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这下张楠笑了,道:你们先把所有人的证件都先登记了就不会出这个问题,而不是只先登记了我一个。

    酒店方面委屈呀:三个老外看着就是保镖,他们没说话,还想让你问他们要证件呢!

    卡里米,把你们的证件拿出来。

    江南省金盾保安公司?

    酒店前台看了半天阿廖沙几个的工作证,这都还没脑子转过弯来!

    这会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还没办理公民身份证,一般工作证什么的最管用。但是这工作证上一般只有名字性别年龄这几项,金盾公司的工作证上干脆连民族这一条都没。

    除了这个叫裘波的外,其他三个金发碧眼的人怎么也会有华夏的工作证?

    不是张楠几个要装逼,怪就怪如今是个绝大多数人连身份证都没有的时代!

    还好阿廖沙几个似乎以前碰到过这种情况:他们还带着几样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我们都是华夏**员,我是俄罗斯族,这两位是塔吉克族。

    党员证一出,万事搞定!

    真是把人家给整的!

    话说外事这玩样80年代特别看重,但民族工作也差不多把三位华夏少数民族同胞当老外了,一个不好可也会出大事!

    这下好了,两个标准间变成了内宾价,还只需要支付人民币。

    而且不愧是甬城最好之一的饭店,大堂副理还询问客人有什么需要酒店方面特别注意的地方。

    没明说,很隐晦。

    我们如果在饭店内吃饭,点餐的时候我们会说的。

    虽然一开始有误会,但饭店的服务态度很令张楠满意,看来这里的工作人员也算见多识广。

    一个小插曲之后顺利入住,在房间里给农博升馆长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已经到了,中午要请他吃饭。

    原本想着农馆长会客气一下推辞宴请,或者也可能是带着浩浩荡荡一帮人过来,结果一口答应:半小时后,就来了两个人!

    农馆长加上次在香江见过的他的一个学生:局长同志去下边调研了,其他人农馆长懒得喊。

    之前都打过电话,农馆长也没说单位里老大不在这事。

    他可是副厅级的老学究,资历后台比同为副厅级的局长同志都要硬,只是不想当官事太多没法潜心搞研究而已,不然那位子早就是他的,这做事也算随心所欲。

    这也好,大家算熟人,也不见外。

    小张,这趟你可是真把我架火堆上烤!大前天我才从部里回来,文化部已经从外交部手里接收了那幅画,常务副部长直接打电话叫我去bj背黑锅给你圆谎,你面子够大!

    一来农馆长就发牢骚:都介绍过是自己人,不用遮遮掩掩。

    不过看得出农馆长是一点没责怪意思也没有,纯粹就是开玩笑。

    这黑锅他背得乐意,背得爽!

    张楠笑着回答:不是我面子大,是顾凯之的面子大。

    农博升听到这有点感慨:部里打算年前就把这事公开,国内用那点剩下的小碎片也做过碳十四测定了,同美国人测出的结果差不多。

    之前召集了国内十多位考古国画研究的权威,综合认定应该就是顾凯之《女史箴图原作。

    了不起!小张,真了不起!

    农馆长高兴,为这图又干了杯茅台。

    当问到张楠从哪得来的,张楠瞒下了《永乐大典的事,这事稍微做了下改动就说了出来,这经过更是让农馆长大发感慨!

    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堆里!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此华夏文化瑰宝就不是失之交臂的问题,而是会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一顿饭才吃了一个小时,其实也没喝多少酒,下午就要去展览馆办事,晚上有的是时间再喝。

    走,小张,去我那,库房钥匙我都拿了。这事上头没问题,只要不是展馆里的陈列品和上等级文物,你想要买多少买什么都行!




第二百一十章 红夷大炮
    展馆里的陈列品当然不能卖,文物评了等级的也不能卖,这都没有问题!

    可有个问题就会在没有问题里给你跳出来,而且这会只有张楠知道问题在哪:如今不少文保单位的库房里都大量不当回事压根没有级别的老物件。就是那些个不当回事的东西,等过个十多二十几年后如果还在库房里没被处理掉,基本上都会被翻出来进行评级。

    一级比较难,二三级的不少,而这会不是积灰就是送到文物商店出售,甚至是被当作没用的废铜烂铁到处乱丢的命!

    那后来为啥会评级?

    处理的七七八八了,东西少了废品站里也收不到了,回过神来就是能上的就上吧。

    文化部门嘛,80年代看着也就是清水衙门,连个副厅级干部出来也没专车:农馆长和他学生都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两辆自行车给塞进了林肯车的后备箱,霸气的露出两个车,把被拉回了展览馆大院。

    加长车的轮胎尺寸大载重量大,内部空间更大,塞了7个人一点没问题。

    先不急着去库房,因为一进大院这才下车呢,张楠就看到了远处角落里有一堆挺有意思的东西!

    唉,也就是在甬城,其它地方要找出来这么多还真不可能。

    有些地方找到一两件就当宝,在这里如今就是废铜烂铁的命!

    看着那堆东西,这会轮到张楠感慨,外加点回忆:上辈子也是在87年左右他来过这里一次,那会有个展览馆领导的亲戚的孩子在展厅里玩。

    那天也不是什么节日,级别没人来参观,老大的一个展厅里,加上张楠也就三个人。

    张楠听到那人对十多岁应该还没上初中的小孩说:血蝠,展厅里的东西别拿走了,玩过要放回去,都登记过的!

    哦,知道了姨夫。

    小孩子老老实实把一根看似挺重的粗铜棍放回了架子上:张楠就在边上,看那东西好像是支大号的短筒火枪,估计至少有个一二十斤,都快赶上门小炮了。

    东西放了回去,这下小孩子没喜欢的东西玩了:那些玻璃柜子里的瓶瓶罐罐他才不要去拿出来,一是没意思,而且要是摔坏了估计会被姨夫骂。

    大人在忙,研究个刚进陈列室的大柜子,再次对小孩子说:你要喜欢火枪大炮,那到下边的院子里去,就北边那个角上堆着一大堆,你自个去找,别把脚给砸了。

    小孩子一听很高兴,姨夫,小的我能拿一个回去玩吗?

    小孩显然知道那堆东西是什么玩意。

    随便,不过别找太大的,要不你姐会骂死你!明天你们回去,你姐客车上就能给你把东西扔了。

    小孩贼贼一笑:放心,我找个能塞进书包里的,我自个背,不让姐姐知道。

    说着那孩子就跑了。

    张楠看完展厅,出来时看到那个叫血蝠的学生已经从小山一样的废铜烂铁堆里找了四五门小炮,在水泥地上一字排开,大概似乎是在研究哪门比较顺眼重量合适能够塞进自己的书包。

    这时有路过的工作人员看到小孩纠结的样子,笑道:左边那个比较早,500年前明朝的竹节炮。

    太丑了!

    那中间那个,清朝的小炮,乾隆那会的。

    小孩子憋了那人一眼:书包里放不下,太长太重了。

    听着着那一大一小的对话,这就是这会对这些古董火炮的态度:谁会去关注那堆废铜烂铁!

    基本上都是废品收购站里送来的,连占库房的资格都没有:自从进了这个院子,这些明朝清代的大小火炮就是堆一起生锈的命!

    甬城,很早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明朱元璋吴元年(公元1367年)开始,明朝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唯独明州(甬城)对外开放。

    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不同朝代的大小大炮!

    多到废品收购站里都不稀罕见文管部门非精品都懒得收的程度当然,这是九十年代之前事。

    没办法,真是没有地方堆这些破玩意,精品都只能在库房里积灰,展厅里的极精品都已经被参观者笑成是:大炮开大会,你个展览馆就能不能换点新玩意。的程度。

    看着那堆废铜烂铁,想到那个纠结的小学生,张楠脸上露出别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农馆长,前边那些堆着的大炮我能不能要两个?

    农博升一下子有点愣神,他怎么也没想到张楠一到这就先要点废铜烂铁。

    不过农馆长还是很有原则性的:这东西没多大意思,不过你要是想要,那这样。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似乎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也知道有些文物商店为了赚外汇是什么都敢卖,乾隆年那道坎就是个笑话。

    不过我这怎么着也算个博物馆,就算那些都是些废铜烂铁,有年号的嘉庆年之前的我没法给你开证明,不能运出国,其它的随便。

    老学究就是有原则,违反国家规定的事他可不干。

    至于证明,那当然就是文物商店的出售证明了,凭借证明能过海关的:文物商店当然也归文化局双重领导。

    张楠一听乐了:我把这个搬美国去?别逗了农馆长,就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我弄两门大点的,放剡县院子里避邪。

    就想着规矩忘了你这人了。农馆长也笑,这张楠就是往国内搬的命,这样,你要是想着镇宅避邪,那就得找道光年前的,鸦片战争后的什么红衣大炮不管用,就是个摆设。

    几人便走边说,就几十米路,眨眼就到了小山一般堆着的废铜烂铁堆前。

    自己的地头上有什么东西农馆长心里有本账,这会指着大大小小的铁炮中很有特色的几门道:明代中前期的竹节炮,避邪估计不错,估计比清朝的管用,你要就收你个废铁价格,反正馆里从外边不是白拿来的,也最多就是才意思了一下。

    除了小的型号,我们这应该有几门二将军竹节炮,长度80多公分,大概一百五六十斤重,镇宅子正好。

    竹节炮是明代的火器,因炮身多箍形状象竹节而得名。

    至于农馆长说的什么二将军炮,这只是明代时的一种相对笼统的称呼:明清两代,这各式大炮的名称多如牛毛,反正一个比一个威猛,一个赛一个无敌!

    像清朝那会,什么天佑助威大将军神威将军神功将军武成永固大将军

    不过到了清朝后期,这大炮名字再威武也没啥用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却依然不及英舰上的各型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备废弛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

    所以要避邪,嘉庆年后的可不要。

    张楠摇头道:竹节炮样子太丑,有没有明朝那会的红夷大炮?

    农博升想了想,往废铁堆边走了几步,指着边角一门带两个炮耳的铁炮道:这是前两年姚江老河道清淤时挖上来的,工程队直接送了过来,明万历47年铸造仿制红夷大炮。长160公分,内口径我记得是8公分,重300公斤不到点。

    不过只有一门,因为展览馆展厅里早就有几门那会的大炮,这门就丢这,你要能给你,不过要算文物价。

    农馆长有原则,换成是别人那哪还会要钱,绝对是白送张楠赠送的战国竹简这会已经是展览馆镇馆之宝!

    明朝的,不错!

    至于只有一门也不是问题,很快就找到门能配对的:康熙52年的一门红夷大炮,长度外形和万历年的那门差不多,也有个600来斤重。

    张楠也不贪心,有这两门大炮就够了:虽然弄走这里一半的大炮也问题不大,不过那样自己就真成个收废铜烂铁的了!

    买回去干嘛?

    真当避邪的来用,康熙拿来配万历,嗯,貌似有点别扭,不过也将就了。

    文物价收购,两门铁炮也不用称重,加起来1200斤不到点,也就两千美元搞定。其实农馆长和听说馆长回来赶过来的两名管理员一开始商量了一下,只要两千外汇券,张楠直接说不能让展览馆吃亏,付美元。

    这等于一下子加了3倍!

    那些竹节炮上的纪年基本烂得看不见了,能当废铁卖,这两门红夷大炮可是纪年清楚,不折不扣的文物,张楠可不能让农馆长在十年后被人说闲话。

    不是瞎大方:还要打交道的,而且大家还是亲戚。

    大炮如今还不用搬,等明后天剡县调过来的货车到了再说,估计还要展览馆去借台铲车来,太重了!

    农馆长,先不急着去库房,去展厅看看,我都好多年没来了,上次来我都还在上初中呢。

    农博升一听,道:先说好了,那里的东西最多只能把玩一下,可不能给你。

    哈哈,农馆长,你放心,我就看看。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十里红妆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走进甬城展览馆的展厅后,后世甬城地区宁海一位藏家创作的一首《十里红妆女儿梦不自觉从张楠嘴里蹦了出来。

    阿廖沙等人虽然不怎么懂诗文,但也被这优雅的词汇给惊到了,更不用说几位一直陪同的博物馆专业人员。

    好诗!小张,你这一段道尽了那时待嫁女子的心思。

    出言赞扬的是农馆长,这让张楠有点不好意思:他这可是标准的抄袭。

    可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初有几个女子真能和青梅竹马的爱人在一起,呵呵

    避免尴尬,不得不岔开话题,再说大户人家也不存在什么青梅竹马,都在小姐楼内住着呢,哪能随便认识外边的陌生少年。
1...109110111112113...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