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一两分钟时间,东西总算起出来了,那瓷器表面已经变得坑坑洼洼,经济价值十不存一!

    一恼火,不用保鲜膜包裹了,就放一边。

    结果十几分钟后,发现那东西就不是个瓷器了,就剩下个没有釉色的陶胎!

    这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瓷器铜器窖藏,青绿玉白的一大片!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瓷器铜器,所有器物基本上是由下而上由大到小有序摆放。

    两天后,张楠同关兴权终于将大坑清理完毕,关兴权还做了个记录:器物大大小小总共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

    其它18件铜器,还有2件石刻人物造像。

    张楠能看出这些瓷器包括了龙泉窑青瓷景德镇青白瓷以及定窑耀州窑瓷器等等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品,有碗碟盘杯文房用具等。

    宋瓷精品荟萃!

    提取一件就稍微研究一下——都是精品!

    不过清理了两天后,都快干完了张楠自个才反应过来:研究个毛,这些东西自个在那座西川青瓷博物馆里都看到过!

    985件瓷器,几乎都是一二三级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9件,国家二级文物200余件,三级文物500余件!

    这两天还在那东研究细研究,自个这是魔怔了!

    就像今天清理那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张楠竟然想去抱起来,结果差点没给摔了!

    这可是比家里那个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还要牛掰的东西,差点给摔了,把张楠吓出一身冷汗!都想着狠狠给自己个耳刮子!

    那个青釉荷叶形盖罐,胎质洁白细腻,外施梅子青釉,釉色柔和淡雅。器物短颈圆肩鼓腹,盖中央隆起,有瓜蒂形钮,边沿起伏呈荷叶卷曲状。高313厘米宽238厘米最大的腹围接近1米,是南宋龙泉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

    不过就算这个体积,也不该这么重!

    被张楠起出来时,这件盖罐摆放在所有器物底层的最中间,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器物主人对其也是十分重视。

    如今现存的荷叶罐多见于元代,两人眼前的这件应该是宋瓷当中惟一一件荷叶盖罐,全球仅此一件,可以称为华夏瓷器三大国宝之一!

    怎么这么重?!

    (嘿嘿,这两章把真正盗墓贼的取宝手段都告诉大家了,没传说中的那么玄乎,但也是个技术活。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咱不告诉你)




第七十九章 美妙的魔怔
    看到张楠的情况,连关兴权也感觉奇怪,一个罐子能有多少重?

    差点闯祸!这下张楠才彻底从魔怔当中反应过来:明明知道这罐子里出土时可是有藏货的,结果因为场面实在太壮观,魔怔着给忘了——一打开荷叶形盖子,罐子里头整整齐齐叠着一层层青瓷小碟。

    张楠是不用数就知道,一共99个!

    不过关兴权还是数了数,小碟子分开包装:因为罐子里边还有不少空余的空间,要是不拿出来,运输时一旦震动过大怕出事。

    再说,清点起来也蛮好玩的,都是好东西呀!

    至于盖罐本身的分量也非常重,因为关兴权发现罐子的罐壁非常厚,达到了2至25公分!

    胎骨如此厚重的罐子极其少见,更不用说罐体内外满施梅子青釉。

    看着关兴权对那个罐子有兴趣,张楠道:这个罐子最大的特色在釉色上:釉层厚,这是反复多次施釉而成,而且釉色柔和淡雅,洁净莹泽,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真正达到了华夏陶瓷学千百年来追求的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

    宝贝?

    国宝中的国宝!

    哦。

    关兴权可不管你国宝不国宝,手上还有活呢!

    阿楠,这里面好放不放,一共99个,有点意思!从这玩样的容积看,能够放的小瓷碟不止99件。

    这两天,从边上清理出来的同样小瓷碟还有一些,但没放进罐子里。

    九在传统文化中有长久之意,所谓九九归一,就是希望长治久安。这些东西最晚是南宋瓷器,那会西川处于战乱中,这里很长时间内都是宋蒙战争的主战场。老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中的老百姓估计特别渴望安定。

    关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兵荒马乱之中,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全家人必须马上逃难!

    这批珍贵的瓷器没法携带,瓷器主人只能命人将它们掩埋。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主人感慨万千!虽然时间紧迫,仍然小心翼翼地在瓷罐中摆放了99个小碟子,希望早日平息战乱,国家安宁家人团聚!

    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取回这些宝贝了。

    从此,这些宝贝在地下沉睡了700多年,直到今天才被我们挖出来!

    张楠有些感慨:当触摸这些历经近千年的出土宝物时,他似乎能和当初埋下他们的古人对话!

    这种微妙的感觉,绝大部分玩了一辈子古董的人都不会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亲手从土中起出一件器物!

    传世品就算了,你就是有一仓库,也别想有一次那种令人神往沉醉的感受!

    连从他人手中买来刚出土不久器物,那种感觉也不会有!

    张楠是爱死那种感觉了!

    当一件器物被自己从土中取出,他似乎就是在和古人对话——千年之前的人将它们埋下,之后悠远的时间里外界沧海桑田,但它们一直就静静地在地下,似乎忽略了时间

    漫长的年月,又如同只是睡了一觉之后,张楠将它们从土中取出,就如同古人亲手将东西放在这,然后等着自己去取。

    那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没有经过第三人之手,通过亲手捧起的器物,张楠似乎能伸手触摸那个悠远的时代;

    似乎看到那千年前的衣带飘飘华夏衣冠

    如果器物有思想,它们会不会欢呼雀跃?或是宁可继续沉睡。

    张楠不吸毒,但这种微妙的感觉比吸毒还要让人沉迷其中!

    那一刻,能忘却一切烦扰!

    不为钱不为利,就是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你能触摸到那个时代,触摸到那个时代的一瞬间!

    这就是张楠的魔怔!

    关兴权手里的活不停,耳朵仔细听,等张楠说完,回了句:你该去当个诗人!

    呵呵,诗人?

    关兴权暂时还不会感受那种魔怔的美妙,张楠不想多说,人人都有点秘密。

    其实关兴权也有秘密:都这么多天了,他都没问张楠为什么来这里,而且一挖就挖出这么多国宝级别的文物!

    别人看不出来,但关兴权确定张楠是个神奇的人:有件事甚至是老班长都应该没发现,张楠在美国行的后半段,有事情瞒着大家。

    关兴权看出来了:老班长复员后,他被送到更高层次的军事单位培训过,从人的言谈举止这些细节,他能看出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那个老约翰在商业谈判中,根本就不是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人——主事的竟然是张楠!

    虽然那帮子商人律师都是老江湖,加上张楠体现出来得不符合年龄的稳重高水平的掩饰,似乎一切正常。

    但关兴权心里清楚,那次商业谈判就是场导演好的大戏而已!

    估计导演就是张楠!

    不过这关自个什么事呢?

    人人都有秘密,自个能看出张楠是真心喜欢古董,不是那些黑市贩子只想着赚大钱往国外走私!

    对自个也极好,做服装生意出口还是有利于国家,自己干嘛要一定搞明白?

    在首长身边那些年,关兴权记住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听的别听,不该知道的别知道!

    这点已经浸入到了他的骨子里!

    如今老班长和张楠就是自己的老板,还是亲人,张楠和班长又不会干危害国家的事,其他爱咋爱的!

    什么事都想着搞明白,那会很累的。

    等最后一样器物起出妥善放好,两人将大土坑回填。

    拉着最后一车纸板箱回了宾馆——这会房间到处都是纸板箱!

    第二天一早,两人又花了半天时间,收帐篷搬东西,还把原本靠近大土坑附近的一大块油菜地都弄了个乱七八糟!

    不少连根挖起的油菜都被堆到回填土上头——下雨了,农民兄弟这几天绝对不会去碰那些将会腐烂的油菜杆。

    什么时候和村长打声招呼?张楠问关兴权。

    等班长到了再说,走之前来一趟。

    如今研究基地还是两人的地盘,不告而别反而会引起村民的怀疑,虽然那样也没多少问题。

    但一打招呼:咱们要走了。那就一切正常!



第八十章 讲故事
    油菜地的酸性不大,第一天挖出来的那个青釉双耳瓶出土后就一直暴露在空气中,梅子青的釉色层没有起任何变化,这让张楠彻底放心了。

    虽然明知道这批宝贝瓷器应该不会出现掉头皮屑的情况,但现在不亲眼确定,这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另一边有个疑问一直在关兴权脑袋里转悠:这些瓷器原本到底是谁的?

    因为张楠说了:这些瓷器埋下去的时候几乎全是新的,虽然很多是实用器物,但都是官窑这个级别!

    而且很有意思,像那个荷花形盖罐,就是御窑中的顶级级别的!

    官窑就是官办的窑口,兴起于南宋。官窑也分为御窑和官窑二种:御窑就是专门进贡给皇帝的,官窑其实就是官家办的,不但供应官府,有极少部分也会出售给民间——比如致仕的官员,回家荣休之后,就可以去官窑买需要的瓷器,甚至还能定制烧造一批。

    比如家中起大宅宗祠修造这些都会需要大批瓷器,又不能太次,有点本事的致仕官员就会去官窑定烧一批。

    当然,在职官员要办事,也会那么干。

    但御窑的瓷器是不出售任何官府和民间的,现在人笼统的把两种窑口统称为官窑。

    而且很多东西民窑是不能烧造的:官窑烧造的瓷器中很多器形图案颜色等都是御用皇家用,比如明清时期明黄色龙凤纹等,这一类的瓷器是不允许民窑烧造的。

    而且即使是烧造失败了有瑕疵的官窑瓷器,为了防止外流都要砸碎!

    这些事关兴权以前就知道,后来还听张楠说过:待在个古董行家身边,听也听懂了。

    起出瓷器时,关兴权就发现部分瓷器上有龙凤纹,这按照张楠的说法:在南宋那会,这必定是贡窑,也就是御窑的东西。

    但遂n这里南宋时似乎没有封王,貌似就算皇帝将御窑赐给兄弟叔侄,她们也不该出现在这里!

    而且,在研究基地时,关兴权就发现一件铜器上有凤翔楼钱鑫的铭文,这是什么情况?

    在宾馆里等待的时间,两人就在研究这个问题。

    张楠这会清洗完一件极其罕见的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瓷瓶,这样的瓷瓶共挖出来2件,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27厘米。

    圆口,方身,四面各凸起横直条纹,小圈足,口足大小相同。

    白胎,外施梅子青釉,凸起条纹釉色稍淡,圈足足端无釉,呈淡朱红色。

    南宋时的琮式瓶是仿上古玉琮造型制作的陈设用瓷,那会的人就喜欢古玩。

    张楠手里这件龙泉窑琮式瓶,将玉琮端庄古朴的造型与龙泉瓷温润含蓄的釉色完美结合,冰清玉洁典雅高贵,而且釉色浓淡相宜,古韵迭起。

    而且张楠知道,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两件从窖藏里挖出来的琮式瓶,其它市面上的南宋真品也是极其罕见,不是传世精品就是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古墓里刨出来的。

    至于玉琮,就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最早出现在距今约5100年的皖省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

    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粤省石峡文化晋省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不少。

    当然,传世的玉琮不是从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传世,而是几百千把年前给挖出来的,那时就当做好东西。

    能用上这个级别陈设用瓷的人,绝对不简单!张楠一边手里把玩着瓶子,一边道。

    一听张楠的话,正在清洗个青釉莲瓣纹盖杯的关兴权道:你说那个‘凤翔楼钱鑫’是不是这些东西原来的主人?

    难说,除非他是皇亲国戚。

    是在逃难的时候埋的,这个应该错不了。按常理,宋代的窖藏方式一般常见的是砖砌或石砌窖穴,这批东西明显是直接挖个坑就埋了。

    尽管东西放置十分有序,还是能够判断出它们的主人时间不多,一定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在匆忙中做一个了结,而后匆匆逃离遂n,从此踏上不归路。

    结合宋蒙战争的时间和地点分析,这些东西的埋藏时间应该是在南宋端平年间,也就是1235年前后。

    你怎么算的?

    历史呀!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发动消灭南宋的战争,一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45年间,西川蓉城就被蒙古大军攻占三次。

    我记得应该是1231年,拖雷领兵攻掠西川,说是借道攻金,还不是大肆屠杀蓉城居民。别说其他地方,蓉城这座千年古城就只落得个民无噍类,城中遗骸达到惊人的140万!汉人都被杀绝了!

    就是电视里的那个拖雷?

    关兴权停下了手里的活,站直身问张楠。

    就前年那部《射雕英雄传里的那个孛儿只斤拖雷。

1...3839404142...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