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察言观色之下,知道了韩琦关心的部分,在得到了赵信的详细数据,孙吉对于棱堡的一些情况也很熟悉,也告诉了韩琦,这个棱堡的造价,眼前的这个,是差不多4000贯。

    大规模建设的时候,会低一点,可能不会低于3000贯的,可是如果减少棱堡的面积,让面积减少到现在四五分之一的样子,造价也能顾大大降低,最低可能达到1300贯左右,当然1300贯这个数字,是预估的,需要真正尝试了之后去计算。

    1300贯,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1300贯,可以购买2000石米,这代表这什么概念,换算成后世的公斤,差不多就是10万公斤,100吨的米,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按照一吨4000的话,100吨,就是40万。

    40万在后世,放在任何一个家庭上面,这个数字,就足以让这个家庭,发生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放在军方,那是绝对不够的,可以说是一个很低很低的数字。

    又一次被镇住的韩琦,再一次对苗家庄刮目相看了,一个长弓,就足以改变北宋军队的格局,让弓箭手成为北宋军队的主流,而不是重步兵。

    当时一张长弓200文的价格,就足以让韩琦下定决心,而这个防御力巨大的棱堡,跟4000贯这个数字挂钩,完全没有问题,太便宜了,冲1000训练不足的民团,借助这棱堡,抵御住了强大的一万多的叛军的攻击,就可以知道,这个棱堡的防御有多么的变态。

    西北必须要做好防御,这是枢密院和整个军方所公认的,没有足够的防御度,无法抵御住西夏的攻击,北宋的西北边界,将永无宁日。

    从夏竦治理西北开始,西夏叛乱开始,整个西北的军费开始飙升,作为枢密院副使,他很清楚在庆历二年,关于西北军费的支出,达到了惊人的每年800万贯,这其中,还不包含各个军队自筹的,还有一些摊牌的费用,滕子京为什么受到贬谪,就是16万贯的使钱,没有个来源。

    熟知军队方面的事物的,都知道,这些钱就是用来筹军的了,也就是说用来犒赏军队的钱,甚至钱的来源,也不是朝廷拨付的,是通过一些边境贸易之类的,获得的收益。

    可是不行,没来源就是不行,这也是韩琦没有帮忙的原因,滕子京太大意了,这些明显心知肚明的东西,别摆在明面上,最少要有一个遮羞布啊。

    800万贯,其中有差不多200万贯,是用来建立城池,低于西夏进攻的,分别是150个寨,整修了30座城池,新建了12个,这些甚至不是一年投入的,如果算总投入,甚至超过了1200万贯。

    城市的投入,让城市防御是少数的,大部分都是用寨来取代,寨投资更小,更容易形成战斗力。

    可是寨子投入小,防御力也低,最多只是给了北宋西北有了一定的预警系统,有寨的地方,可以驻扎部分的军队,防止得西夏小股部队,对于大股部队,也可以做好预警,可以防止长驱直入。

    只不过,面对着大军攻击的时候,就有些不行了,寨子的投入小,防御力也低,驻扎不了多少兵,最多就是三五百,可是一但开战,这些寨子只要是处于兵峰攻击的地方,绝对是第一时间被攻破,里面的士兵很难逃出来,除非有战马。

    可是为了保证安全,为了有充分的预警,这些华而不实的寨子,也必须要建,否则的话,整个西北就会成为西夏兵锋所指,随处可以攻击的地方。

    就算如此,一个寨子的投入也不低,最开始最少也有5000贯以上,后续投入包括各种的物资,装备的配比,寨子总投入超过了2万贯,

    可是棱堡跟寨子完全不一样,防御强度完全不一样,哪怕十万,甚至一百万大军,能够到近处的,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这个堡垒原则上,甚至是很难被攻破,最起码比寨子强。

    孙吉详细的给予了介绍,棱堡跟长弓的结合,会产生一个独特的例子,哪怕是5000,甚至是1万的弓手,面对着5000的长弓手,也压制不了。

    孙吉还特别点到了那些纸甲,虽然在对于的近距离的共计,和一些重武器的防御上,他有些不足,可是对于远程的弓的防御,简直是天然的克星,这样的话,哪怕是在2万,甚至3万弓箭手的压制下,他们也可以反击。

    只要有反击,就有伤亡,长弓的犀利指出,让所有攻城的弓箭手,都在他的射程的笼罩之下,这种情况之下,哪怕是逐步消耗,也能够消耗足够的弓箭手,500长弓手并不弱,在爆发起来,可以当成十倍,甚至是更多弓手来用。




第二百六十八章 满载而归
    本身,只是来到苗家庄看看,目的也不是看苗家庄什么,是为了4000套步人甲,可是见到了长弓和棱堡之后,韩琦就顾不上什么步人甲了的,跟划时代的武器比起来,步人甲其实没那么重要。

    步人甲,其实是北宋无奈的选择,在辽宋年间,其实四个主要大国,都有一只强悍的骑兵队伍,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后来金国的铁浮屠,北宋初年的静塞军。

    这些全部都是重甲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最完美的军队,兼顾了机动性和防护,在冷兵器时代,重骑兵就如同坦克一样,一个两个,起到的作用还不单,一旦是成千上万的话,在野战之中,没有任何一款力量,能够跟这个相比。

    可惜,在北宋初年,跟辽国争锋,伴随着太祖太宗的,一统天下,最为强大的静塞军,不过是三四十年,就烟消云散了,跟西夏和辽国不同,铁甚至是钢,从来都不是制约北宋关键,制约的方面,恰恰在马上。

    没错,北宋时期,确切的说,在前朝北周时期,因为北周还弱小,所以,马不是问题,以此为基础,为北宋奠定了一只强大的静塞军,可是当赵宋一统天下,无论是南唐,还是其他国家,五代十国因为北宋而统一,当他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的时候,周围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威胁。

    辽国就是这样,本身,做在北方,笑看中原风云,现在,北宋统一了中原,甚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如果不是曾经得到的幽云十六州,处于地利和兵力上面的优势,说不定,就完蛋了。

    初期的辽宋之争,互有胜负,可是坐拥中原,慢慢增长的力量,让辽国非常忌惮,澶渊之盟,本是辽国倾尽全力的一战,却功亏一篑。

    后来辽宋在澶渊之盟之后,几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有的只是威胁,单凭一个盟约,可能么,没有足够的国力作为后盾,怎么可能,落后就要挨打,在后世是至理名言,在冷兵器的封建社会,在黑暗丛林法则之下,也是必然的。

    从太宗时期,从辽国和其他游牧民族获取马匹,已经非常困难了,到了西夏叛乱,吐蕃反目,可以说,整个东亚产马的地方被彻底断绝了的。

    没有了马,这对于军队而言,是一个噩梦,马不但代表着强大的机动性,也代表着强悍的力量,骑兵对于步兵天然的克制,让步兵根本无从抵挡。

    步人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挑选精壮的汉子,用严格的训练,让他们穿得起步人甲这么沉重的装备,用于跟重骑兵抵抗。

    结成阵地的重步兵,在阵地战的时候,确实能够跟重骑兵过招,这是北宋最为欣慰和骄傲的地方,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重步兵过分的强调了防护力,而忽视了攻击力和机动性。

    大而不死,往往初期作战,一般都是小胜,可是胜利之后,无法扩大战果,哪怕是阵地战取胜了,对方有马,转身就跑,根本追不上,一旦重步兵出现什么破绽,被骑兵抓住,一场胜利之下,之前所有的战果,都付之东流了。

    作为枢密副使,韩琦很清楚这一点,可是在无法大规模的获取战马的前提下,他也只能够这样,必须要有一个中坚力量,抵挡住周围国家的兵锋。

    可是长弓手不一样,虽然他机动能力还不强,可是如果跟马配合的话,还是能够起到作用,用马来机动,这个曾经考虑过,北宋不是马少,只不过马种太弱,当驽马和运输马还可以,当战马,特别是重骑兵的战马,那就根本不行的。

    重步兵浑身的装备,比起的重骑兵要好重,根本无法上马,真的脱了铠甲的话,只是一个穿铠甲的过程,就足以让他死无数次。

    可是长弓手不一样,他的浑身装备很轻的,上马之后可以快速机动,同时攻击性也极强,只要有一定的防护力量,比如说骑兵和步兵,给他们撑开射击的区域,以长弓手的可怕,可以投射出成吨的伤害。

    这就是优势,这就是韩琦对于长弓手的认识,单凭机动性和攻击力这一点,长弓手就比重步兵强了很多。

    棱堡就是另外一个方面了,把防护做到了极点,让北宋的守城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连造价上面,都那么的亲民,那么的让人感慨。

    为此,韩琦甚至在苗家庄住了2天,详细的了解了长弓和棱堡,其中,还有赵信根据西班牙方阵,还有后世战阵的利用,给长弓队的一些畅想,简单的,超越这个时代的军事认知,让韩琦看的是如痴如醉。

    不过,韩琦毕竟要兼顾保州平叛,他不可能长期在苗家庄,在了解了长弓和棱堡之后,他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看到了这一次过来的主要目的,4000套步人甲。

    看着闪烁着精光,按照禁军的保养方法打包的步人甲,韩琦很满意,他甚至没有去拆卸,专业保养之下,不可能有问题,4000套,对于接下来的攻城作战,是有不小的作用的。

    拿到了步人甲,并且在苗家庄装车,韩琦也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了。

    没想到,来到苗



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药和地道
    冷兵器时代,攻城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才会有众多的计谋。

    无论是特洛伊木马,还是诈城术,再或者的困城,强攻,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核心都是在城墙本身,城墙是一个城市最大的防护,攻城之中所有的争斗,都是围着的城墙开始。

    要么,不给城墙利用的机会,要么,就是直接越过城墙,云梯之所以成为攻城器材的核心,就是如此。

    也就是到了宋末,回回炮的出现,让城墙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沉重的,带着巨大动能的回回炮,可以对城墙产生攻击,不过这个攻击要大量的回回炮,向着一个方向攻击,这才可以,对于攻城器材的强度和准确度,要求非常的高。

    赵信拿出来的,当然不是回回炮,已经把树炮拿出来的赵信,很清楚,回回炮是一个效率多么低的武器,他拿出来的是火药。

    赵信不是战士,对于军事方面的事情,了解的不多,却也知道,火药在攻城上面的使用方法,火药攻城的大规模使用,实际上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在冷热兵器交界的时候,大量的火药的出现,让使用火药攻城方法成为了可能。

    太平天国的攻城就是,用优势兵力把城市给合围了,当守城士兵不在出来的时候,选择挖地道的方法,把地道挖掘到城墙下面,然后用棺材,把1000-2000斤的黑火药埋在城墙之下。

    大量的黑火药爆炸,带来的冲击力,足以把整个城墙冲垮。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唯一防护,一旦少了城墙的防护,就等于说,减少了很多的防护度,只要城墙断开的够开,形成巨大的缺口,措不及防之下,一举进入,加上欧阳修的心理和劝降的压力,负隅顽抗的基本上等于零,这也是快速的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这也是赵信唯一想到,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不是别处,这里是保州,距离辽宋边境,就是一两百里的距离,纸是包不住火的,再加上辽国,在北宋这边,也会布置很多的探子,哪怕现在,借助着保州兵变,封堵了整个辽宋边境,防止密探相互渗透。

    可是这种方法,防的了一时,防不了一世,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总是会被辽国知道的。

    这就是最坏的结果,辽宋之间的争斗是全方位,为什么西夏为尾大不掉,一个原因在于,西夏诞生了元昊这么一个不是雄主,他无论是治理国家的铁腕,还是战争的天赋上面,都称得上是的拔尖的,这么一个可怕的家伙,生生的把西夏从一个区域势力,提升到三国之一,甚至比辽国存在的时间都要长。

    北宋倾国之力,还能打不过西夏,甚至一半的力量就够了,可是每每在北宋占据上风的时候,辽国就会跳出来,以调停的姿态,或者是边境施压的方法,让北宋或者停下来对西夏的攻击,或者是不能全力以赴。

    这样的方法,辽国玩的相当顺溜,辽国跟北宋,就如同一个不停寻找猎物的猛兽一样,偶尔会有共同的敌人,可是大部分时间是相互提防,一旦有了机会,他们不介意对对方进行攻击。

    一旦辽国知道,在北宋保州发生的一切,几乎肯定,他们会动弹的,因为明显占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只要稍稍动弹一下有好处了粘一下,没有获得好处,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敲诈一下,反正白得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这正是赵信锁不希望,他是穿越者,同时也是仁宗唯一的孩子,无论是穿越者的身份,还是皇族的血脉,北宋的王冠他必须要带起。

    虽然,有了卡牌系统,有了穿越者的见识,哪怕是噩梦模式,他依然能够通关,可是中国的底蕴要丧失多少,就跟现在这一次保州兵变一样,哪怕是在史书上,只写一小段的话,可是最终伤亡是惨痛的,保州四五十万的人口,差不多去掉一半了,超过一万的精锐士兵死亡。

    这些或许在未来,就是王朝的一部分,伴随着他震惊天下的力量,就这么白白的死在了艾艾黄土之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如果有能力,尽可能的让这一场叛乱结束,赵信愿意做到一切,不过是提供一点火药而已。

    火药早就出现了,大概在三国时期,甚至更早的战国时代,就曾经出现,不过应用到军事上面,就是在北宋,之前,火药的威力不大,更多的是制作各种的烟花,伴随着对火药研究的加深,威力开始出现,北宋开始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火药武器,甚至为了增加火药的威力,向里面添加砒霜都有。

    可是没卵用,火药最大的威力,就是他的爆炸,当火药被引燃,然后爆炸开来的威力,这里面有一个黄金配比的,并不是添加其他材料越多越好,而是火



第二百七十章 长弓入禁
    00

    地道的开挖,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甚至都不用正规军出马,韩琦带来12个营3万禁军,是标准的数字,可是依附于这些禁军的劳役,也差不多有2万人,这些不披甲,只是在军营之中,付出劳动的劳役,更加适合做这么一个挖掘地道的工作。

    又不用太多人,哪怕是十班替换,3000人也就够了,人很多,哪怕是分成了3个方向,地道的挖掘速度也不慢。

    实际上,地道的挖掘,在韩琦布置下去之后,就忘记了,韩琦是一个自负和谨慎结合的人,特别是在军旅上面,好水川一战的百倍,可以说是韩琦永远的痛,从这一战之后,他更加的务实。

    除了制定起完善的方案之外,还着重放在执行力上,好水川一战,实际上,整个大本营是做过预案的,只不过执行力度不够,一点差,步步差,最终酿成了大祸。

    孙吉对于攻城的方法神神秘秘的,他也只是当做一个方法之一,可是长弓手实力,却是实打实的,这是他亲自验证,并且观看,带回来20个教官,还有300长弓,不算是怎么足够,却可以先期的额开始训练。

    很快命令开始下达了,从12个军的禁军之中,挑选了600弓箭手。

    每个禁军的弓箭手配备是不均的,多则800-1000,少则300多都有的,可是12个军加起来,也差不多有的6000多人,几乎是十比一的选择,被挑选出来训练长弓的弓手,都是禁军之中,最精锐的,这等于说是从3万多大军之中,挑选出来600个,就弓箭手都是十里挑一,全部都是精锐射手,达不到神射手级别,也是非常出色。

    这些人,本以为被挑选出来要干什么,拿到了新式的弓,就感觉,这个共太弱了,首先,长弓太长了,使用起来有些不方便,携带也是同样,背着一个长弓,跟背着一个短弓相比,真的是无法相比。

    最大的问题,其实还在弓力上面,越是精锐的弓箭手,就越可以从手的感觉上面,感受一下弓的力量,在短弓之中,这种感觉是对,越是软的弓,威力就越小,这个长弓跟禁军的装备比起来,已经不是软能够形容的,是太软了。
1...7172737475...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