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在灵州和西北的农田水利建设成功的开展,耕地可以预期的时候,韩琦就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说,让灵州富起来。

    灵州和议带来牛羊,最开始放在灵州,是一个困扰,可是在合理的利用,并且兴建了众多牧场,养起来之后,就变成了增长的来源,同时,跟西夏那边的药品和各种毛皮特产的交易,也是另外的一个方面。

    畜牧和农田,这代表着未来灵州的两条腿,也是西北的两条腿,商业则会盘活这些经济,一旦这些全面的获得推进的话,灵州的未来一定一片坦途。

    这段时间,韩琦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应付这些保守派上面,可是来到牧场之后,却发现,快一个月不见,牧场的发展,比他预期的还要高,而且是高很多。

    在赵信的建议之下,牧场跟农田之间,居然有了相互促进的迹象,牧场可以产出的农场需要肥料,哪怕是最基础的底肥,需要的数量也很大,可是2000多万的牲口,不说全部供应,最少可以供应很大的一个部分。

    至于农场,赵信只是想到了青储饲料这个方法,并且在保州的时候曾经尝试过,或许种植产生饲料,不能够解决全部的饲料,却可以解决一部分,增加牛羊肉的产出。

    看起来完全没有关系的两者,联合起来,居然可以保证废物利用,从侧面增加了收入,有这两者作为基础,未来,跟辽国还有中原的交易,一定让灵州重现过去的辉煌,这让韩琦非常的满意。

    韩琦满意了,当然,讨论的就有些跑题了,本身,只是撑一撑这些保守派,伴随着的谈话的深入,韩琦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畜牧业的提升,每一头牲口的肉长的多了,生的小牲口更多,同时长的更快。

    在2000万头这个巨大的基数面前,任何一点点微小的提升,都会创造出可怕的财富,更别说这样大幅度的提升,保守估计的,应该是3成以上,最多,甚至可以达到五成。

    原来,百分之三左右增长率,提升五成,差不多一年增长的几十万头各种的牲口,这对于灵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本身可能需要调整,才能够在未来吸引移民的时候,把几百万头牲口给调整出来。

    现在,完全用不上,庞大的产出,不但可以让西北获得足够牲口,还会形成一个繁荣的市场,甚至在两三年之后,当这些牲口固定下来之后,会成为灵州一个固定的收入。

    正因为如此,韩琦的谈话,更加的深入,不单单是关于牛马之类,到底吃了多少,平常的基本数字,用这个来点醒这些官员,可是谈着谈着,发现自然的增长率非常的高,牧场的一切都很喜人,就偏离了主题,更多的是到了牧场的经营上面,甚至连清理粪便也关注了很多。

    说实在的,这些保守派的人员,本身是在韩琦的威逼之下,前来看看韩琦到底想要搞什么,可是当韩琦到了这个牧场之后的,却一直都在做别的事情。

    那些牛马,那些肥料,甚至是打扫卫生,韩琦本人也饶有兴趣的来打扫卫生。

    这些他们都懂,大领导的作秀,就跟皇帝耕田一样,说白了,只是一个象征的意义,真的让皇帝去耕田么

    韩琦也是如此的,恐怕除了这一次,他来到牧场的时间,很少很少,在这个时间之中,跟牧民们一起工作,不是作秀是什么。

    周和菊有些郁闷,难不成,韩琦叫他们来到这里,就是单纯的看他作秀么,这对于他们而言,有什么意义。

    圈棚之中,他们没办法说的,可是到了外面,到了堆积粪便的地方的时候,他们再也忍不住了,这还要多长时间,难不成,就把他们放在一对粪便的前面的,就这么的等着。

    在周和菊看来,韩琦就是为了的羞辱他们,这是他们完全不可能能够接受下来的东西,哪怕是跟韩琦差的很远,那些有背景的也没有来的,可是几个人还是对换了一下眼色,推举出的最高级的周和菊,有他作为代表,跟韩琦表明,

    心中有怨念,所以,周和菊的说话非常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韩总管,如果你都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回去,还是要给部里上书的,不知道韩总管,还能够挡住我们几次”

    挡一次就过分了,还能挡几次,别说是韩琦这样的枢密副使,就算是东府首脑,也不敢这么搞,周和菊这话就有些诛心了。

    韩琦眼睛微微一眯,一股杀气直接滔天而起,作为军政两方的首脑,甚至亲自上过战场的韩琦,所表现出来的气势,不是每一个人能够抵挡的。

    周和菊也是同样,他甚至在保守派的派系之中,也不是什么来不得的要紧人物,否则的话,也不会被派到灵州了。

    保守派很清楚,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保守派的大员,前来灵州的话,说不定,就被韩琦抓住某一个机会给处理了。

    周和菊暗道不好,他的地位并不高,还没有经受过参知政事这个级别的怒火,特别是韩琦这样,杀伐决断,在军政双方都有涉猎,立刻后退了几步的,不敢说话。

    在韩琦的威风之中,能够还保持平静的,真的不多,就在这些人,以为韩琦要接机发火的时候,韩琦突然收回了所有的气势,反而转身,把手中的铁锹交给了一个牧场的主管,然后走过来,说道:“终于憋不住了吧,我以为你们已经看出来了!”

    韩琦的气势收摄,这才让周和菊能够平复下来,不敢再有之前态度,保持了较低的态度,有些不解的说道“看出来什么”

    不但是周和菊一头雾水的,其他人也是一样,韩琦张开的气势,其实在表明,韩琦如果想要压住他们




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
    周和菊的脸直接就黑了,一向以智计过人自居,却犯下如此大错误,简直是不可饶恕的。

    在来到灵州,也是抱着做一番功业的想法,想要去追求功业,却忽略掉了最大的问题,跟年轻时代一样,犯下了不可饶恕大笑话。

    年轻时代,可以用经验不丰富,或者考虑不周来形容,可是现在呢,都到了四十多岁,还这样,这么明显的问题,没有看到么,真的坚持下去的,那就真的可能万劫不复了。

    周和菊都忍不住,用力敲打自己的头,这样的问题都忘记了,还想着釜底抽薪,韩琦制止了这一封信,或许有私心,可是更大还是不甘心这些牛马白白的浪费掉,挽救了这些牛马而已。

    挽救了这些牛马,相应的,等于是救了他们,还有他们身后的人,这真的不是开玩笑。

    连他这么一个在枢密院做过,本来就对军马非常了解的官员,都漏掉了这巨大的问题,那些一门心思,想要把韩琦给压下来保守派大佬,他们在知道这个消息了之后,会怎么的办。

    在一点点的机会的时候,就不放过任何的努力,明确抓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还不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做,这么一个隐藏的很深的问题,只要不是从事军事方面的,或者说,对于畜牧和军队有着很明确的了解的,有几个人能够想到这个。

    保守派的领袖,想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对付韩琦的话,真的耗费巨大的代价,从东西府,甚至是仁宗哪里拿来旨意,这也不是办不到的,面对着三重的压制的,韩琦还能够怎么办,他只有老老实实的交出这些牛马的。

    这或许对韩琦影响很大,可是连移民都没有最终的开启,渭州牛马大会的交易,有灵州的缴获,甚至是灵州水利工程的投资打底,总之都有讲的地方,不可能一棍子打死。

    可是当韩琦真的把这些牛马给送出去的时候,那就不是送出去一个罪证,那是一个烫手的山药。

    韩琦根本就不用多说,如果他真的想要让变法派冲新崛起的,只要交出去就好了,那接下来来呢,2000多万的牲口要怎么办,既然是中央出面,那么是要运到东京汴梁去,不说是汴梁跟灵州之间的距离,2000多的里,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很近的路程的。

    连组织几十万军队,2000多公里,都是一个很难以完成的事情,更别说几千万的牲口,就算是能够处理好这些大型牲口整合的问题,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可是食物呢

    30000匹马,都相当于一两万人的大军,现在是400多万匹,还不是相当于的几千万的大军,一旦食物不够,最终大批的牛马被饿死的,这可是北宋的财富啊。

    特别是马,牛饿死了,还能够吃肉,羊也差不多,损失可以控制,可是400多万匹,相当于4亿贯马全死了,这个责任谁来负,

    这么庞大,几乎可以说震惊天下的损失,别说是掩饰,稍稍遮掩一下,都要出大麻烦的,只要造成事实,谁也掩饰不了,甚至是郭天将门,甚至当朝首辅之类的,加在一起都不够,到时候,韩琦只要看着这件事情发生,然后把这个事情捅上去,天都破了,多少人的身家性命,都会完蛋的。

    中年官员想到了,那些年轻的官员,还没有想到,似乎还想说什么的,是想要说,韩琦虚张声势,想要借此机会,掩饰他的目的,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

    韩琦也没有跟他们一般见识,斜眼看着他们,那两个小年轻,似乎感觉到他们说对了,似乎得理不饶人,这时候,却听见周和菊的一声大吼。

    连韩琦都没有发作,周和菊发作什么,让他们都的愣住了,他们是一个派的,怎么不帮助他们还帮韩琦,冲他们吼什么的。

    周和菊再也没有多说什么,对着韩琦一拱手,然后拉着所有人都离开在此时此刻,他已经没有脸面在待在这里了,离开,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虽然对周和菊的做法,那些人有些微词,可是明显,周和菊已经不想多说了,不得不说,周和菊还是有些能力的,来到灵州10天的时间,已经把这一群人那捏住了,更别说,不懂的只是少数人,其他的人或许不会知道,几千万牲口消耗几何,可是当任何一个数目的数量级,达到千万这个层面的时候,都会非常可怕的。

    保守派,灰溜溜的走了,其他的中立派,他们没有一些固有的看法,对有些事情,看的更加分明一点,韩琦都点的这么明了了,一些知道的,小声告诉了一下别人的,没错,当数量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数量本身就很可怕,牛马,都是大型动物,他们一天摄入的东西,可能比人都要多的。

    青草本身提供的能量,也比不上植物,毕竟,植物之中蕴含的热量极高,青草有什么。

    牛马这样的大型生物,他们再怎么的吃的少,也不会比一个人吃的少吧,2000多万人的伙食,还是2000多里路的路程的,一句空口白牙的收回去,哪里那么的简单。

    这种情况下,要提供足够的东西,那很困难,一个不好,几千万牲口,可能全死光。

    牲口,他的价值就在于他是活物,他可以生长,甚至是繁衍,活着的动物,大部分要比死去的值钱,而且动物死掉之后,就会快速的腐烂的,真的要是命令下达了,最终韩琦不会负责运送,只会在灵州清点之后,送出去,那么这个牲口要怎么的送到汴梁。

    中立派没有跟着保守派一起,虽然他们不会得罪保守派,却不怎么看得惯,顺带的,询问了韩琦一些,他们不理解的东西。

    没错,就是粪便,来到西北的官员之中,其中有几个专门潜心于农业,很自然的就问起来这些粪便来了。

    只要稍稍对农业有一丁点的认识,都会知道,粪便对于农业的好处,不过,因为收集不易,加上的效果的问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的。

    在牧场,这个明显动物比较多的地方,粪便也比较集中,这样的堆放,绝对不是无用的,而是有规格。

    韩琦对于农家肥这一块,知道的也不多,如果他知道的话,就不会到了牧场之后,才会了解这一切,甚至还饶有兴趣的挖了几下粪便。

    对于这些来到灵州的人员,韩琦分的非常的清楚,保守派是敌人,却没必要针对,对方选择人员很特别,有中层不得志的,这部分不但在朝廷之中是边缘,就算是在保守派之中也同样是边缘,如果韩琦对付他们,值不值得就不用说了,真的被抓住机会,韩琦也会非常麻烦。

    当然了,为了防止韩琦真的下手,其中还是掺杂着一部分贵族,他们或者是后戚家族的直系成员,或者是高官的次子或者庶子,地位是够了,可是也不太重要。

    这部分人,摆着看就可以了,就算是最好的那个周和菊,也是一个没有多大能力的,最多是有些小聪明,这些人韩琦从来都不看重。

    可是中立派的这些,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些只是奉命过来调查,一些人虽然级别不高,其中一个枢密院郎官,只有六品,却掌握着枢密院军马司的重要职责,还有东府的一个水利方面的官员,甚至曾经参与过黄河治理。

    这些人,都是能力很强,最少在他的专项之中,能力很强,这些人,是韩琦必须要拉拢的,说不定,将来就可以用的上。

    韩琦是一个自负的人,也喜欢有能力部下,也喜欢提拔有能力的人。

    这些问题,如果是周和菊他们提出来,恐怕韩琦都懒得解释,现在是这一部分人,他哪怕懂得不多,也只能够只是按照的赵信的说法,一一的给予解释。

    赵信很清楚,肥料不过是氮磷钾,这些植物生长之中,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的,后世的化肥,相对于农家肥,含量多很多,一亩地使用化肥,一般都不超过100公斤,可是农家肥的话,最少需要五六方,这中间的差别,几十倍以上。

    这个时代的化学水平,或许在定海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化肥,甚至如果不惜一切的成本,用实验室合成的话,也是可以把化肥给做出来,可是那个代价太大了。

    赵信目前,几乎90%力量,是用在定海币,各种无法保证成功率的高精尖的产品,小规模的化肥根本没有用,化肥的作用,是普遍,那么注定,是没有办法进入到序列之中的。

    粪便经过积累,发酵,最终形成的农家肥,是一种天然的复合肥,虽然使用量要比化肥大的多的多,可是不容易产生化肥所出现的问题的,提升的效果也比较广泛。

    对于还没有接触过化肥的北宋人来说,是一个神物,可惜的,在现在,只是在初步的积蓄的阶段,西北的农田水利,已经进行到了一个段落,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接下来,就是在以后的时间之中,逐步完善,体系化这些水利工程,让他们起到更大的效果。

    还有不足一个月,就是春天了,种植的季节要到了,西北这边,冬天稍稍长了一点,种植庄稼的时间,可以拖到的四五月,可是最多,也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

    对于韩琦来说,灵州和西北的根基,已经扎下了,5000万到7000万亩体量的庞大农田,需要数目更加广大的人员。

    在军队之中,已经做了准备,30多万的原来灵州的牧民,会抽出10万青壮,剩下的全部投身到牧场之中,数量不足,也算是可以接受,抽出来的10万,加上后来到来的20万青壮,则作为屯田和开垦的主要力量。

    这些人提供劳力是够了的,可是要种田,真的不行,必须要有30万到50万之间中原劳动力,当两者的劳动力加起来达到80万的时候,勉强一人照顾50亩的土地,可以保证这些土地不被荒着。

    &nbs



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
    广阔的草原上,一辆马车正在疾驰,保守派在周和菊的带领下,有些落荒而逃,路上不是说话的地方,所有人都一脸的阴沉。

    他们没有使用西北方面的车夫,而是自己带来的,大概走出去2里地之后,停下了脚步,周和菊还没有说话,几个年轻一点的,就直接问出来,到底是什么回事。

    言语之间非常的不客气,周和菊没有说话,旁边一个30多岁的官员,直接插口,帮周和菊说道:“不能怪老周,这个方案,本就是没办法实行的!”

    懂行的也有,周和菊顿时压力小了很多,如果全部都是不懂的,他要说服,就很难。

    在这位官员说完之后,就主动的分析了韩琦的话,还有他在枢密院,对于一些骑兵消耗的了解的。

    在北宋,能当官的,有几个笨蛋,年轻一点的,也是年轻气盛而已,周和菊这么沉重的解释了一遍,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的。
1...150151152153154...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