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沿着步道往西北方走,很快景色就进入到中式江南园林,三步一景,五步一画。
回廊边有颗果树枝条伸过来,青青的果子略微有点泛黄。
“这是什么?”
查莉不认识这个。
“梅子,梅雨季正好是梅子熟的时候,所以叫梅雨。
不过也有些人讨厌这天气,故意把这说成是霉雨的,发霉的霉。”
说着,张楠直接上手摘了个,就在手心里擦了擦,咬一口...
这滋味!
爽!
别管什么卫不卫生,从小这么干,从来没吃坏肚子过。
几乎天天下雨,老天爷已经帮自己把梅子洗干净了。
查莉有样学样摘了枚,一咬之后...
“嘶...好酸!”
“哈哈哈...要的就是这个味!”张楠笑了起来,“就是酸呀,知道什么叫望梅止渴吗?
你呀,得空了还得多学点华夏传统文化。
对了,我姐以前教过我一个吃梅子的好办法,超赞的!”
查理兹-塞隆揉揉嘴巴,问道:“怎么吃?”
“都选个大的,耐心削皮,把果肉切下来凑一小碗,撒上点白糖略微腌一下,要是能冰镇一下就更好了,绝对爽口!”
听到这,查莉感觉嘴巴里唾液分泌得更多了,看了看眼前这颗硕果累累的梅子树...
走出回廊,一手撑伞,动手就摘。
张楠转身示意远远跟着的保镖,通知让人取个塑料袋过来,之后就这么看着丫头在那摘。
细雨飘落,正将梅子暂时放回廊长凳上的查理兹-塞隆似乎听到张楠念了几句诗,就道:“刚才念得什么,挺好听的,就是没听明白。”
张楠笑笑,道:“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北宋词人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什么意思?”
听得懂,可等于没听,华夏古诗词的精髓,不是从小熏陶,可没那么容易理解与体会。
“词人说他遇见了一位美女,如凌波仙子一般飘然而去,而对她的念想却一路延续。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
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
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
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怎么样,听懂了没?”
到这,张楠的语调已经是调侃。
查莉听懂了个大半,就是觉得这首词好浪漫,这位词人真多情,脑子里想象出那么一副华夏衣带飘飘的场景。
然后...
“这个词人一定很潇洒,能写出这样的词句。
多情浪漫,风采卓越,估计还很帅。”
“帅?人家贺铸是宋太祖的皇后族孙,贵族世家出身,娶得也是宗室女,可长得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奇丑似鬼魅,人称贺鬼头。
不过人家出身好,生来有钱还能当官,给个清闲的官还不高兴,一骨子的壮志未酬。
所以,查莉,这文采与长相无关,倒是和出身和受教育环境分不开,至于男人的风采嘛,与腰包鼓不鼓关系最密切。
记住了哦!”
“你!”
有点咬牙切齿,“你煮鹤焚琴!”
我查理兹-塞隆,那也是花心思学学习过华夏传统文华滴!
张楠笑了笑,知道这丫头又在飙演技了,根本懒得与其抬杠。
用侍者送来的塑料袋装上梅子,先让侍者带回去,两人继续往前散步。
回廊的石窗工艺繁复,透窗而过望去又是一景,而前方一座两层小楼外,三个大块头正在对着一楼的窗户指指点点。
马克兄弟与尼古拉被安排住在了这边,真是巨大反差,真不知道哪个高人安排的。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967章 有点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
中式仿古建筑群,整个一层都是传统中式,只有二层才是按照现代人生活的习惯进行设计布置。
华夏传统之典雅,住上三个西方怪兽,怎么看都有些不协调,别扭。
这会三个大块头注意到来人,看到是谁之后,都打招呼道:“老板,查莉小姐。”
在自家庄园用不着肉盾保镖,连后头跟着的保镖也不过是备着传个话而已,所以这三位是在轻松休息状态。
张楠已没了随身带任何通讯工具的习惯,也不会老扯着个喉咙喊人,这又不是在自己的那些个私人岛屿上通讯基本靠吼比较好玩。
“在看什么呢?”走近了顺口一句。
“窗户,还有这些门上头的结构真复杂,老板,我们仔细数了数,这些木格子衔接部分都用了能有七种不同的工艺。
还有这些装饰板,雕刻精细得都有些匪夷所思...”
回答的是尼古拉-瓦鲁耶夫,他第一次来华夏,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高超的传统木作技艺。
西式家具就算再讲究,但一个榫卯工艺的多样性,就能让西方传统木匠咋舌!
张楠听他这么说,用英语加汉语道:“榫卯工艺,不同的结合方式有不同特点...”
闲着,好为人师。
“这些叫窗棂,也就是窗格子,下边的装饰板我们这叫花板,都是纯手工的...”
门有门棂窗有窗棂,其实就是窗格子、门格子,传统华夏建筑中不少都结构复杂,一般越讲究的建筑越复杂,“井字格”的都是最简陋的。
这座房子的窗棂、门棂上还布置着不少漂亮且复杂的雕花件,仔细看还是人物故事题材。
超复杂,但复杂中又会带着美感,看着和谐统一,毫无违和感,设计者与制作者就如同超一流的美术工艺大师!
至于窗棂下的那些人物故事花板,图中人物的胡须都做到了丝丝毕现,一看就知是花了老大功夫的。
不单工时问题,前几年要凑齐能接下这种南方快要失传技艺的足够木雕师傅,还有能做这种老式窗、大门的传统木匠师傅,就让王德彪等人花了大力气!
解放后木雕师傅还有,可最多雕些家具上的花鸟虫鱼,至于能做复杂窗棂的木匠师傅们,制作的产品也是越来越简单,连带着徒弟们也不再学习这样复杂的传统技艺。
地主老财、官僚宅子、庙宇祠堂才用的技术,就这么慢慢面临失传。
随着老一辈工匠老去,加上雕花匠与木工又需配合,凑齐这么多人还真不容易呀!
20年后剡县是仿古家具、建筑构建能产者众多,但能做到这水准的凤毛麟角,这都还是新一代匠人们努力钻研恢复传统技艺后的局面。
将来电脑设计加机器自动雕刻的那些,就算乍一看再精细,也没手工制作的力量感与鲜活灵动,死板,低档货而已。
单块讲究的花板就得手工花费整月时间,这样的高端市场别说现在,就算几十年后都极小,不是有钱人不够多,而是会如此去做,喜欢这样做的有钱人太少!
所以一些有钱人想造仿古建筑,就让人到处采购老件做构建,甚至就是整座房子买下迁移重修。
花板用的是浮雕技艺,而窗棂是通透的,不过犯不着复古到糊窗户纸的程度,门棂窗棂背面都是一层玻璃,透光又防风。
张楠不用看还知道,后边那层玻璃被王德彪那家伙要求设计成了可方便拆卸式,算是脑洞大开,就是有点为难之前的工匠。
原因嘛...
能方便的擦拭这些个复杂的窗棂,免得积灰太厚难看。
木头在外,玻璃在内,风吹日头晒,时间慢慢在木窗木门上留下痕迹,看着会越来越自然。
没有岁月的沉淀,传统建筑会看着像是少了点什么。
没进去,知道这处院落布置相对算“粗豪”,客厅用的是仿古紫檀家具,体量很大,还超级结实。
把三个大块头安排在这,估计是怕马克等人巨大的体重会损坏其它院落里的那些个珍贵古董家具。
没在这多停留,穿过院落间的通道门,边上院落的院门门楣上还有块石雕,上头三个大字挺有意思:芭蕉厅。
三个大块头也跟上,反正闲着没事,职业习惯让他们跟着走。
老板也没让他们离得远一些的意思,结果这三位是不自觉的又摆成了安全模式,隐隐将老板与查莉小姐围在前方位置。
张楠没去理会肉盾们的反应,一入芭蕉厅,这院子内就种着几篷芭蕉,植物的略微凌乱反而很好的融合在院落的整体意境中。
两层主楼的单层起架很高,同之前穿过的那处院子类似的布置,不过查理兹-塞隆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院落以前她来过,但没注意到一些细节,因为刚刚说了窗棂的事,这会发现这处院子的那些个窗棂、门棂又有些不同。
窗棂上不仅有格子与雕花件,那些个木质雕花件上居然还镶嵌着一些如意、佛手形状的玉石小件。
红的、粉的、绿色的,煞是好看!
“哥,这些是什么玉,挺好看的。”
张楠摇摇头,略微苦笑着道:“这都是王德彪那家伙自作聪明搞出来的,这样在窗户上嵌玉石吉祥件的,我记得原本貌似只有湖@州南浔一家巨富的老宅里有,有点俗呀。
那处房子也叫芭蕉厅,不是种芭蕉,就是木结构上有不少芭蕉形的木雕。
主人家千万两白银的身价,当年的超级巨富,显阔气在门窗上嵌玉。
上头这些其实也不算什么好东西,红的就是普通的玛瑙,这个粉红的...”
停顿了下,上千仔细看了看,才又道:“粉红的这些是应该是芙蓉,黄的就是好的黄蜡石,还有这种绿的叫东陵。
这家伙倒也没违了我最开始的要求,整座房子装饰不用任何小件的高档玉石和珠宝。”
整个庄园内的所有陈设用玉器、摆件和古董,都没任何一件是能随意塞兜里就轻松拿走的。
说白了就是个大!
不考验人心,免得诱使别人犯错。
如果上头用一号白的和田玉雕,二十年后会不会被人忍不住撬掉?
这个查莉之前听哥哥说过,就是有点小疑问。
“芙蓉?”
那好像是种花的名字吧?
“芙蓉石,东陵石,都算玉石,档次不高,不过很好看。”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968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
王德彪同志大概之前去南浔游玩过,见识了清末民初那些个巨富的气派老宅,结果进行庄园工程时,结合之前的设计图,局部地方略微小改参考了一把。
在传统中称为江南省下三府之一的湖@州,一直以来都有个“大大南浔镇,小小湖州@府”的叫法。
当年南浔一个镇的财富加起来,居然远超除掉南浔之外的整个湖@州府!
查理兹-塞隆有一丝好奇,这能被哥哥称为巨富的那户人家多有钱,张楠就简单说了几句。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旧时南浔人用动物块头的大小来衡量一户人家的财产,家产一千万两白银以上的称为象,五百万两以上的叫牛,一百万两以上的称为狗。
倒霉催的,不到百万两身价,连狗都不如...
换成现代说法,那就是当年在南浔,你没个几亿财产,连被别人叫狗的资格都没!
哈!
全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超级巨富之镇:单这84户加起来的财产,最保守估计就超过一亿五千万两白银,还不算其他那些“连狗都不如”的人家。
那时候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才多少?
南浔真是富可敌国!
且这还是最保守估计,像四象中排名靠前的,财产其实远超一千万两。
“土豪,真土豪!”查莉不得不赞叹了一下。
考虑物价变动再结合如今的币值,一家大象其实也就几十亿人民币,但在农业社会积攒这样的财富是真的不得了。
可一想到那个“连狗都不如”,姑娘家又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个镇子的人为什么不把狗换成羊,或者其它动物,总比叫狗好听多了。”
对丫头的这个想法,张楠只得道:“谁知道呢,各地风俗不同,我们这五十年代都还有给自家孩子起名小猫小狗的,不奇怪。
姐夫老家村子都还有个大名叫张小狗的,还是姐夫的小学同学...”
边说边走,没进芭蕉厅房子内,这会是散步,没想进屋。
芭蕉厅外的花园内有一六角凉亭修建在地形略高处,两条通道,余下四边修成带靠背的长椅,在保镖们眼里,中间还安放着一张圆形的白色石桌与配套的四个中间略鼓的石凳。
难得有点风,不走了,在这小坐一会,让人通知侍者送点饮料过来。
这是在家里,示意几个保镖各自找地方坐下,别老伫在那碍眼。
用餐巾纸擦一下凳子,并不怎么脏,有人定期擦拭的。
张楠与查莉坐在凳子上,有点凉,很舒服。
这套桌子凳子都是去年才做好,桌面、凳子面光,其它地方都有手工的浅浮雕,仔细看还非常精细。
凳子体量不小,直径近一米的圆型桌子面板能有十来公分厚,这一套加起来重量绝对超过1500斤,甚至能有两千斤!
尼古拉-瓦鲁耶夫几人觉得这套石桌石凳非常漂亮,越看越令人着迷,张楠看他们都有点好奇的样子,告诉几人这不是普通的石头。
查莉倒是知道的,这套园林桌可不简单!
“这材料是产自华夏西疆的和田玉,都是二号白和一号白之间的...”
略微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几号白”,还有和田玉不同料之间的区别。
“四个凳子里有两个用的是河滩里挖出来的籽料,还有两个是山料。
这张桌子用的也是最好的山料,你们能不能看出哪两个凳子材料和其它的不一样?”
马克兄弟倒是知道什么叫和田玉,但并不了解,只于尼古拉,对华夏玉石干脆就是一窍不通!
不懂什么叫和田玉,也更不明白山料和籽料、山流水的区别。
老板叫辨别,那就看呗。
一会之后...
瞎猜!
压根看不出分别。
如今和田玉还没到一籽难求的程度,但也越来越稀少,巨型高质量籽料更是罕见。
制作这套桌凳当然是张楠脑洞大开的“创意”:前年姐夫闲聊时告诉他,一帮玉雕大师们为他的几处庄园、城堡制作玉石摆件选料时,发现两块体型相似、质地几乎一样的巨型白玉籽料。
研究来研究去,一下子真研究不出到底搞出什么作品比较好——最好是成对的,难以决断。
材料宝贝,成对的更难得,体型质地类似这下刀还省料。
当时身在美国的张楠一听说了这事,闲着没事要苏南那边发传真照片。
在看到照片、搞明白玉料大小尺寸之后,就一句:“我看长得就像两个圆石凳,这就别去想雕什么大花瓶、大水桶,做成两个凳子得了。
东设计西设计,还想着怎么省料、合理利用,我看就这实心圆凳浅浮雕最省料,别的都比不了!
还有,再去找两个差不多的,要是舍不得籽料,那就山流水、山料凑合,给我整套花园凉亭里摆的玉石桌子凳子出来。
对了,桌子面我要整块圆面板的,厚一些,下边的柱子拼上就成,别给瞎整!”
反正有的是材料,自家有多少清楚得很。
籽料都有单个几吨级别的超级大家伙,更别说那些个山料,当年是拉上一趟就得好几火车皮,全是好货色!
优质山料还全是大块头,小的那时候压根就不要。
质差一点的也不要,至少二级白玉往上。
这套桌凳说是二号白与一号白之间,那是七、八年前的分法,按照如今的分级估计就是一号白。
至于再过十年、二十年...
估计还得往上靠。
老板一句话,那些大师们可没反对的权力。
而且这主意虽然似乎馊,其实仔细一想貌似也有点道理:省料呀!
两个凳子有了,其它的再用籽料是不可能的,也是大师们绝对不肯选的,不然太说不过去!
乾隆当年估计都没怎么玩过!
选来选去,最终搞出这么一套来。
一人单做的话,别说几个月,估计几年都没法完工。
五位大师各自带上徒弟,一人一件分工,顺便比拼一下各自浅浮雕的技艺。
老板说了不用一人单干没完没了,一年内就得交货。
就这么着,高等级和田玉籽料加山料切割雕琢,非拼接工艺(桌子面与桌柱拼接一处不算拼接工艺)的一套园林“石凳石桌”出现了,真实用器,估计史无前例,百分百还是后无来者!
想整一套一样的?
你舍得吗?
就算舍得,这么大的和田玉高等级籽料,以后还能有几个?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969章 水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
凉亭内除了张楠自己,其他人其实都无法真正理解这套桌凳的实际意义,世界独一无二,甚至都有不可复制性。
没材料了!
别说那两个籽料凳子,单单要能做出直径一米,厚度超过十公分的一号白和田玉山料,还得几乎没瑕疵,这样的料子上你哪找去?
如今西疆那边的和田山料是越开越多,可新找到的采矿区海拔也是越来越高,基本上都在4500米以上。
开采条件越来越差,都是五、六月进山,一到十月就必须撤离,其余时间大雪封山,这矿脉也变得越来越瘠薄。
就算能发现可做桌面的巨型矿块,那也只能炸开、凿开后运下来,路是不可能修上去的,只能靠人力背运,要到能通车的地方可能要走好几天。
运输条件限制,绝大部分新矿区连骡马都没法用,很多地段就像在爬悬崖,哪有办法搞那么大的山料下来。
刚公开不久的昆仑料倒是还有办法,自家在国内的矿业集团已经准备开采昆仑山那边的资源,不过张楠都没去关注过。
不是七、八年前了,那边早就搞定的矿区,就转让给姐夫在那边的那位老战友的利益集团去发财。
等大规模开采了,也就最多一年几千万人民币的利润,瞧不上,加上那一片生意麻烦还超级多,根本不想去沾边。
听说矿区刚公开那会,附近人都想着去挖点发一笔,可不管你之前那几个山头早就被人承包了的。
结果就是一场大混战,搞定采矿权那几位可不是善类,招兵买马外加之前搞定的关系,反正今年是没人再敢去哄抢了。
矿山,良善之辈是玩不转的。
“等到老了回家住住的时候,坐这喝喝茶,和老朋友们吹吹牛,估计会挺有意思...”
搞这么套玩意,还不搬国外去,这会张楠脑子里闪过的这念头,就是当时做这套桌凳的原因。
雨停了,走出凉亭,凉亭边放着块形如卧牛的大石头,雨水滋润过后,能看到黄褐色的表皮下透出的隐隐润泽感。
“这也是块和田白玉籽料,有些地方二号白,里边有些地方可能还要好一些,还基本没裂缝。
五吨多重,87年前在西疆一农户家的院子角落里半埋着,据说百年前造房子时这玩意就在,因为太大挖不掉就由着它。
那家人的儿子整新的斧头柄,拿这家伙当砧板,敲掉点表皮才发现这是块和田玉。
这事让帮我收玉的人听说了,上门看,就给买了回来。
削掉些表皮,质量比预想的还要好。
到这会天晓得涨了多少倍,不过这样的家伙就不是单纯钱的问题,基本绝了资源,如今那边都已经在用挖掘机挖着找,越来越少...”
把没用的厚皮铲掉抛光,但皮没全部彻底去除,还是留下薄薄一层。
留着正好,这么大个的根本就没想着去雕个什么出来,直接摆在花园里当景观石正好。
整个庄园内这样的大个和田玉籽料景观石不少,小的几百斤,大的几吨。至于雕琢成器的摆件,整个庄园内大大小小至少好几百件!
保镖们学习点知识,张楠这当老师的兴趣一起来,干脆带着几人在院子里多转转,多看看那些个精雕细琢,好些个还得过“天工奖”的玉器成品。
巧夺天工,就算之前压根不了解和田玉的尼古拉,都被这些作品惊叹到,高超的技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能懂得欣赏。
一圈转下来都到了下午三点多,雨没再下,难得。
不过风停了,有些潮热,这才走出“大观园”。
1...982983984985986...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