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风清露




第三十一章 甘来
    “顾妈妈……顾妈妈大喜!”孙婆子笑着进来。

    顾妈妈手里的活一顿:“这不是三姑娘房里的孙妈妈吗你怎么有空来了”

    孙妈妈上前将林芷萱房里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刘婆子一听,也是十分替亲家的欢喜,笑着道:“哎呦,你这老婆子真是走了大运了!你这干女儿刚接了三姑娘房里的银匣子,就把你召回去当掌事的嬷嬷了!”

    顾妈妈也是道:“也真是那丫头苦尽甘来了,可多亏了三姑娘。”

    孙婆子急忙摧着:“好了好了,您呀也先别在这儿忙活了,姑娘要搬去太太房里住些时日,一屋子要收拾的功夫等着你去主持,哎呦,还得先去太太跟前谢恩。”

    刘婆子也是在一旁笑着催促着:“就是就是,快去快去吧。”

    顾妈妈也是略有些手足无措,对刘婆子腼腆地笑了一下:“那我先过去了。”

    “去吧去吧!”刘婆子在一旁笑着推着。

    顾妈妈去王夫人面前谢恩的时候,林芷萱已经搬到了王夫人处,身边只叫了夏兰一个人跟着,秋菊和冬梅还要养伤,春桃也是仿佛丢了魂,总要缓几天。

    那边林雅萱和刘夫人一路谈笑着回了西院,这去了庙里几日,刘夫人已经和王夫人说好了,林姝萱在西北给林若萱说了门极好的婚事。

    其实这事情原本还没影,只是林雅萱写信去让林姝萱帮着找找看,找到了“好”人家便直接带着生辰八字婚书过来,西北到杭州要一两个月的行程,回来一趟不容易,合了八字下了媒就让她回来就直接把林若萱带去西北,到时候从林姝萱家里出嫁。

    刘夫人也只是向王夫人一提,却不想王夫人也不问人家好坏,听着是西北她大姐姐给说的,便直接点头应了,在庙里就派人回来给量尺寸赶着把嫁衣做了,等大姑娘回来便直接嫁到西北去,老死不相往来了。

    刘夫人和林雅萱正是顺遂心意,一路上心情也极好,却不想刚进了西院的门儿,便见刘夫人屋里的小丫鬟青萝火急火燎地迎了出来:“太太,大事不好了太太!”

    刘夫人和林雅萱也是一惊:“出什么事了”

    青萝道:“大前日二奶奶忽然查院门落钥之后私自出入的丫鬟婆子,红纹姐姐被查了出来,就被带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什么!”刘夫人心中一时急怒,又因为起得太急又一路上乘马车颠簸劳累,眼一黑险些昏过去。

    满屋的丫鬟婆子急忙扶着她进了内室躺下,林雅萱上前唤着,又给掐人中,又给喝水,好不容易才略略缓过来,眼珠子却有些灰暗发黄,无神地看着林雅萱:“完了完了,我的儿,这可怎么办是好”

    林雅萱一时也是被这消息震惊到,也想不出什么章程,只得先劝着:“娘先别急,这事情的始末我们还没弄清楚,咱们合计合计,总会有法子的。无论如何,都得先看看婶婶那边有什么动作。”

    林雅萱又想起什么似的对身旁的红杏道:“怎么我们一路回来都没听说三姐姐摔傻的事儿,你不是告诉你老子娘了吗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快去问问。”

    红杏也是跟着林雅萱从庙里回来,对家里的事情一无所知,急忙去找刘婆子问了,不多时便回来了,苦着脸对林雅萱道:“姑娘,那天晚上落钥之后三姑娘派人往二姑娘屋里送热水,开门的正是我娘,第二天我娘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就也被二奶奶抓走罚跪了,最后竟然是三姑娘使了法子救了我娘,还赏了许多银子,我娘见了三姑娘只说根本没疯,反而开了灵窍,将二奶奶也哄得团团转,这几日在府里处置丫鬟婆子立了威,我娘现今见了人只知道说三姑娘的好了。”

     



第三十二章 夜话
    林芷萱闻言却缓缓从王夫人怀里抬起了头,怔怔地看着母亲和善的眼睛。

    王夫人也是叹了一声,继续道:“只是丫头啊,以后有什么事情,受了什么委屈,只管和娘说,不许再用这样的法子了。”

    “娘……真的这般相信阿芷吗”

    王夫人道:“信,自然信。我是你娘,你是我闺女,我再不信你,还有谁去信你”

    林芷萱红了眼眶:“娘不会……把我当疯子”

    王夫人轻轻揽了林芷萱,语重心长道:“不会。娘这次去庙里找法闻大师给你求了签,他说啊,我的阿芷这一摔不是祸,反而是福,他说我的阿芷心比比干多一窍,命里合该有这一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一摔便是开了灵窍了,往后福气长着呢。咱们全家上下,没有一个福气赶得上你的,你啊,要享咱们全家的福。”

    林芷萱眸子里渐渐带了泪。

    “娘说的可是真的”林芷萱含着泪问。

    王夫人笑着答:“自然是真的,我的阿芷原本就是个机灵的,只是你从前,心思不在这上面,所以房里的事情自然要有能唬得住人的替你看着,可你这做主子的总是不管事,什么都听底下人的,她们管你管得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理所应当,骄横起来,渐渐地就不把你这个主子放在眼里了。你如今忽然要管,她们自然不肯放权,给他们些惊醒教训也是应该的,只是丫头啊,别太着急了。”

    林芷萱怔怔的看着母亲,这么多年重生两世,林芷萱第一次发现母亲竟然如此懂她的心意。

    她是在着急,她太着急了,无论是处置春桃还是赵妈妈,都太着急了,她原本不必如此的,原本还可以有更好的法子,可是她害怕,她害怕得不敢入睡,她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去,就会离开,就会没有机会再去挽救,所以她不能不急,即便是一遍遍地告诫自己,即便是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的冷静克制,可是还是逃不过一句“知女莫若母”。

    有娘在这里,林芷萱忽然间觉得焦虑了这么多天的心思仿佛缓缓地纾解了些许,即便是没有了自己,有娘在,事情的结局是不是也会有转机。

    林芷萱认真地看着王夫人:“娘,我摔破了头昏迷的时候做了个梦。”

    王夫人认真听着:“什么梦”

    林芷萱道:“我梦见我上了西天,见了佛祖,佛祖与我讲了一句的谶语。”

    王夫人问:“佛祖都跟你说了什么”

    林芷萱的神情十分的凝重:“娘,我们林家的女儿千万不能高嫁!”

    王夫人十分的诧异:“什么”

    林芷萱现如今没法子给王夫人解释,这事不仅娘不知道,怕是连爹都不知道,她如今说出来怕是根本就不会有人信的。这个看似人丁简薄的林家,其实也曾有过鼎盛的时候,林家鼎盛的时候即便是现如今的金陵王家都不能望其项背,那是真的权倾朝野,只手遮天,林家的亲族门客遍天下,一呼可有百应。

    但是,只要这个小小的林家能安安稳稳地呆在杭州,偏居一隅,等时间久了,那些瓜葛淡了,或许所有人都会忘却,可是一旦林家再与皇权党争扯上半丝牵连,那些故旧亲族前尘往事找上门来,就注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注定死无葬身之地,林家本就是个天大的麻烦,即便是前世自己那样的谨慎



第三十三章 交心
    “你瞧娘现如今,连你房里的乳娘是什么人都一清二楚,可娘在王家住了十七年,都认不全王家的人。与金陵王家相比,我们林府着实是寒酸了。可相比那王家一滩浑水里的龌龊勾当,咱们过得就是天上的日子了。”

    林芷萱却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抬头看着王夫人:“所以对大太太偷我们家珍宝贵器的事情,娘也不认为是多下作的事儿了”

    王夫人叹了口气道:“他们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你父亲走的时候又咱三叮嘱过我好生照顾他们,我原本是想着多给他们些月例银子,可是这家里都有份例,单给他们调,越过我去又太扎眼,毕竟不合规矩。他们做这事儿,我也是知道的,左不过是你伯母想多给你妹妹存点嫁妆罢了,两三年了,好在每年拿出去的东西也不多,他们也不敢挑准好的下手,不过是些边边角角又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我便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随他们去。”

    听了王夫人的话,林芷萱到了嘴边的话,在舌头上滚了两圈,还是咽了下去。虽然王夫人宽和的治家之道和自己当初打理侯府之时的严苛大相径庭,但是林芷萱也能理解,毕竟一则林家太小了,即便是他们再失了规矩,只要王夫人始终眼明心亮,也不会让他们闹出多大的风浪来。二则,自从父亲从杭州知府调任济州知府后,林家也从杭州官场圈子的风口浪尖上下来,不再似以往那般门庭若市,日日有人拜访,天天要四处赴宴,没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林府,林府的日子自然也就安逸下来,即便是下人稍微有了一点错处,也没人成日里盯着去说长道短。

    这样其实也好,至少母亲不会像自己那样累,小家也有小家的好处,林芷萱忽然不打算再提林雅萱给林若萱使绊子的事了,林芷萱知道,母亲对林若萱成见很深,最无法容忍的,就是自己维护林若萱,她又何苦去违逆母亲,惹她不痛快。

    只是必要的提醒,还是要有的,林芷萱嘲弄一笑:“说什么存嫁妆,难不成林雅萱成亲,咱们还能坐视不理不成”更别说前世林家为了林雅萱花了上万两银子的风光大嫁了,“娘倒是大度,可毕竟这不是什么正经人能想出来的主意,娘还要待那林雅萱那么好吗”

    王夫人笑道:“对她再好,也不过是看在你父亲面子上,可怜他们娘俩罢了,总归是好不过你去的。那丫头啊就是一张嘴会哄人,可是眼珠子太贼,透着一股都是小心思歪脑筋的邪气,不是正经样子,便是能哄人,却不是有福气的。就合该跟我们阿芷一样,以前眸子里透着宽和慈善,现如今多了几分通透敞亮,却都是光风霁月的模样,这才是福寿绵长的。”

    林芷萱闻言,却是放了心,笑着把头埋在王夫人怀里:“娘就知道哄我。”

    王夫人笑着道:“哪里是哄你,娘从金陵王家,到这林家,看了这大半辈子的人,那些狐媚子作妖的没一个好下场的。”

    “那娘打算怎么处置大太太房里的事儿”

    王夫人却是拧了眉道:“我还不曾想好,也是陈丫头毛毛躁躁地,扯出这样的事。”

    林芷萱见状,却是笑着道:“娘这话可是偏心了,这出了事,您不怪那偷盗作乱的,反而怪起查案抓人的了。再者说,二嫂嫂是您嫡亲的儿媳妇,又是个爽利能干的,娘再多调教几年,便能帮您分忧了,那才是要在您膝下服侍您一辈子,给您生孙子的人,您



第三十四章 锦绣
    伴着王夫人,林芷萱睡得很好,安然入睡也一夜无梦,第二日清晨起来,只感觉人也松泛了许多,却还贪睡赖了一会儿床。王夫人原本也不忍叫她,还是林芷萱非要陪王夫人一起吃饭才叫夏兰来服侍着更衣洗漱,下了床一起去外间吃饭。

    陈氏来请安时,林芷萱和王夫人才命人收拾碗筷,陈氏笑着道:“我看妹妹好了许多,这小脸儿也不比前两日蜡黄蜡黄的了。果真太太这里是风水宝地,我看请什么大夫,合该让妹妹在这里住两天就好了。”

    王夫人也是跟着笑:“我看也是,这丫头哪有什么病,不过是小孩子脾气,耍混非要过来跟我挤,你瞧瞧她吃得好睡得好的,哪有前两日的样子。”

    林芷萱面色羞红,看着王夫人嗔道:“娘就知道拿我说嘴,我怎么小孩子脾气怎么耍混女儿乖得很!”

    王夫人哈哈笑着,指着林芷萱跟陈氏说:“你瞅瞅她这个样子,她是不记得那天晚上是谁在屋子里哭天作地地撒泼了。”

    陈氏跟着笑:“那也是太太屋里有神佛庇佑,压得住邪祟,我瞅着妹妹这病,也没别的了,只管在这里挤着太太就好了。”

    林芷萱也跟着道:“这话说得不假,何况我是林府的嫡亲小姐,我要住在哪里,谁敢拦着我从今儿起就住这儿了,我看娘还能拿大棒子赶我出去不成。”

    王夫人也是被逗得哈哈大笑,对陈氏说:“你听听她,倒是在家里三天被你给带坏了,比你还霸王。”

    林芷萱道:“娘这话说得就不对了,我陈姐姐哪有霸王依我说女儿家也就合该这样,才有人敬有人怕,免得成日里做些娇滴滴的模样。”

    王夫人听了呵呵笑着:“这可真是转了性子,日后嫁了人怕也是要在后宅里做个当家掌权的人了。”

    ”娘胡说什么!“林芷萱见王夫人取笑嗔怪了一句,却拿眼去看陈氏,陈氏自然也是懂了林芷萱眸中的深意,王夫人话里的意思,也是认定了让陈氏接林家的后宅了。

    王夫人也是笑着道:“行了,别胡闹了,我与你嫂嫂有话要说,你才吃了饭,不好就回去躺着,也去走走,只是外面冷,你头上还有伤,不许去院子里,让夏兰和紫鸢陪着,就在屋里玩。”

    王夫人昨夜已经答应了林芷萱跟她学些管家的功夫,还叮嘱了在身边多听多看,但是现如今却想法子支使林芷萱出去,想来是要商议着处理二哥和王夫人房里的那个小丫鬟的事了。

    这种事情林芷萱不好去听。一则是兄长的事,当着她的面未免扫了兄长的颜面;二则她还是闺阁小姐,更不能当着她的面处置这种污秽之事。

    林芷萱心里明白,便也笑着应着,带着夏兰和紫鸢两个离了主屋。

    外面着实太冷,可一个人在屋子里闷着又无聊,林芷萱看着紫鸢,想起娘身边是有四个大丫鬟的,最得重用的除了紫鸢还有绿鹂,只是这两日没曾见到,便问:“紫鸢姐姐,绿鹂姐姐去哪儿了怎么这两日没见她”

    紫鸢笑着答话:“绿鹂的老子娘前些日子病了,正好太太去了庙里,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便也赏了绿鹂的假,让她回家去看看了,也是昨晚上才回来,却带回来了一大堆绣活,昨夜挑着灯没日没夜地做,我劝了好几遍也不肯歇着,今早服侍姑娘和太太起床的时候,我才见她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便也没叫她,让她暂且歇歇。”

    林芷萱诧异道:“绣活可是因为缺了银子”

    &n



第三十五章 绣活
    林芷萱淡淡笑着,这些她自然知道,前一世,四妹妹林雅萱嫁给了杭州织造梁大人的次子梁靖知,便曾经耀武扬威地拿了一张梁夫人的柬帖给自己,推荐自己去跟当时杭州织造局里刚退下来的刺绣大师步师傅学针线。而这位步师傅是杭州织造局,甚至江南织造局里拔尖的师傅,她是专司给皇帝做龙袍的!

    林芷萱曾经听步师傅与她说起过做一件龙袍的精湛技艺,可谓登高造极,一件龙袍,要二十几个针线师傅整整做一年,冬衣要春日做,夏衣要头年秋日就开始做,细微处当真是能做到天衣无缝,便是龙袍上的一个火球都是内务府按经线多少纬线多少一根线一根线计算好的。又因那蚕丝随着季节冷暖,韧性也会有变化,故而同一朵祥云,冬日用的丝线根数还与夏日不同,零零碎碎极其繁琐,织造局里的针线师傅没有个二十几年的绣工,是不敢碰龙袍的。

    林芷萱当时跟着步师傅学刺绣的时候,又是极其地用心,很得步师傅喜欢,难得地几乎对她几乎倾囊相授。林芷萱若有所思地抚摸着手上的绣样,拿起针线接着绿鹂的闲闲地绣了起来,一边随口问:“这锦绣坊里还往外放绣活”

    这紫鸢倒是不甚清楚,绿鹂接话回道:“是呢。这锦绣坊十分的有名,所以杭州的大户人家的姑娘小姐四季的衣物绣品都是在那里做,再加上它自己还卖些衣裳绣鞋手帕这样的小物件,故而活计十分的多,绣坊里的绣娘根本赶不上活计。

    又因为各家各府的一些丫鬟婆子也有针线上极好的,为了补贴家用,会把自己的绣活拿出去卖,可在市面上许多人也不懂行,卖的贵了贱了总有争执。这锦绣坊的师傅眼界高,众人都是信服的,便多有买绣品的拿去锦绣坊找师傅给看看,后来啊,干脆锦绣坊自己收起了绣活,价格很是公道。

    再后来,锦绣坊便慢慢把绣坊里的绣活放给那些绣工很好地常来卖绣品的丫鬟婆子们做,渐渐地就成了规模。各府的丫鬟婆子们,也能跟着自身绣工的好坏,拿几个钱补贴点嚼用。只是这锦绣坊放什么绣活给什么人也都是针线师傅们指派的,姑娘看像我娘这样的,就只能绣个帕子。而且呀,这锦绣坊的规矩就是千万不能误了时辰,说是让你什么时候交,就必得交上,否则不仅不给银子,而且以后也别想再接锦绣坊的绣活了,也是因为这个,我娘才这么着急。”
1...678910...331
猜你喜欢