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北宋本身就已经凸显的财务状况,在西夏的面前,彻底的被表露无疑,无论是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变法,获得足够多的钱,才是根本的原因。
正因为了解这一切,韩琦才会认为,解决西夏问题,才是最大的关键,如果西夏问题能够解决,或许新政可以放缓,或者是调整,赚钱就不是那么急切的。
在韩琦的眼里,辽国和西夏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辽国偶尔会敲诈一下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
讲到这里,韩琦问了这么多的问题,就已经证明,韩琦动心了,就怕他不动心。
没错,韩琦确实是动心的了,对长弓和棱堡这两者很动心,他是亲自看这两款武器的强大程度的,只要他能够大规模的普及,在西北建设西北就将会拥有一个永远攻不下来的城防海,投入还不大,这是最佳的选择,去了一定会立功的。
另外一方面,韩琦心中一直都想着西夏,甚至投身新法,是为了富国强兵,可是心中未尝没有,等到实力够了之后,去报仇的想法。
现在,赵信把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他怎么可能不抓住,而且是可能性很大的。
从韩琦的表情之中,赵信明白,当时军方的主要将领,甚至是宰辅,对于削弱西夏和辽国,都是同样的态度的,只不过为什么没有参与到辽西之争中。
赵信心中一阵黯然,历史上,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对于境外作战,朝廷就没有认可过,也没有在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之术,到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没有谋敌于前,反而是被动的等待对方打过来。
实际上,国与国之间,什么条约,什么信用,只要不被发现那就没有问题,哪怕是被发现了,只要没有铁证,推辞什么的的也可以做到,大不了付出一定代价。
实际上,辽国和西夏,在贺兰山的那一场大战,准备的时间相当的长,无论是辽兴宗,还是元昊,都知道,两者必然会有一战。
辽兴宗并不把西夏放在眼里,他是为了过去教训西夏的,西夏那边,却是在疯狂的准备,坚壁清野做的非常的彻底。
不过这一战,准备的很早,双方都心有灵犀的没有宣传,而且持续时间也不长,从辽国向西夏进军,到最终战败,不过是几个月时间,又是在遥远的贺兰山。
最开始,北宋不知道,后来,当北宋知道了,就已经晚了,战争已经逐步的结束了,双方已经和平的解决了。
这一场辽西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开始的快,结束的也相当的快,从战争局势上面,辽国是惨败,10万大军的,几乎全部都被辽国所歼灭,如果说,元昊不依不饶的话,双方的矛盾就会无法化解。
元昊在这里,没有一意孤行,反而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他在占据了上风之后,俘虏都给送还了,并且主动向辽国称臣。
从此之后,几年的时间,辽国和西夏之间,就再也没有爆发战争,恭顺只是一个方面,西夏用真正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不是软柿子,反而辽国对于西夏进行了很多的支持,让西夏得以毫无顾忌的攻击北宋。
看起来,完全没有在北宋的境内,甚至距离陇西都有很远的距离,看似无法查手,实际上,北宋有很多应用的地方。
比如说,辽国大军是没有粮草而最终失败了得,比如说,西夏当时,几乎是倾国之力,坚壁清野,这才勉强取得了跟辽国战争的胜利,而且胜利的非常危险,一旦辽国在几个举措之中,有一两个作对了,他们就很容易翻盘。
没错,双方之中,强者是辽国,哪怕之后,西夏打赢了,他都不敢轻易的跳,老老实实的把俘虏什么的还给辽兴宗,否则,一旦辽国倾国之力前来,等待西夏的是灭顶之灾。
知道了结果,时间地点和原因,辽国的战争就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如果,在这个时间,有少许的动作,或许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赵信跟韩琦将这个的原因,就是如此,韩琦心中一动,或许说,现在对于北宋来说,单独对于西夏开战,这有些太过了,没有人会同意,可是如果说辽国对西夏开战之后,那就不一样了的。
之前不知道这个情报,中枢方面没有准备,按照赵信的说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只要他到了陇西,并且拥有独立成军的权利,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趁机利用这个机会,对战局进行控制,不说让辽西打到死,趁机削弱西夏是可以做到的。
北宋更希望的是西夏被削弱,这一战之中,哪怕是西夏赢了,他也没有趁机削弱辽国,反倒是让辽国逃过一劫,成功的挽回了损失。
西夏在三国之中的,势力比较弱,可是相对于河北那边,比较完善的城防来说,西夏这边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历史上的北宋,错过了这个机会的,或许是因为信息不畅,或许是因为在争吵和犹豫之中贻误战机,可是现在,赵信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肯定不会就这么的放过了。
为了辽国,他愿意把一批步人甲,还有大量弓箭和粮草都弄过去的,在长弓投入了之后,军中的劲弩,是要逐步的裁撤的,未来,会在弓箭社和部分军队之中,保有一批精锐的狙击弩手,剩下的的,都会用长弓代替,这一部分,就可以给更换出来。
这部分的数量非常的可怕,保
第二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
辽西之战,在历史上,并不是重点,很多文献之中,都只是点到,过程和地点都没有明确的指出,赵信虽然是研究历史,可是他主要方向是宋史,偏向的也是的关于宋朝内部和密切关系。
在宋史之中,地位不高,甚至没有多少影响的辽西之战,他只是略微的涉猎,并没有知道的清清楚楚。
有些时候,事情不能够看表象的,表面上看,辽西之战对于北宋来说,没有影响,他是在大宋千里之外打的一场战争,双方浅尝即止,最终和平收手。
可是实际上,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战,在庆历四年这个节点之上,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
外部环境影响内部,神宗的变法,一方面是皇帝当的悲催,没钱,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外部环境决定的,辽国和西夏的压制,西北越来越高的军费,内部区域,灾害一年接着一年,这已经不是仁宗时候的拆东墙补西墙了,这是标准的入不裹出。
这种情况下,不搞钱干什么,王安石其实没有那么大能耐,但是有一点深入神宗的心,那就是他能够搞钱。
赵信甚至连地名都记不得,似乎就是在后世的蒙古之中,那个地名还有些绕口,因为不太关键的历史,他也有些记不清楚了。
不过大致的过程,他还是知道,辽国兴兵前进400里,深入到西夏腹地,在贺兰山附近,发现了西夏的主力,持续追击,在最初的几战之中,打的西夏溃不成军。
或许有演戏的成分,可不得不说,跟北宋战斗经历,西夏是首次接触到,在机动力和战斗力上面,都在他们之上的军队,特别是辽国远比他们强大。
西夏倾国之力,不过是准备了十来万的军队,可是辽国随便就是10万,而且国内还源源不断的来了支援,元昊当机立断的,立刻撤退百里以上,并且坚壁清野,甚至连草场也不放过。
如果换成北宋,这样坚壁清野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因为北宋行军,都会携带大量的给养,他们的敌人辽国和西夏,那是什么地方,穷乡僻壤,怎么可能有补给。
辽国跟西夏,习惯于跟北宋作战,就食于敌这是基本,当西夏坚壁清野之后,辽国后勤顿时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特别是草料,人几天不吃饭,或许还可以,可是马要是两三天不吃草料,那就完蛋了,跑都跑步起来,跟别说战斗了。
可以说,从元昊决定策略之后,辽兴宗败亡就是注定,除非……
这一点,恰恰是赵信能够做到,他可以提前的弄一批草料和食物过去,或许干草这样的草料,没办法长期保存,可是马不是只吃草料,他也可以吃粮食,在战斗的时候,一般有经验的,都会给马喂食一些黄豆等粮食,增加战马的耐力和力量。
吃草料是为了节约,10万骑兵每天消耗的草料,远在普通士兵消耗的之上,如果用粮食,没有那个国家,能够承担这么大的消耗,可是短期是没有问题。
当赵信询问起辽国跟西夏如果大战的话,西夏元昊选择诱敌深入,然后断粮攻击,会选择什么地方的。
在北宋,或许对于辽国和西夏现在发挥的事情,北宋很难了解,可是地图这样,只要花费时间,就能够弄到的事情,绝对是有的。
韩琦是枢密副使,他手头上就有一个,而且是相对详细的。
这不是赵信第一次见识到地图,但是韩琦手中的这么一个地图,着实是想尽无比的,包括了西夏控制的大部分区域。
很快的,根据整个大方针,韩琦就给出了几个选择,果然,就有那个地方,在后世内蒙的境内,被称为河曲的地方。
韩琦也说,如果说真的要采用坚壁清野的方法的话,这里是最有可能地方,因为位置和周围的环境都比较的适合。
那就是这里,赵信只要去那个地方,通过卡牌系统,把东西具现出来,不用太多,只要能够满足10万大军三四天的消耗,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西夏军的主力的,都被解决了之后,坚壁清野也没有什么作用了,这些东西的可以提前放在那里。
或许说,粮食这玩意,时间长了会放坏,可是西北少雨,只要是个干燥环境之中,找一个山东,,或者是不会积水的地方,就可以大量储备。
同时,距离这个战斗,还有少部分的时间,他也可以制作一些适合长时间放置视频,烘干的的压缩饼干是最好的选择。
压缩饼干,并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其实这样的食物,最早的时候,就是把食物烘干的一种方法。
食物之所以会腐烂,原因在于食物之中,蕴含了许多的水分,水分容易滋养细菌,一旦食物失去了水分,就可以长时间放置。
新收的小麦,可能放几天,都有可能腐烂,可是晒干之后,磨成面粉,就最少可以放置一两年,如果更进一步,炒面,放置的时间就更多了。
压缩饼干只要添加部分粮食和其他的营养物质,去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了解元昊
赵信也没有想到,韩琦会问这个问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道:“韩相似乎是认为,应该帮助西夏么”
“没错,辽国的威胁,应该更大一点!”
这是韩琦的心声,他刚刚在赵信的要求之下,指导了赵信元昊会发起的位置,却对赵信的做法有些微词,在他看来,为什么要帮助辽国,帮助辽国不是更好么。
这不但是韩琦的想法,也是朝堂上面很多大臣的想法,在他们的眼里,辽国是比西夏更大的威胁,辽国更大,自成体系,最重要的是,还掌控着北宋的命脉,燕云十六州。
正因为燕云十六州,北方最大的屏障被夺走,他们处于被进攻的位置,必须要大量的建设城塞,甚至还出现了初期的地道,最长的一个居然达到数十公里。
这也是在平原地带的创举,因为一览无遗的平原,是骑兵们活动的舞台,单单依靠城市,还没有办法阻挡骑兵的步伐,地道也是无奈的选择。
正因为对辽国的惧怕,这才绝的西夏打败辽国,是最佳的机会。
赵信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北宋没有介入到这一战中间,或许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发现,可是当两国大打出手的时候,北宋怎么可能不知道,因为两国之间已经爆发了数十万人的战争了,他们就是在旁边的,肯定会知道的。
北宋知道,朝堂上面的官员都知道,只不过的,他们担心的不是辽国会败,是担心西夏会败,只要是失败了,西夏会不会全面导向辽国,到时候,本身就强大的辽国,在得到了西夏的力量之后,他们在力量上面,就会压倒北宋,说不定,北宋的噩梦就到了。
只要是知道这一个战争存在的,都会这么想,只有韩琦是例外,有赵信的提点,他发现,如果元昊真的按照这个方法来的话,打败辽国可能性非常的大,
这不是北宋所希望的,辽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就代表着被削弱,他们就无力跟北宋争锋了。
如果按照一般的来考虑,是这样,西夏打败了辽国,大量的削弱辽国之后,对北宋的好处很大,就算是赵信也不得不承认。
可是元昊非常冷静,把大部分的俘虏和缴获都还给了辽国,这样辽国被削弱之后,削弱的程度不强,反而让辽国认识到了西夏的实力,
这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可是对于西夏来说这是神来之笔。
“你认为,西夏在战胜了辽国之后,会大幅度削弱辽国么”
韩琦点点头,很理所当然的问道:“这不是板上钉钉么!”
赵信奇怪的看着韩琦,半天之后,这才说道:“韩相,你有没有研究一下元昊的崛起!”
“元昊的崛起!”韩琦默然了,他从来都没有研究过,甚至在大部分北宋将官之中,或许会研究对手是谁,惯用的战法,却没有一个人去研究元昊。
在北宋的记载之中,元昊是背叛北宋的存在,他辜负了北宋对他的好处,悍然造反。
可是看着赵信清澈无比的眼睛,韩琦突然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对啊,从来就没有人提过这个问题。
一个能够创造出西夏的人,会是简单的
以前或许还可以俯视西夏,西夏在北宋看来,只是边患,可是伴随着一场场的战争打下来,西夏已经有了跟北宋平起平坐的能力了,这跟今年的庆历合约就有很大的关系,到了这么一个程度,元昊都是一个开国帝王了,还没有资格被他研究么
韩琦略显有些后悔,也清楚,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有些晚了,他呆呆的看着赵信,他知道,赵信一定有元昊的经历,否则,他就不会这么说。
叹息一声,赵信当然有元昊全部资料,作为北宋时期,最大的搅屎棍和不稳定因素,元昊的西夏,是需要着重研究的。
赵信开始讲起,从元昊的出身,到立身之战,到建立西夏,再到定国三战,短短41年的时间,几乎每年都在打仗,而元昊出色的军事素养,可以完爆整个北宋的将领,甚至连狄青,似乎也不是他的对手,可以说是战功标榜。
除了战斗能力之外,政治能力,还有作为一个皇帝的能力,也相当出色,如果说有弱点的话,就是莫名其妙的发疯,很多时候,他都因为个人的好恶,把一个大好的局面彻底的断送了。
不过,纵观元昊从年轻到现在,这样错误和发疯,并没有出现在战争上面,更多的是出现在女人身上。
跟辽国的一战,虽然是起源于女人,可是基本上跟女人无关,也就是说,元昊有很大的可能发挥正常。
一个发挥正常的元昊,是战场上面的无敌战神,之前韩琦策划的那个,还有一丝的担心,有可能无法执行。
可是听完了元昊的履历之后,他甚至觉得,没有人比元昊执行的更好,甚至会比他预料最好的结果还要好。
更加可怕的还有后者,赵信提到的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西夏在战争辽国之后,到底如何选择。
在韩琦看来,是俘虏,消灭辽国,极大的减少辽国的实力,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占据一定的辽国的领土,让西夏的实力大增。
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