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姬朔
“南桑大长老,我想求见巫主,借……周天星盘一用。”
周天星盘,姜族至宝!
此刻姜羲脖子上戴着一小块神金,那是穆玉姝临死前留给她的东西,小小一块便能够沟通天地。当日姜羲在华方山内祈神一舞,若是有神金帮助,根本不会出后来那些幺蛾子。
这么小一块神金尚且如此,而通体由神金锤炼打造,花费神金数量至少是姜羲这块神金的数万倍之多的周天星盘,又该有怎样的威力
说到底,姜羲在山中见兽面玉佩,之后一路追寻,求的也不过是这个只为巫主掌握的周天星盘,然后借用周天星盘的神力……回家!
只有周天星盘,才有力量架起两个世界的桥梁,帮她打开回家之门,让她看到归去的希望!
姜羲太迫切地想要回家了!
所以,即使她知道周天星盘关系重大,不可能轻易外借,她也还是硬着头皮开了这个口!
南桑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怅然长叹“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一个关于姜族的故事。”
姜羲不解其意,仍然洗耳恭听。
只听南桑娓娓道来——
“几千年前,巫王时代落幕,神巫失去呼风唤雨、移山倒海的通天大能,我姜族退出权力争夺自此隐居,王朝时代开始。
直至九百多年前,我姜族出了一位巫主。他本名姜禹,巫主真名少禹,我们皆称之为……少禹巫主!
前朝大周建立之前,皇族姬氏得知我姜族存在,七请少禹巫主出山,最后在少禹巫主的帮助下,建立了强盛的大周王朝。少禹巫主不慕名利,在大周建立后不久便拂袖离去,重新隐居神山不周,直至在神座上溘然长逝。”
姜羲听着听着,诧异起来。
她以为南桑大长老会深入讲讲这个少禹巫主的故事,可为何,就这么寥寥几句,故事就收场了
她往南桑望去的
第177章 守道者与叛道者
巫印,是姜族人毕生所求的荣耀,也是姜族人高贵血脉的象征。
而那些同样出身姜族的黑衣人,竟然将珍贵的巫印视为耻辱,恨不得用火烧、用刀割,如此种种残忍手段也要抹去巫印的存在——姜羲见之大怒,同时心里也有疑惑……为什么
“不周山之乱的根源,虽然也有那些不知何方来的炼气士趁机捣乱,但是归根究源,还是因为我姜族巫主不再,为了能够继续在这世上延续血脉,历任巫史大长老只能严令族人驻守不周山,一生都不得踏出不周山半步。”
姜羲听出了南桑语气里的苦闷无奈,但她却表示了认可“如果没有那几任巫史大长老的真知灼见,将族人保护在神山之内,恐怕姜族的血脉,会消亡得更快。所以他们认为不该踏出神山,是对的。”
姜族之内,除了神脉嫡系姜家中人,生来便是神巫,不用修炼便足够强大。其他的姜族人,都需要通过唤血仪式来觉醒神巫之血,才能破开凡人的桎梏,拥有超凡通天的力量,无一例外。
唤血仪式由巫主主持,以周天星盘为核心。
只有强大的巫主,才能主持强大的唤血仪式,诞生出强大的神巫。
没了巫主,即使巫史大长老能够代领巫主的部分职责,可以主持唤血仪式,但是巫史大长老并不能完全催动姜族圣物周天星盘的力量,那么以此诞生出来的神巫,血脉力量只有越来越弱。
如此代代,周折往复,简直是一个恶性循环。
若不是有不周神山的力量保护,想必连神巫之血都快要保不住了。
而没有神巫的姜族,算什么姜族
“事实虽然如此,你明白,我也明白,但是其他的族人却未必明白啊。以前的巫史大长老们,并不敢将真相说出来,害怕恐慌笼罩着族人,对我姜族后代不利。谁曾想,那些不明真相的族人,不甘心大好年华就被囿于小小一座山中,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出去打拼翱翔,甚至不惜……叛出姜族!”
固然姜羲已经猜测到了冰山一角,可当真听到这个事实的时候,仍然心痛得很。闪舞
“叛徒啊。”
巫主若在,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发生。
天生的血脉羁绊注定所有姜族人对巫主的忠诚,而没有巫主,姜族安稳维持也不过几百年,便烟消云散了。
南桑叹道“是啊,叛徒。他们不再热爱生他们养他们的姜族,他们渴望自由,他们自认为是追寻真理的殉道者,他们大发宏愿说要敲碎禁锢历代姜族人的枷锁,让所有姜族人都见到真正的世界。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叛逃,他们为了断绝巫印与其他人的联系,不惜残忍毁去巫印,背弃自己的血脉。他们对待自己的后人也是如此,一出生便将襁褓稚儿身上的巫印毁去,不承认自己是姜族人。
从不周山之乱后,至今数百年时光,我强盛无比曾主宰一个时代命运的姜族,就这样四分五裂,不断衰退至今,最后只剩下我们仍在苟延残喘,守望着荣耀之火,坚持着姜族之道。
若那些离开姜族的叛徒是叛离了真理道义的叛道者,那我们便是会以生命证明所坚持的守道者!”
那些沧桑悲戚逐渐化去,南桑语气悄然变得刚烈而固执。这变化,也是经历过磨难后,无数姜族人先辈的心性变化!
你们要叛离也好,否认也罢,我们姜族还是姜族,那个伟大煊赫的姜族!我们的道路从不曾动摇!
有叛道者,就有守道者!
我以我血,证明我道!
“哈哈哈哈。”姜羲忽的畅快笑了起来,她扬首大观天地寰宇之大,内心蓬勃之意几乎要直冲云霄,“对!这才是我姜族!”
南桑不禁望向她,神情有些恍惚。闪舞
但很快,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对,这就是我姜族啊!”
……
二人大笑之后,又各自喝了一大口美酒,好不快意之时,南桑也贯彻了从一开始就对姜羲表露出来的亲切态度,宛若把姜羲当成了真正的姜族人,也不管她身负血脉与姜族并无关联,毫无保留地给姜羲讲了一些姜族的现状——
姜族六部,如今只剩五部,巫匠一部所有族人不知所踪,巫匠大长老的位置自然也只有空缺。
而剩余五大长老,除了他巫史大长老以外,如今还有巫医大长老,巫舞大长老,巫乐大长老三人在樟州。巫舞大长老与巫乐大长老都是最近才来到樟州的,他们先前都待在北疆,搜寻已失落的周天星盘。
“只可惜,他们若是不愿,我也不好将你引荐给他们。”
姜羲连连摆手,直言说不必。
她现在的身份本就尴尬,南桑大长老能认可她的身份,并不代表其他大长老会认可她的身份。反正姜羲现在知晓姜族的存在,就够了。
就是可惜,没有周天星盘,她也回不了家……不过也没关系,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为家
姜羲压了压眼角,扬起眼角,像是浑不在意的样子,就此不再重提回家之事。
“不过,元堂先生也是姜族人吗他也是神巫咯”姜羲摸着下巴,有些八卦地问了起来。
南桑却摇头说“他不是,他虽是姜族,却并没有觉醒。如今姜族之内没有周天星盘,唤血仪式不完整,连觉醒出来的神巫都不再完整了。就像我这个巫史大长老,别说跟我的先辈们比,严格论起来,连一个完整的神巫都算不上。”
南桑已经是如今姜族之内最强大的人,他尚且如此,那其他人呢
姜羲不愿再深入这个悲伤的话题,她有意转移注意力,便狡黠地转着眼睛
“既然元堂先生都是自己人了,那我也能安然无恙地在玉山待下去咯说实话,昨天要不是阿福提醒我,我都快忘了,我毕竟也是一介女儿身……”
她说着,还蛮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
南桑被她这模样给逗乐了“当然,你若是愿意在玉山待下去,便可以一直在玉山待下去!”
第179章 长安,长安
“行,你慧眼如炬!你说的都对!”穆昭说完,颓然地耷拉着肩膀,“先前虽说是演,说起来也是玩儿,那是逍遥自在。到了长安再演,那就是逼不得已,可是身在樊笼逃脱不得了,哪里开心得起来”
姜羲就看不惯穆昭现在垂头丧气的样子,哪儿还有她初见他时,那种世人都在我脚底下的孤高傲慢
说实话,还是孤高傲慢的穆昭比较顺眼!现在的他,太不像他!
“穆十三,你还记得你在十四娘坟前说得那些话”
“……记得。”
“你说你要成长,要担负起穆家子的责任。可为什么我现在看你,一点都没有做到呢”
穆昭被姜羲的注视看得有些狼狈。
他“我”了一会儿,也没“我”出个所以然来。
“再说了,谁说去长安当质子,就是你们家把你放弃了啊,且不说为你跪了一天一夜的阿爹,还有你的阿翁,他当真是冷情决绝的人吗”
“当然不是!”穆昭断口否认之后,连自己都愣住了。
“我想你阿翁,应该是看重你,才特意让你去的。”
“什么”
“鸟巢只是暂时的庇护所,无边广袤的天空才应该是苍鹰翱翔的地方!去长安对你来说会是很大的磨难,也磨难同样也会带给你成长!”姜羲语气激昂,说得穆昭都有些热血沸腾了,“少年也到了仗剑行走天下的时候,你还想继续窝在江南的安逸之地吗”
“当然不!”穆昭眼睛都跟着亮了,整个人的气质从颓然到振奋完成了质的升华,“你说得对!我应该搏击长空,而不是沉迷安逸……长安!我要去!”
“不只是你要去。”
姜羲与穆昭齐齐回头,就见到那贯来骄傲的少年,抱着手臂,笑吟吟地站在楼梯口。
“盛明阳你怎么来了”姜羲诧异。
“你什么意思什么叫不只是我要去”穆昭也很诧异。
“字面上的意思。”盛明阳大步带风地走过来,一屁股在穆昭另一边坐下,跷着腿悠悠而道,“我不是都说了嘛,不只是你要去长安。”
穆昭愕然:“难不成你也要去”
“当然!”
穆昭眉头瞬间紧锁:“你去做什么这次是穆彻行事让我穆氏在长安陛下面前落下了把柄,又不关你盛氏的事情!”
“穆氏盛氏,江南两大世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道你还不懂吗”盛明阳叉着腰,想着还能教训穆昭一顿,可把自己厉害坏了,张嘴就是一堆大道理,“你我相争多年,还不就是为了让长安那些人以为,我们樟州不是铁板一块,让他们放松警惕。现在你穆氏出了事,百余年来第一次有家族子弟前往长安,难道我盛氏就能放手不管了我们两家反而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两家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啧啧,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以为自己有多聪明!”
盛明阳扬起下巴哼了一声,眼里的得意简直是熠熠生辉。
穆昭刚开始还震惊盛明阳这个没脑子的竟然还能想出这么些话,越听越觉得诧异,甚至怀疑自己过去十几年对他的认知是不是错误的。
不过听到后来越发离谱了,穆昭反而想通了,凉凉地瞥着他:
“这些话,是你阿翁跟你说的吧。”
这些心机,哪里是盛明阳能懂的
盛家那位笑面老狐狸还差不多!
盛明阳被噎了一下:“谁说是我阿翁!明明就是我想出来的!”
“呵呵。”
“真的!绝对是我自己想的!”盛明阳奋力辩解,脸都涨得通红,“顶多…顶多是阿翁点了我两句!”
“我就说嘛。”
“可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想通的!”盛明阳越说越气,竟然拉了无辜的看客姜羲进来,非要她评评理。
姜羲本来是饶有兴致看好戏的,现在被突然扯了进来,还有点懵。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们哥俩好,要手牵手一起去长安了!”
“谁要跟他手牵手!”
“谁要跟他手牵手!”
两人异口同声,还说不是相爱相杀
姜羲笑眯眯,像是在安抚两个小孩子:“好了,现在去长安有你们二人作伴,是不是就不孤寂不无聊了到时候买宅子也住个对门,没事就找对方吵吵嘴翻翻陈年旧事之类的,也挺好!”
穆昭跟盛明阳都赌咒发誓说绝对不可能!
姜羲也不在乎,高举酒壶:“接下来为你们二人践行,不醉不归吧。”
“这还差不多。”盛明阳嘟哝着拿起酒杯。
穆昭在一旁凉凉道:“到时候去了长安,你可别拖我后腿。”
“这句话该我告诉你!”
两人相爱相杀之余,也没忘了喝酒。
今晚,当真是不醉不归,彻夜难眠。
……
穆昭那天说,不日就要启程。
果然是不日。
他们在十里楼醉了个一塌糊涂之后,没两天,两人就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告别了住了十几年的樟州。
穆昭是因为穆氏与景元帝的暗中约定而去的长安。
盛明阳却不是以盛家的名义,而是一句外出游学,找理由去的长安。
这其中深意,大概只有穆盛两个高门世家,以及长安那些权力漩涡中的人,才能明白了。
他们离开之后,虽然盛明煊跟苏策还能陪着姜羲时不时喝酒,在小院儿坐着天南地北地聊,但姜羲总觉得院子空了不少,那日少年们共坐畅饮的场景总在她眼前挥之不去。
就在长安传来叶诤因江南一案有功,册封魏王的消息时,一个意外的人也拜访了姜羲在玉山上的小院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