懿见恐吓的目的达到,于是开始教他见到皇帝后怎么做,怎么说话,并让他将要说的话背下来,练习了几遍保证没有错漏才去见小皇帝。

    司马懿让他一见到皇帝就扮可怜,还要主动请罪,他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小皇帝说到底是个比较心软的人,如果自己样子看上去惨一点,说不定他就生不起气来了,加上自己主动请罪,认错态度良好,他一定不会再追究自己的责任。

    不得不说,兀突骨虽然粗鲁了一点,但是跟在刘厚身边时间长了,也摸索出刘厚的一些性格特点来了。于是,兀突骨干脆不沐浴更衣,直接顶着满脸烟灰、破烂衣服去见刘厚。刘厚见他那个惨样,果然没有怪罪他。

    至于司马懿教他争取抚恤金的事,他也一一照说了,其实他并不明白司马懿为什么要他向小皇帝多要抚恤,在他看来,原来的抚恤标准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换了他以前的部队,那里有那么好的事

    司马懿编了个理由忽悠他,他对司马懿编的理由不是很理解,不过他觉得司马懿这样的聪明人既然说要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既然是关系到自己的性命,那就听他一次吧。这也就是司马懿一开始先恐吓兀突骨一番需要达到的目的。

    兀突骨因为担心自身的危险,乱了方寸,于是在不理解原因的情况下,无条件听从了司马懿的安排,浑然不觉,司马懿其实在帮他的同时,夹杂了私货在其中。

    刘厚听完司马懿和兀突骨两人的叙述,终于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刘厚感到不解,于是直接问司马懿道:“司马爱卿为何要这样做”

    司马懿道:“陛下,微臣这是要向你献上一策。”

    “喔什么策略”刘厚问道。

    “收心之策。”司马懿道。

    “收什么心难道目前我军的待遇还不足以收士卒的心吗我军无论是饷银,还是平时的伙食、被服,还有伤残后和退伍后的赡养、安置,还有牺牲士兵的抚恤都是整个天下最好的。这么优厚的待遇难道他们都还会有贰心吗”刘厚听到司马懿的话有点生气了。

    司马懿听到小皇帝发怒,也不再卖关子,连忙解释道:“非也非也,微臣指的不是收现役士兵的心。陛下乃不世出的圣天子,对士兵已经是好得没话说了。现在全军上下哪里还有人不对陛下死心塌地的。

    微臣指的是那些降卒和百姓中的壮丁。陛下现在占领的地盘越来越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司马懿的第二策
    虽然刘厚觉得司马懿的理由未必对,但是,他提出提高抚恤标准的做法还是有必要的,刘厚一向不吝提高士兵的待遇,如果不是现在还在创业阶段,财政还不富裕,他恨不得再给士兵们提高一倍的饷银。

    “给士兵增加抚恤是好事,可是就怕财政上吃不消,毕竟现在到处在用兵,朝廷的开销很大。”刘厚向司马懿问道。

    “陛下,这也是微臣提议赏以土地而不是直接赐予金银的原因。现在我们占领了魏、吴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多有丢荒的,正好用来赏赐给牺牲士兵的家人作为抚恤用。这其实一点也不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

    毕竟这些荒地一时也找不到人来耕种,不过是白白丢荒在那里而已。而牺牲士兵的家人得到土地可是比得到金银更实惠的东西。金银很快就会用完,土地则会源源不绝地有产出,这就可以保证他们一生吃穿用度不愁。”司马懿解释道。

    刘厚一想也是,现在可不是后世地少人多的时候,现在是地多人少,非常缺乏劳动力,荒地到处都是。所以,自己就算手中攥着大把土地也没有用,只是白白浪费而已,如果找不到人来耕种,那这些荒地还是荒地,不可能有任何产出。

    还不如将这些荒地送给烈属们做抚恤,反正地是抢回来的,现在不过是慷他人之概而已,自己根本没损失什么,而且还可以避免这些地继续丢荒。虽然暂时收不到赋税,但是自己中兴后,大汉帝国肯定不止还存在五十年,自己儿子以后还是可以收到这些土地的赋税的。

    “司马爱卿,你这个提议本来是很好的,可是朕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到处都是荒地,也就是说那些没有土地的流民,也可以随处捡一块别人丢荒的地来耕种。如此一来,他们何必送子弟去参军来博取土地呢

    虽然参军后可以获得免税赋的待遇,但是我朝现在的赋税也不算重,百姓不可能为了这么点赋税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军吧?”刘厚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

    “陛下,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微臣的第二个建议了。微臣建议陛下尽快让各地的地方官对治下百姓登记造册,丈量田亩,厘清赋税。有地契者,继续按照现在的赋税标准收税,没地契者,则在正常赋税的基础上,多收一份租子。”司马懿肃容拱手道。

    刘厚明白了,司马懿建议全国百姓都登记在册,也即是给他们上户口,然后将全国土地重新丈量并收归国有,原本有土地的,他们可以拿得出地契的,自然是合法的土地拥有者,他们只需要交基本的赋税就行了。

    至于那些拿不出地契的,就是非法占有土地。他们依然可以耕种那些土地,因为皇帝需要有人来耕种这些荒地,土地的产出越多,这个国家才能更繁荣富足。但是,这些土地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们,因为这些土地都是国家的,都是皇帝的,只是暂时租给他们耕种而已。

    既然是租,那就要交租金,也就是说,皇帝将成为最大的地主,那些无地的流民全部变成皇帝的佃户。不可否认,司马懿这个方法,皇帝将是最大的得益者,朝廷能收到的粮食将大量增加,这样即使以后大肆扩军,军粮也不成问题。

    刘厚心想,司马懿不愧为司马懿,计策一环扣一环,



第二百八十章 昏招
    蜀国的开支的确是很大,远远超出田赋的出产范围,不过司马懿并不知道,蜀国还有两大经济来源。 其一是“工业部”的产出。“工业部”在这几年间规模一再扩大,现在里面的人员已经超出十万,“工业部”的范围也堪比一座中大型的城池了。

    “工业部”的产出除了烧钱的火器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民用商品,例如各种纸张、书籍、美酒、酒精、水泥、四轮马车、玻璃及其制品等等。这些产品行销各国,收获颇丰。

    令刘厚意外的是,利润最高的产品竟然是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能将人照得很清楚的玻璃镜自然深受天下女同胞的青睐,而各种玻璃工艺品则纷纷被各国贵人收藏。吹玻璃法经过左慈的转述传授后,现在已经有不少工匠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

    尤其是那些或亮晶晶或色彩斑斓的玻璃工艺品,甚得蜀南、蜀西地区和藏地的少数民族贵人喜欢,他们甚至认为这些是上天赐予的宝石,奉为无价之宝,甚至愿意拿出部族一半的牛羊出来换一件玻璃工艺品。

    这也是为什么蜀军就连普通士兵也能保证几乎每天都能吃到一小块肉的原因,蜀西、蜀南散落着很多少数民族部族,藏地现在也还没有建立吐蕃国,只有一些藏民先祖和羌人在活动。

    这些部族大部分都是以部落的形式散布在广袤的密林与高原上,生活困苦,除了牛羊外几乎一无所有。他们大多数没有形成国家,就算像兀突骨的乌戈国,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部落,根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蜀国汉人肯和这些穷得叮当响的部落做交易,他们是一万个同意的,他们什么都缺,什么都想要,别说这些玻璃制品,就算是一口铁锅、一石米、一袋盐也能和他们交换不少牛羊。

    当然,大部分部落的牛羊也不多,蜀国需要的牛羊数量很大,就只能联络无数个这样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个部落交易几十只,那个部落交易几百只,采取聚沙成塔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肉食和皮革。

    这些牛羊一部分运回成都,再通过水路运到荆州,继而转向北,去供应北伐军队的口粮。不过活的牲畜要长途运输并不容易,所以,刘厚在蜀西蜀南各设立了一个大型的肉类加工厂,和皮革厂。牛羊就近在这里进行集中屠宰,抽皮剥骨,皮送入皮革厂,经过鞣制后,做成各式皮具。

    不过多数被做成军用品和作为生产热气球、愤怒的小鸟的原材料,流入民间的皮革少之又少。而屠宰后得到的大量的肉类,则被制作成风干牛肉或者风干羊肉,再作为军粮运输到前线去。

    牛肉干源于蒙古铁骑的战粮,携带方便,并且有丰富的营养。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

    这些肉干制作方法很简单,先用油、盐、醋、糖等调料腌制,然后风干十天左右,使其重量只剩下百分之四十左右,然后再用烤炉烘烤三小时就算制作完成了。这样的肉干不但制作简单,而且味道鲜美,耐饥、营养丰富、运输方便,简直就是一流的军粮。难怪蒙古大军会用它做军粮。



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帝的六策
    刘厚终于弄明白了司马懿的计策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是后患无穷。 如果换一位枭雄人物做主公,正处于攻伐天下,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而且他也不像刘厚那样有“工业部”的出产作为财政支撑,那么他很可能会采纳司马懿的意见。

    他一定会觉得司马懿是位不世出的天才,轻轻松松一个计策就解决了他头痛已久的财政困难问题。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一定可以将自己统一天下的时间大大提前,又或者在劣势中反败为胜。

    可是,他可能没想到,司马懿最后的这条计策,等于是强行让所有没土地的穷苦百姓勒紧裤腰带,将钱粮奉献出来供他去打天下。如果这位主公打天下的时间很短,百姓还可能可以忍受,毕竟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忍受困苦的民族,可是时间一长,势必又会弄得民不聊生,继而反旗四起。

    为什么会那么严重呢因为地租和正常的赋税相差很远,朝廷正常收的田赋就算是十五税一也不过是百分之六点几的税,这样的税其实并不高,百姓收获粮食交税后,他们自己能得到收成的大头,他们会有足够的口粮吃。

    但是租地耕种的话,就算是好心的地主一般都收四、五成的租子,也就是百分之四、五十,黑心的收到七、八成也不是没有的事。也就是说,租子是国家正常赋税的十倍左右。

    这种情况下,很多百姓即使是在丰年,交完租子后剩下的粮食也不够一家大小的口粮。百姓势必要饿肚子,甚至饿死人。所以,地租其实是一种很残酷的剥削佃户的方式。那些什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啊,在这种地主剥削佃户的方式面前简直就是个渣。

    工人的工资再低,起码还能吃饱两顿饭,佃户干着更累的活,却连饭都吃不饱,遇到不好的年景,就连吃糠咽菜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乃至于饿死人。这种情况下,农民起义就顺理成章了。

    刘厚当然不会放任自己治下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拒绝了司马懿的提议。司马懿并不甘心自己精心设计的增加财政收入计策被皇帝否定,于是力陈增加收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按他的说法,现在再不着手去布置这件事,很快蜀国的财政就无法承担蜀军的开销了。

    到那时候蜀军就不得不退兵,北伐大计就会比中断,统一天下的大业也将要被推迟。而时间拖得越长,敌人就能恢复更多的元气,将来收拾起来就越困难。所以应该一鼓作气将敌人收拾掉,长痛不如短痛,暂时让那些流民咬紧牙坚持一段日子,等统一天下,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刘厚知道空口白牙劝服不了他,于是,叫郭攸之将“工业部”产品赚钱的账目、收商税、关税,还有从各地府库抄没钱粮的账目给他过目,毕竟现在司马懿也算自己人了,有些事情可以对他解密了。

    司马懿这才知道,蜀国家底竟然有那么厚,怪不得他们能连年用兵,打完东吴又打魏国,甚至两国一起打。

    打仗就是打钱粮,这个道理司马懿懂,以前他还疑惑为什么蜀军一直不缺钱,仗能一直打下去。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既然蜀国没有破产之虞,那自己就无需枉做小人了。要知道,他如果真的劝谏皇帝成功,执行那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斜面
    君臣几人又商量了一个时辰,中途还顺便吃了顿晚饭,终于商量出一个新的进攻方案。第二天开始,蜀军偃旗息鼓,不再进行攻城。城里一些无知的魏国士兵高兴了起来,以为蜀军吃了个大亏,胆怯了,不敢再来攻城了。

    曹休等一干将领当然不是那种无知的人,他们都知道,现在越是平静,等待他们的攻势就越是雷霆万钧。他们一点也不敢放松,日夜派出人手在城墙上巡逻备战。

    与城内魏军的紧张气氛不同,城外蜀军的气氛简直可以说是轻松愉快。大部分士兵在休整,毕竟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人还是需要休息一下的,不过也有些人没得休息。没得休息忙碌着的人主要是工匠,士兵则轮流被派出去协助他们伐树、搬运木料。

    这一次,他们要做的是三个庞然大物——三个超级大的斜面。这个大斜面倾斜度约三十度,最高处刚好有城墙那么高,斜面上铺上约两丈宽的木板。这个大斜面的下面还加装了无数个宽幅轮子,使得每个轮子对地面的压强减少,而不至于因这个物体太重陷入土地里。由于有轴承将摩擦力减少,使得这东西虽然笨重,但是却很容易被推动。

    只要将这些大斜面推到城墙边上,士兵们就可以从斜面的木板上一口气跑上城墙,这东西可比云梯好用多了。其实这种攻城器械就相当于简易的攻城塔,古代就有类似的攻城器械,只不过刘厚将之简化成一个大斜面而已。

    这种器械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士兵源源不断地冲上城墙,继而和城墙上的守军拼消耗。这种器械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守城方居高临下的优势,创造出与守军相对公平的战斗地形。缺点是行动缓慢、制造麻烦,而且怕火。

    不过这些缺点对于蜀军来说都不算个事。这个器械结构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用木材搭个架子而已,只要木材足够粗大,多做点三角形结构,这样的斜面就足够牢固,可以同时供几百人踩踏上去。

    所谓的制造麻烦是指使用的木料比较多,这是由于体制巨大导致的。但是,蜀军人数众多,刘厚只要轮流派出一小部分人去伐木就足够使用了,大部分人还是可以休整的。人多力量大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电动工具,但是用人海战术,一样可以让建筑速度变得非常迅速,只是三天时间,汝南城外就竖起了三个大斜面。

    第四天一大早,进攻开始了,这次还是克秋杀部队先发,不过进攻的地点不是四个城门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城池西北角的一段城墙。通过空中侦察,蜀军已经知道,这一段城墙防守力量相对薄弱,关键是,这段城墙的后面没有瓮城,而城墙外面有大块平整的土地,很适合大斜面行进。

    克秋杀很快就将这段城墙上的魏军消灭,热气球部队和愤怒的小鸟部队接力压制性轰炸周围,使得魏军无法及时登上这段城墙,补充这里的防守力量。无数蜀国士兵推着三个巨大的斜面开始小跑起来。

    本来是十分笨重,移动不便的庞然大物,因为用了轴承这一革命性的技术而变得很容易推动,加上下面负责推动的士兵有几百人,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所以,这些斜面移动的速度很快。

     



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入城中
    蜀军的优势逐渐扩大,占领的范围越来越大,即使曹休逼迫着魏军发了疯地往这边涌来,也不过是增添一些倒卧在地上的障碍物而已。外层的藤甲兵借着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铠甲,一路砍杀过去,辅以霹雳雷的轰杀,使得推进的速度大大加快。

    而被藤甲兵夹在内层的火枪手也没有停过,他们不断地装弹、射击、清膛,再装弹、射击、清膛,装好弹后就将枪架在前面藤甲兵的头上或者肩膀上射击,射击完后将枪缩回来清膛、装弹,他们几乎是在做着机械性的动作。

    他们机械地做着平时早就训练过千百次的动作,装好弹后的射击基本上不用怎么瞄准,只需要大致对着敌人的方向扣动扳机就行了,魏军排成密集的人墙,根本无需瞄准,反正子弹打不中这个也总能打中另外一个。

    火枪兵的要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快,动作越快,在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子弹越多,输出的伤害值就越大。除了动作要快外,他们还有一件要注意的事情就是默数着自己发射的枪数,一旦到达临界点就要停下来。

    经过大量的试验,部队已经掌握了枪管发热的临界点,一般来说,打了这个数量子弹的枪管,其发热程度将到达一个临界值,如果再继续打下去,枪管很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炸膛等危险,所以必须停下来更换枪管或冷却枪管。

    另外,每支火枪都有一本使用日志,每个使用它的火枪手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记下打了多少枪。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统计这支火枪总共打了多少发子弹。现在的火枪都是有膛线的,而膛线是最容易磨损的部位。
1...147148149150151...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