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张楠刚说完呢,关兴权接下去的话让两人心里差点吓一跳!
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去对面?项伟荣问。
对,我问了一下外国游客能不能办个通行证去看看,那个警察说除非你有去东德的签证,或者苏联护照,有去苏联的签证也行,还要两张一寸照片。
我们不是有嘛,而且那人说临时通行证5马克一本,不用在护照上盖章的,不过有效时间只到每天傍晚6点,不能在东柏林过夜,不然对面查到会被拘留罚款。
尼玛,还真是苏联的卫星国了,这都行?
三人一合计,就不到200米了,那就去!
先在西边这一侧的勃兰登堡门前拍了几张照片,还让游客帮忙,来了两张合影。
到了卡口边的一件办公室办手续,每人从兜里掏出一寸照,检验需要的证件。
通行证就一张硬纸板,贴上照片填上国籍名字护照编号和签证编号等等,三个人二十分钟就搞定。连相机都可以带过去,说是因为张楠他们有去苏联的签证,那边不禁止拍照。
通过这边的卡口,过了150米宽的通道,东边这一侧不仅仅有东德警察,还都是背着突击步枪的!
在这边出示了通行证,东德海关人员虽然对两个华夏人加一个美籍华人的组合有点好奇,不过也没有为难,三分钟就准备放行了。
还好意的问了问要不要兑换点东德马克,这边可以开个证明,用不完下午回来时可以退给他们。
换300马克。
结果两个海关人员还真拿出个证明:钱是自个兜里淘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通过什么银行临时办事点的手续。
证明更搞笑,就一张便签条,上头有两人的签名和日期。
张楠笑笑,海关人员也笑笑,大家心知肚明。
我们5点半下班,请尽量在那之前回来。
没问题,了解。
通过关兴权的翻译,两名海关人员笑得更开心了,还热情的提示哪里有名胜哪里能够买到东德的工艺品当纪念,还物美价廉。
顺利通过检查站,三人就这样堂而皇之站在了东德的土地上。
这个国家快完蛋了!张楠看着眼前的街道有感而发。
恩?
东西两边的马克官方汇率是一比一,不过黑市价格是1比7!
300西德马克那两个人能赚1800,只要我们在他们下班前回去把条子还给他们,无论我们花了多少,他们都能赚6倍的暴利。
连海关人员都这么干,上头估计也有好处,你们说这个国家还不快完蛋?
听张楠这一解释,项伟荣两人立刻就明白了。
东德的银行里能用西德马克换东德马克,但不能倒过来换;而在东德银行里也能用西德马克换东德的货币,倒过来也不行,黑市里的差价太大了!
张楠他们当然不会去黑市,免得给自己找麻烦,反正也不在乎这点钱。
那些海关人员就是认准了外国人为了安全不会自己给自己添麻烦,所以敢明目张胆的这么干。
张楠还知道,那些人最流氓的手段是:有通行证的外国人在西德银行里老老实实换了东德马克,还有银行开出的证明。进入东德时这边的检察人员故意不问过关者有没有带东德马克过来,等你要返回西边时就问你有没有东德马克。
有东德银行开出的证明那就没问题,如果是西德银行开出的就说你之前没登记不作数!
这时就会给你套上个倒卖东德货币的罪名:没收东德马克或者进班房,你自个选一样!
这可是二十年后,张楠一位80年代后期去过东西德的朋友的亲身经历,那人当时有两边的签证,说那次差点没把自己气出内出血来!
项伟荣摇摇头,操蛋!
就是这么操蛋,连公务人员都已经倒卖外汇,就多大事指望了。而且我听说东德的秘密警察加上线人,是人口比例的六十五分之一。而二战那会的盖世太保是2000比1,克格勃是5000多比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着看着来往的东柏林市民,东德还是很强的,全世界不到百分之零点四的人后,创造了全世界百分之二点五的工业产品,强!
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普
到了东柏林就是真眼瞎了,连份地图都没有。
不过那两个海关人员还算收钱办事,先前给指了路,三人也不去看什么东柏林的重要建筑名胜什么的,就去这里的市场转转。
不远,距离勃兰登堡门不到500米。
路上的行人显然也应该见过亚洲人,也不好奇没有围观什么的——这里可有华夏的大使馆。
到了地方发现这个市场很大,并不是小商店,有点像华夏的百货公司,但有一点就和现在其它东欧国家差不多:国营的。
买食物的地方有少量人在排队,不过看着物资还挺丰富,不需要抢购啥的。
而不能吃的东西那顾客不多,三人转了一会没发现什么值得买的好东西:他们又不是买东西过日子,一般的工艺品也不会买,还要去苏联呢。
关兴权就买了包烟,顺便问营业员哪里能够买到纪念币一类的纪念品。
那营业员买烟时还有点爱理不理,不过看在关兴权态度不错的份上,说可以去银行看看。
不远就有家银行,三人一进去询问,果然有,不过价格要比面值贵一点。
没问题:就留下20东德马克,其它全换了华约成立20周年10马克纪念币,1975年发行,还全新的。
这会银行里都还有这个纪念币,也不知道怎么搞的。
这笔生意大概是张楠有史以来做得最亏的一笔:这些纪念币将来也就值个二三十块人民币一枚,不过这里真没什么好买的,连个旧货市场都暂时找不到。
晃荡了一圈,这就打算原路返回。
在勃兰登堡门东边一侧,三人也拍上几张照片,反正时间还早。
这会张楠正给姐夫拍单人照呢,边上走过来一对30余岁的夫妇,可能也是想在勃兰登堡门前拍照留念。
男的就在张楠边上,因为最好的位置被他给占了,那男的大概是叫自己的爱人稍微等一下。
虽然听不懂,不过张楠还是听出来应该是俄语。
拍完照,张楠转头一看,瞬间眼睛都瞪大了一圈!
哇操!大哥,你怎么在这!
心里一声喊,脑子转的飞快。
关哥,快过来一下!
关兴权出现,竟然多看了看边上那个个字不高,金色头发发际线后移的30多岁东欧男子。
关哥,那人说俄语,你和他说一下,让他帮我们拍张合影,过会我们也帮他们拍一张。
哦。
关兴权噼里啪啦一顿话,对方一开始眼神里似乎还有点戒色,不过很快就同意了。
还聊了两句,对方果然是苏联人,帮着张楠三人来了张合影,张楠也帮那对夫妻拍了张。
不过这还没完,张楠拉了个路过的游客,硬要和这对夫妻来张大合影,自个还同那名男子来了张合影,还有同那对夫妻一起的拍的。
那男的对此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华夏人都这么自来熟?
不过当得知明天三人就会去莫斯科旅游,关兴权还掏出了自己去苏联的签证给对方看,那对夫妻还是同意了。
大概觉得这三个华夏人不仅仅是自来熟,还特别喜欢苏联吧。
拍照时夫妇笑得挺灿烂的,张楠更是笑开了花!
关兴权知道张楠这会一定不是瞎胡闹,噼里啪啦拍个不停,三个人都和这对夫妇合了影。
告别时张楠还硬塞给对方一张写有自己在华夏地址电话的便条,说要是有机会来华夏,自个一定热情招待!
对方带着点莫名其妙和对三个热情的过分的华夏人的疑惑,同张楠他们告别。张楠看到他将那张便条也塞进了皮夹里,看来很有礼貌。
等人家夫妇走了,张楠三个也打算返回西柏林。
那两个海关人员还在,不过张楠没换那张20马克,说是留个纪念。
对方绝对心里笑开了花!
一返回西柏林,立马找了辆出租车,关哥,我们马上去照相馆,立刻把照片洗出来!
阿楠,刚才你很奇怪。不过那个苏联人不简单!很不简单!
项伟荣淡淡的说。
这边一交代完司机要去的地方,关兴权道:我感觉那家伙和我以前应该是一类人,阿楠你怎么看出来的?
直觉!不过关哥,那人可比你厉害多了!
你开玩笑吧?看得出那个男的练过,不过我保证能一个打五个!
张楠撇撇嘴,又不是说和你打架,你急什么。
兴权,别和阿楠争了。那个人很深沉,很厉害!不怎么看得透。
张楠也懒得瞎掰了,道:那家伙是个克格勃,错不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将来这人绝对厉害,非常厉害!你们可要留好照片哦,再过个十几年,这人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哈哈,你胆子够大,连克格勃都敢硬拉着合影!不过下次别这么干了,你关哥手里可有苏联特工的血,走太近了不好。
张楠一听连连点头:这关哥果然不简单!
三个人这会可是在出租车内聊天,不过打死那个司机也听不懂:剡县方言呀!
不过刚才那人到底谁呀?
老普!
老普这会就该在东德:1985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市的克格勃机构任职。1987年由少校晋升为中校,并被任命为处长高级助理,此时他到德国才两年,时年35岁,这样的升迁速度是非常快的,年轻有为。
老普这会的公开身份应该是德国莱比锡苏德友谊之家的主任,张楠知道老普在回忆录中对他在德累斯顿工作期间的具体业务所述不详,但很显然驻扎东德的那段经历,为他日后的从政生涯积攒了大量人脉。
至于他为什么来柏林,或许是来旅游什么的,反正这会克格勃驻国外的工作人员收入应该不低,带着老婆旅游一趟也正常——似乎他爱人也是陪着他待在德国。
出租车也没绕路,一公里不到就到了家照相馆,能快速冲洗照片,两小时后就能取。
三人也不走远,附近转了转,还在一家餐馆里吃了晚餐。等吃完饭,照片也已经洗好了。
看着照片里年轻的老普,张楠就想笑:二十几年后自个绝对能靠着这照片成网红。
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子又不是间谍
张楠将来当然不会去当什么网红,到时候也不会拿着这几张照片到处宣传:自个如今就已经是亿万富豪,完全和需要炒作自己的人不同,只不过是感觉巧遇老普还真是挺好玩的而已!
至于老普来柏林带老婆旅游这事,在张楠看来这也挺正常,因为老普也是个有老婆孩子的人,而且这会克格勃的收入高呀!
不旅游消费就一味存钱?
犯得着嘛!
别人不知道这会神秘的克格勃人员的收入状态,张楠是一清二楚!
按照1985年苏联部长会议和财政部的规定:苏联克格勃机关派驻东德工作人员,可以领取两份工资。一份是正式的职务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贴),在苏联国内开支,用卢布支付。
另一份是在东德开的用等价马克支付的驻外工资津贴,数额为其国内卢布工资的249,外加每月85东德马克的伙食补助。
另外,如果有不工作的家庭成员,也能享受一定数额的补助:有一名不工作家庭成员的,每月补助400马克,两名的补助650马克。
这可是很不错的一笔收入了!
有人说苏联后期生活物资紧缺,什么都要排队,但如果真正了解苏联的物价的实际情况,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生活在苏联!就算需要排队也无所谓了,更不用说87年这会的物资供应还不是特别紧张。
因为1985年前后苏联的猪肉生产成本大约325卢布每公斤,零售价约为185至2卢布每公斤!
而从85年至8九年之间物价基本没变。
是的,零售价比成本都要低!
因为苏联有大量的价格补贴,所以卢布的购买力极强,虽然这会需要排队买。
1985年苏联一位中校军官的基本工资大约是250卢布,另有相当基本工资20的职务津贴,共计300卢布。
老普这会的月收入应该是300卢布的国内工资,85马克的伙食津贴,747卢布的驻外津贴,两个不工作的孩子津贴650马克(87年这会卢布和东德马克的汇率约1:2左右),共计1415卢布的样子。
这在苏联属于高收入,而当时的一个苏联部长月薪只有900卢布,老普的收入比个部长明面上的收入还多!
9月8日上午9点半,一架空客a320中型客机从西柏林机场腾空而起。
张楠三人昨晚最后检查了一下自己随身的物品,将前期拍的所有照片都寄回了纽约,消除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潜在因素。
飞机上大约有150个座位,不过根本没有坐满,最多只有一半人。亚洲面孔倒是还有两个,说的是俄语,张楠知道他们应该是苏联人:一百多个民族的国家,有什么面孔都不奇怪。
乘客组成中没有一个未成年人,从这点就能发现乘客们的特殊性!
项伟荣上飞机后,对张楠说了句:七十个人里大概有十个以上的特殊人物,都间谍扎堆开大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