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有,不少。

    恩,等我电话。

    项伟荣知道张楠在西an宾馆的房间电话,前次联系已经说了。

    等张楠泡完澡穿好衣服,电话再次响起:阿楠,最早的是后天的飞机,要晚上大概七点多到西an机场,我已经订票了,我和永强来。

    既然姐夫抽得出时间这最好,放心!

    约定到时候自己和关兴权去机场接人,就挂了电话。

    又给宾馆总台打电话,要两张大后天去京城的机票,再订后天的姐夫他们到了后要住的房间。

    之后再给翁千惠那边打了一个,通知自己的航班号,订房间让国际饭店派车到机场来接人。

    至于自己那一百多吨和田玉不用担心,都还没到曹娥货运中转站呢。和物资局也打好招呼了,到时候会分批运往山顶别墅那,先找几间库房堆着,姐姐和郭局长会盯着这事。

    等所有电话打完了,张楠发现似乎好像忘了点什么。

    得,还没告诉关哥呢。

    两人并不是住在一个套房里,而是门对门。

    到了对面关兴权的房间,看他似乎也刚好洗完澡,后天我姐夫和永强坐飞机赶过来接车,我们去趟京城,你那有没有问题?

    关兴权就瞄了眼张楠,没说话,不过张楠看出来了这家伙又在耍酷:一脸这还用问的表情。

    刚才他也给家里打过电话了:家中一切都好,房子已经装修好了,等过了夏就能搬家。




第一百三十九章 翁千惠脸红
    到了西an有两个地方不可错过,一处就是大雁塔,另一个当然是秦始皇陵同兵马俑博物馆了。

    第二天反正没事,两人驾车先去了城南的大雁塔,晃荡一圈之后又到了临潼的秦始皇陵。

    一番参观之后,两人感慨着出了秦皇陵。

    延安就不去了,太远。其实张楠还很想去趟华山,不过时间也不容许,那就只能返回宾馆。

    第二天一早,两人又去了趟西秦文物总店。

    同京城和沪上相比,这里的文物价格稍微便宜点,当然数量就没得和前两个地方比了:它1979年才成立。

    不过好东西也不少,张楠买了5000多人民币和差不多一万外汇券的东西,后座都塞了差不多一半。

    当晚,两人驾车去机场接人。

    目前的民航航班竟然能基本不晚点,很顺利就接到了人。

    先找地方吃饭,过会再去宾馆。

    吃饭时张楠对项伟荣道:姐夫,你和永强先在西an玩两天再回去,昨天我和关哥去了大雁塔和兵马俑那边,值得去一趟。你们难得来一回,不差这一两天时间,宾馆房间我都已经弄好了。

    就住一晚上,明早我和永强就要走,家里现在也忙。反正要路过,明早半天时间去趟兵马俑看看就行了。

    项伟荣要抓紧时间,至于永强这个老实人是没意见,明早能去趟兵马俑开开眼界就满足。

    入住宾馆后,项伟荣到了张楠的房间,他要弄明白这趟要捎回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先存你家的保险库里?

    不,这玩样有点邪乎,先放弹药库里杀杀晦气,我这两天都有点睡不好。

    干燥密封箱这会就放在张楠的房间里,就算这里是整个西秦管理最严格的政府宾馆,张楠还是把东西放身边放心。

    项伟荣刚才一进房间就感觉有点问题:张楠竟然在房间一侧挂了面国旗!

    这都镇不住?我看是你的心理原因。指了下国旗。

    张楠看了眼自己特意挂上去的那面国旗,道:或许吧。这几个西域小国的国王哪能和我们的国旗斗。

    盗墓贼各有自己的辟邪办法,甭管你信不信,反正有备无患。

    上辈子干土夫子那会,别人是什么佛像铜钱驴蹄子张楠有自己的办法,还超级特别——身上藏一面国旗!

    尼玛!管你什么魑魅魍魉,碰上咱的国旗都得完蛋!

    为啥有这个说法?

    这还是当初项伟荣的一句闲话:为了这面国旗有多少战士先烈牺牲,据说他们的英魂都附在国旗上了。那些邪门宵小,碰上了咱们的国旗那还不得立马烟消云散!

    张楠信这个说法:很多地方造房子搞工程,别说些大型的基建项目,连农村造私宅都会在工地最高处悬挂一面国旗,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记得外甥在杭城上大学那会,寝室里有一次竟然闹鬼,其它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虽然搞不明白是真是假,外甥去新华书店买回一面国旗,直接挂在寝室中间位置,之后就是万事太平!

    两人正聊着呢,关兴权来敲门。

    班长,驾驶员车门里有家伙,你注意下。

    他说的是手枪和子弹:进入敦煌前,关兴权就把东西放回了车门内。

    至于那杆猎枪:在瓜州有个省军区的检查站,两人远远一看也没躲,有邱团长给的条子在呢。

    而且在西北军区关兴权也有熟人,就算条子不好用,只要报上关系的名号,部队里的电话一打也就不是个事了。

    果然啥事也没,那张条子就解决了小问题:不过带队的军官好心提醒这猎枪没证,继续往内地开要悠着点。

    解决办法直截了当:把枪送给这个检查站了,爱谁谁用。

    这还让带队军官高兴了好一会:买杆也要大几百块钱呢!

    人家直接送,到时候还能去打打猎。部队里这会拿步枪出去打野物已经比前些年难多了,管理越来越严格。

    至于军官私人的猎枪,部队里这会还不管。而且猎枪用的塑料弹壳子弹,各县武装部里就有的买。

    第二天一早,四个人分道扬镳,还是张楠他们先出发。

    没让项伟荣两个开车送,方向不同,宾馆里叫了辆车子。

    中午11点,张楠两个顺利抵达京城国际机场。

    坐上机场派来的奔驰,直接前往国际饭店。

    这次不讲排场,一人一间标准大床房,顺便租了辆开习惯的奔驰车好当交通工具。

    吃过饭,翁千惠姐弟就来了。

    一个多月时间,翁叶铭就已经花掉了一万多块钱,成了潘家园的爷。

    张哥,现在潘家园练摊的,只要和古董沾点边的,好东西都会留着先让我看看,我不要才会卖给别人。

    小伙子说得挺自豪,不过被翁千惠瞪了一眼后就不响了。

    千惠,你也别去打击叶铭的积极性,过会我去看看东西。对了,你们母亲现在身体怎么样?

    早出院了,在家休息吃药,比以前好了很多,不过换肾还要等。

    多花点钱去医院领导那走动走动,这里头都有讲究。

    这个问题之前张楠提醒过姐弟俩,如今很多行业都有它自己的特色——20多年后这排号倒是很透明,就不知道如今如何。

    而且20多年后都少,更不用说更加保守的80年代。

    听到这,翁叶铭道:我和姐姐想给我妈配对捐肾,不过她死活不肯。

    一听这个,虽然有感于姐弟俩的孝心,但张楠还是笑着道:你们一个才20岁,另一个25,都还没结婚没孩子,你们母亲不会让你们捐肾的。别多想了,还是去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疏通疏通关系。

    听到张楠的话,翁千惠脸都红了一下:对这事别人都说得是遮遮掩掩,这个张哥说话还真直接。

    张楠都50岁的人了,还见识过二十多年后的花花世界,根本没想刚才说的有什么不对劲。

    翁千惠脸红是因为医生提醒过姐弟两个:年轻人要是只有一个肾,将来想要孩子虽说理论上不会受太大影响,但还是要有点思想准备。

    而且将来某种生活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男人而言。至于上了年纪的人对此都有一个老观念:要是一个人肾水不足,将来怎么生孩子?

    所以姐弟俩的母亲绝对意志坚决:打死也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捐肾!



第一百四十章 你走眼了
    张楠还问了问房子的事,打算明天就同百货公司接触一下,尽快把事情办下来。

    下午,带着点西安买的特色小礼物,四个人驾车到了翁千惠家。

    先同和翁家姐弟的母亲客套一一番,就去看翁叶铭代买的那些东西。

    三件正房,一人住一间,吃饭就在他们母亲的房间里,那里大些。不过这会翁叶铭的房间就有意思了:里边堆满了箱子口袋,看着整个一个杂货铺。

    还好,翁叶铭还算有点收拾劲,多而不乱,不然估计会连下脚的地方都没。

    张哥,你看,都在这了。字画瓷器钱币什么都有,还有两条最晚清早期的四出头官帽椅和配套的茶几,我让家具厂的亲戚看过,绝对黄花梨的

    一套椅子保存的非常好,这个所谓四出头,是指椅子搭脑两端出头左右扶手前端出头。这是民间木匠传统的称谓,从大俗到大雅,如今已经是这类椅子的标准叫法。

    两把椅子上的装饰雕刻极少,就在靠板处浮雕一朵双螭围合而成的花朵纹样;另一处细微雕饰在壶门式卷口牙子上,浅雕了一小朵云。

    装饰少,这是因为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的特点根本就不在装饰上,而在于构件细弯度大!

    弯而细的构件必须用粗大的木材才能挖缺而成:按照原材料来做的话,这椅子原本可做得相当粗硕!但当初在大型不变的基础上,却不惜耗费工料,把它削成了纤细柔婉的特殊效果。

    而且它的前后腿一木连做,后腿直接延伸连在搭脑上,前腿支撑着鹅脖。

    张楠不懂木头,不过款式还是能看明白的:这对椅子真不错!

    还试了试椅子骨架,感觉很硬,完全没有摇晃之感,说明各处榫头还咬合紧密。最难能可贵的是:两把椅子八只脚底部基本没有糟烂,保存状态一流。

    仔细端详了一阵后,对着翁叶铭道:叶铭,这两把椅子是典型明代款式,十有**是明代制品,不过也不能排除清早期的可能性。

    说着又指着那张细高的四角茶几道:这件茶几应该不是原配,我看最早也就清中期。

    翁叶铭一听,稍有点紧张:我就让那亲戚看了一条椅子,自行车不好带,会不会亏呀?

    他可是被按照整套桌椅原配的大价钱买的。

    看着小伙子有点紧张,张楠笑着道:你一共花了多少钱?

    300块,买东西的主识货。

    没亏,还行。

    如今有时候一把红木官帽椅比两条新打制的凳子都要便宜,300块这已经算是高价,但明代家具原本就少,加上卖家也是圈子里的人,这价格就下不来。

    如果是在拆迁户家里,碰到不懂行的,三件东西50块可能就拿得下。

    看完椅子看其他,翁叶铭是从一个个布套里取出画轴:郑板桥的画于右任的字不过这其中,张楠最喜欢一幅启功先生1972年的山水。

    如今启功先生还在世,他的画作字画出现的也相对较多,而且还只是私人之间的交易,拍卖那还是93年的事。

    字画这一块不多,只有各式12幅,这还是翁叶铭成潘家园的爷之后,摊主们特意去搜集来的:没名的他根本就不要,一般的字画看不上。

    瓷器先不动,翁叶铭拿出个盒子,里边用布包着十多枚银元,绝大部分都是各式少见版式的龙洋,只有一枚很有特色:袁世凯高缨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还带原光。

    这玩样虽然今后价格不是天价,共和签字版和飞龙签字版才贵死人。

    20几年后这种银元还挺常见——不过那时候见到的基本都是仿货假货。

    87年这会还没高仿的呢,甚至新造的假银元市场上都还基本不见。

    拿出个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绝对原始版真货。

    有点贵,50块钱。翁叶铭说。

    按照将来的升值空间,那还不如买官窑瓷器来得实在,不过张楠喜欢钱币,就没多说什么——银元永远是银元,就没个便宜的时候!

    重新用布包起来,顺手递给关兴权,包在他那。

    这瓷器就多了:清代各朝的都到齐了,连极少见的顺治官窑瓷都有一件,是个不大的黄釉龙碗。

    清政权初立之际,各地战争尚未平息,而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生产从晚明时已经衰弱,到清初期更加颓败不堪,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顺治那会还百废待兴,还忙着灭南明,清政府对官窑的生产根本无暇顾及。因此,如今流传的顺治时期的传世瓷器中,属官窑款的器物甚为罕见,品类也少,仅见青花,五彩,黄釉,茄皮紫等数种。

    都还忙着打仗杀人,连满清皇帝也没心思去要什么好的瓷器——椅子都还坐得不安稳,没那心情。

    就因为这个,如今流传下来的顺治瓷器,常见的多数为民窑产日常用具和供器之类。

    叶铭,终顺治一朝十八年,若将不多的顺治官窑传世品和相对多的康熙官窑器对比,你可以发现两者在造型胎釉纹饰及款识字体方面都十分相近。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推论,流传下来的大部分顺治官窑的年代应为顺治朝晚期。

    将这个稍显普通的黄釉碗在盒子里放好,张楠又道:顺治的官窑太少了,喜欢了解的人不多,所以虽然罕见,但我感觉将来价格甚至还比不上康雍乾三朝的官窑瓷,这是个挺奇怪的现象。

    恩,张哥,这个碗我才花了10块钱,比个乾隆碗还要便宜。

    这会的人也似乎看不上顺治官窑,真是奇了怪。

    下次如果还碰到顺治官窑瓷,只要不是太残破的,一样不要放过。
1...6768697071...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