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好家伙,这是道厚重的特殊防爆门,比人防工事里那些更精致,做工更考究,看着也更结实,更像大型金库里用的那种!
外头没锁头,里边貌似能人工开关,但更简单的办法应该是电动控制。
一出去,前方一道“护城河”,有座步行桥能过去。
过桥,又是道打开的栅栏门,栅栏两边种着密密麻麻的植物荆棘墙,密不透风,上头那些尖刺看着都渗人。
北方人不认得这种植物叫什么,但看这样子,不说那道钢铁栅栏、“护城河”、围墙,单这道荆棘墙,别说人过不了,兔子都过不了,老鼠估计困难!
前方这座大型建筑就是博物馆,也有后围墙,上头开了道门。
这围墙也不矮,如果从上往下看,能发现上头还拉着矮矮一层的密实利刃铁丝网,换个视角就不怎么明显了。
博物馆内宝贝无数,除了有博物馆保卫科人员与值班员在之外,这防盗硬件也是世界上顶级的。
其它不说,博物馆的全自动防盗警报系统还连接着庄园值班室与市公安局那边,只不过庄园值班室能随时调取看到博物馆内的监控,而公安局那边只能接收到警报而已。
走入博物馆范围,张楠并没有从后边的小门进去,而是绕了一大圈后从正门入,打算以普通参观者会走的线路走上一圈。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979章 不容易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飞檐式带着点仿古味道的三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作为家博物馆,这建筑规模算不得超级大,但也绝对不小了。
与博物馆主体建筑相比,这院子更大,说成是个公园更合适,都能有个七、八十亩,依照山顶略有起伏的地形休整,也为将来可能会需要的扩建预备了条件。
直到这会,山地还是不怎么值钱,也没多少开发价值,想来、会来上头安家的有钱人总是少数。
新开发的那些个小区都在城北区域,那一片原本都是良田,至于山地,政府部门几乎就是白给。
这边博物馆内除了展览区,还有仓库,提供专业人士的研究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区、文物修复区等等,大型博物馆该有的这里基本都有。
就缺了什么历史民俗展示,这不是张楠的私人博物馆职责,本就是本地文化、文管、旅游部门该去操心的事。
再说对于剡县传统民俗的展示,崇仁古镇那边就做得很好,还是活灵活现的,比博物馆展厅内布置出来、冷冰冰的展示要好的多。
少了不少博物馆内即占地方,也为填充场面,免得展出区域太小而设的民俗区,这家单名一个“辰”字的博物馆内就都是满满的“干货”!
为什么那么多专家喜欢来这研究,就因为这真的珍品多,且包罗万象,东方西方皆有,堪称藏品超级豪华丰富,很多藏品连国家博物都想着能借展。
另类博物馆名,当然是张楠这个取名没创意的家伙定的,谁让他所有孩子的名字中都有这个字。
这是他的私人地盘,除了地皮所有权归属国家,连房子加里边的东西,全是张楠个人所有!
我想怎么取就怎么取,咋滴?
一走进宽敞的大厅,能看到这非常高,三层打通,三面墙上是几幅巨大的地图壁画。
让人将剡县自古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几幅地图都绘制在上头,加上地图上的说明大字,参观者一眼就能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有个笼统的概念。
藏品绝大多数与剡县无关,但作为一名剡县人,这个还是要宣传一下的。
两套双排自动扶梯一左一右,参观者可上二楼,也可在一楼先参观,每一层都排出去长长一排的展厅,各凭喜好。
通往二层的扶梯、楼梯、电梯还有不少,站大厅这边看不到而已。
大门对面那堵墙前有块高出地板三十几公分的矮台子,上头罩了个结实的透明大玻璃罩,一边还有块不锈钢铭牌。
张楠没急着进距离这最近的的青铜展厅,而是走到那个透明大玻璃柜前,看到里边是座钱山!
货真价实的钱山,姜汶几人看了看铭牌上的说明,发现这堆钱山是在剡县本地出土的,基本上宋钱,基本上就是不怎么值钱的代名词。
不值钱,连文管会都不会来说这些铜钱该归属国家。
这会文管会下属的本地文物商店还在卖这类小玩意呢,就在越剧之家边上。
张楠看了看这堆钱山,对边上人道:“这是在我们这北边一点,仙岩镇强口村一座小学旧址下挖出来的,放这还是王德贵的主意,那位是我们建筑集团下属的一名经理,德彪同志的哥哥。
当时我就在现场,基本上都是宋钱,最晚是南宋末年,算上那些混着的泥巴有两吨多。
生灵涂炭,它当时的主人估计死得惨呀,还全家族应该都死绝了!”
宋代经济发达,而南宋末年生灵涂炭,大批带不走的钱财被逃难者临时埋于地下,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回到家乡取出来。
可惜,异族凶残,他们没机会了,不可能再回来,所以之后的历朝历代,这发现的宋代钱币窖藏特别多。
前一段知识写在铭牌上,其中的体会,就看参观者们个人的理解能力了。
刚才第一眼看到这座钱山时,姜汶几个还以为这一大堆放在这是有什么讲究,是不是聚财啥的。
结果一看铭牌上的说明...
好家伙,这位张先生还真是有个性!
将钱山摆在大厅内就是张楠的决定,这样最显眼。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博物馆,可不能是只让参观者看稀奇、看文物的地方,还得有点教育功能不是。
咱得有公益心。
往左边走,第一个厅就是重器青铜厅,里边按照时间分,从夏商周器物至宋代时的仿制精品皆有,还都有出处说明。
出处嘛,反正张楠不会说任何一样是自己挖的,重要那些全海外回流。
这点真不是瞎说,真海外运回来的,张楠可以拍着胸口打包票!
都让人花了不少心思,像从西秦省杨家村挖出来的那批西周青铜器窖藏,整整27件青铜器在展柜内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件件有铭文,加起来总共4022字,单一个逨盘上就有铭文372字,是解放以来华夏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铭文数量最多的,这就是一部青铜史书!
为啥说解放后出土,不编成解放前出土、流落海外?
如果这么干,那就如今华夏的法律就管不着了。
这么干当然没多大问题,只要全华夏的文物专家集体眼瞎就成!
生坑、熟坑,别人眼睛不瞎,睁眼说瞎话大多数时候并不妥当。
一个逨盘,记载了那个神秘单氏家族8代祖先在西周时期的历史和贡献,还有从周文王到周宣王共12代王的世系及其政绩,盘子上都有记载。
国之重器!
张楠看布置的情况,很满意,保护得很不错,所有器物都经过了最专业的去锈处理与维护。
至于客人们嘛,就是看个稀奇了。
许琴看着这批青铜重器,对葛尤道:“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这一整批文物不得了,能回到华夏,不容易!”
“是呀,不容易!”
张楠听到这话,跟着叹了句,而这会在身后的李攀峰脸上微不可查的笑了一下,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能容易嘛?!
当年跑个几千里,三更半夜到了地方,放哨的放哨,挖土的挖土,当搬运工得当苦力,连打仗时的反侦查手段都用上了。
一堆东西在老板山庄的地下弹药库里放了好几年,为了能公开,又被迫当了次超级走私犯!
那次就是自己带人回来负责行动,最后为了安全,都灭口了个别集团外的知情人!
真不是容易的事呀!
大量的青铜器与瓷器被妥善打包,装入一只只集装箱内,通过货运码头以出口货物的名义,海运出口至北美。
到了那边,摇身一变洗白白,分门别类、分批成为“从走私集团和匿名私人藏家手里搞回来的宝贝”。
之后就是再次光明正大的打包后,堂而皇之又通过海运、空运回到华夏。
回流文物,上头都盖着海关的印鉴呢。
别人搞走私,无论运进还是运出,那都是想着发财。
老板这是自个贴了路费,还自己运出去,又完好无损得给搬回来!
不容易呀!
这么干的除了自家老板,估计那帮香烟走私犯有时候也玩这一套:中华烟运进又运出,只不过出去时是正规渠道出口,进来时悄悄走私。
这会海外那些个超市的不少自动售烟机内,所有香烟零售价都是一美元,骆驼、三五、万宝路这些一个样,中华当然不可能搞特殊。
你特殊,谁要?
这就导致往华夏国内走私中华,居然很有钱赚!
零售价一美元,到港价才多少?
老板倒是好,正好倒过来玩,香烟走私犯拿回来那一道赚钱,而老板是在两头贴钱。
上头一句话,下边人跑断腿,还得保证万无一失,说的就是这种。
至于展柜内那些说明展牌上,为什么说这一大批珍贵的青铜重器是西秦出土?
简单,这批青铜器可是“从文物走私集团手里搞来的”,这个出处是美国那边的一位神秘中间人说的。
结果东西刚运回来,过了海关、回到剡县几天内,一帮子华夏顶级的青铜器专家们,就通过各种渠道来联系,想着到剡县展开相关研究。
欢迎,只要是国内有名号的那些青铜器专家,来了都可以研究。
咱这边还管三天的食宿,你跑过来自付来回的交通费就成,博物馆的所有人不差钱!
什么,三天时间不够?
没事,咱这边不赶人,也不会你进一次博物馆就收你一次门票钱,附近入住的酒店你自己负责消费就成,还是内部优惠价,不来贵你的。
如果在馆内吃饭,食堂管中、晚饭,每餐一荤两素不收钱,饭和汤还管够!
我这是博物馆,不是善堂,更不是冤大头,合作的酒店总得把成本费保住吧!
当然,甬城博物馆的馆长,还有他的那几位学生除外,想住多久都成。
如果只是农馆长一个人,或者带着其爱人来,都可以去南边庄园内的客楼住。
主人家不在时,包括大观园内的整个院子都随便逛,就包括主楼、悬崖别墅在内的少数几座建筑不能进去罢了。
专家前前后后来了不少,有几位还是曾经同张楠一起在蒙古高原并肩挖过坟、超远程遥控分析破大案的朋友。
对这些老板的老朋友,博物馆接待处有份秘密名单,庄园是不让进的,但只要一道来的人别太多,三、四个的话,在剡县住上十天半月,还是会热情招待的。
都是高手,滥竽充数的还真没,凑一块这一顿研究下来...
神了!包括农博升在内的高人们,最后大胆给出分析推测,认为这批重器十有八九出自眉县杨家村!
只是有对照资料、实物依据的,多年前,那个杨家村附近出现过不少类似的器物,还不止一次。
对照、分析、研究、判断,真是帮高人。
推测出的就是真相,一个张楠永远不会吐露出来的真相。
可也因为是推测,只能说距离真相八九不离十,完全确定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大可能抓到境内挖了这些重器,还能找到路子将它们运出海外的那帮盗墓贼。
中间的走私犯你都查不出是谁,更别说抓获!
至于国外的购买商,北美那边的中间人是不会告诉你的,而联邦调查局也不会管这事。
至于通过张楠?
你搞笑呢!
通过中间人买回国之重器,买家是绝对不可能将中间人卖了的,你问都别问,问就是自讨没趣。
张楠那是有身份的,讲究人!
除了自己掏钱搞“出口转内销”来的青铜重器,从香江花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也不少,比如同一展厅内的那个春秋早期子仲姜盘。
巨大的盘子内,除了32字铭文,那11个能在盘底作360度旋转的小动物才叫经典!
这么些年从香江买回来,至少能评个二级以上文物的青铜器,博物馆内就有一两百件。
展厅里只是放了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在这的仓库与山庄的地下室内。
这些都可以正大光明说明来路,花钱买的,只不过没当冤大头而已。
还有不少来自美国,通过《寻宝美利坚》节目搞来的,那档节目这会都还收视率不错,估计还能火个两三年。
大范围搜罗,效率堪称联合收割机,只要是张楠看上的,基本就没搞不来的!
从小鬼子那搞回来的也不少,像两面工艺精湛的金银错铜镜,真正的国内罕见,还是人家送的。
但这青铜展厅一圈转下来,张楠脑子里有个比较郁闷的想法,苦笑着对姜汶三人道:“这些年从香江都买了估计能有两三百件青铜器,很多都还是那边的代理人帮着弄的,我自己事先都不怎么了解。
那的青铜文物大部分都是改开后走私过去,我这是只要好东西基本都会买,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在保护华夏文物,还是在刺激走私和盗墓。”
是呀,这问题有时候想起来,张楠自己都有些别扭。
这话...
别人不大好接。
博物馆青铜展厅面积巨大,很多展品真是另全华夏的其它博物馆眼红!
别的不说,单单春秋战国时期保存比较玩好的王剑,自家博物馆内的收藏数量,就超过其它任何一家博物馆!
坟墓里挖出来的东西还是在博物馆放着比较好,除了些实在见不得人的,这一类器物,就让世人多看看吧。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980章 添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青铜器有个好处,那就是只要处理保护得当,加上展出的环境过得去,可以真品布展。
巨大的青铜第一展厅内所有展品皆为先秦,包括少数秦朝时期的物件,且没一件是复制品。
青铜耐时间,两三千年都撑下来了,这会见见光问题不大。
别去想这些加起来能值多少钱,就是个无价、没价格。再说既然会将它们放在这供人参观,张楠就没打算卖过!
自己挖出来的那些于情于理不能卖,至于用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有部分是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这些个出土没多少年的,也不会卖。
虽是回流,过过海关,可都出自盗墓贼之手不是?
解放前就流落海外,不管是强盗们抢走,还是商人们买走,在外都流传有序,又被自己搞回来的那些也不卖!
不差钱,八辈子都不会差钱,我就摆着让大伙看。
普通参观者基本是走马观花,张楠一帮人这会是看看,说说,这个厅就逛了能有个把小时。
懂行的人逛博物馆,那还是得要有点体力的。
青铜器第二展厅就在隔壁,这里边陈列的是汉代以后的青铜精品,规模比第一展厅小一截。
规模不等是必然,青铜器具从汉代开始虽然还在用,但使用规模、范围在缩小,工艺也渐渐简化。
对这些,张楠是珍品才会收藏,二厅的规模当然比不上隔壁第一厅。
这个厅是没多久就转了一圈,张楠是看陈设的方式,三个客人是看热闹,至于其他人就是个陪同。
这个里边有几样也是当初张楠亲手从土里取出来的,来自西川,宋仿精品。
再隔壁是个专厅,门头上的字很有特色:光影。
客人们好奇这里边是个啥,怎么起了个类似时髦照相馆的名字。
查理兹-塞隆今儿个起得有些晚,这会倒是已经跑过来,正和许琴说着话。
进门前,看到后者带着点疑惑的眼神瞄了眼门头,之前就清楚里边有什么的查莉笑着道:“这个厅听说刚布置好没多久,其实里边的还是青铜,进去就知道了。”
一走进,好家伙,这里边就是个青铜镜的世界!
各式各样的青铜镜,这年月还能在古玩圈子里大肆交易的物件,除非是金银错一类的极稀有品种,高档货也就千把人民币到头。
这或许能算整个博物馆内最“廉价”的一个展区,可挡不住量大还精!
“为了布置这个厅,博物馆的收购部门发动关系,扫荡了几个省的文物市场。
在外头也是让人搜罗,这才凑了这个展厅需要的整5000面精品镜子...”
张楠边走边看,侃侃而谈。
布展就用了5000面,当初搜集的当然不止这个数,多出来的那些都分门别类,妥善存放在仓库内。
这最早的一面铜镜是差不多能有4000年历史的七角星纹铜镜,就是看着一点不显眼,讲的是文物价值。
商代的平行线纹、叶脉纹铜镜也各有一面,同样不显眼;
至于西周时期铜镜,放了两面素面镜凑数。
打头这五面镜子都不起眼,甚至还有点难看,可真费了外联、采购人员们不少力气。
不起眼,丢在文物市场上估计不仅卖不上价,甚至还会无人问津。
少,还要确定确切时代,那帮子文物贩子们可不大能看出它们的确切年代。
为了避免展出后被来参观、研究的大佬们笑话,为这四面镜子,都有农馆长的一帮北方朋友的帮忙,不然还真凑不齐。
往后,一到东周时代展区,姜汶等人就看花眼了!
品种大丰富,除了金银错工艺的在第一展厅,那个时期所有类型青铜镜这皆有!
汉代铜镜又是大全套,两晋南北朝的铜镜一般情况下也就工艺凑合,可这精品不少。
一至隋唐...
花鸟镜、团花镜、瑞兽鸾鸟镜、四神十二生肖镜、人物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等等大集合的同时,连一些极为稀有的特种工艺镜这都全有!
张楠这会就看着面非常漂亮的镜子在说:“这面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在唐代那会,皇帝只会赏赐给四品以上的官员,一般人有钱都用不得。
身份地位象征,有这镜子的估计在皇帝心里也有个名号...
不说这图案,金银平脱工艺的镜子,那会就是定制的特种高级奢侈品...”
介绍牌上写着点内容,张楠说得更仔细,把工艺都介绍了一下,然后对陪同的博物馆主任说了句:“这牌子差点意思,把这种工艺的简介也要加上。”
主任,馆长就是张楠自己。
这位连连应是,还连忙在手中的笔记本上记下来。
要让参观者知道华夏历史上拥有那么多高超的工艺,像张楠要主任同志加上去的制作工艺说明,就是为了这个。
金银平脱,就是将加工成极薄的金银饰片用生漆贴在镜背作纹饰,空白处及贴金银处髹漆数重,再细加研磨使花纹与漆面平齐,从漆面中脱露出来。
不在标识上说明,一般参观者哪能知道这些。
“这面镜子是在美国搜集的,原本在个参加过二战欧洲战场的老头子手里,说是战利品,其实就是从德国老百姓家里搜刮的,谁会没事带着这家伙上战场...”
三个客人一听,都笑了起来。
是呀,这叫顺手牵羊,不过也没人会去指责那个二战美国老兵。
都脑袋拴裤腰带上去玩命了,顺手带点纪念品回来不叫个事。
“...那个老兵就看着这玩意看着漂亮,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哪个国家的,也根本不了解东方,甚至都不知道这是面镜子,就以为是件古董摆设...”
张楠是笑着说话,铜镜背面太漂亮,正面这千多年过去已然黯淡无光,对一个一点不了解东方文化,更不了解华夏文明的美国人而言,出现这样的可笑误解属于正常情况。
很多美国人很自我的,只关心自己,从不关心国外的事。
张楠又道:“...西秦历史博物馆里有一面一模一样的,应该都是皇帝赏赐,小批量定制。”
多少钱买的?
标牌上写了美国回流,但没写具体情况,犯不着。
其实当时花了一千美元,不便宜,那位老爷子参加了《寻宝节目》,便宜了不卖给节目组。
边上是一面漆背金银平脱八角镜,还有面金光闪闪的镜子,都写着小鬼那回流。
“这两面镜子原本在个当地家族所有的小美术馆里,那家人开电子厂的,其实就是个小博物馆。
这面漆背金银平脱八角镜还应该是传世品,就是从唐代一直流传下来,没入过土,稀罕!
边上这面金背瑞兽葡萄镜倒是出土货,长安博物院那有差不多的一面,我这面估计不是解放前被买走,就是小鬼子侵华时抢了去。”
客人们顿时有疑惑:人家博物馆的东西,怎么来的?
那帮小鬼子,这样的一般不会卖。
不用问,张楠就给出了答案。
“那帮小鬼子自作聪明,把那个美术馆挂在它们家的企业名下,结果经济危机,整个企业集团被我买了,美术馆里的东西自然算是添头,哈哈...”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1981章 价值无法估量
1...986987988989990...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