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不过还是没停,继续搜索:一个小时时间,他差不多都把院子里查遍了,终于在一间倒塌房屋的墙角边,发现了第三处可能藏宝的地点。




第三十七章 大有收获
    不用再搜索了,就等着过会开挖吧。

    为什么不再找了?

    因为似乎是在1996年,此处山顶庙宇重修,结果发现了大量金元宝,轰动西秦省考古界!最后连省里的地质队都搬来了精密仪器,将山头和附近查了个底掉,也就发现一共就三个藏宝点。

    所以张楠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

    张楠找到放哨的关兴权,关哥,探出来了,有三个地方可能有宝贝。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动手?

    埋得深不深?

    不深,估计半米到头了。

    关兴权这一问,是在估计挖掘时间。

    果然,关兴权看了眼手表,道:还早,我们等到下午接近三点再动手,先把东西去收起来。

    把探测器工兵铲什么的都收好,就等着休息。

    下午三点,就算最闲的家伙也不会上山来晃荡了。不管是游玩还是干活的人,如果三点后来登山,回去就有可能要摸黑。

    关兴权找的位置能清楚看到山下和部分山路的情况,两人一直等到2点40多分,几个小时内除了有个人从山下道路路过,一切毫无异常。

    阿楠,我先看着,你这会就去挖。

    好的!

    就等这话了。

    取出锄斧,到了第一处标记点低头猛挖!

    六七十公分直径一个坑,越挖越深!

    这还没挖出东西呢,这关兴权就拿这工兵铲也来了。

    我来,你歇会。

    张楠跑去观察哨瞄了眼,才一会呢,就听到关兴权在那轻轻喊了声:过来,有东西。

    跑回去一看,他手里正拿着两枚金灿灿的金元宝!

    我真服了你了,还真有宝贝!

    甩开膀子大干!一会功夫,这个坑里就取出95枚金元宝,大概每个有六七两重,应该就是以前十六两制时的十两元宝。

    元宝上没有任何标记,类似马鞍形。

    是哪个朝代的?太平军的?

    这会两人没闲工夫去研究这个,将金元宝收进口袋,再用探测器确定无遗漏后,关兴权用砖块泥土回填大坑,而张楠在第二个标记点开挖。

    张楠胆子小,还隔三差五去瞄一眼山下的情况。

    太平无事。

    半个多小时后,第二个标记点也被挖开,还是金元宝!

    密密麻麻堆在一起,整整一百枚相同的金元宝!和第一坑一样,显然埋下去的时候时间非常仓促,连个瓦罐都没装!

    老天,单单金元宝就有个一百二十多斤!

    做好首尾,休息10分钟。

    开挖第三个标记点,这个坑比较深,两人轮换着来,大约挖了差不多一米才出宝贝。

    关兴权还以为又会是让人晃花眼的金元宝,结果是灰褐色的银锭。

    天都快黑了,关兴权手里拿着个大块头的,问道:这是多大的?

    五十两银锭,一个三斤多重,接近四斤。小的那些是十两的。

    一共挖出来15枚50两银锭和12枚十两银锭,暂时没去看上头有没有标记什么的。

    没那工夫。

    赶快打扫战场,准备撤离。

    天色全黑,气温下降,北风呼啸!这黑灯瞎火荒山野岭的,就算干过土夫子的张楠,这心里都有点毛毛的!

    又挖了个庙,下回不挖庙了,这尼玛心里发毛!

    心里想着,下个目标怎么着也暂时不挖庙宇了,让人寒碜!

    两人肚子饿,取出准备的蛋糕填了下肚子,这下舒服了。

    收拾了一下东西,每人背着一百多斤的背包,打着灯下山。

    这下山顶除了那些挖掘过后留下的痕迹,没留下其它一丁点东西,连实物包装也打包带走。

    关兴权有打扫首尾的习惯,那是战场经验;张楠也同样有这个习惯,当初他最看不起那些盗个墓,结果留下香烟盒矿泉水瓶的白痴!

    你真以为警察都是吃干饭的呢?

    刚才连香烟烟蒂点过的火柴棍都没留下,全部带走!

    而且烟还是在cg县城买的大雁塔,西秦名烟,但不是最好的!

    贵一些的金丝猴倒是买了几条,放在了车里,打算回去可以送人。

    你要在这里抽个沪上出的凤凰江南甬城的古松,再把烟蒂烟壳乱丢,是个聪明的都会知道:挖东西的人可能来自华东地区。

    不少土夫子就是因为麻痹大意,栽在了这些小细节上!

    上山容易下山难,两人差不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到山下停车的地方。

    吉普车好端端在那,没有任何异常。

    东西放进后座,上车,跑路!

    晚上八点一过,开到xx县不回城固了。

    已经出来第五天了,张楠现在是恨死了现在的道路条件,就10天的假期,这就得往回赶!

    不然十天时间,这一圈下来,还够他去南边的西川省一趟,那边还有宝贝等着自己去挖。

    就算这趟条件不合适,去查看下情况还是可以的。

    就算不去西川,往北翻越秦岭,也有需要自己去前期探查的地方。

    而现在,回家!

    就在张楠两人在xx县找地方住下的那一刻,张楠开始厌烦起如今自己的工作:这该死的就是根套在脖子上绳子!

    采购员工作虽然收入挺好,也算还自由,但对于自己而言,还是被限制住了!

    我需要的是完全的自主权!

    第二天到了十堰,1987年1月5号下午二点,张楠两人车子到了豫省南阳。

    之前张楠就和关兴权说过,要到南阳转转。

    又是挖东西?当时关兴权问。

    不是,去买东西。

    买什么?

    古董。还有南阳最著名的特产:南阳独山玉!

    豫省南阳被称为中原玉都,而南阳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

    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和光泽好,硬度高。老坑高档次的南阳独山玉,不输于高质量的翡翠。

    至于古玩,几十年后有句老话:华夏古玩出南阳!

    这话还真没错,南阳历史悠久,地底下的古董多如繁星。张楠上辈子和合伙人就来南阳探过宝,还大有收获!

    这会是八十年代中期,南阳本土的土夫子们也早就开工,盗墓的多如牛毛!



第三十八章 南阳淘宝
    八十和九十年代南阳地区盗墓的人有多少?

    张楠以前和不少南阳古玩商打过交道,那些人很多都是普通农民出身,对农村实际情况非常了解。

    这些朋友形容那时南阳附近盗墓现象的猖狂,是这么说的:一到秋收后农闲了,各个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很多会三五成群呼朋唤友亲友组队,扛着洛阳铲和工具,到野外到处打探洞。

    那些口口相传大伙都知道的大墓一般不去挖,目标太大。但是用洛阳铲四处寻宝这回事,就像干农活一样,白天就敢正大光明的干!

    挖坟盗墓,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活计,就和干农活一样稀疏平常天经地义。

    而在ny市区,除了国营的玉器店,80年代开始,摆地摊卖玉器的商贩也出现了。

    而且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90年代末,全国几乎所有的私人玉器小贩商店,就没有不倒卖古玩的!在南阳那就是近乎百分之一百!

    不过几十年后那句华夏古玩出南阳!,其实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南阳地区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还成为了整个华夏最大的仿古古玩生产基地。

    再过十年,真的假的半真半假的古董充斥南阳古玩市场,遍地都是!

    还远销全国各地。

    等到21世纪,除非是行家,一般人到了南阳想淘点古董,十有**会买到假货。

    那时仿古古玩生产那都是集团化专业化,比如:甲村有10个作坊小厂铸造青铜器,不过没一家干做旧这道工序的。

    那新造的青铜器怎么仿古呢?

    不用急!

    五里地之外的乙村就是研究青铜器做旧工艺的专业村,甲村的半成品都会由乙村接手。

    不仅仅青铜器,陶瓷字画玉器等等,很多都是这样的操作模式。

    20多年的古玩生涯,张楠到过几十次南阳,对于这里的一切熟悉的很。

    车子开到南阳白河宾馆,这是目前南阳最好的宾馆,张楠似乎记得这家宾馆到了90年代,就改名为南阳宾馆了。

    登记用的是水利部的证件,顺利入住这家60年就建成的老牌子宾馆。选政府宾馆就是为了安全,大堆东西放吉普车里,停在宾馆停车场完全不用担心有人手脚不干净。

    一安顿好,张楠就拉着关兴权去淘宝。

    宾馆所在的街道上附近就有好几家国营的玉器商店,这些都是当地大小玉器加工厂的门市部。

    随意走进一家,好家伙!玉雕山子放在一边,大大小小几十个:小的七八斤,大的有几百斤重!

    30年后这场面可少见。

    这会独山玉玉矿储量还不少,所以大号的玉雕山子多,其它大小玉器就更不用说了,产量很大,价格还便宜。

    再等个20年,等玉矿被开采的七七八八,政府出台严格的限采措施后,这价格就会猛涨。

    关哥,看上什么随便选!

    关兴权兴趣不大,我买了又没用。

    废话!又不是让你用!你就不会买上几个镯子,给刘阿姨一副,给未来女朋友准备两个?

    刘阿姨就是关兴权的妈妈。

    两人一口子的普通话,张楠还带点京片子味道,把关兴权说成了个木头疙瘩。

    一听这味道,走过来个营业员。

    两位同志,需要买点什么?是名四十来岁的女营业员。

    张楠看了看长长柜台里的各色玉器,说道:你好,我们是水利部的,就住在对面白河宾馆。我看你们这老坑透水天蓝手镯就放了一只,有没有更好的?

    说着还把证件亮了下。

    玉器店里东西多,但不像20年后的精雕细琢,如今独山玉玉器雕工一般都有点粗,张楠不怎么看得上眼,除了那些雕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镯子。

    柜台里那只透水天蓝手镯尺寸有点大,内径差不多有四指了,估计是为大块头女士准备的,张楠不需要。

    有,两位稍等。

    多拿些来。

    要多少?营业员一听,这是大客户。

    至少十对,档次越高越好!

    张楠嘴里说的老坑透水天蓝手镯,是南阳独山玉里的顶级货色,20年后单只那都是至少五位数的价。

    而且这也是行话。

    张楠这会买手镯不是为了收藏增值,而是用来送人——这个品种的独山玉手镯真是漂亮!说是透蓝,其实是通透的深绿色,让人一看就喜!

    有种一看就想拥有的**,很容易看在眼里拔不出来!

    营业员拿过来一大包,打开都是一个个简单的长方形红纸包,上头用笔写着价格。

    一打开,每包一对,手镯用红线扎着半固定在红纸包里。

    同志,这就是目前我们店里最好的十二对镯子,最好的老坑料,同一块料子里出的,一年都碰不上两回。

    营业员没吹牛,绿色深而通透,全部是传统圆柱形玉镯,尺寸有大有小,不过差别不大。

    这说明加工时,不是粗暴的从原石上裁一个圆柱体再一节节截开,而是进行过构思合理取材。

    不然24只手镯就成一个尺寸了。

    更可贵的是这12对玉镯,每一对色差绿色分布区别极小,配对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抛光也非常到位,表面闪现漂亮的玻璃光泽。

    这是一种类似高档翡翠,但又有不同味道的高档玉镯。

    这下连关兴权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这些玉镯实在是太漂亮了!

    出自同一块料,这就更难得了。

    好玉料,只要大小允许,第一选择一定是用来做镯子,这样的性价比最高!

    一番协商,十二对玉镯全部买下,一共花了1500元!

    这还是批发价,不然价格更高!
1...1718192021...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