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无数像蚂蚁一样的搬运工人将各种各样的物资从马车上卸下来,再从船尾上三块架设在船与码头之间的木板上或搬或抬运上战舰。数个文士装扮的人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拿着炭笔,点算过运上来的物资后,安排工人分门别类装载在指定的舱室。
而卸下货物的马车马上调头回去,再重新装载货物拉过来。船头也架设了一块跳板到码头上。一千兵丁已经列队完毕,正携带着装备一个接一个通过这块跳板往船上走去。
毕竟部队的集结速度是最快的,在刘厚去找刘备的这么短时间内,他们已经整装完毕,开始上船了。刘厚看着这个情景,感到很欣慰,这么多年的严格训练没有白费啊。
和留守的蒋斌、董允等人交待了下事情后,刘厚也带领自己的文武班底走上荆州号。刘厚这次带走的人自然少不了超级保镖兼保姆赵云,这是自己的头号打手,无论领兵还是冲锋陷阵都少不了他。
其次是费祎,他是文官中的代表人物,没有他,整个后勤工作就无法运转了。当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带领着一队文吏的。
然后就是张苞和关兴这两个小子了,他们年龄比刘厚大3、4岁,15、6岁的年龄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个可以上战场的年龄了。他们自小和刘厚玩到大(虽然,刘厚早熟的性格事实上和他们玩的时间也不多),这次出征当然是要跟着刘厚去的。刘厚手上也没什么武将,只能将就着用了。
刘备虽然不给庞统,但是好歹还派了一个人来辅助刘厚,这个人叫郭攸之,字演长,也是个年轻人,这个人不是个死读书的人,他所学涉猎广泛,又多注重实际用途,这几年他凭借才学见识名闻蜀汉,因此,刘厚也颇为喜欢他,于是也带上他作为临时的军师使用。
至于左慈、葛玄、黄月英、马均这些科研人员暂时是不会跟去的,他们去了也没用,还不如留下来专心搞研究。倒是张仲景带了一个医生、护士团随军,打仗的时候,医生的作用不言而喻。
蒲元也带了一班工匠随行,毕竟打仗过程中损毁的武器要维修、补充少不了这些工匠。
张星彩和关银屏死皮赖脸吵着要去,不过给刘厚坚决拒绝。开玩笑,带两个小萝莉去打仗,这不是添乱吗现在是真正的两国交锋甚至三国混战,不是军演,兵凶战危之下,怎么还有多余的精力照顾她们。
幸好现在张星彩已经受到改造,性格变文静了很多,没有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刁蛮劲,在刘厚坚决拒绝带她去后也没有多纠缠,再次投入到她的学习与研究当中。关银屏性格柔弱,自然也不可能多坚持,所以也顺利被刘厚留下来看家。
这次刘厚将“工业部”所属的所有五千多兵员全部带走,连巡逻守卫的人也没留下。刘厚深知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和艰辛程度。重要性在前文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多累赘了,而艰辛程度也不言而喻,和历史上有名的陆逊、吕蒙交手,还有曹魏的军队在一旁虎视眈眈,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还真不容易应付。
所以刘厚动员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带走所有能带走的人和物资,就是要确保这一仗一定要取的成功。他也不担心“工业部”的安全,这里是蜀国腹地,有自己老爹照顾着,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更何况,他们走后,董允马上就会再招兵买马,重新组建、编练一支预备队,一来用来保卫“工业部”的安全,二来也为了将来补充“hong军”的损耗。
这次刘厚行动非常迅速,在收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带领着1千士兵乘坐“超级战舰”荆州号出发了。而后续部队和后勤补给物资则由各种大小商船运载,陆陆续续在后面几天内出发。
刘厚站在船头第三层的甲板上,看着滚滚的江水和两岸秀丽的风光,不禁感叹万分。自己终于要走出平静的生活,奔赴热血、诡谲的三国战场了吗
荆州号是一艘三桅大帆船,尾部还配备了帮助转向的三角帆,现在三条桅杆上张满了船帆,鼓胀得船帆正带着船乘风破浪快速地滑向前方。
这个时代,东吴的楼船还是采取划桨为动力,而这艘荆州号,主要采取风帆为动力,光这一项,就已经是划时代的进步了。其实除了风帆,这艘船还有另外一种动力。
如果潜水到船尾,就可以看到在水下,这艘船除了有一个用来控制船的方向的舵之外,还赫然有着一个螺旋桨。而驱动螺旋桨的是船尾一个舱室里安装的一个巨大的转盘。
这个转盘有六条辐射状分布的转臂,每个转臂可以容纳5个人推动,一共可以由30个人推动这个转盘,带动螺旋桨旋转,从而推动船的前进。当然,也可以在每个跳转臂上用一到两只牛或马来拉动,这样可以得到更大的动力。
这艘船其实是艘双动力的船,这保证了它速度将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船只。这也是马均领
第三章 头脑风暴
第三章头脑风暴
起初赵云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刘厚去麦城,开什么国际玩笑,这次陪世子出来,自己责任重大,世子的安全他这个超级保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万一世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冬瓜豆腐的,自己真是万死莫辞。
刘厚苦口婆心跟他解释,最后还是抬出了左慈的名头,说他推算出关公在麦城将有性命之忧,请赵云务必救他出来。同时又保证自己能应付南郡的局势,大不了打不过就跑回船上。
最后赵云想想,也是,这南郡就建在长江边上,“超级战舰”荆州号近在咫尺,刘厚的确随时可以逃回荆州号的。
而荆州号的恐怖战力他是见识过的,92门火炮,想想都令人战栗。这完全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武器,即使以赵云这样身经百战,神经大条的人,在荆州号一侧舷炮齐射时都会感到胆战心惊。
无奈之下,赵云再三叮嘱刘厚一定要以自己安全为要,然后领命开赴麦城。而可怜的刘厚清点一下人马后发现,自己杯具了。原因是,自己也只剩一千五百人了。由于前方战事吃紧,关公将部队抽调一空到前线,仅留下2千人给潘浚驻守南郡城。刚才分了1000给赵云带走,现在自己手头上也只剩下一千荆州兵和500自己带来的火枪兵了。
这样的兵力,怎么够守得住偌大的城池啊刘厚抓着头发犯起愁来了,心里早将关羽骂成了猪头,还是很傻很天真的那种。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关公怎么就能那么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了东吴这匹来自东方的狼。他还真以为自己和孙权有亲啊也不想想自己多次得罪孙权,特别是前段时间,孙权派人向关羽求亲,想让自己儿子娶关羽的女儿。
关公不同意就不同意吧,偏不好好和人说话,反而说了一句:“虎女安能配犬子。”这不是明打人脸吗说这么侮辱人的话,就算是寻常老百姓也该跟你拼命了,更何况是身为三大诸侯之一的孙权,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而这个关公竟然一点警觉性都没有,仅留2千人守南郡。这不等于明着跟贼说:“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吗
刘厚在府衙召开了军事会议,潘浚还有从“工业部”跟过来的费祎、张苞、关兴、蒲元等各位有名号的人物均出席了会议。刘厚明确告诉大家,孙吴会偷袭荆州,让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守住南郡。
潘浚对于刘厚这个说法很不赞同,他的理由是:君侯(指关公)威震华夏,孙权必不敢轻捋其胡须。况且,刘、孙两家还有联盟之约,孙权怎么会轻易撕毁盟约擅自进攻我们呢再说了,君侯设立了烽火台,如果东吴偷袭,烽火台就会发出信号,到时候我们有了防备,他们怎么可能偷袭成功呢。
这也是蜀国上下普遍的看法,连诸葛亮都在这一点上没有看清楚形势。当然,蜀国也不是没有明白人,例如赵云就曾经建议放弃荆州,将荆州丢给吴、魏两国去争夺算了,无谓虚耗兵力在这个四战之地。可惜这样的声音太弱小,影响不到蜀国的决策层。
刘厚道:“此事千真万确,至于消息来源,这里就不详细述说了。潘将军只要知道这个消息是确切无误的,只要专心想破解的对策就行了。”
这个时候,刘厚显示了其独裁的一面,开玩笑,都火烧眉毛了,还搞什么民主,谁还有时间费劲跟你解释什么。刘厚决定跳过解释情报来源的过程,直接进入下个环节——想对策。
而原来跟着刘厚从“工业部”过来的班底,倒是没有人对刘厚这个惊人的消息有什么怀疑。毕竟这几年见多了刘厚和左慈这两师徒的种种神奇之处,再加上,这两年他们逐渐培养刘厚的领导能力,逐渐习惯了听从刘厚的命令。
接着,刘厚又抛出重磅炸弹,说这次东吴偷袭荆州的计划是由陆逊策划,吕蒙具体执行的,他们将身穿白衣(指便服,不是白色的衣服),装扮成商人,伺机接近烽火台,然后突然发难控制烽火台的人,使他们无法发出消息。然后再骗开城门,偷袭南郡。
刘厚努力回忆,将小时候看过的《三国演义》里有关“白衣渡江”故事的一些过程尽量讲述出来。同时,心中也在暗暗遗憾,现在自己还能依靠对历史的认识做出未卜先知的预测,等荆州事了,整个历史将会被自己改变,到时候自己的历史知识将不再起作用,到时候万事就要靠自己了。
潘浚听到刘厚将敌人偷袭的过程说得那么详细,连身穿白衣控制烽火台这样的细节都能说出来,顿时也不敢再怀疑刘厚的消息来源了。心里想,这位世子估计早就安插有细作在东吴阵营,肯定是他们的偷袭计划被细作侦知,怪不得世子不辞千里跑来守荆州,原来是这样。
而从“工业部”跟来的刘厚旧部也暗暗惊讶,这个左道长功力日渐精进了,怎么可以将未来的事情推算到这么精细的地步。从来那些擅长术数的方士推算事情的走势都只有一个大概轮廓,甚至很多方士都是说些模凌两可的话,这些话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事前根本无法知道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往往事后去印证才恍然大悟。
而这次左慈不但预测到东吴要偷袭荆州,还将细节都预测出来,难道左慈真的是神仙
不管“工业部”一班旧臣怎样想左慈,刘厚继续主持会议,他决定采取头脑风暴法,希望大家一起商量个对策出来。可惜的是,人家头脑风暴参
第四章 毒计
第四章毒计
“嗯,第一种就是断人粮道,让敌人粮草不继,自然就会主动退兵或者溃败。 曹操就最喜欢用这一招,当年火烧乌巢就奠定了官渡之战的取胜基础。”刘厚站了起来开始侃侃而谈。
“第二就是火攻,将敌人引入特定场所或布置好的战场,然后放火烧掉敌人的军队。这招往往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用微弱的损失换取巨大的胜利。诸葛军师就最喜欢这一招。当年火烧博望坡,曹操几十万追兵硬是奈何不了父王。还有火烧赤壁也是当中的代表战例。”
(注:有人说,历史上火烧博望坡是刘备所为,不是诸葛亮的手笔。)
“其三,用水攻,当敌人在特定的地势时,可以截断河流或挖开河堤,放水冲走、淹死敌人的军队。关二叔前段时间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就将这一招用的很好。”说到这,刘厚已经出到大厅中央,开始踱起步来。
“还有就是利用特殊的地形设伏,让敌人进入包围圈,然后集中兵力围而歼之。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刘厚用手划了个大圈,然后用双手比了个布袋口的形状说道。
“这些方法说出来了虽然觉得很常见,没什么高深之处,用起来也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但是却能屡屡奏效。大家不妨往这几个方向想想,看能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各人听到刘厚的话都暗暗觉得心惊,心想这个小主公别看人虽小,却已经具有不凡的谋略,听说他拜左慈为师,从小就随着左慈学习兵法谋略,现在看来必定是已经学有所成了。要不然怎么会懂得这么多。
众人又开始了议论纷纷。经过议论讨论后,各人开始发言。首先是费祎,只听他道:
“这断人粮道之法,一般用在两军长期对垒,无法短时间内获胜的战争中。这个时候断人粮道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但是这次东吴偷袭我们荆州,必然是存着速战速决的想法,务求一击必中,如果一击不中,估计他们会马上退走。
估计他们不会带有多少粮食,也就不存着劫不劫粮草的问题。况且仓促间我们也无法探听到他们存粮在何处。所以,断粮之计,可能不适合眼下情形。”
“对。”刘厚对费祎点了点头,表示赞成,并走回自己的座位坐定。
接着,郭攸之也发言:“至于水攻之法,属下也觉得不适宜。这里毕竟是我们的主场,如果我们掘开长江堤岸,估计受损最大的还是我们。这是属于同归于尽的打法,不到最后不得与,轻易不能动。”
“没错,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这条可以作为备选方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实在挡不住吴军的进攻,我们就算放水淹了南郡,也绝对不能让它落在东吴的手里。”刘厚挥了挥手,斩钉绝铁地说。
众人不由得心里一凛,他们都没想到这个世子竟然是那么的杀伐果断,那么的心狠手辣。毕竟南郡作为蜀国在荆州的治所,这几年又大力发展商业,往来客商众多,人口也很稠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城市。
假如真的放水淹没这座繁华的城市,城里城外几十万人怕是能逃脱的没几个。这样的事情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出来的。干这种事,分分钟是要背负历史骂名的,“魔鬼”、“杀人狂”、“草菅人命”这样的名号算是轻的了,放在后代,估计会被判犯有反人类罪了吧。
“潘将军,请你马上安排人疏散附近百姓吧,就算最后不用到这一招,到时候吴军来攻,兵凶战危,也很难不波及到他们。让他们暂时离开也是好的。喔,对了,青壮年尽量留下来,让他们帮助守城。”刘厚即时又布置了一个任务,毕竟自己手上兵力太少,需要大量借助民壮来撑场面。
潘浚只好又叫来南郡的官吏,让他们开始布置疏散百姓。
刘厚又吩咐亲兵去叫两个伍的士兵(一伍5人,两伍就是10人),叫他们沿着长江沿岸侦查地形,找有利于放置炸药炸毁河堤的位置。
刘厚的这个计划太疯狂了,着实吓到在座各位。费祎和郭攸之都劝刘厚不要这么做,说这样太伤天和。
刘厚想起历史上关公的死,恨得咬牙切齿,道:“绝对不能让东吴得逞,如果南郡一丢,其他城池也必将不保,关二叔回师时将无容身之处,必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我宁可和东吴拼个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也不能让他们奸计得逞。”
“两位先生放心,这只是个备选方案,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愿意做这种伤敌一千,自损也一千的事情来。大家加把劲,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听了刘厚的话,费祎和郭攸之才舒了口气,马上投入到火攻和有利地形埋伏偷袭两个方案来。为了刘厚不至于采取玉石俱焚的做法,这次他们更竭尽全力、绞尽脑汁,以期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还别说,在刘厚这样一归类后,他们就有了方向,思维范围缩小了,精神集中在几个点上,慢慢地就形成了一条毒计。
由于终于有了眉目,大家的兴致很高,越说越兴奋,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终于将方案完善,将各种细节一一敲定。不知不觉间,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大家才惊觉,竟然整整讨论了一个晚上
第五章 还是毒计
第五章还是毒计
话说吕蒙听了陆逊的毒计大喜,马上上书孙权,装病请辞。 孙权当然要配合演这场戏,他任命了没什么名气的陆逊为陆口的守将。
而陆逊上任后,马上张罗了一批礼物,什么名马、什么异常华丽的绸缎、什么美酒等等并且写了一封信一同送给关羽。
信中语气极其谦卑,大大地称赞了关公一番,说他什么英雄了得,神勇无敌,威震华夏。并且表达了希望两家以后要友好互助,互不侵犯的愿望。
关公果然中计,心里越发看不起孙权,认为他见识短浅,派了陆逊这样的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人物来驻守陆口,简直愚蠢之极。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愚蠢的是自己,给人耍了还不知道。于是,关公老怀大畅,对东吴的戒备之心尽去。将原本严密防守东吴的大部分兵力调到樊城听候命令。这就是为什么刘厚到达南郡后,发现那么重要的一个城池只有2000人驻守,而且还是由潘俊这样的草包统领的原因。
言归正传,且说孙权探听到关公果然中计撤走了大部分留守荆州的兵马,不由得大喜。于是,他马上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又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