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当然,这惠客隆商号和飞鸿居酒楼同时也是情报组织,做生意之余也负责探听民间各种消息甚至敌国的各种消息。
“世子,之前关将军出兵的消息没有及时送达到世子手上,属下罪该万死,请世子治属下的罪。”原来这个刘贵才是请罪来了。
事情已经搞清楚,刘厚自然不会怪他:“这件事费大人已经跟我说清楚了,错不在你,你无需自责。只要以后将事情办好就是了。你们要总结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以后再出同样的纰漏。”
“是,是,请世子放心,属下今后一定竭尽全力。”
“好,以后你有事情要及时汇报给费大人,也可以直接找我,知道了吗好了你下去吧。我们这次是来探听民情的,切莫暴露我们的身份。”
“是,属下明白,属下告退。”刘贵才躬腰行了一礼就准备退下。
“喔,对了,你让人将我们用的餐具全部蒸煮一遍再拿上来。”刘厚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
“是!”刘贵才答应了一声就下去了。
“世子,浚有一事不明白,想请教世子。”潘浚问道。
“说吧。”刘厚道。
“为何世子要让掌柜将餐具都蒸煮一遍呢”潘浚没在刘厚身边生活过,所以对此很好奇,长期接触刘厚的费祎就不会问这种“常识性”的问题。
“喔,很简单,消毒杀菌啊。”刘厚道。
“消毒难道有人胆敢下毒害世子。”潘浚一下子紧张起来了,荆州城是他的地盘,如果世子在自己地盘出了意外,估计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呵呵,是这样的,水中、空气中,还有我们的环境中都存在一些很小很小的虫子,我们叫它细菌。这些细菌小得我们肉眼无法看得到,但是却会导致我们生各种病,例如腹泻啊,例如伤寒啊、痢疾啊,那些瘟疫啊什么的都是这些小虫子作怪。”刘厚趁机给潘浚进行科普教育。
“竟有此事”潘浚很惊奇,其实他还有个疑问:既然那些小虫子小到肉眼都看不到,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啊不过抬头看到费祎一副老神在在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心想,显然费大人这样的饱学之士都知道了这个道理,看来这事假不了。
后来再一想,世子的老师是左道长,听说这个左道长神通广大,说不定练成了什么天眼通之类的神功能看到这些小虫子也不一定。于是,潘浚没问出这个问题,否则刘厚还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解释。
“是真的,我师父告诉我的,所有的传染病和瘟疫,都是因为这些小虫子作怪。‘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说的也是这样道理。所以我让刘掌柜去将餐具蒸煮一下,将这些小虫子杀死,这样我们用这些餐具吃饭就不会因为饮食不洁而得病了。”
“原来如此。世子果然博学多才。”潘浚连忙适时送上马屁。心中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左慈暗暗心惊,难道这个左慈功力竟然达到佛的水平
佛教在东汉时已经传入中土但还不算很盛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才大行其道。潘浚虽然知道佛教,但是也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这句佛偈,不过这不影响他对左慈的佩服。
“你要记住这一点,以后你的部队里不准喝生水,不准吃生食,尤其是鱼生、虾生这些东西,统统不能吃。”刘厚又道。他自己的hong军早就将饮用开水、吃熟食这些东西写入军令当中,并推行多年。他可不想自己或自己的军队去打仗时拉肚子拉到连枪都扛不起。
第三十章 打捞沉船的问题
上回说到,潘浚请教费祎打捞沉船怎么解决人手不足问题,费祎正要说的时候,刘厚打断了他们,说自己先猜一猜。 然后他猜费祎要驱使三万东吴俘虏来做成这件事。
“世子大才,祎正有此意。这些俘虏在军营里每天虚耗粮食而已,3万的劳动力白白浪费了岂不可惜何不将他们利用起来,为我们解决大问题。也省得他们待在军营里无所事事惹出事端来。”费祎道。
“呵呵,没错,费先生说得好,正合我意。”刘厚道。
“潘将军,现在这些俘虏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正常的三分之一,这样他们可没有力气干活。以后你分批组织他们出去干活,凡出去干活者可得一顿饱饭,相信他们一定会少很多怨言。”费祎又补充道。
“只是这样一来会耗费很多粮食。”潘浚道。
刘厚无语了,这个潘浚还真是个守财奴性格,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好事啊
“无妨,反正这些俘虏的口粮都是东吴送来的,大不了我们少克扣点就是了。你想想,就算你征用民夫,也一样是要出口粮的,而且出得比这个更多。现在劳动力和粮食都是由东吴出,相当于东吴在帮我们干活,何乐而不为啊。”费祎道。
潘浚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心里就是不痛快,原因无他,以前他在克扣东吴送来的粮食时,可是上下其手贪污了不少的,现在工程一开,消耗的粮食大增,他的油水自然就少了。不过他也明白这件事他不得不办,只好忍痛应允下来。
“妙极,妙极!”刘厚道,“看来向东吴要粮食这一招真是走对了。以后等打捞完沉船后,就接着挖条护城河,再修个瓮城。这等于还是东吴在为我们做这些事,我们平白无故就得了这些便宜。哈哈,太好了。”刘厚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后世的荆州城是有护城河和瓮城的,不知道三国时有没有。当然三国时的荆州城和后世说的荆州城可能都不一定是同一个地方。)
费祎和潘浚也很高兴,同时拱手道:“世子英明。”
“潘将军可要好好利用好手上的这些人力资源,将这些事情办好,要知道这可以大功一件啊,喔,不是一件,是三件,打捞沉船一件大功,挖护城河是一功,修筑瓮城又是一功。你要好好做好这几件事,到时候我一定禀报父王,给你嘉奖。”刘厚时刻不忘用功劳来诱惑潘浚这个小人。
潘浚虽然没听过人力资源这个新鲜的词,不过大致理解是什么意思,听到刘厚的话后充满斗志,于是忙不迭应允:“请世子放心,浚一定为世子办好这几件事情。这都是世子的功劳嘛,浚只是个跑腿的,都是在世子的英明领导下,才能出这些成绩。”所以说,小人也有小人的好处,就是特别有眼力劲,会逢迎上司。
刘厚和费祎都是明白人,当然一眼就看穿他的本质,不过他们都是聪明人,也不说他,只要能勤勤勉勉将事情办好就行了,一些枝末小节就不必太计较了。
这时候,费祎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潘将军手下的兵马可能就不敷使用了,我再调一营兵马给你。加上你原来500荆州守军和500火枪兵,你就一共有1500人马了。到时候你让500原荆州兵守卫大本营,1000火枪兵押送俘虏出去工作,每次出动一万俘虏,潘将军,你看这样人手可够使用啊”
“够,够,够,太够了。”潘浚忙不迭地道。
“只是这样一来城防就有点紧张了。”刘厚道。
“的确是,这样一来只剩下4个营负责城防了,祎想请世子将近卫营也派出来巡视城防,这样我们就有第一团3个营和第三团一个营还有近卫营一共5个营2500兵力。
目前应该暂时不会有什么战事,只要加派斥候,做好预警工作,一旦发现有敌人来攻,就迅速将派出去监管俘虏的两个营抽回来加强城防,应该可保城防不失。”费祎道。
“也只好如此了。”刘厚道。
“这打捞沉船,人手是有了,不知道费先生打算用什么办法将这么庞大的沉船打捞上来呢”刘厚又问。
“首先我要让人打造一些滑轮组,让这些俘虏通过滑轮组拉拽船只,这样可以省了很多力,然后在船底垫上打磨得光滑的滚木,这样就可以一步步地将船拖拽上岸。”费祎简单回答道。
刘厚闻言暗暗点头,看来左慈在工业部传授那么多年的科学知识没白费,最少费祎对简单机械的理解还是挺深的。
“看来费先生从左师傅那里学了不少东西啊,呵呵。”刘厚道。
“世子过奖,皮毛而已,祎之所学还不到左仙翁的万分之一,祎越是学习他老人家的各种知识就越是觉得他的深不可测。”费祎谦虚道。
“那是自然,左师傅是世外高人,你多跟他学就对了。好,回到这个打捞船的问题上。我想问题你个问题:船底都是松软的泥沙,滚木放下去,一受力就会陷在泥沙里,无法再滚动,还能发挥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作用吗”刘厚问。
“这……这可如何是好。”费祎一时无语。
“你再想想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刘厚道。
费祎陷入了冥思苦想当中,刘厚则支起耳朵,开始探听周围的谈论声。潘浚倒好,完全听不明白刘厚和费祎两人的谈话内容,有心想问又怕打扰了两人的正事,更怕被两人鄙视自己的无知,于是难得地抑制住好奇心忍住没问,只是埋头吃菜。
 
第三十一章 邂逅
上次说到,刘厚听到两个人的对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唉,最近涌进来很多客商啊。 ”其中一个人道。
“那又怎么样,之前大战连连,城门被关闭了一段时间,现在重新开了城门,那些耽误了买卖的客商肯定要进来做买卖的。”另外一个人道。
“那又怎么样客商多了,竞争者就多了,我的买卖自然就没那么好做了。这影响还不够大吗”先前那个人道。
“那倒没有啊,我的买卖还和以前一样好,好像没受多大影响。做买卖嘛也是讲信誉、讲口碑的。我王家货栈在荆州经营了那么多年,可是有口皆碑的,岂是那些新来的客商能轻易抢走我生意的。”后面那个人道。
“说起来也怪喔,我的买卖好像也没受什么影响,好像比之前还好了一点。这不应该啊,来了那么多客商,我们的生意怎么也得受一些影响才是。莫不是前段时间积压太多的买卖,现在大家都在补回之前的订单”先前那个人道。
“你管那么干嘛,总之自己有买卖做就行啦,来来来,喝酒,喝酒。”后头那人道。
刘厚听到这里心中一动,终于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了。客商增加了很多,买卖却没受影响。这些客商的来头有可疑。
于是,刘厚对费祎道:“费先生,费先生。”刘厚连唤了两声,费祎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
“世子,您叫我有事”
“嗯,最近荆州城多了很多外地客商,但是买卖量似乎没有多少变化,你派人去好好查一查,别被混进来奸细了。”
“诺,等我回去就安排人去查。对了世子,刚才你说的事,我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滚木如果陷进去了,我们就在上面再加一层滚木,相信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他口头上答应了去查,却马上就转移话题,显然心思不在这里,刘厚希望他不会一转身就忘了这回事。
刘厚明白他的意思,第一层滚木陷进泥沙里,由于滚木的面积很大,可以分散压力,这样就相当于在泥沙上铺一层枕木。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层滚木作为滚动用,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前提是沉船的地方河底不是稀泥巴,而是相对比较结实的沙滩。
“这也许可行,希望沉船的地方是个沙滩,如果是深深的泥巴,那你还是尽早放弃吧。”刘厚道。
“是,我明天就去现场考察一下,看看实地情况如何。”费祎道。
这时刘厚却没空理他,因为他看到一个美女,呃,是一个美少女。那是一个卖唱的少女,正是13、4岁的豆蔻年华,长得粉嫩水灵,一双妙目可传情,柳眉弯弯像月牙,齿若编贝,肤若凝脂,瓜子脸型。
看得出,她没有化妆,额头泛着莹白的自然光泽,粉腮红润均是天然的颜色,显得清雅脱俗,完全不像个歌女,倒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这女孩手上抓一条小手绢,一副羞答答的样子,看着怪惹人怜的,只见她轻启朱唇,在刘厚邻桌旁咿咿呀呀地唱着刘厚听不懂的歌。她身旁一位老者则抱着一个琵琶“蹭蹭蹭”地给她伴奏着。
刘厚虽听不懂这种吴侬软语的歌词,却注意到这个女孩的嗓门很好,给人一种柔柔弱弱的感觉,使人一听就顿生怜意。
旁边无所事事的潘俊看到刘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歌女,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就有了主意。等那个歌女唱完一曲后,他就招手扬声叫这一老一少的卖唱者过来,让她给唱一曲。
潘俊看到刘厚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少女看,暗想自己这次终于做对了,终于找准了世子的胃口,原来世子喜欢这种类型。
歌女咿咿呀呀地唱了两首歌,刘厚前世听那些唱戏的也是基本上听不懂,更何况这种更古老且夹杂着方言的唱腔了。以其说刘厚在听歌还不如说他在欣赏这位少女的美貌和清新脱俗的气质。
歌女看到刘厚目不转睛盯着自己,不由得狠狠地瞪了刘厚一眼。弄得刘厚怪不好意思的。
刘厚讪讪地收回了目光,掏出一块碎银子打赏给歌女就让他们走了。弹琵琶的老者弓腰点头千恩万谢地拉这歌女离开了。可是,他们离开没走几步,老套的情节就出现了:
“小妞,过来!”旁边一桌上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大叔站了起来,吼着大嗓门叫歌女过去。歌女看到他气势汹汹的样子,明显被吓到了,躲到老者身后不肯过去。
“过来,过来,给大爷唱几首。”中年大叔掏出一锭足有5两的银子,向老少二人扬扬手,示意两人过去。
歌女不敢动弹,老者不停遥遥给中年大叔作揖,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说什么。
“怎么不给面大爷,叫你过来就过来,再不过来大爷有你们好看的。”肥猪大叔将银两重重地顿在桌面上,脸上的横肉被反震得一阵震颤,显得格外狰狞。
刘厚看他那副样子暗暗皱眉,心想难道这个肥猪大叔是上天派来配合我演英雄救美的龙套演员
老少两人被吓得不轻,颤颤巍巍地过到那一桌旁边。“过来这里。”中年大叔指着自己身边,叫歌女过去。歌女磨磨蹭蹭地走到中年人身旁,中年人将手上的银锭扔了过去,砸在歌女身上,歌女痛呼一声,侧身闪避,却没闪开。
银锭砸在歌女身上后就掉落在地上。老者一边弯腰捡银子,一边不住地点头哈腰,嘴里还喃喃着什么感激打赏之类的话。
少女被老者拉到前面,羞羞答答地在老者的伴奏下唱起了一首《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不好听,不好听,太悲戚了,换一首换一首。”肥猪大叔道。
被大叔一吓,少女露出惊慌的神色,连忙又改唱一首汉乐府的《江南》style: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不好听不好听,太单调了,换一首换一首。”大叔又叫嚣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