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超音速客机带着熊熊烈火迫降,这技术与心理素质牛得没话说!
不过因为飞机特质的原因,迫降时还是出现了伤亡:下偏的机鼻铲入地面后被折断,乱飞的残片击中了机身,正好把坐在客舱内的两名飞行工程师给砸死了。
最后一位是五十来岁的随机机械师尤里·谢利维奥尔斯托夫,目前还能随机飞行的图144机械师中的顶级人物,对这种飞机的了解,都能堪比他自己的十个手指。
这四人就是这架飞机目前的常备机组,最老,但也是经验最丰富的机组。
艾兰机长邀请张楠登机视察,这也是计划好的。
张楠还没登上过超音速客机,很有兴趣,这就在机长的引领下,拉着女儿的手上飞机。
一进机舱,并没有想象中的压抑感,这内饰感觉也非常不错,就是感觉这飞机比737的机舱稍微窄一些。
先看了看驾驶舱,仪表挺传统,操纵杆秉承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一罐传统,就像大型轰炸机的配置。
客舱分三段,最前边这段是2加1配置,一共12个座位,第二排两座并列的座位前还有张固定的桌子。
这就是头等舱配置,与十年前相比,座位配置方式没变化,就是座椅换成了更舒适宽敞的真皮座椅。
这是张楠第一架不配置卧室的大型私人飞机,不是空间不够没地方设置,而是压根不需要!
图144,不需要卧室,它快得都能追上时间!
霸气!
它的客舱非常长,之后以卫生间、衣帽间为分割,后头还有两段客舱。
普通舱,原本是3加2配置座位,现在座椅全部换过,比之前略宽,2加2,座椅间距也有所加大,每舱撤掉一排,乘坐起来变得更加舒适。
当然,整机载客量也少了些,变得同协和式差不多,105人。
空乘3人,够用了,乘客少。
客舱座椅背后也没什么液晶显示屏一类的娱乐设施,它就是一个字“快”,飞机上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打发时间的小零碎。
每舱只有一个显示屏,被安装在各舱的最前方,上头会显示飞行过程中实时速度、高度,还有机舱内外温度、气压等数据。
当它在常用巡航高度飞行时,舱外温度是零下六十几度,而前部蒙皮的温度又是两百多度!
有个问题张楠很关心,问爱德华-艾兰:“这架飞机到底能飞多远?”
“先生,按照官方公开资料,是6500公里,但这只是载油70吨,还是使用最原型发动机的资料,那个就是油老虎。
出于政治的原因,这个公开数据一直就没修改过。
这次改装前使用的是第二型发动机,实际载油80吨就能轻松飞莫斯科至海参崴的航线,这样都还有20%的余油。
图144的实际最大载油量是93吨,配用图160的发动机后,其实已经能做到执飞太平洋航线,至少从旧金山飞华夏的沪上没问题。
如果是自东往西飞,航线选择还会更多。”
好家伙,至少上万公里!
地球在自转的,旧金山飞华夏是追着地球飞,倒过来自然实际飞行距离就近得多。
这时机长同志补充道:“这架飞机其实非常安全,73年那次意外,其实是为了紧急避让违规拍照的法国战斗机,做的动作超出了飞机强度极限。
法国人还不承认,说是我们违规操作加上飞机强度有问题,就是可惜了我的那些老伙计,我曾经的副驾驶就是当时的当班机长。
78年我迫降那次,原因是管线质量,之后对质量的管控非常严格,更不用说这次改装,质量管控比造航天飞机还严。
它很安全,能为你提供最可靠的服务,先生。”
“最近你们会比较辛苦,要坐货机走一走几条我常会走的航线,熟悉一下。”张楠道。
爱德华-艾兰一听,笑着道:“这是工作,先生,到时候我和鲍里斯几个都会自己飞一次,熟悉一下那边的机场。”
张楠刚想问说出心中的一个疑问,但反应过来后忍住没说:自家机队的大中型货机,除了美国产的,还有少数几架都没到货的伊尔76,其它全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产品。
眼前这位至少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开始当了至少20年的图波列夫设计局的首席试飞员。
不同的设计局的产品,估计还难不住这样的老资格飞行员。
想了下,还是问了句:“艾兰机长,你会飞多少型号的飞机?”
“苏联的量产运输机都行,无论哪个时代的,特别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所有客机和轰炸机。
还有像老一些的米格、苏霍伊系列的战斗机也能飞,就是技术一般,而且先在年纪大了,估计做高过载不大吃得消。
西方飞机估计老型号没问题,技术相通,新的一些不行,没接触过。”
一旁坐上座椅的昱辰小朋友听着两人的谈话,感觉这个能当爷爷的家伙挺厉害的,就好奇的问道:“您好,问一下那种很大很大、很厉害的160轰炸机你也会飞吗?”
爱德华-艾兰一脸囧,最后微笑着道:“是的,这位美丽的小天使,我能飞图160轰炸机,还飞得非常不错。”
图160试飞那年月,他还在图波列夫设计局当试飞员呢。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861章 快得追不上
图-144客机当然安全、质量可靠,张楠可不会拿自己的命去冒险。
上辈子不少只会照搬照抄、人云亦云而不动脑子的文章说搭乘图144客机,那得事先买好最贵的保险才行。
真这样吗?
这样的观点,最早的出处几乎都是几十年前西方媒体的文章,而西方式的宣传最拿手的就是把白描成黑!
对西方世界的宣传论调,的仔细分辨才行,绝不能轻易听信之,不然就是二/逼。
图144被苏联淘汰,根本不是因为技术不成熟、质量不可靠、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而是运营成本!
协和式客机的一张越洋机票得6000多美元,而类似距离的图144航班机票,当时才68卢布,折换汇率后,满打满算也不到100美元。
因为机票问题,当初不少西方人是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办下去苏联的签证,然后坐普通民航客机赶去莫斯科。
到苏联不为其它,就是为了去搭乘一次由图-144执飞的航班,感受下乘坐世界上飞得最快,飞行高度最高客机的神奇感觉。
实惠呀,加上往返苏联的这一系列费用,都比坐一次协和式要便宜。
那为什么苏联人不提高票价?
就算图-144在第一次更换发动机后增大了航程,西欧国家也咬死不会给其适航证,更别说美国。
而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航线,开出等同于6000美元的机票价,谁坐?
当客机亏本,没多久就停了这业务,后开它又被当了几年的快速货机,但还是在亏本经营。
对于民航而言,无论把它当什么用,每飞一次都是亏本,吃不消。
等到苏联经济总体下滑,碰上国际油价上涨,图-144只能被忍痛抛弃,不然会亏死苏联民航!
它真的很安全,不单单出于技术、质量,还有就是...
没多少武器能把它打下来!
就像这会安德烈说的:“只要它一到巡航高度,速度提速至常用巡航速度,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空导弹和防空战斗机就只能干瞪眼!
尾追追不上,高度是绝大部分地空导弹到不了。
这次改装,给它新安装的是图22m的雷达系统,还加装了最先进的雷达告警系统。
就算碰上大型地空导弹拦截,因为自身飞行速度够快,在结构强度允许范围之内做个小机动,就能甩开几乎所有大型地空导弹的锁定追击和战斗部杀伤范围...”
导弹,没好莱坞电影里那么厉害,特别是大型地空导弹,可做不到一击不中拐个弯再来。
“...至于战斗机,像美军的主力战斗机f15,单座型号高度是到得了,但根本追不上。
号称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不说开加力时间上的限制,这个指标根本只在理论上达到过。
f15在挂弹后,最大速度是被严格限制在1.78马赫之内的,那还是在万米左右的高度。
一到一万八,f15就会严重动力不足,根本到不了这速度。
至于最新的f15e,能飞到15000米就不错了。
f15都这样,像这些,干脆就可以忽视。
而且,老板,你乘坐图-144,除了在非洲大陆之外,几乎只会是越洋飞行,都不存在碰上导弹迎头攻击的可能性。
只要坐上它,这个地球上除了极少数俄制截击机,将不会遭遇到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这个地球上大部分战斗机的最大速度都到不了图-144经济巡航速度的2.2马赫,更别说还是在图-144常用的18000米续航高度。
而且就算在极端因素下,一般战斗机也就最多开个五、六分钟加力,时间再长就得没油了。
战斗机的纸面最大速度,大部分就是拿来吓吓人的:像名气挺大的f14战斗机,说是实用升限18300米,最大速度2.38马赫。
然并卵!
除非图-144航线正好在其附近,不然就算用上“不死鸟”超远程导弹都没用!
升限是最理想化状态下的理论值,得光/身子没外挂那种。
至于最大速度,同样得光/身子没外挂才行,还得在比18000米低得多的最理想高度。
更要命的是:追不上呀!
开加力追?
美式战斗机表示真做不到!
理论上讲,一架战斗机开加力的时间可以持续到将所携带燃油全部消耗光为止,实际上在起降阶段就会消耗一定的燃油,没那么多油让其挥霍。
像f-14a,最大机载内部燃油16200磅,也就是大约7348公斤。
两台tf30-p-414a发动机在最佳巡航高度、速度之下,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大约4000磅,也就是大约1814公斤。
这还跟实际挂载情况有关系,挂多点,那会费些油。
最佳状态下,f14靠机内燃油,飞行时间能长达4个小时。
但如果加力全开,副油箱是指望不上的,开加力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大速度的话,那就别挂副油箱。
这时候,f14的燃油消耗是快得吓人、匪夷所思:要以分钟计算,每分钟耗油2000磅,大约907公斤!
与理想状态相比30倍的耗油量,8分多钟时间就能把全部燃油给烧光!
要知道,在紧急情况下,f14每分钟可放油1500磅,大约680公斤。
这么一算,它开全加力时消耗燃油的效率,都要比在空中放油高出三分之一!
开加力比空中放油的速度还要夸张,所以除非不要命了,f-14a战斗机开加力的时间最长被严格限制在5分钟内。
它有5档加力,“5分钟”还不是最大加力的限制极限,如果是全加力,那就得再减减。
当然,像f14这样的全加力耗油怪物也算是不多,但一般而言,战斗机只要加力全开,耗油量加大十倍是常态。
那还有没有战斗机能实际威胁到超音速巡航状态下的图-144?
战斗机几乎没有,截击机的话倒是有!
米格25或米格31就行,比如前者,这就是种能以近乎全加力状态飞40分钟的不锈钢怪物!
那两种怪胎,格斗是渣渣,却是截击大型飞机之王!
当然,让它们去追图-144也得在比较理想化的条件下才行,在大洋环境下...
还是然并卵!
如今张楠是有自己的舰队,水下力量都有,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这会有了图-144,需要时,跑路速度世界第一!
自己的那两架,是私人飞机,而这图-144,才是自己的“公务机”。
就像前几天帕维尔说的:二十几年前米高扬设计局曾打算以米格25为基础,设计一种载客六人的要员紧急使用公务机。
说白了,以备核大战威胁时跑路、赶往首都之外的地下指挥中心用的。
但那玩意最后只留在最初的设计构思草图阶段,因为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专家们发现,这项目近乎没有进入实质性研究设计的必要,更别说生产了!
因为此时苏联已经有了更好的现成货,那就是图-144!
要知道,它的最大巡航速度不是2.2马赫,而是2.35马赫。
相比“米格25公务机”,它飞得够远,载客量够大,完全没必要去整个小小的紧急撤离用公务机出来。
如今,在红魔鬼同艾兰等飞行员们看来,图-144似乎才找到了真正适合它的工作,成为近乎可以不计较使用成本的特殊公务机。
图-144,它生来就不是普通客机的命!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862章 很爽!
没有记者被允许登上这架飞机,但在老板视察结束再次下机后,作为曾经的图波列夫设计局首席试飞员的爱德华-艾兰,接受了自家集团记者们的联合采访。
之后,除了机场人员之外,其他人全部离开,张楠请所有机组人员与部分市政官员去自家庄园做客。
官员们会离开,而机组成员将会留在庄园,最近他们都会住在庄园的其中一座别墅内。
5天之后,长岛区域的林登赫斯特、法明代尔等社区的居民,终于见识到自己前些天去迎接的那架超级客机的威力!
今天张楠要启程去非洲,先去冈比亚,之后再去博茨瓦纳。
当图144开始在跑道上加速起飞,四台动力强劲的nk321型发动机发出的咆哮如同最狂暴的暴风,整座机场都在颤栗!
一个起飞就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附近居民居然没哪个反感的,倒是不少人在幻想今年能抽个好签。
平时生活压力大,这巨大的声响能给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增加点异样色彩,偶尔来上这么一次颤栗居然感觉不错。
当飞机升至高空、深入大西洋,艾兰机长启动了加力,飞机很快突破音障,逐渐加速至2.2马赫的经济巡航速度。
这是飞机内绝大部分人达到过的最快速度,当然,关兴权与少数几名飞过米格截击机的红魔鬼们除外。
看着机舱前方显示屏上变化的数字,张楠感觉机舱内噪音是比普通客机大一些,但也没到传说中互相交流需要用纸笔的程度,显然之前西方媒体的报道是在扯淡。
这飞机有些意思,低速时略有抖动,等开始加速,反倒平稳异常。
当飞机进入稳定航线后,张楠还进驾驶舱参观了一次——这会飞机就似一支巨大的利剑,机头罩早已抬起、鸭翼收起。
在驾驶舱内,飞行员失去了往下的视野,但朝前视野还在,就是需要透过两层玻璃,看着有些别扭,也不太方便。
不过这都不是大问题,靠着机载雷达和仪表,飞行员们都能做到盲降,更不说简单巡航。
18000米巡航高度,没有其他任何民用飞机会来干扰它飞行,连协和式也飞不了这么高,更别说速度!
3小时后,飞机就降落在冈比亚“联合力量”海空联合基地,老板乘坐图-144抵达,受到了基地所有人员的热烈欢迎!
张楠在冈比亚待了三天,与贾瓦拉总统会面是例行公事,最重要的是视察了这的海军基地。
在夏天来临前,这里的不少战舰会在辅助舰只的配合下,绕过好望角前往印度洋。
之后穿越印度洋,不走马六甲海峡,而是走巽他海峡北上,之后访问华夏、俄罗斯远东地区,再穿越太平洋,过巴拿马海峡回到进入大西洋...
这是要玩一次环球航行,不过这会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次计划中远航的后半段是不存在的!
自家舰队虽然挂着冈比亚海军的海军旗,但如今除了没有航母,真是要什么就有什么,在这些战舰报废之前,总得真的发挥一下作用。
只当当老板的玩具,有些浪费了:战舰,不在战争中开上一次火,那是遗憾的!
图-144再次起飞,入大西洋后向东南转向,擦着几内亚、塞拉利昂等国的领海线飞向安哥拉。
下一个目的地是博茨瓦纳、张楠在非洲的老巢大本营,飞机将会在安哥拉中南部地区入陆地。
如今的安哥拉,除了北部罗安达地区还给点面子留给安哥拉政府实际管辖之外,大半省份安哥拉政府根本管不了!
美国历来不想管这一片,英法二战后对南部非洲是有心无力,最多就是偶尔刷一下存在感。
卢旺达大屠杀之后,法国佬在非洲都绕着联合力量走。
俄罗斯?
苏联都退出这一片争夺多年,更别说陷在车臣战争里的俄罗斯了。
当飞机起飞两小时后,张楠正在看安哥拉中南部海港城市洛比托城新货运码头的施工资料。
安哥拉拥有巨大的矿业资源,如今基本都被公司控制,那座大型码头就是为这个服务的。
同时施工的还有原本铁路系统的提升改造与机场建设,码头建造速度最慢,机场去年就完工了。
就是个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机场,没花太长时间。
铁路网的升级与新建,这几年已经将扎伊尔南部、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北部连城一片。
在加上几座港口的建设与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签订的一堆互惠的资源共享协议,张楠如今真的是货真价实的南部非洲之王!
既然是南部非洲之王,下边的伙计们都认为自家老板、艾伦亲王殿下这次回老巢,总得要有配上的排场。
然后...
“...洛比托的一期码头工程去年就已经投入使用,现在能停靠5万吨级的集装箱船。
二期也快完工,到时候十万吨的矿石船就可以直接靠泊。
还有这边的油船码头...”
边上坐着关兴权,张楠这是在显摆一下,结果居然被打断了。
关兴权轻拍了下低头看小办公桌上图纸的张楠的肩膀,道:“别看图纸了,你看看外边,有人来欢迎我们了。”
“啊?”张楠一抬头看关兴权,没搞明白情况,“什么?”
关兴权指了指舷窗外,“你看看外边就知道了。”
舷窗外边?
就这一抬头的功夫,张楠眼睛就扫到了前方挂着的那块液晶显示屏,上头显示飞行高度18000米,速度2.2马赫。
“窗外有人来欢迎?”
转头一看...
“卧槽!这...”张楠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近乎目瞪口呆!
略微像个傻子似的指了指舷窗外方向,然后站起身,看到头等舱里各人都一副忍着的表情,而透过窄窄的分隔过道空间,看到后舱那的伙计们虽然也都在往两侧舷窗外看,但没一个说话。
安静的过分了!
“我说...你们故意的吧!”张楠笑骂道。
这情况,傻子都该反应过来:对于舷窗外惊人的一幕,飞机内所有人都保持“沉默”,说明之前除了自己,其他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看到老板已经明白情况,坐在过道另一侧单座上的安德烈笑着道:“是的,老板,这是联合力量非洲总部特别为你安排的。
全世界至今为止,你是享受这一待遇的第一人,之前连勃列日涅夫都没得到过!”
说着,安德烈带头鼓起掌来,因为这个世界第一真的很牛!
机舱内都鼓起掌,张楠不得不站着压了压下手,大声道:“好了,掌声到时候给外边的那些飞行员们!”
向舷窗外看出去,自身所在客机两侧,居然各有四架巨大的战斗机在伴飞,这是在为自己护航!
一共八架战斗机,从洛比托机场起飞,在安哥拉领海线上空与图-144编组,在18000米高度,以2.2马赫的超音速进行编组!
那些是庞大的米格25!
双机编队,在为老板所在的座机护航!
这是安德烈又道:“还有大约35分钟我们就将降落在基地机场,接下去的时间,八架米格25将全程护航。”
刚才为什么要鼓掌?
35分钟,其中上千公里的航程会是以2.2马赫超音速护航,现在全世界只有张楠能享受到这样匪夷所思的待遇。
米格25、米格31俄罗斯有,但没了立刻能飞的图144;
协和?
速度就2马赫不说,西方世界就没有一种战斗机能以2.2马赫的速度飞行半小时,甚至10分钟都不可能!
战斗机护航很牛逼?
那个是牛逼,但2.2马赫的同速护航,能做到的如今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当机队进入博茨瓦纳领空,机队关掉了加力,之前小半个安哥拉南部地区都享受了一次超音速机队从高空飞跃的巨大轰鸣的洗礼,这是在向这的人与土地宣告:他们的王,他们的统治者回来了!
基地不止一座机场,当图-144降落,八架米格25从千米高度通场飞过,前往西部五十公里外的军事基地机场降落。
1...948949950951952...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