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立下了灵州和议的大功,别的不说,当灵州纳入到北宋疆域,同时在灵州缴获的比花费的高,这一点上面,就是韩琦的无法抹杀的功劳。

    可是在这个关键适合,为什么会这样,难不成是自黑

    自黑,在朝臣之中,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但是多是一些武将,当武将立下了难以想象的功劳的时候,他想的不是裂土封疆,称王称公,他想到的是大祸临头。

    功高震主的事情,从古到今,不乏多见,连一些千古名臣,也都因为功高震主的关系而自污,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脑袋挪位了。

    可是韩琦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是文臣,不是武将,不可能控制一大批的军队,同时,只要仁宗把他从西北调走,换任何一个路,也就可以了,这就是文臣跟武将的不同,他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自污。

    很奇怪,可是高层们并不着急的,因为这不是战争的消息,只不过是一些蜀锦,哪怕韩琦真的是为了自污,他都做了这一步了,他们还怎么阻拦。

    一方面,让底下的人,尽可能的按照韩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物资调动,另外一方面,等待着韩琦的解释,相对而言,他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后者,到底韩琦为什么宣布了这个很奇怪的命令。

    终于,在闲暇之余,韩琦才想到要解释,可是整个西北,近乎所有的八百里加急,都已经派出去了,没办法,只好降低一个级别,用了400里加急。

    因为出动的时间较晚,再加上400里加急,比起800里加急,慢了差不多一倍,足足晚了3天,这才400里加急送过来的的讯息之中,这其中详细的,说出了韩琦的目的。

    原来,在灵州和议,第一批的交易已经完成,辽国作价300万贯以上的牲口,已经完成了交易,在这笔交易之中,韩琦做了一个简单的试探,用更高端的蜀锦,替代原来普通丝绸,得到了大大的好评,辽国主动提出,可以加大这些的份额,甚至因此挤占铁料,也在所不惜。

    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高官,先是兴奋无比,已经在灵州收获的超过百万头的牲口,这已经是确定的,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验证,一部分在陇西这边简单安置,另外的有一部分,在而通过官道,慢慢的向北宋而来。

    有了这个,只要接下来,不打成全面的战争,整个北宋都立于不败之地了,最少说,赚钱了。

    可是这第一批300万贯交易,着实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会这么的快,这才几天,按照韩琦的叙述,从调动物资,到交易完成,总共也没有超过10天,也就是说,他们在原有缴获的基础上面,更进了一步,让战果




第三百六十四章
    仁宗偏执起来,也是非常可怕的,既然这个东西,对于灵州和议有用,可以加强北宋的实力,减弱辽国的实力,那就把一些都给做到极致。

    仁宗的做法,几乎搜遍整个宫中,除了把库房之中绫罗绸缎,全部都拿出来意外,把一些已经给了妃子们的赏赐,只要没有用上的,完整的,全部拿出来的。

    一时间,连皇宫之中,都有一点鸡飞狗跳的感觉了。

    没错,连赏赐的东西都可以拿回来,为的只是给西北,增加一两匹绸缎,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对于一批绸缎在3000贯,甚至有可能更高的前提下,一匹绸缎可以替代200件步人甲,甚至更多的武器的时候,这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整个皇宫,居然凑到了顶级锦缎1200套,还有次一级的3000多套,这些都是贡品,每一个都在原来韩琦交易给辽国的绸缎之上。

    有了仁宗做法,一些高官,把家中赏赐的一些都给拿出来了,交到了仁宗的手上。

    宋代,对于文官都非常的优待的,一般达到一定级别的高官,比如说参知政事,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获得封赏,这些封赏,大部分都是供奉在家里的,也有些让人苦不堪言,现在,正好拿出来。

    一时间,整个汴梁城的蜀锦,都已经集中到了皇宫,然后通过仁宗,又送到了枢密院,要求是韩琦这个枢密院副使提出来的,而且战争和军事,也是在枢密院的监管之下。

    能够这么短的时间之中,聚集这么多的蜀锦,这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枢密院也是如此,现在,东西找到了,他们应该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用最快,也是最安全的方法,运送到西北去。

    信差是最好的方法,800里加急更是适合,按照一匹丝绸六七斤的重量来说,理论上,一个信使,是可以背起五匹的。

    没人会这么选择,800里加急,这毕竟不是的大规模的布置的,就连西北,四道总管韩琦,手下也不过是四五个八百里加急,要保证他的正常运转,需要庞大的资源。

    比如说,800里加急,几乎每隔100里左右,都要更换一次马匹,在关键地方,甚至要更换骑士,这样才能够保证,一天行走800里。

    枢密院掌握的800里加急不少,可是单纯针对西北这一条线,最多容纳8个,一个人背5匹,也就是40匹。

    虽然40匹顶级丝绸,价格依然不菲,高达12万贯,在目前的状态下,又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在仁宗和整个高官的努力之下,顶级和准顶级的丝绸的总数,高达5000多匹,哪怕是不能全部送过去,也需要送过去大半。

    同时,派出信使,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前,一匹顶级丝绸,哪怕再怎么的值钱,只要不是大张旗鼓,也不会有多少人发现。

    这一次,动静有些大,甚至稍稍有些能力的人,也会知道,一批顶级丝绸,可以在辽国卖到3000贯以上的高价,这种情况下,五匹,已经是足以让人动容的数量了,价格高达1.5万贯。

    枢密院也为此做了非常慎重的考虑,第一时间,把几乎5000匹顶级锦缎,用一个万人的骑兵队伍,运送前往西北。

    北宋缺马,可是缺少的,是能够在战场上,正面的冲锋的,携带者重骑兵的战马,而不是普通的马的,特别是在禁军之中,调动起



第三百六十六章 灵州和议扩大
    韩琦大度的决定,是让辽兴宗自主定价,可是还是告诉他,除了500匹,还有数千匹,都在西平府,也就是说,就算是硬抢,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韩琦的目的很简单,如果定价不满意,甚至明抢,那么就只有500匹,或许,这些比起之前,已经多多了,可是在看到了好的,甚至听说,还有更好的时候,一切都决定了,除非他们不想获得这一批丝绸。

    怎么可能,总之,放弃这些,这是辽兴宗所不允许的,沉迷其中的他,几乎瞬间就做出了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他们,哪怕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顶级的8000贯,次一点的5000贯,有多少要多少,在辽兴宗和众多朝臣看来,这些东西,就是值这个价格。

    这时候,有朝臣提醒辽兴宗,他们的总共份额只有1000万,恐怕连2000匹都买不到。

    眼看到手的东西,就这么的飞了,实际上,哪怕按照5000贯的价格,500匹,也高达250万贯,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对于坐拥四海的辽兴宗来说,钱什么的东西,都不是问题,辽兴宗的怒了,不是还有牲口么。

    没错,之前的灵州和议,交易的物资,只是辽国所拥有物资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都是羊,辽国在占据了的兴庆府之后,也没有停下脚步,烂船还有三斤钉,这点谁都知道,抢掠是最快的。

    攻击兴庆府的时候,辽国劫掠的只是一些大型的部落,一些小型的,不放在眼里,跟北宋交易了之后,有人提出来的,不放过西夏最后的东西,把这些也纳入其中。

    辽国地大物博得,看不起西夏的国土和人口,采用的也是毁灭性的,哪怕是中小部落,当聚沙成塔之下,总数也变得非常的惊人。

    游牧民族,要想活下去,依靠的就是牲口,虽然吃肉,不像是粮食那样,一个人需要好几斤,才能够满足需求,可是的一头羊,又能够产出多少肉。

    要想保证西夏的三四百万人,最终活下去,牲口的数量,应该是在人口的10倍以上,西夏虽然不少次的劫掠北宋,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根基,也活不下来,总不能所有的食物都是劫掠来的吧,那样,以西夏的实力,早就完蛋了。

    也就是说,整个西夏,拥有各种类型的牲口,最少是2000万以上,这其中,绝大多数数是羊,只有大概30%左右是牛马等大型牲口。

    地毯式的搜索也在灵州和议之后,开启了,辽国不停的派出小规模的部队,搜索整个草原,不放过任何一点,在短短的时间之中,血色,成为了大草原上,唯一色彩。

    抢走牧民的牲口,就如同抢走农民的口粮,不到绝境,是不可能有人愿意被抢走的,更别说,辽国的残酷,更上一层楼,最少有近50万人,被掳掠,杀死,变成奴隶,在这么庞大的草原上面,收获巨大。

    这些也成为了辽兴宗完成这么一笔交易的根基,之前,辽国还想着,把最珍贵的给保留下来,现在,面对着无法拒绝的丝绸,包括最清醒的萧惠,面对着美轮美奂的丝绸,也有些移不开眼,更别说是其他鼠目寸光辽国群臣。

    他们把西夏看成了一个可以深挖的矿藏,以前已经如同筛子一样了,现在更加的深远,一些激进的武将,甚至请求,去肃州转一圈。

    元昊逃到肃州的消息,早已经是传遍了,因为要稳定局势,再加上肃州太过遥远了,所以一直都没有去追击,可是对于美轮美奂丝绸的渴望,他们甚至顾不得跋山涉水,总想要,第一时间,把这些牲口弄到手。

    看着群情激奋的群臣,辽兴宗是哈哈大笑的,攻击肃州的事情,他直接略过了,不说元昊本人的难缠,就说一个劳师远征,就足以让他打消想法。

    他们从的辽国大都到的西夏的兴庆府,已经越了数千里了,再跑到肃州,后勤几乎无法承受,而且元昊本人的实力,也得到了验证,就算是萧惠这样的将军,面对着的元昊,稍稍一个不慎,也会吃亏。

    不过,只要底下的君臣,一起努力,收集到更多的牲口,给他换取更多资源,这还是可以。

    想到之前宋使展示的那些绫罗,他从来不曾想过,一个简单的丝绸,居然有这么多的变化,跟这些相比,之前花费大价钱获得的,又略微的有些普通。

    整个帅帐都陷入到了对丝绸的极度渴望之中,恐怕最清醒的,就只剩下周文秀了。

    说实话,在见过这些丝绸的时候,他也被丝绸吸引的移不开眼,可是他很清楚,这玩意,只是外物,外物有多少作用,比不上武器和装备,但是所有的辽国君臣,都看中了,那么它就有作用了,用这个削弱辽国。

    作为被枢密院寄予厚望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边交易
    1000万牲口的生意,被做成了3000万以上,这就是5000匹顶级蜀锦的威力的,这个消息传出,北宋政坛,几乎是震动了。

    哪怕是付出这些蜀锦之中,最大的数量的仁宗,也只是想着,用这些蜀锦替代那些武器装备,甚至便宜一点,也可以接受,毕竟,数量太大了,物以稀为贵,之前的12匹,不能够称之为顶级的,可以卖出3000贯一匹的价格,原因应该是物以稀为贵,就只有12匹,而且每一个相当的美丽,这才创造了奇迹。

    当然了,也有人想过,会卖出一个高价,可是最多是往1000贯这里想,毕竟,当12件,3000贯一件,5000件3000贯,这能一样么,可是这么多,相互竞争之下,价格不就下来了么

    北宋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却无从选择,物以稀为贵,是不错,可是夜长梦多也不错,只有让体量足够的大,才能够换到足够的资源,哪怕每一个的价格的下降,但是总体的价格的,应该会很多。。

    可是韩琦真的是给他们一个惊喜,最顶级的8000贯,次一点的5000贯,也就意味着,当这些全部卖出去,甚至交易总额,远超过之前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的总价。

    这可是5000匹锦缎啊,之前,从来没有人认为,蜀锦会这么有用,只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东西,可是具体判断,就算是贡品这样的蜀锦,他的价值有多少。

    蜀锦,更多的是手工,更多的是艺术性,这玩意,是最难以定价的,那些后世文明千古的大画家,大诗人,大书法家,他们的字,值钱么。

    值吧,一幅字可能有几贯,几十贯,甚至上百贯,可是那是官员,是读书人,蜀锦工匠,他们的手艺值多少,或许,比起的世面上销售的,价值高一点,也不会高过500贯一匹,甚至贡品的采购价格更是低廉的。

    可是现在,10倍的收益,换到的还是北宋最为急需的牲口,一反一正,按照北宋的价格来说,这个价格可怕的要命。

    一批最顶级的蜀锦的高达8000贯的价格,一共可以换到5300头牛,没错,就是5300头,因为一头牛的价格是1.5贯,这还是最高的顶级价格的。

    可是一头牛在北宋的价格是多少呢的

    汴梁城,牛肉的价格大概在200文到250文,虽然北宋禁止随意宰杀耕牛,甚至如果农民养牛,在说不出什么原因的死亡的前提下,还会追究责任,重则甚至还会判刑。

    可是抵挡不住民众对于牛肉的追捧,零星的,也有一部分的牛肉,流入到了市场之中,并且销量还不小。

    按照一头千斤的壮年公牛,可以出500斤肉来计算的话,单纯肉的价格,就高达10贯以上,更别说其他,牛皮,牛角,还有零零碎碎的,一头牛的价格的,保守都在15贯以上。

    5300头牛,也就是说,一副最顶级的蜀锦,他的价格居然高达8万贯,也就是8000两黄金,这个价格,几乎是黄金的50倍,甚至用金丝之类编制的,也不可能是这么贵。

    这已经不能说是价比黄金了,是价超黄金,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曾有如此昂贵的锦缎,哪怕是花费了无数人工和创造,可是那只是一个贡品而已。

    这样下来,一批蜀锦,最终创造的价格,居然是8万多贯,足



第三百六十九章 韩琦的压力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向后拖,拖过整个冬天过去的,到春天的时候,不但更容易找到各种的食物,也给予北宋有足够的时间,调动所有的物资的,这些物资,可以保证1500万牲口的成功生存下去。

    要满足1500万头牲口,特别是还有大量的马匹的生命,这需要的物资可就大了的,就如同战争的时候,一个人每天需要的干粮,跟一个马日常所需要的粮草,可能差几倍。

    草原上,到处都是粮草,甚至不用去找,到地方,让马下去吃就好了,不用特别的准备,可是在北宋,农耕文明,如果大规模的骑兵,必须要提前的准备。

    马是精细的东西,要想保证马不掉膘,单纯的青草,还是不够用,还需要一些大豆之类作物,这些东西,可以保证马的蛋白质的摄入。

    时间,是最缺乏的东西,如果不是时间紧迫,枢密院就不会快速的调动1万骑兵,把这些绫罗绸缎给运过来,如果不是时间紧迫,仁宗也不会搜遍整个宫中,调动了所能够调动的所有的丝绸,甚至连后宫嫔妃,她们份例的丝绸也不放过。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整个庆历五年,甚至是六年,整个皇宫之中,将不会有一件,基于绫罗绸缎的新宫装的出现。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否则的话,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就调动了如此多的丝绸,送往了西北呢

    连仁宗都这么的拼,更别说是韩琦了,他很清楚这一点,在交易的过程之中,尽可能的压迫,同意辽兴宗条件的根本原因,西夏这边,已经不可能有再多的物资了,从河北这边走,也是再所难免,连辽兴宗都这么同意,他们何必为他们争取这个时间呢

    哪怕是死亡,也没有办法,哪怕是因为饿死而必须也要杀了吃肉的前提下,也比到时候,辽国撕毁了协定,不履行要强的多。
1...130131132133134...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