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比如当年,孙吉创造的让人无法想象的一天一百多个杀伤的可怕目标,他拿的可不是他惯常用的弓,而是换了4张弓,其中最强的也不过是两石,最弱的,只有1石,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的发挥作用。

    不过,长弓消耗高了一点,不但长弓本身,还有长箭,这个明显比普通的箭头更大,也更长的长箭,需要更多的资源,可是这些都是小节,只要他没有昂贵到短弓,甚至比短弓更贵的程度,这个长弓就是难以想象的神器。

    韩琦得到了亲兵队长的提点,也明白了得这个长弓的好处,可是很快,孙吉就在旁边介绍,他明显的注意到,韩琦没有意识到这一把长弓的真正好处。

    长弓的三大好处,这也是赵信总结出来,便宜,容易训练,威力大,此时,韩琦只是看到了这个长弓的威力,可这个恰恰是




第二百六十四章 骗人的吧?
    孙吉的回答,解释清楚了,为什么长弓队这么容易的成型,因为不训练单人的技巧,只是按照一定战术,进行不同的应对,只要按照固定的角度和方向发射就可以了。

    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弓手都可以做到,甚至说,没有接触到弓箭的普通人,只要稍稍用点心,在一定时间之中,长期的重复之后,就可以做到了。

    这也是之前训练那么快的原因,这种迥异于普通的弓箭的训练方法,让亲兵队长有些疑惑,这不是本末倒置么,看起来那么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场秀啊。

    类似的表演,亲兵队长也见过,那是在一些吃空饷的队伍,或者是地方部队,他们的实际战斗力差的要命,可是真的表演起来,绝对是有板有眼,甚至比起普通的精锐部队,还要强大。

    这就是专业表演,可是这个长弓队也是如此么,那么跟叛军的战斗怎么解释那可是真的真刀真枪的杀的。

    这也是亲兵队长唯一疑惑的一点,他没办法反驳,只能够认真的听。

    果然,很快的,他就提你刚出来门道了,在长弓队队伍之中,有一个领弓手的存在。

    领弓手,是长弓手的独创,目前,只有孙吉,薛玉等几个神射手,一般而言,都是他们带上200-300,一起齐射。

    齐射,领弓手,这两个不算新鲜,却从来都没有结合在一起的新名词,让亲兵队长的疑惑豁然开朗了。

    整个大宋,有什么人,在射术上面,比孙吉强呢,以前西北还有一个丹木,可是最近听说他死了,丹木死了,连近一点的都没有,这个孙吉的领弓手,绝对可以称之为的强悍。

    当然了,这一次表演,孙吉没有下场,领弓手是薛玉,可是薛玉同样不差,作为整个御前班直之中,仅次于孙吉的神箭手,他表现的可圈可点。

    这是一个大的漏洞,新建的长弓队伍,可没有领弓手的存在。

    当亲兵队长提出了这个疑问之后,却发现孙吉笑了,长弓上手非常简单,又是抛射,甚至不必考虑什么百步穿杨,只要大致到方位就可以了,在200步之外,抛射只要不误差超过10米,就可以使用。

    200步误差10米,这不是精准的射击,更不是百步穿杨,这是一个有过半年,天赋好一点的,三个月的训练,就能够比他强。

    直射能够射中箭靶,再稍稍掌握一点长弓抛射的特性,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没错,就是这样,欧洲成熟的长弓队,是没有领弓手的存在的,领弓手,不过是赵信为了弥补训练不足而设定。

    哪怕有了弓手加一,可是弓箭手是最考验经验和天赋的,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弓箭手,从团练之中挑选的,更多的是从力量方面侧重,其他方面,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选拔。

    同时,一个多月的时间,也不足以让他们成为一个精锐的合格的弓手,能够按照规定的套路,开弓射箭,已经不错了。

    可是孙吉和薛玉在,这样的,在百万大军军中,都能够排入前20,孙吉更是第一存在的超级弓手,不利用不是浪费了,一个领弓手的设定,让长弓队的威力几乎提升了一倍,这也是在战场上面,压制住敌人的根本原因。

    刚刚还兴高采烈,以为发现漏洞亲兵队长彻底闭嘴了,这个漏洞是存在,而且很大,可是领弓手的出现,让这个漏洞完全没有了。

    领弓手的标准很低,低到任何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只要稍稍对长弓和抛射进行了解,就可以充当领弓手。

    这里不得不说,长弓跟短弓的机制的不同,短弓更多的是精确度,直射和短弓的强度,可以让他们比较高的命中对手,取得战场上面的优势。

    长弓偏软,哪怕有长弓本体的加成,在直射之中,也不如反曲弓,可是抛射不一样了,不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命中率也可以用覆盖攻击来取代。

    长弓使用的是抛射,重点在于,用覆盖攻击,达到杀伤的作用,他不用追求某一箭命中敌人,一个不行,两个,两个不行三个,当一个范围,全部都是箭雨,你怎么挡。

    这样单纯一个的命中率会低,整体命中率并不低,覆盖攻击,对于区域的分割,还有伤害是足够的,当射速发挥出来的时候,3倍于普通弓手的射速,也弥补了命中率低这一点,就这个方面,攻击力绝对出众。

    亲兵队长是苦笑,如此浅显的道理,说清楚了,他就明白了,亏他还以为是找到了漏洞的,却不知道,这个漏洞正是长弓队最大的优势。

    经过演练和解释,韩琦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长弓队这么的犀利,叛军这么强大的军队,也没办法占到便宜,一方面,是棱堡的强大,40米高的城墙还有一些布置,直接让棱堡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是重点。

    另外一方面,还有就是长弓手500长弓手,在城墙之上,在40米高的地方,绝对可以压制1500弓手,这跟经验没有关系,这纯粹就是地利的有事,一方射程增加,一方射程减少,在必须放近的前提下,弓手本



第二百六十五章 划时代武器
    200文,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也就是说,在东京街头,或者是大部分北宋的街头,买20个炊饼,甚至连一顿不错的饭菜都吃不起。

    不说樊楼了,一般的小酒馆之中,也就是四个菜,一壶小酒,两三个人吃而已,换做樊楼这样的大饭店,对不起,那是以贯起始,哪怕是一盘普通的炒青菜,也最起码是一贯钱。

    200文,就算对于普通的小民,拿出来,也不敢进入到任何一个小饭店大吃大喝,但是他却跟一把,被韩琦认为是划时代的弓联络到一起。

    就算是韩琦都吃惊,没错,当200文跟主力弓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简直是石破天惊的。

    看着吃惊的韩琦等人,孙吉一阵的暗爽,没错,就是暗爽,这个数据他也是好多天才接受下来的,更别说初次接触的韩琦等人。

    不过仔细想想,长弓有什么昂贵的地方没有啊,完全没有啊!

    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看起来很简单,却一点的不简单,长弓跟普通的弓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不同于普通的短弓和复合弓,那需要多种材料。

    各种的木料,胶,筋,甚至一部分的精铁,把这些结合到一起,才能够构筑一个复合弓,这是复合弓强大的根源,也是昂贵的根本。

    每一种材料有添加的时间,比如说角,有特定的时间采集,贮藏,其他的筋胶丝漆也差不多,正是复杂多变的材料,构成了复合弓的强大。

    跟整个世界文明发展不同的是,中国复合弓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而且庞大的投入和复杂材料,也只有北宋这样的大帝国,倾国家之力,才能够建造这么大规模弓箭手的队伍。

    之前韩琦担心的就是如此,没错,这个弓很好,容易培养,威力也很大,只是消耗有些大,是寻常弓的三倍以上,如果制造也麻烦的话,造价巨大的话,只能够是一个鸡肋。

    孙吉指着这个弓,进行了介绍,普通弓身,需要的只是榆木这样的常见的木材,同时也不是动辄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树木就可以了,五七年就可以用了的,只要没有什么疙瘩或者是虫蛀之类的,较为平直的树干就可以了。

    虽然使用的是树干核心的部分,一根树干,可能只会使用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部分,可是相对于复合弓,把众多的木材和骨骼胶质混合在一起,不知道容易多少。

    当然了,越老越好,弓力越强,可是一般的也差不多,左右,长弓对于弓身的要求,不是非常之高的,因为最大的弓力才一石,巨大而长的弓身,足以在强度并不是很强材料上,提供足够的力量。

    相对于弓身来说,复合弓的弦是最为复杂的,为了提供足够的力量,弦不但需要保养,还需要特定的材料,缠绕和组合起来。

    可是半石左右的弓,材料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在长弓的选择上面,赵信没有选择最适合的麻纤维,未来或许在北宋大规模的种植棉麻之后,会做出选择,现在,天然的选择就是蚕丝,甚至不需要选择上好的蚕茧,废蚕茧就可以了。

    废蚕茧之所以是废的,就是在生成的时候,有一定的破损,或者是抽丝的时候有磨损,因为用细细的蚕丝,编织成璀璨的衣服,丝绸,需要众多丝绸,最起码要十米,甚至更长才可以,否则,就无法上织机。

    可是长弓上面,最长也就是1.8米,甚至断掉的,也可以通过编织和缠绕,用在弓弦之上,这就可以把大量的废蚕茧给利用起来。

    中国从丝绸出现之后,桑蚕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手工用品,甚至说,从魏晋时代开始的海上贸易,也是多以丝绸为主,丝绸是中国的首创的,美轮美奂和柔软丝滑的触感,就算是在后世,丝绸也顶级服饰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因为巨大的产出,在整个北宋,南北的蚕茧产量相当的高,因为产量巨大,废蚕茧也多,保守估计,占据了整个产量二到三成,这可能每年就有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个蚕茧。

    这些基本上,就是废物,一般的缫工,在发现蚕茧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给丢掉,现在利用上了,他的价格是多少,当然了,在200文之中,是以上好的蚕茧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弓弦就用蚕丝,需求并不高几十股结合在一起,一个蚕茧,甚至是废蚕茧,基本上,就能够作一个长弓的弓弦了。

    弓和弓弦,然后就没有了,涂在外围的桐油黑漆,只不过是薄薄的一层,可以为长弓做好防水和防干处理,虽然桐油很贵,可是在长弓上面,能够使用多少,可能在200文之中,连5文都占不到。

    “没有了!”韩琦木然的看着孙吉,孙吉已经把长弓从头到尾的介绍了一遍,没有复杂的干、角、筋、胶、丝、漆等“六材”

    充其量,木材作为弓身材料,蚕丝作为弓弦材料,桐油作为漆



第二百五十六章 钱的重要
    这么一款划时代的武器,就这么的得到了,还是在一个边境的小村庄,这有些让韩琦无法相信,哪怕这个人是孙吉,也是如此。

    可是再怎么不敢相信,这一款武器,就摆在他的面前,长弓他也看过的,不是复合弓的感觉,弓身就是一种木材,他不知道榆木是什么,可是苗家庄能够拿到什么木材。

    直接证据和旁证,都证明了,这把弓贵不到哪里去。

    韩琦甚至直接想到,如果说,北宋的禁军,甚至是北宋所有的军队,都换装这个弓的可能性。

    这个弓的所有材料,都有巨大基础,一部分的普通木材都可以做,当然了,这需要研究,看哪一种木材适合,硬木的种类很多。

    可是就算单纯局限在榆木上面,这个数量也是非常庞大,最起码,100万是绝对有的,整个北方还最少有100万株榆树,如果能够得到其他硬木,那就更多了。

    甚至说,不够的话,也无所谓,按照长弓的要求,五七年就可以了,一个武器融入到北宋禁军,那是需要时间的,五七年正好融入。

    故而就算是开始大规模栽培,也就是等上10年的功夫,原料就凑齐了。

    弓身是最大的问题,因为需要木材,以前短弓最关键的弓弦,却更加容易解决,蚕茧是北宋最多的东西,每年产出的绢,数以千万匹,蚕茧更是多到无法计数,弓弦对于蚕茧要求不高,废的就可以,这就拥有了更大的原料海。

    加上整个北宋这么多的木匠,用其他最简单的弓箭,十分之一,甚至是二十分之一的价格,却制作出了差不多的弓,这样的事情,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

    哪怕长弓的而价格跟普通的短弓差不多,韩琦都愿意换装,短弓不但本身的价格昂贵,维护费用也相当的高,一个短弓,不是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的,弓弦,弓身,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战争之中的损耗更是大的。

    就算没有战争,等到几年之后,也必须要更换,所以每年维护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韩琦知道这个数字200万贯。

    没错,目前这个北宋,拥有各类短弓,大概是150万左右,每年需要更换的,大概占据十分之一,15万张,按照平均7贯的数量,仅仅这个就是100万,其他的维修,更换,甚至是保养,又占据了100万贯。

    这已经是节约了又节约的数据了,如果换成长工呢哪怕这个拥有量增加一倍,300万把长弓,这已经是把弓箭手的队伍扩大几倍的数量,完全使用新的,总的费用不过是60万贯,拿着五分之一的维护费用,整个军放,可以节约下来190万贯的,这是一个可怕到令人窒息的数字。

    长弓唯一的弱点就是在箭上面,消耗略微的大一点,长弓的射速很快,可是长箭跟弓比起来,也很低,目前长箭的价格大概是10文左右,哪怕按照一张弓每年使用的10只箭,也不过是0.1贯左右,每年的消耗在30万贯。

    不要以为平均每一只弓,每年10只箭低,那已经是很高了,一般的箭的,主要是铁值钱,只要不对准硬度较大的物质射击,箭头都不会坏,最多就是箭身和尾翼破损。

    甚至在训练和战斗之中,箭坏掉了,箭头坏掉了,也可以回收,铁的独特性能就是,哪怕破损和毁坏,只要重量上没有减少多少,重新熔铸之后,还是可以制造的,可能会付出一点时间和劳动力的成本,可是重新获得铁的造价来说,低了很多。

    回收和再利用的,这就节约了很大的成本,每年消耗的箭相当的有限,除非是边境作战,纯消耗掉,被敌人拿去,或者是浪费在敌占区了,那是净损失,可是这样的作战能够有多少。

    从澶渊之盟开始,北宋就很少越境作战,在西北,大部分的情况下,就是被动挨打,西北的地理位置,西夏在立国之战之后,拥有了足够地理优势,北宋除非是大规模的动员,否则没办法攻入到西夏的境内。

    这也是长弓耗费的弓箭多,韩琦没有在意的原因,一股强烈的愿望,在韩琦的心中升起,换,一定要换。

    韩琦很清楚,对于军械来说,哪怕是十分之一的减少,就足以让整个军方动容了,因为数量庞大到10万,甚至是100万的程度,十分之一相当的可怕,那短弓来说,平均造价是7贯,降低一成,就是700文,以150万的总量,这可能是百万贯。

    更别说,长弓减少的不是一成,是九成几,这个数字,可能就会攀上千万这个级别了。

    士大夫耻于谈钱,可是真正做到朝廷高官,为整个朝廷操心的时候,钱还真的是必须要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朝廷之中,最头疼,最难的,不是枢密院,也不是东府,而是三司,掌控着整个大宋财权,可是却必须拆东墙补西墙,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三司使甚至恨不得请假不上朝。

    换做之前,军方不为钱操心的时候,考虑的永远是性能,可是最近,从西北战争开




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价
    从长弓的介绍那里,孙吉就知道,韩琦主要关心的是钱,走到了班值,孙吉已经作为一个士兵,走到了巅峰,他或许眼光更远了,却没有全局性的目光,并没有意识到,目前北宋对于钱的缺乏的,这不是他能够接触的领域。
1...7071727374...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